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519章

宋王-第519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任皇帝的儿子已经排除在外了,现在剩下兄弟了。

回到大庆典时,太皇太后曹氏与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已经在了。

她们刚刚离皇宫,没多一会又回来了,片刻时间却也是安全有别,生死一线。

赵昭快步上前。拜倒在曹氏面前,叩首道:“儿臣见过娘娘!”

“快。快起来!”曹氏看着阔别许久的赵昭,喜极而泣。期盼了梦,终于成真了。

“让娘娘挂念了!”

“好,现在好了!”曹氏拉着赵昭与赵福康的手,激动不已。

此时晴空万里,长风阵阵,吹动旗帜招展,站在大庆典前的台阶上。一回头便瞧见百官联袂而来。

当先的是欧阳修和富弼,随后是文彦博与司马光,有这四位重臣出马,等若是向全天下昭示了百官对秦王,对新的大宋天子赵昭的臣服。

消失不见许久的百官全都出现了,得知秦王破城,并且进入皇宫之后。他们就第一时间回家,穿上了朝服做好准备。一听到传诏,立即赶来皇宫,见证一个历史性的的时刻。

同样是登基大典,但主角已经换了,所以他们没有丝毫的先前的逃避和迟疑。

“拜见太后。拜见秦王!”

百官齐刷刷地在大庆典跪倒,此时此刻,这样的场合必须要行跪拜大礼。至于曹氏的身份,被百官默契地降格为太后。对此,曹氏本人没有任何的不满。名符其实的太后要比徒有虚名的太皇太后好太多。

“诸位免礼!”

曹氏走到前面,朗声道:“诸位卿家也都清楚。自仁宗皇帝驾崩,国祚神器被窃多年。如今秦王不负众望,拨乱反正,匡扶社稷,可喜可贺!”

“可喜可贺!”百官纷纷附和。

曹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尤其是如今危急存亡之秋,诸位以为然否?”

“是!”

“那诸位就推举一位新君吧!”

曹氏话音落地,满朝文武百官齐声道:“秦王殿下堪当大任!”

这是必然的事情,要是有第二个答案那就怪了。

不过赵昭可不能一口答应,古代是讲究中庸之道的,哪怕很虚伪,也得谦让一下。之前虽说是趁机直接举行登基大典,然而施剑飞去传召的时候,话还是比较委婉的。现在少不得要经历着不可缺少的礼仪步骤,佯作高风亮节的姿态。

“昭何德何能?前番出兵只为惩戒乱国之贼,匡扶社稷,江山社稷还是需要有德者居之。”赵昭道:“本王才疏学浅,尚且年轻,恐难当大任,还请诸位从宗室中另择贤能。”

“秦王殿下乃仁宗皇帝亲生子,乃帝系嫡传,血统高贵。且殿下对内匡扶社稷,对外进河湟,灭西夏,扩地数千里,乃不世之功。当今世上,无人可与殿下相比。”礼部尚书张宗益高声道:“臣恭请殿下登基!”

“恭请殿下登基!”包括文彦博与欧阳修在内老臣,都表示出相同的态度。随后百官齐声附和,态度坚决。

赵昭违拗不过,三辞之后“不得已”而接受!

曹氏道:“如此甚好,也好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今日已经准备妥当,就直接举行登基大典吧!”

“是!”

百官应允的同时,文彦博已经准备好登基的诏书,当众宣读:秦王赵昭,仁宗皇帝四子也,人品贵重,历练有成,功勋卓著,堪当大任。奉皇太后慈谕,即皇帝位!

张宗益是很机灵的人,早就将相关的礼仪准备好。不过多少有几分仓促,些许步骤多少有些简略。

不过形式并不重要,只要的是内容,是结果。

赵昭先向嫡母曹太后行礼,然后登上了大宋皇帝的御座,君临天下!

那一刻,所有人的臣子跪倒在地,三叩九拜,山呼万岁。

赵昭在经历了数年努力之后,完成目标,登上皇位,大宋的历史在这一刻开启了新篇章。

既然登上了皇位,那么有许多的礼仪和封赏要完成。

首先一个就是确定年号,不只是确定赵昭改元之后的年号,还有之前十一年的年号。

也就是赵宗实和赵顼两人在位期间的年号,要重新议定,赵昭是想要尽早将赵宗实父子的事情给定性,并且做出处置。这种事夜长梦多,一步到位比较好。

前面有提到,濮王赵宗晟检举,赵宗实与高滔滔夫妻曾经毒害仁宗三皇帝赵曦,谋害四皇子赵昭,切证据确凿,现已人尽皆知。

他们是通过非法途径登上皇位的,那么其父子的皇位并不合法。那么这种情况下,两人的皇帝名号还能保有吗?

赵昭在最后通牒上说的很清楚,要让他们一无所有,不仅是现在,包括曾经已经拥有的,都要全部剥夺。高滔滔一意孤行,就该付出代价,这事没得商量。

大理寺卿许遵道:“陛下,赵宗实谋害鄂王殿下与陛下,十恶不赦,与谋逆无异。他得位不正,乃乱臣贼子,若继续保留期皇帝之位,供奉太庙。是为列祖列宗、对先帝、对鄂王的不敬,天地不容,人神共愤,故臣认为应该废除其帝位!”

“陛下,父子一脉,赵宗实得位不正,赵顼继位亦不合礼法,皇帝之位该一并废除。也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维护朝纲礼法。”发言的是礼部尚书张宗益。

管法与管礼的大佬都表态了,余下的官吏自然不反对,至于几位宰相,也许心中有几分悲凉的感觉,却也不好反对。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是赵昭说了算了。不管怎么说,是赵宗实自己犯下大错的,也算是咎由自取,怪不得旁人。这等人品,供奉太庙,确实是让皇室蒙羞。

如此百官意见一致,废除赵宗实与赵顼的帝号。也就是说,大宋历史上不会再有英宗和神宗这两位皇帝。

赵昭的行动很迅速,两人的排位立即撤出太庙,赵宗实迁出永厚陵,另行安葬。恰好赵顼的陵墓尚未修造,他也不会享受到帝陵的待遇。

至于过去的年号也需要做出处理,赵宗实的治平,赵顼的熙宁这两个年号废除。过去的十一年时间,依旧沿用仁宗皇帝最后一个年号——嘉佑!

公元1074年,原本该是熙宁七年,现在则变成了嘉佑十九年!

这与朱棣靖难之役后,废除朱允炆的建文年号,沿用朱元璋的洪武年号如出一辙。叔叔夺侄子皇位,只有这么一个成功的例子,所以赵昭也采纳了这一做法!

至于明年,赵昭改元的年号,大臣们商量片刻,给出的意见是——正统!

赵昭流落民间多年,如今回归,登上皇位,皇室血脉回归正统,所以这个年号比较有明确的指代意义。

正统,这个本书明英宗朱祁镇的年号提前出现了。

赵昭有那么片刻的犹豫,正统年间,朱祁镇御驾亲征,搞出个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乃是奇耻大辱。这个年号似乎不大好,但朝臣们赞成,内中缘由又不能解释。

赵昭略微沉思,土木堡之变那是朱祁镇自己,以及太监王振造成了后果,与年号无关。尽管接下来也要御驾亲征,但赵昭坚信,类似的悲剧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他有这个自信。

于是乎,君臣达成一致,明年改元为正统元年!

帝号与年号都可以废除的,但赵宗实与赵顼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史书上不可能将这十一年全部抹掉。必须对他们还是要有个定性,不是帝王了,但也要有个追封,即便是他们曾经发下十恶不赦之罪。

一番讨论之后,撤销他们父子所有的尊号与追谥,赵宗实追封为戾侯;赵顼追封为谬候!

戾者,凶暴、罪过,正好表明赵宗实昔年行凶谋害皇子的凶残罪行。

谬者,错误也!父得位不正,儿子登基自然就是个错误!

至于这十一年的事情,载入史册之后,史称“戾谬乱政”。

性质确定,一切就都好说了,处理完了死人,接下来该处置活人了。

第七零三章生死签

活着的人自然就是高滔滔、赵颢与赵顼诸子。

刚刚提及这一议题时,施剑飞匆匆来报,谬侯夫人(向皇后)纵火自焚福宁殿,赵顼之子只救出来一个女儿,其他四个男孩全都烧死了。

朝堂上顿时一片唏嘘之声,有人感慨,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则是偷偷看向赵昭。

怀疑和误会不可避免,风言风语也不会少。赵昭不在乎被人误会,即便那些人认为这是自己的手笔,又能如何?

赵昭心里有些难过,更多是因为向氏的选择。明明给了她生路,可她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一个温婉贞烈的女子,赵顼有妻如此,也算死得瞑目了。

高滔滔和赵颢被带上来了,赵昭原本以为,像高滔滔这样自负的女人,一旦失败,很可能选择走极端,会做出像梁太后那样自焚的事情来。但是她没有,就这样成为阶下囚,没有求饶没有谩骂,只是默默无语。

赵颢则不同,一进大庆典就破口大骂,声称是赵昭害死了向氏和几个侄子。

赵昭不愿意解释,也不屑于解释,奇怪的是高滔滔竟然开口了,对赵颢破口大骂,喝令其住口。并且说明,是向氏自焚,烧死了她自己的孩子。

赵昭笑了笑,高滔滔终究还是个明白人,当他知道福宁殿烧死的是四个,而非三个孩子时,她就知道有内情。如果不是安顿好了孩子们,向氏是不会从容就死的。也许在这件事上。应该感谢赵昭。

至少他为自己的孙儿留下了一条生路,到了今天这个地步。高滔滔知道自己和次子都必死无疑。两代人所有的荣誉与权势全都没有了,现在唯一一点念想就是那几个孩子。她也不希望自己死后,断子绝孙,血脉延续大概是临死前最大的安慰吧!

赵颢住口了,任何时候,在母亲面前,他都是充满敬畏的。只是他有些错愕,他心中满是愤怒。同样也充满了恐惧。

在他看来,四个侄子已经被活活烧死了,自己岂有生还的可能?实际上赵昭进城之时,他动了念头想要自我了断的,可惜又没有这个勇气,一直拖延到现在。

得知父亲与大哥的帝号都被拿掉,给出了封侯加恶谥之后。赵颢心里勇气一丝希望。赵昭似乎不能明着对自己动手,也许他还得给自己一些封赏,或许以后会失去一些自由和地位,但是活下来应该是可以的。毕竟身上都留着太宗皇帝的血脉,还是皇亲国戚。

如果万不得已,必须得死的话。那么也得恶心一下赵昭。用自己的死,来抹黑赵昭的名声,也算是一种报复。

虽然处在弱势地位,任人宰割,但不管赵昭怎么做。自己都“不吃亏”。也许这是赵颢最后的得意,最后的阿Q机会。他很珍惜,脸上甚至带着几分古怪的得意。

赵昭只是笑了一下,完全不屑一顾,赵颢根本就不值得多看。说白了,他就是顶级纨绔子弟而已,有皇子的出身,亲王的身份,不然就是一坨狗屎。与他哥哥赵顼相比,当真相差很远。

到了这个时候,还死不悔改,还存了心思要恶心一下自己。估计高滔滔也有类似想法吧,想要为难朕?赵昭轻轻摇头,既然如此,皮球还是交给你们自己吧!生死有命,你们自己选择!

赵昭朗声道:“意图谋害篡位,祸患社稷,你们的罪过不小啊!三哥幼年夭折,死不瞑目,按理说朕该为他报仇。你们就是十恶不赦治罪,该满门抄斩。不过念在大家同为太宗子孙的份上,本着仁慈的原则,生死有命,让老天爷来决定。想来如此也对得起你们母子,三哥在天之灵也不会责怪朕!”

“赵昭,别废话,你到底想怎样?”赵颢依旧很是倨傲,不过在大部分人眼里,这种举动完全就是个傻逼!

果然,赵福康上前就给他一巴掌,冷冷道:“擅称皇帝名讳,直呼长辈名讳,目无君上,不知长幼尊卑,十三嫂,这就是你教养的好儿子啊!”

高滔滔默然无语,次子这段时间可谓是本性暴露无遗,实在让人失望。到了这个时候,即便是存心恶心赵昭,也不该如此丢人现眼。死可以,但是最起码的尊严该留存吧!

赵昭笑道:“长姐,莫要与不懂事的晚辈计较。还是那句话,生死有命,上天来选。生死签,让他自己来选!”

生死签!

高滔滔与赵颢心里都是一紧,这招确实妙啊,等若是将皮球踢给了自己。抽出来是什么结果就是什么,真正的生死各安天命,怪不得旁人。如果真的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的运气了。

只是……当真是生死各占一半的几率吗?

赵昭笑道:“这样,为了公平起见,请欧阳公和富相公上前,亲自书写,准备签条。”

“是!”

欧阳修和富弼走上前去,赵昭低声嘱咐一句,两位老臣皆是神情微微一滞,目光中略微有些震惊。

赵颢站在远处,瞧得分明,不就是想要知我于死地吗?哼哼,真以为我傻啊!

很快,两张签条准备好。放置在一个锦盒之中,由内侍小海端到赵颢面前。

“生死天命,你自己选!”赵昭道:“机会我给你了,是否把握,在你……若有不测,怨不得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