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420章

宋王-第420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重要的是河湟危险看,龛谷一失,鬼章兵败,青唐城必然动荡不安。阿里骨终于意识到,自己眼中的天地还是太小了。

始终只盯着河湟那一片天看,却忽略了宋朝这个庞大的敌人,也远远低估了它的可怕程度。

当这个巨兽张开大口的时候,河湟的未来已经一片黯淡。即便自己争来了赞普的宝座又能如何?河湟不在,赞普又何在呢?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可笑,当真是太可笑了,从始至终,自己竟然都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后悔自己大意已经毫无意义,错的不是一事,而是从一开始就全错了。阿里骨站在原地狂笑,笑声很悲凉,有些凄苦,还有许多说不出的滋味。

“阿里骨王子似乎很开心啊!”林昭笑了笑,言语之中有几分戏谑。河湟吐蕃之人,除了董毡、乔夫人,青宜结鬼章,其他人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自从透露消息给梁乙埋,截杀自己那件事之后,林昭便看透他了,他不过是自作聪明的小丑罢了。

“鬼章呢?”或许是阿里骨已经明白了自作聪明的可笑之处,故而毫不关心自己,他心中挂念的是鬼章,是整个吐蕃的命运。

“你们很快就能见面了,阿里骨王子稍安勿躁!”林昭笑了笑:“至于其他人吗?不好意思,他们没有资格去见鬼章!”

林昭大手一挥,刀锋再一次从眼前划过!

第五六七章生死小算盘

龛谷吐蕃营地,除了阿里骨,几乎所有的吐蕃将士都死于屠刀之下。

兴许会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但林昭已经没心情去追查了,他们不会影响大局。前往踏白城方向,严防死后,不会走漏风声。

阿里骨这位吐蕃王子,看着修罗地狱一般的营地,心乱如麻,双眼之中满是惊恐。

眼神有些空洞,有些飘忽,其中有杀戮带来的惊恐,有大意失败后的自责,有对未来的绝望,以及对吐蕃的担忧。

尤其是看到林昭微笑的脸庞,炯炯有神的双眼,便会下意识的颤抖。

林昭已经在他心中种下了太多的惊恐!

“我们的伤亡如何?”林昭对这个颤颤巍巍的王子并无多少兴趣,转身询问李承。

“阵亡三十一人,重伤四十八人,轻伤二百余人。”

听到这样的禀报,林昭还算欣慰,大宋刀锋只训练的两个多月,战斗力和纪律性已经很不错。两千对五千的战斗,伤亡不过如此,彻底失去战斗力的不到百人。尚有一千八九可以投入战斗,结果比想象的要好。

尤其是现在,刀锋战士士气打振。一场胜利激起了他们的心中的骄傲与豪情,一扫浑身的辛苦与疲惫,此刻是士气高昂,一个个兴致勃勃,精神头很高。

这样的军队,不打胜仗才怪呢?

首战告捷,林昭的心情也略微放松一点。已经是晚上了,胜仗之后的将士们也需要休息。林昭便安排就地扎营,从吐蕃人的营地里找来不曾烧毁的酒肉。分给两千将士,当作是犒赏和激励。

将士们很开心,这是他们辛苦拼杀之后应得的。但是林昭依旧是一脸的阴沉,眼神中满是忧虑。

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不在龛谷,而在踏白城。

也不知道那边的情况如何了?景思立获胜,应该没有可能,稳住局势便难能可贵。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还支撑着?伤亡几何?有没有全军覆没?

回头看着东方的天际。林昭一颗心早已飞到了踏白城!

踏白城的战斗已经持续两天了。

六千宋军守卫着一座独立的山头,两万吐蕃大军连番攻击,竟然被死死的挡住了。

雪花在飘落,将士们根本没有注意到寒意,相反他们很兴奋。积雪收集起来,融化之后便是饮水,眼下这是他们最缺的东西。

不过这样的天气下。待在一座迎风的山头上,日子也当真不好过。尤其是到了夜里,士兵们只能挖去坑道里的积雪,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等到醒来的时候,几乎成了雪人。饶是如此艰苦,却依旧坚持着。

刚刚打退了吐蕃人一次进攻。景思立暂时松了口气,士兵们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暂时缓口气吧,不知道吐蕃人的下一波进攻什么时候开始。

景思立一边嘱人着救治伤员,一边盯着山下的情形,可谓是殚精竭虑。他已经整整两天没合眼的。这样紧张的情况下,当真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

两天下来。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两千,战事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吐蕃人一次次地攻上来,一次次被他们赶走,但每一次都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突围,将士们已经说了好几次了,可景思立拒绝了。

集中兵力,或许有突围的可能,至少比在这里等死要强。但是景思立不愿意,他要拖住青宜结鬼章,为林昭争取更多的时间。

他坚信,林昭会率领援军到来,到时候里外夹击吐蕃人,一定会大获全胜。当然了,如果林昭不来,抑或战败,那么他这余下的三千人也难逃厄运,注定会全军覆没。

不过,景思立相信,林昭说过的话,他就一定能做到。相信他的能力,相信他的运气,相信他的一诺千金。

此时,副将赵元凯走了过来,禀报道:“将军,我们的箭矢已经不错了。”

“还有多少?”

“最多只能再用半日!”

听到这个消息,景思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讶然道:“怎么只剩下这点?来的时候不是准备很多吗?”

“是准备很多,可是这两天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赵元凯也颇为无奈,从军许久,这样艰苦的战役似乎还是头一遭。很多次,他都认为,自己的性命可能会交代在这里。

“哦!”景思立应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将军,恕我直言,我们还是考虑突围吧,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赵元凯欲言又止,许久才勇气说出自己的心声。

“且在坚持半日吧!”景思立犹豫了片刻,决定继续坚持。不过他也知道,已经坚持不了太久了。

看着山下,景思立心中暗道:“林将军,你要是再不来,可真就扛不住了!”

“是!”赵元凯即便是有异议,却依旧服从命令。

但是后营的杨楶听到景思立这么说,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失望和不快,你景思立要送死,何必要拉上我们呢?

面对眼前的危难局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小算盘,正噼啪作响!

宋军处境艰难,但进攻的吐蕃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青宜结鬼章和木征都没有想到,一座算不上险峻的山头,竟然如此顽固。整整两天的时间,他们便付出了三四千的伤亡,却始终攻不下来。

木征最初的狂傲和锐气已经被消磨了差不多了,他余下的本钱本就不多,这下子有消耗掉了一半。除了坐立不安,便是大声的咆哮与咒骂。

青宜结鬼章也是惊疑不定,伤亡他能够忍住,但是……景思立表现的太顽强了,他为甚不突围离开呢?

随着战事的深入,鬼章的疑问也越发的多了,心中泛起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越发的强烈了。

“鬼章,疑心生暗鬼,莫要多想了,当务之急是攻克山头。”木征可没青宜结鬼章那么多想法,折损了许多人马,已经让他恼羞成怒了。

“那你有什么计策吗?”

木征道:“既然正面进攻不行,那么我们就绕道背后……”

第五六八章风雨飘摇

景思立据守的山头地形是前缓后陡,故而一开始吐蕃士兵选择了正面进攻。

但是两天下来,事实证明相对缓平的正面反而更为艰难,损失了数千人的代价之后,景思立已然坚守着。

其实若是平常,这样的局势下,只需要围困时间长点,宋军肯定会不战而败的。没有水源的绝地,拼消耗就能胜利。

但青宜结鬼章却等不起,时间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影响。时间拖的太长,宋军的援兵会不会到呢?尤其是林昭若是从秦州赶回来,情况无疑可能更为糟糕。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更不巧的是,降雪也为山头的宋军带去了水源,使宋军军心更为稳固,可以坚守更长时间。

必须要尽快攻克,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宜结鬼章心中的不安也越发的强烈。

既然正面不行,那么只好换个方向了。即便是山坡的后面比较陡峭,却也要尝试的进攻。景思立的主力集中在正面,背面的防守是否会相对松懈呢?或许能有机可趁吧!

“好,从后面进攻,不过前面的攻势也不能弱,将景思立给我牢牢吸引住了,我亲自带兵去后面。”青宜结鬼章终于坐不住了,景思立的顽强消磨了他太多耐心,这次他要亲自出手。

下午的时候,吐蕃大军的攻势又开始了。

看着漫山遍野人头攒动,景思立心中泛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这一次,吐蕃士兵的人数更多了似乎。而自己这边,伤亡在不断增加。这样拼消耗,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看着攻上来的吐蕃人,景思立一声令下,宋军立即朝着山下抛石块,羽箭也居高临下射了出去。当先的吐蕃人被砸中。被羽箭洞穿了身体,刚刚覆盖大地的白雪顿时一片殷红,场景看着有些恶心。

吐蕃军的攻势稍微延缓一点,大宋守军尚且来不及高兴,吐蕃人军队便前仆后继的涌上来。景思立看到这个情况,心中顿时咯噔一下。吐蕃人这是死战到底,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山头的节奏啊。

虽然暂时可以抵挡进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军的箭镞在急速消耗,甚至连山上的石块都已经投掷的不剩几块。

没有了这些“远程武器”,接下来的结果就是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在人数上处于弱势的宋军根本占不到便宜。一旦被吐蕃人撕开了口子,站稳了脚跟,整个山头也就宣告陷落了。

已经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了,林昭啊,你为何还不来呢?景思立看着山坡上凄惨的激战,仰天长问。

景思立并未注意到,山坡下指挥作战的只有一个木征。青宜结鬼章已经悄然带着一千人绕到了山坡之后。

虽然山势陡峭,却没有正面那样严密的防守,攀登起来也更容易。故而已经接近了半山腰,才被守卫的宋军发现。

宋军后营的将领是杨楶,得到消息之后,一边飞报景思立,一边指挥麾下的将领抵抗。

奈何宋军的主力和武器都集中在正面,后营相对空虚,兵力不足,武器也不是很充足。刚开始还能够抵抗片刻。但是没过多长时间,随着越来越多的吐蕃士兵攻上来,尤其是主帅青宜结鬼章亲自督战,自然更加汹涌。

宋军开始有些支撑不住了,后营的第一道防线已经开始崩溃。

杨楶瞧见如此状况。心中动起了心思。就眼前这幅情景,还能顶得住吗?吐蕃人攻上来之后,前后夹击,必然大败啊!

景思立也真是的,之前让他突围,他不同意,而今这幅局面,可是真正的绝境啊!至少自己这边快抵挡不住了,明明已经通知了景思立,可是他的援军为何还迟迟不过来呢?

看着汹涌而来的吐蕃士兵逐渐靠近,杨楶有些怕了!他的胆量本就不怎样,尤其是贪生怕死,这几天吐蕃人的疯狂进攻早已让他胆战心惊,处于崩溃的缘边了。之前因为他所在的后营并未有激烈的战事,才勉强坚持下来。

而今直面吐蕃大军,他心中最后一点勇敢与坚持全都破灭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杨楶认为败局已定,战败会是什么后果?可不就是全军覆没吗?

全军覆没,那也是包括自己的。

杨楶作为一个贪生怕死之徒,他可是格外珍惜自己生命的。景思立要自找死路,难道自己也要跟着他送死吗?杨楶心中算盘劈啪作响,没有片刻的犹豫便下定决心,不能坐以待毙,必须要为自己寻找一线生机。

生机在哪里?生机在哪里?

摆在杨楶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投降,一个是突围。

投降吐蕃人,杨楶轻轻摇摇头,倒是不说他多么有气节,而是眼里压根就看不起吐蕃人。要是换作辽国,再不济也是西夏,说不定他就真这么干了。再者,这两天景思立拼死抵抗,可是给吐蕃人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气头上的吐蕃人能接受自己的投降吗?无论是当场格杀,还是事后成为阶下囚,前途都是一片黯淡。不投降,坚决不投降。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突围,只要跑出了包围圈,回到了大宋控制的土地上,安全自当没问题,至于这事后的免责的自圆其说好不容易。

如果跟着景思立的大队人马一起逃走,希望自然大一些。奈何景思立那个榆木脑袋就是不走,为今之计,只能单独行动了。

想要突围,自然需要人,单枪匹马向冲出去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如今可以倚仗的唯有自己麾下的这点亲兵,如果和吐蕃人拼完了,突围可就没有希望了。那么,必须要保存实力。

贪生怕死,畏惧敌人。小算盘劈啪作响的杨楶做出了决定,将百多后营守卫全部撤退。至于理由,则是吐蕃人攻势凶猛,抵挡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