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382章

宋王-第382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领军者非他莫属,此人若是上台,朝堂上必然会更加混乱,到时候非得成一锅粥才是!”林昭已经完全领会了狄青的意思,一下子就想到了一个人选,并且联想到了相应的后果和影响。

“公子说的可是那位?”

两人对望一眼,心照不宣,却不谋而合!

“如此甚好,此人心机颇深,绝非善与之辈,必然会让这潭水越来越混的。”狄青道:“只是这一件事,便足以让朝堂混乱,我们才好浑水摸鱼。王安石下台,对赵顼的威望和实力都会是一个很大打击。

尤其是新党,只要打压的巧妙合适,赵顼身边就没有可用的亲信力量了,将会朝着孤家寡人更迈进一步!只是想要让王安石下台,还得费一番心计才是!”

罢相乃是大事,在任何朝代都不可能随意而为之!如果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完全足够的理由,否则根本堵不住悠悠之口。林昭低头沉思,原本的历史上,王安石是如何丢掉的相位的?

好像是……林昭依稀想起,从绥州回汴京进城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门官,听说他还有一段比较特别的出身和故事……

嘿嘿!这事不难办,只怕是要委屈王相公了。说起王安石,林昭多少还是有几分歉意的。怎么说呢?此人并不坏,他的有些变法主张才是有道理的,只是为人太过执拗,不懂得变通,着实可惜的。

对林昭而言,他在大宋朝的发展轨迹是从王安石那开始的。最初多少还是有相助和提携的,虽说林昭后来做了许多事情来报答他们王家,王雱还多次恩将仇报来陷害林昭。可终究有这么一份特别的渊源在,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别样滋味。

只是想要争夺皇位,绝对容不得这些许思绪。这一次,只能和王相公说抱歉了!至于恢复汉唐旧境的大业,还是让我来完成吧!

“狄公放下,此事我有办法!”

“如此最好不过!”狄青笑道:“我会做好其他准备,一起动手,将王安石从相位上下来,让朝堂上再热闹点。”

“左右,河北路的事情已经快结束了,接下来肯定是要回汴京的。敏言和文芯都有了身孕,我也好陪着他们!”

狄青笑道:“也好,想必这次会有小公子出生的,先皇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我从未见过父皇,连一点尽孝的机会都没有,当真是遗憾!”林昭轻轻摇头,提及此事,难免让人伤感。

“只要公子夺回本属于你的皇位,先帝便可以瞑目了!”狄青的语气很沉重。

林昭重重点头,甚是笃定。

狄青那厢续道:“公子,罢黜王安石也只能起到搅混水的目的,可是水还是不够混,能够拖延的时间还是很短啊!”

“那狄公的意思是?”

“如果又有一位皇帝英年早逝呢?”

第五一三章暖冬始旱灾

英年早逝!

听到这句话,林昭不由的笑了!

原本历史上的赵顼确实是英年早逝,死的时候不过三十多岁,即位的宋哲宗还只是个孩子,否则也不至于闹出高太后垂帘听政一说来。

不过狄青所言的英年早逝绝非如此,如今的赵顼才不过二十多岁,按照自然发展,还需要十多年才会死亡。十多年的时间,可不是他们能够等待的。即便他们能等,曹太后也未必能熬得住!

很显然,狄青是希望这个时间进一步再提前一些,至于提前到什么时候……而立之年?抑或是……

“狄公是打算行刺吗?”林昭想到这一点也不奇怪的,以明月宗现在的实力,从皇宫到皇城司都有自己人,行刺未必办不到。只是这般行为太过冒风险,手段卑劣些倒也不打紧,只是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轻易这般极端的比较好。

狄青摇头道:“有过这个念头,不过暂时并不打算付诸实施,只是想着如果时间把握的比较好。可以利用赵顼之死,皇位空缺,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

林昭与赵顼的关系是叔侄,历史上以皇叔之尊赶走侄子,当上皇帝的似乎也只有明朝的永乐大帝朱棣了。狄青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可以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比如宫廷政变什么的,来即位那自然是最好不过。难不成还得发起一场大宋朝版的靖难之役吗?

“如果赵顼在太后之前去世,那么太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支持公子登基。赵宗实父子两代倒行逆施,在百官和百姓心目中都多有反感。公子乃是仁宗皇帝亲子,素有贤名,可名正言顺登基!”

狄青道:“否则万一太后有个三长两短,早于赵顼驾崩,会比较麻烦的。除了赵顼之外,高滔滔也是个极难对付的人,唯有太后在,才可以压制住她!”

“确实如此。只是这个时间着实不好把握!若是太早,我们来不及准备,仓促之间难成大事。”林昭无奈道:“只能把握一个恰当的时机,还得顾及母后的健康状况,很难把握啊!”

“人未死,却生病了,身体江河日下呢?”狄青道:“这样是否可以动摇百官对他的信心呢?还会让某些人蠢蠢欲动!”

“这个可以有!”

“高滔滔溺爱次子。如汉时窦太后疼爱梁王如出一辙,赵顼不是汉景帝,赵颢也未必有刘武之风姿,高滔滔却未必没有做窦太后之心啊!”狄青沉默了片刻,又想到了一个方面。

林昭听到之后,顿时沉默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赵顼死后,即位的是他儿子宋哲宗,高滔滔是太皇太后的身份辅政的。不过那是赵顼已经三十岁,为儿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可如果赵顼的身体提前垮掉,高滔滔会怎么想呢?尤其是眼下。赵顼还没有存活的儿子,情况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皇太后高滔滔。林昭虽然与这位嫂子素未谋面,却知道她是个极其厉害的角色,丝毫不敢掉与轻心!

狄青轻声道:“我只是偶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而已,想着如果局势是这般情况,公子夺位可就容易多了。只是想要达成却不容易,不过事在人为,还是可以想象办法的!”

“嗯,不着急,慢慢想办法就是了!”林昭也清楚,有些事情可不是很容易就达成的。何况还缺少许多信息和参考,待回到汴京之后再从长计议。

“也是,从长计议!”狄青不由轻叹一声,复位之路果然比想象的要复杂,要艰难。

林昭道:“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专注治河就是了,免得再成为众矢之的。只要治河圆满完成,功勋卓著,许多不利影响就可以烟消云散了。反正赵顼最近刚干掉了韩相公,正得意着呢,先让他在汴京闹腾着吧!”

秋冬季节,黄河进入枯水期,正是良好的治河机会。

有道是上天垂怜,熙宁四年的冬天并不像往常一样寒冷,相对十分温暖。甚至连黄河都不曾冰封,修筑河堤的水泥也不会因为寒冷而出现凝结问题。治河的各项工程都没有延误,全都可以照常进行。

如此状况,可以说是天赐良机。

同时,文相公的态度改观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历史上,文彦博对铁爪龙和浚川杷等工具的使用极不赞同,甚至还多有反对与不屑。以至于许多行之有效的工具,因为这样那样的一些缘故未能发挥作用,着实可惜。

这次由于林昭的出现,以及一系列巧合的事情出现,使得文彦博对林侍郎的作为十分配合,一切都得意顺利进行。最难得是天气也如此配合,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少有的顺利。

很多人都忍不住赞叹,林侍郎当真是好运气,怎么他来治河,连老天爷都来帮忙呢?莫非真是神助?

林昭却轻轻一笑,看来暖冬现象古来有之啊,应该是东太平洋发生了厄尔尼诺现象吧!只是凑巧让自己赶上了,也当真算是运气吧!

对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之后,西太平洋地区的气温会比往常偏高,降水也会偏少。今冬如此温暖,那么来年降雨岂非更加稀少,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年代,结果会是什么不言而喻。

干旱!

旱灾!

应该是比熙宁四年春夏更为严重的旱灾,大宋王朝当真是命途多舛啊!外有强敌,边疆始终不得安宁,国内也平静不了,很少有风调雨顺的年景啊!来到古代这几年,不是水灾就是旱灾,时不时再加上点地震。

大宋朝廷疲于应付,能够支撑住也算不错了,不过碍于时代因素,救灾与预防终究差一些,受苦的始终是老百姓。

林昭暗自沉默下来,如果来年发生旱灾,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出现?古代旱灾可是大事,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的年代,这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定和朝堂风云的事情。这件事对自己会有什么样?抑或者自己可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林昭暗自沉思着,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再一次想起那位比较传奇的汴京门官。旱灾即将来袭,那么他的那幅图是否也该准备了呢?

第五一四章小慈乃大慈之敌

“旱灾?公子确定吗?”

从大名府返回汴京的路上,听到林昭如此论断,狄青有些惊讶,同时瞬间也想到了很多事情。

治河工程已经完全进入正轨,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有文相公亲自坐镇大名府,韩琦的旧部受到沉重打击,博州鲜血未干,犹自警钟长鸣,故而没有人敢搞破坏或者不配合,一切都进行的相当顺利。

决口已经堵上了,河堤也在加固之中,疏浚河道也在进行,不过此事并非一日之功,需长久进行。工部侍郎,威远侯,治河专断大臣林昭的任务也完成了差不多,不必时时留在河北路。

眼下快到年底了,赵顼很人性化地允许林昭返回汴京,与家人团聚过新年,也算是对林昭治河之功的奖赏。听说林昭的两位妻室都有身孕在,想必他也思念的紧。

对此赵顼是感同身受,后宫之中竟有两位妃子都有孕在身了,这一次肯定能够诞下皇子,并且平安长大吧!几个幼子夭折,赵顼忧心不已,期盼着能有个儿子平安长大,万里江山才能后继有人。

皇位继承,父死子继!他可不想如同太祖那般,兄终弟及之事不能发生在他身上。母亲想做窦太后,赵颢之宠与梁王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虽有阻止打压,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那么唯有生出个优秀的“刘彻”出来。

离家几个月,林昭也确实想念的妻儿。柴敏言和折文芯都有孕在身,女儿秋宁也三四个月了。孩子尚未满月他便离开了,许久不见,当真特别挂念。故而赵顼准许之后,林昭当即启程南归。反正河北路的事情都已经办妥了,可以安然回汴京了!

所有预期的目的都到达了,打击对手,收获功勋与民心,声望爆棚。结交大臣与州府官员,一切都很顺利,可以说是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对此,狄青十分满意,只是尚未来得及高兴,途中便听到林昭这番论断。对于公子精准的预见能力。狄青还是比较相信的,之前有几次已经得到过验证。再说了,这样的事情公子可不会无的放矢,信口开河。

林昭点头道:“自从中秋开始,天气逐渐好转,如今已经是寒冬腊月。可天气依旧温暖,冰雪未见。没有雨水不说,气候还异常的干燥,如此种种其实就是干旱的开始,来年情况将会更加糟糕。大旱之年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林昭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暖冬现象很可能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如果是这样,必然是干旱少雨的状况。尤其是长江以北的,以黄河流域最为严重无疑。而且,林昭依稀记得,熙宁年间,确实发生过一场非常严重的旱灾。之所以有印象,是因为有一个大人物因此倒霉了!

“不止如此!”林昭补充道:“旱灾往往伴随蝗灾,冬日温暖,不够寒冷,又缺少雨水。蝗虫卵冻不死,来年全部孵化,或是什么后果?”

李承道:“如果是这样,来年情况肯定会大为糟糕,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朝廷也该早些做准备才是……”

旱灾加蝗灾,两者一起爆发的,在古代社会绝对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可是朝廷并不知道!”

“司天监观测不出来吗?”

林昭轻轻摇头:“或许能够预见几分吧,那就要看他们的水准了。”

司天监擅长节气和星象应该不会错,但是气候……至少他们不懂厄尔尼诺,更没有先知先觉的本性。要是水平不够,一切自然另当别论。

“如果司天监预见不到,那公子会不会……”李承说道这里,声音越来越小,公子主动奏报朝廷……可以吗?合适吗?

狄青果断摇头道:“不能说!报喜不报忧,报出这般灾害,赵顼未必喜欢?还会导致人心惶惶,公子何必冒险呢?再者,旱灾万一不发生呢?只怕到时候,言官们的唾沫会淹死人的。公子还会被人诬陷是居心叵测,意图不轨,何必吃力不讨好呢?”

“可若是真的发生,朝廷有个准备,能够多救一些人,减少一些损失!”李承到底读过圣贤书,怜悯之心还是比较强的。其实林昭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