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50章

宋王-第150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

林昭委婉道:“但是女子并非附庸,她们也有自己的地位与价值,她们也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幸福的权利。

名节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罔顾了女子的幸福。她们的存在,以及她们的权利吧?有道是阴阳调和,这个世界离不开男人,同样也离不开女子,他们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和我们是同等的,所以男女应该平等!”

林昭这番话多少有点惊世骇俗。在场之人都有些愣神了。男女平等?开什么玩笑?自从商周以来,男尊女卑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多少年来根本没有人怀疑过。

即便是胡风较重,较为开放的隋唐时期,女子的地位似乎比较高。但是终究还是有限,还是要差男子许多。

否则武则天以女子身份登基称帝。就不至于招来那么严重的非议与激烈反对的了,这是几千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维,天经地义。所以林昭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一方面有些石破天惊的感觉,另一方面又像是一个笑话!

所有人都诧异地看着林昭,眼神中满是不解与惊讶,林昭的想法还真是奇怪!

“东阳,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啊!”程颢道:“女子当须重视贞洁,懂得礼义廉耻,夫妻之间……”

“也许自古以来确实如此,即便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也不能将女子当作是附庸,忽视她们的感受……”林昭知道,男女平等这种后世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在现在很难让人接受。但是他还是想要表达出来,也许是会起到那么一丝作用,也算是为千年所有的女性尽点心吧!

“此话当真奇怪?女子岂可与男人相提并论,男人三妻四妾,地位崇高本就如此。听闻你林东阳也有侍妾,你与她的平等在哪里呢?”有末座的陪客冷不丁地问了这么一句。

“至少我是真心喜欢才会娶回家中,而且一旦进门,我便会真心实意对对她,彼此有情义,而且只不是将她作为一个侍妾,或者是一个女子,这就是我所能给她的平等!”

林昭道:“礼教尊卑肯定是要有的,自然不能荒废错乱,我只是想说这个程度需要把握好。我们的要求不能太过苛责,有句话叫做矫枉过正,过犹而不及不正是如此吗?”

有人略微沉思,似乎为林昭之言所打动,也有人丝毫不为所动,连连摇头。甚至还有人鄙夷林昭,孔夫子都讲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他们有此反应再正常不过。

司马光显然是会错了意,他觉得林昭倒不是说为女子争取什么,言语之中表达出来的核心思想在最后一句话。

过犹而不及,矫枉过正!世上没有绝对的对错,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一无是处,比如王安石的改革策略……

程颢道:“可是如此一来,岂非纲常废弛……”

纲常在古代史非常严肃的问题,林昭也不敢大意,说道:“礼制纲常自然不能废弛,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凡事要有个度,要适可而止,百姓无论男女都要遵守朝廷法度,礼义仁孝,尊老爱幼之度,不过却也不必要存天理,灭人欲吧?”

搞了半天并非是根本分歧,只是个程度的问题!不过如此一来,就说明林昭并不认同程颐程颢兄弟关于理的说法了。

“东阳兄关于理有何见解?”程颢微微有些受挫,毕竟学说没有得到别人认可。

林昭本来不想纠缠于这些问题的。此时也算是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道:“理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对于个人而言,心才是最重要的。”

邵雍心中顿时一笑,今晚的宴会还当真是非同寻常。关于学问的已经有“气”、“理”之说,如今林昭又摆出来一个“心”。当真是有意思,颇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感觉。

甚至连司马光也来了兴趣,张载和二程兄弟有精彩见地是意料之中的。林昭则完全出乎意料。他们都很好奇,林昭这个“心”到底是怎么个说法?

林昭完全是赶鸭子上架,被迫参与如此深奥话题的。事已至此,想要避退已经没有可能了。硬着头皮发言的同时,林昭发现这似乎也是个机会。

程朱理学固然在某种程度对后世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但都是一代名家著书立说提出来的东西,潜移默化。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轻易是改变不了的,但是现在林昭有从根源上改变的机会。

或许“伪装”成为学术高人,提出一些想法,继而去影响程颐和程颢,以及张载、邵雍这些人。

林昭并未想过自己著书立说,成为一代大儒。但是完全可以借用别人之口,去宣扬这种理念。当然了,前提这个学说要有足够的魅力也说服力,让人心动,甚至让人信服。那么后世能与程朱理学不相上下的唯有陆王心学了。

林昭对于这些东西也都只是一知半解,这会只能是硬着头皮说点什么。相信即便自己说的很简单生涩。甚至有些许漏洞,对于这些学术牛人们也会有一定的启发。何况其实心学最初还是从程颢这里开始的,只不过后来被陆九渊进一步深化,逐步发扬光大了而已。

林昭侃侃而谈道:“所谓心即本心,也是人的精神,正如伯淳与正叔兄所言,要用天理在压倒私欲。但实际上更多是本心的选择,本心有善的良知,也有恶的私欲,人所需要的就是良知的选择。

如何才能保持善的良知呢?唯有格物致知,也就是靠实践来体会,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从而做到知行合一。在不断的格物致知中,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并且做到致良知。我们还需要在乎什么天理?在乎什么人欲吗?”

说完之后,大堂上顿时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可以说是落针可闻。众人全部被林昭的言语给震惊了,看似朴实无华的语句,似乎说出了一个很深奥的道理。

林昭所言与二程兄弟的观点似乎是殊途同归,但明显能从其中发现些许的差异。其实不管是气还是理,甚至是林昭所言的心,本身所言阐述的东西差别并不是那么大。但是他们只是不断强调所为天理与人欲,用一种理论或者规则却约束人心,终究还是停留在了被动的规则上。

但是林昭呢?没有提出任何的约束,而是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格物致知,通过实践与自省的方式,来不断提升自己,是一种主动完善与提升的行动,隐约之间似乎略微高出那么一筹!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主动面对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方式。

不管什么时候,提出一个问题很容易,但是解决一个问题并不容易!

邵雍、张载与司马光很震惊,二程兄弟则不觉有些黯然,本来不成体系的一些想法,瞬间就有些凌乱,甚至有那么一丝不自信。林昭这个所谓的“心”与格物致知,着实带给他们不小的冲击。

他们不会想到,作为发言者的林昭,到现在脑袋还是一片混乱,甚至不知道刚才究竟说些什么?他只是将自己能记起来的东西堆砌,用看起来条理清晰的方式讲出来,而实际上却是一片混沌。

林昭呆呆地看着眼前众人,没有一点反应?这是个什么情况?莫非说错了不该说的话?心中难免忐忑!早知道就扯这些稀里糊涂的东西了,以至于如此尴尬!

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邵雍突然笑了,作为主人,他第一个打破了眼前尴尬而诡异的局面。

“东阳啊,没看出来你的学问深入,如此有见地!”邵雍赞叹不已,林昭的想法让人很震惊,弱冠之年便有这样的见地当真难能可贵。

林昭放下心来,知道稀里糊涂的装逼,算是成功了,摇头道:“哪里,只是小子平日里读书做事的一些粗浅想法,若是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指正。”

司马光隐约似乎明白了,林昭何以能在如此年纪,表现的如此出色。很大原因就是他这个看似朴实无华,却又很有道理思想。

只要于国于民有利,去做就是了,这是他告诉林昭的,又何尝不是林昭自己的想法呢?突然之间,司马光内心之中似乎被触动了。只要于国于民有利,何必非要去计较的那么清楚呢?格物致知,也许私欲是可以转化为良知的……

一时间,司马学士似乎想通了什么……

PS:想法粗浅,也有些混乱,关于学术的东西可能说的不对,请见谅!

第二一一章远方的牵挂

汴京,庆寿宫!

“臣女柴敏言见过大长公主殿下!”

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倚在榻上,瞧见一个美艳无比的女子莲步轻挪动走了过来,正是前几日在金明池边救了自己的那个女子。

“你叫柴敏言?”赵福康撑起身体,注视着眼前这个貌美如花的女子,轻声询问。

说起来也真是的,人家救了自己的性命,却连恩人的姓名都都不知晓,想想真是有些失礼。

“是,臣女柴敏言!”

“柴姑娘……”

“公主不必客气,直接叫我敏言就是了。”

赵福康轻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敏言,你与崇义公府有何关联吗?”

“回公主,崇义公的乃是敏言的伯父!”柴敏言轻声回答。

“这就对了,寻常人家是生不出你这等气质卓绝女子的!”想要猜到柴敏言的身份一点都不难,作为前朝的后周皇族,柴氏十分特别。汴京城里的柴氏贵族更是屈指可数,何况柴敏言生的如此端庄大方,衣着举止十分得体,尤其是礼仪都十分到位。若非是大户人家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寻常人等一时半会是模仿不来的。

赵福康问道:“是母后让你来的?让你来给我治病?”

想起那天在金明池边的情况,她能够大概想到柴敏言入宫的目的何在!除了给自己治病,还能有别的吗?

“不。敏言首先是来陪伴公主的,其次才想要为公主殿下治病。”心病还需心药医。这一点柴敏言十分清楚,最为重要的,她从太皇太后曹氏那里了解到,赵福康似乎对御医的治疗有所排斥。

如果是这样,想要为她医治,首先需要取她的信任。所以柴敏言打定主意,先与赵福康做朋友,舒缓了她的心理防线。能够成为她的朋友时,很多事情就会变的好办,说不定都能够迎刃而解。

别致的回答也让赵福康心中一动,至少不是那种千篇一律的,没用的唯唯诺诺,略微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加之柴敏言人长的漂亮,温婉贤淑。容貌秀丽,前日还救过自己,所以赵福康在心理上并没有多少抵触,很愉快地接纳了柴敏言。

柴敏言很清楚,这只是第一步,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楚国大长公主这才只是打开了冰山一角。不过现在已经是个很好的开始了。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柴敏言随即便陪伴着赵福康在御花园里散步,彼此之间建立起更深一层次的互信关系。

“对了,那天和你一起救我的那个青年呢?他叫什么名字?”赵福康似乎饶有兴趣。

柴敏言低声道;“他叫林昭,爵位是钱塘县男,最近出使吐蕃去了!”

“他叫林昭?你叫柴敏言?”楚国大长公主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神情有些激动,沉思许久之后低声吟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个《鹊桥仙》是他写给你的?”

当时赵福康就是听到了这么一首绝妙的好词,才一个人去湖边的。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曾经的时光是何等美好,只要经历过,便是一种幸福。想起当年与梁怀吉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赵福康感慨良多。不过当当年安歇温馨快乐的场景浮现在她脑海中时,嘴角还是会忍不住露出些许的笑容。对于她而言,回忆是一件非常美好,却又非常残酷的东西。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写的当真是绝妙!是啊,只要心中有情,彼此便能天长地久,彼此在一起有那么重要吗?人家牛郎织女一年才会面一次,尚且没有怨言,觉得很幸福。

而自己和梁怀吉,曾经在一起相守那么多年,也该知足了。此时在回想起这几个绝妙好句的时候,心中的想法也有些微妙的变化。似乎受到了某种宽慰,心态自然也就好了许多。

可是柴敏言可就不是那么轻松了,俏脸之中有一层淡淡的红晕,不经意间也轻轻低头了,眼神也有些迷离。她今日是来开导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的,男女情爱也是必然要涉及的一方面。

这个对她而言有些为难,毕竟她还是一个出阁的姑娘,谈情说爱毫无经验,懂得也不多。好在情窦已开,只是表现方式比较特别罢了。在此之前,柴敏言一直在犯愁,该如何与赵福康切入这个话题。

此事让她为难了许久,可是没想到最后竟然如此轻松地迎刃而解,一首《鹊桥仙》立即将赵福康拉入了一个浓情蜜意的氛围之中。只是这样的开局,却让柴敏言有些羞涩,甚至有些难为情。

那晚,林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