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

第79章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第79章

小说: 府院-府院姑娘-愿一世莫玲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至为难四姑娘。
  御安堂当差……是伺候瑞家姑娘的?徐泽康眼前晃过瑞玟嫣的影子。
  皇子十三便出宫建府,徐泽康已年十七,早有自己的府邸,还把生母令惠皇太妃接到府中居住。
  不过因着尚未及冠,璟宣帝只给了他虚职,每日多是到户部跟着学习,算不得掌大事。便是有征战北境的“军功”,也不过口头嘉奖——毕竟此行,北境边将多是把这待天出征的皇子供起来,当个菩萨使用,有什么军政大事,也不会真在自个儿面前提及,又哪里有什么军功在身。
  然瑞太后毕竟教养过他几年,念着养育之恩,每每下了早朝,无实职在身的徐泽康都会同徐泽北随璟宣帝来慈宁宫请安。
  不免,日日都见到瑞玟嫣在跟前哗宠。
  那真真算得上哗宠了——品棋赏画,扬琴飞舞,谈诗论赋,洗手羹汤。
  偏生瑞太后还乐其所见,也不拦着。
  徐泽北是个直性子,几番下来已是瞧不过眼,可碍着瑞玟嫣是瑞太后点名进宫侍疾的,又是嫡亲的表姐,实在不好明说。故而一从御医口中得知瑞太后已无大碍,徐泽北便借口给璟宣帝寻寿礼,索性北上游玩去了。
  徐泽康不如徐泽北洒脱,只是多番推说职务繁忙,减少了去给瑞太后请安的次数。
  “你家姑娘兴致倒好。”徐泽康将宫灯交予小忠子拿着,“集英殿这厢的桃花开得最好,拜古三国桃园结义之缘,赐‘集英’名,意集天下群英捍我大昭万邦。这落花能取悦你家姑娘,也是这落花之幸……”
  小关子虽有些拳脚功夫,可书读得不好,脑子莫有旁人灵光,没听出敦郡王口中奚落之语,只诺诺应是,想着能应付他离开最好。
  徐泽康也不欲为难他,话罢便走了。
  小关子松了口气,折回去请瑞珑嫣,接过宫灯告罪道:“奴才逾越了,还请四姑娘恕罪。”该是糟糕的,瞧四姑娘一脸苍白,怕是吓得不轻。
  “无妨。”小关子替自己挡了一道,自己感激尚不及,哪会怪罪,“我也出来好半晌了,现下还是回去吧,免得阡陌担忧。”
  “是。”这与小关子想得一致:四姑娘还是回于女眷当中的好,省得再遇到别的男眷,若遇到个不如敦郡王般好脾气的,指不定要出事!当下便领着瑞珑嫣回了集英殿。
  集英殿内,歌舞伎已是退了下去,正中摆上了一张瑶琴。
  那瑶琴乃梧桐所制,琴长三尺六寸六分,前阔八寸,后阔四寸,厚两寸。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用玉装饰,甚是好看。
  武昭仪换了一身青丝广袖,原先一头红玉点金芍药头面卸了下来,乌发半披肩头,只一支羊脂玉雕兰花银簪点缀,欲奏瑶琴。
  左右宫人净手焚香,侍奉其旁。
  古说“万情百感融天地,十指七弦动古今”,瑶琴音出,果然不同凡响。
  洵亲王稀罕这张瑶琴,止不住称好:“伯牙高山流水,也当有此瑶琴绝妙!”
  璟宣帝面露笑颜:“不过理南高家上供之物,王祖叔若喜欢,可拿去赏玩赏玩。”
  理南高家,那可是制琴世家,自打前朝时起便以制琴闻名天下,至今已有三百年光景。传言道:理南高家三年出一木,七年成一琴,十年方能现世,所制之琴真真是千金难求之物,寻常人家那是想见也见不着的。
  “哎咦,”洵亲王摆摆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臣可是个粗人,只懂听曲不懂弹琴,这瑶琴若教臣拿去赏玩,那才叫可惜喽!”
  这话说的,教宗室一众不免一笑。
  至于宫妃这厢,更多的是嘲讽奚落。
  大抵武昭仪能得秦皇后举荐弹奏瑶琴就叫人嫉妒,哪知她辛苦弹奏,得来的称赞却是因着手中瑶琴,真真是明晃晃的打脸。
  瑞玟嫣本是嘀咕着自个儿一手琵琶更甚一筹,一肚子不服气呢,瞧着武昭仪遭人没脸,她可乐了,一回头,就发现“贪玩”的瑞珑嫣回来了,正给端果长公主扣万福呢。
  “四妹终于回来了呀!”瑞玟嫣捂嘴偷笑,心情大好。
  哼,只当自己没瞧见她那青白的脸色么,真是好笑,怕是寻不着圣上反而遭到巡视的侍卫呵斥了罢?就该吃这苦头,瞧她日后还敢不敢拿自个儿当借口!
  “可是凑巧,昭仪娘娘弹得一手好琴,若错过了岂不可惜,快快坐下来听。”还不住拉扯着瑞珑嫣的衣袖要她坐下。
  “对啦对啦,这琴声可是真真美妙!你快坐下来听。”端果长公主原是想问候瑞珑嫣几句,想着她是不是出去一趟吹了风,有些不适,要不然,脸色怎的如此不好?可一听瑞玟嫣这话,心思便被带走了,也在旁一同附和,教她坐下。
  许是这厢吵闹,惹得前头几个伺候的宫人偏头往后瞧,悄悄与自家主子报话儿。
  小忠子也忍不住往后瞧了,这一瞧倒不得了!
  方才那吓人的奴才可不是在那候着么!咦?怎的站到瑞家四姑娘身后去了……原不是伺候三姑娘的啊?小忠子想了想,俯下身与敦郡王说了这事。
  倒不是小忠子多嘴多舌。
  他是伺候敦郡王的,论说敦郡王的脾气,小忠子说第二绝无人敢说第一,便是令贵皇太妃也莫有小忠子摸得通透。敦郡王那俩句隐晦的讽刺,小忠子不明白归不明白,可敦郡王口中不喜,他还是听得真真的。
  单凭爷的心思,待瑞家四姑娘还是不错的,这要是厌错了人,可怎生得了。
  徐泽康回到集英殿只见瑞玟嫣乖乖在席间坐着,瑞珑嫣却不在,一旁的九弟徐泽北还挤眉弄眼不知在做什么,原就觉得奇怪。听罢也有些赫然,他也不曾想这吓人的奴才是伺候瑞珑嫣的,想来方才她该是躲在后头避嫌。
  “爷,奴才瞧着,四姑娘的面色可不大好。”小忠子道。
  敦郡王沉着脸不说话。
  小忠子自知触了主子的霉头——哪壶不开提哪壶呀!恨不得打自己俩巴掌,缩缩肩膀不敢再咋呼了。
  且说这厢,瑞珑嫣是没心思欣赏瑶琴美音的,只愣愣坐着,由阡陌伺候着饮下一杯热茶,面色方才好些。
  小关子轻声与阡陌交代几句,给瑞珑嫣打了个千跪安便退到殿外守着。
  “四姑娘。”阡陌可比小关子心思活络,不像他只空有蛮力。听了小关子的话,便将事儿明白个七七八八,低声安慰道,“奴婢说句越矩的话。奴婢长居宫中,素闻敦郡王温厚。郡王之言,想来只是随口说说罢了,四姑娘可别往心里去。”
  瑞珑嫣“嗯”了一声应话,不喜不悲,教人瞧不出她的心思。
  阡陌叹了口气,只道四姑娘大抵还是有些在意的,想着她可莫要当局者迷才好。
  正这时,武昭仪奏罢,起身扣福。
  “爱妃辛苦。”璟宣帝笑言,又道好琴当配妙手,便将这张瑶琴赏予武昭仪。
  武昭仪喜不自胜,又扣万福又谢皇恩的,甚是娇羞——至于旁人的脸色,她才不管呢!
  璟宣帝念着时辰不早,且说要亲自扶瑞太后回宫,家宴至此,算是罢了。
  秦皇后身为帝后,自是同璟宣帝一道伺候着瑞太后回到慈宁宫歇下。
  宫妃自有奴才们伺候着回到各宫各院,宗室主子也有仆役协同护着回府。
  长这么大,端果长公主还是头回与能与府院姑娘这般亲热,便想着与瑞玟嫣、瑞珑嫣一道走。只是伺候端果长公主的嬷嬷心思重,嘀咕着温太妃怕是不许,愣是将她带到温太妃跟前据着,不教她再与两人搀和。
  “这般个势利小气的老奴才,本姑娘还不稀罕呢!”瑞玟嫣自然生气。
  怎的,凭自个儿一国公嫡女,还不许与一不受宠的庶出公主一道了?要不是瞧她公主的身份,又老实呆憨,是个好欺负的,自个儿才不屑与之亲热呢!
  给明惠太皇公主同毅亲王夫妇跪安后,便一路气呼呼地由木芝伺候着回御安堂了。
  瑞珑嫣则落后半程——瑞玟嫣本就瞧自个儿不顺眼了,自个儿可不愿去触她的霉头。
  行了不久,温菊小跑着追上来。
  “四姑娘留步!”
  拦下瑞珑嫣,温菊小喘着给她福了福身子。
  “怎的了,可是祖母有吩咐?”瑞珑嫣亲手扶起温菊,轻声问道。
  “不是不是。”温菊笑了笑,上前附在瑞珑嫣耳际说话,“是二夫人托奴婢来传话的。二夫人说:四姑娘且耐心等等,再过几日便能回府了。”
  听了温菊这番话,瑞珑嫣总算有了一抹笑颜,欢欢喜喜地与温菊拜别。
  哪知才走了不到半刻钟,又教人给拦下了。
  这回喊着“四姑娘留步”的,却是伺候睿郡王的奴才喜福来,唤小喜子。
  “奴才小喜子给四姑娘请安,四姑娘吉祥!”
  小喜子人如其名,生得圆脸福相,好生喜庆。咧嘴一笑,多半叫人生不起气来,也因此才能伺候得住爆脾气的睿郡王。
  瑞珑嫣认得他,缘于瑞婉婉在自个儿初进宫那几日常托些小玩意儿要睿郡王带给自个儿。睿郡王毕竟也十五了,晓得该要避嫌的,故而那些个小玩意儿都是由小喜子送到瑞珑嫣手中。自然,瑞珑嫣也就认得了在睿郡王跟前伺候的小喜子。
  不过自打睿郡王北上游玩,小喜子跟着伺候,便不能再替瑞婉婉捎玩意儿了,这事还叫瑞婉婉生了好大一通闷气呢。
  “快快起来。”瑞珑嫣笑道,“莫不是阿婉又耍性子了,叫你捎了什么小玩意儿?”
  “哎哟,四姑娘可折煞奴才了,要是婉姑娘能开心,奴才就是捎山捎水都使得呀!”小喜子咧嘴一笑,“禀四姑娘,奴才这回是来传话的。”
  


☆、085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万寿节过,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当属武昭仪与刘月仪:武昭仪虽未得晋封,也着赐封号瑶,称瑶昭仪;刘月仪则借龙胎之功,晋位为从五品良仪。
  至于“几家愁”,不说旁的,汝国公府的两位姑娘大抵也能算上一份。
  璟宣四年三月末,经一番修养,瑞太后终述病愈。只道四月,汝国公府进宫侍疾的两位姑娘便得以“功成身退,荣赏归府”。
  这虽是极其出乎宫中上下所料,但却是十分合乎后妃心意:凭谁也不想圣上身旁多出个又年轻又美貌的女子呀!况且这女子还是个身份不低颇得帝心的人物,更是留不得!
  瑞玟嫣自然是千万个不愿的。
  在瑞太后跟前说了几句,被瑞太后厉声说教后,瑞玟嫣再不敢多说什么,却跑到钟粹宫折腾韶妃。韶妃心中暗喜不说,面上还是多番劝解,毕竟是血浓于水的嫡亲妹妹么!只是瑞玟嫣折腾起来,连韶妃也有些招架不住,最后竟闹得不欢而散。瑞玟嫣回到御安堂尚不消气,连连摔破了好几个杯杯碗碗,便是住在御安堂后院的瑞珑嫣,也不免受牵连,遭瑞玟嫣几声咒骂。
  瑞珑嫣不甚在意,嘱咐了阡陌等人切莫与前院的人起冲突,多生事端。
  瑞珑嫣不愿生事,瑞玟嫣却不怕生事。
  一大早,瑞玟嫣便来后院吵闹,高声讥讽瑞珑嫣不说,更是打翻了杏娘才端上桌的早膳,汤汁粥米溅了瑞珑嫣半身衣裙,搅得满屋狼藉,方嚣张而去。
  几个宫人很是紧张,只是惧怕瑞玟嫣的势气,待她走了才纷纷围上前,左一句“四姑娘无碍罢”右一句“四姑娘无碍罢”。
  瑞珑嫣无心应付,先是嘱托小关子院外守候,又招呼杏娘等人收拾屋里一地儿狼藉后,才由阡陌伺候着到暖阁里换身干净的衣裳。
  “四姑娘,你看这事?”
  “随她去吧。”瑞珑嫣眉间带怒,显示气得不轻,“昨个儿她才闹了钟粹宫,今个儿太后姑母便命人将我俩据拘在御安堂,此举本就是不想她生事。如今她在我这儿发火撒气,总比在外头丢脸面的好!姑且忍忍罢,左不过明日便能回府了,只是苦了你们……”
  阡陌自是连称不敢。
  近俩月,汝国公府的三姑娘颇是讨得了璟宣帝欢心的事儿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眼瞧着是幸得帝心教人羡慕,实则是闺誉不清教人猜忌——都说三姑娘讨得了帝心,谁知她爬没爬过龙床?是不是璟宣帝一番考量待日后迎进后宫?或是遭后宫几位设计以至于厌弃?
  不论如何,也都是说不清理还乱的主儿了,倘若璟宣帝并无迎三姑娘进宫为妃的心思,试问三姑娘还能在京城里混下去么?放眼京城,乃至天下,谁敢与皇帝“抢媳妇”?哪怕皇帝眼下尚未给三姑娘名分、哪怕三姑娘可能永不成妃……说到底,总没有人嫌项上人头碍事的。
  更何况,世家大族多注重声誉,一个闺誉不清的姑娘娶进门做当家夫人,可不叫人笑话?
  不管瑞玟嫣如何不甘,也不管瑞珑嫣如何隐忍,次日,两顶青帐小轿终是将二人带离皇宫,载回了汝国公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