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771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771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如今明朝统治阶级的智力有了一定的了解,自己过高估计那些人的智商了
    “哦,此事何解?”孙承宗带着一点八卦精神问道
    “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朕卖琉璃斋的股份,那是真心诚意的,也是实打实的卖,不过不是以朕的名义卖,呵呵,虽然世人都知道琉璃斋是朕的产业,但是,毕竟名义上还是丽娘的嘛,呵呵,所以,丽娘会按照商业上的规矩进行公平,公正的买卖,而不是朕,……朕要做的,就是卖而不宣,密不示人,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朕会挑选一些信得过,可靠的,愿意和朕站在一边的人,秘密的把琉璃斋的股份卖给他们,然后让这个秘密成为公开的秘密,呵呵,然后稍稍的鼓吹一下这股份的价值,呵呵,朕相信,朕是越不愿意卖给有些人股份,越不和他说这个事,有些人越对这个事上心,越对这个事起哄,呵呵,当初存银子也是如此,朕原本的打算,不过是找藩王们借一百万两银子花花,根本就没有找勋贵们借钱,存银子的打算,那里知道,勋贵们见朕不理他们,以为朕偏心,以为朕有好事不叫他们,呵呵,可是哭着喊着要到朕这存银子呢,呵呵,既然如此,朕这次,准备打算依葫芦画瓢,刚开始依旧只找几个藩王,几个勋贵,其他的,就等着公开的秘密传遍大江南北之后,那些人自动给朕送银子……”杨改革的这个计划,那也是建立在当初看穿那些人底细的基础上的,当初,杨改革即便是千算完算,也没料到,一招无心之举,居然会引得那些勋贵和百官趋之若鹜疯狂的朝自己的银行里存银子,导致如今自己的银行里,银子高达六百万两以上,这真是一群疯狂的人
    “啊……”孙承宗惊讶得下巴跌了一地,没料到,事情居然还是这样的,这可真的是够扯的
    “呵呵,孙师傅,也是这件事,给了朕一个启,这卖股份,朕完全不需要大张旗鼓,只需要秘密的给几个好说话的藩王,勋贵一点股份,呵呵,那些闻者腥味的家伙们就会找上门来,朕就可以坐着收钱了,事情,就是如此简单……”杨改革看透了那群白痴的智商,对自己的计划那是充满了信心
    “啊这……,陛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孙承宗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本想皇帝会有什么高的技巧说服那些藩王和勋贵们呢,没料到,皇帝倒是打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主意
    “不错,这事,就还不能催,不能和他们说,反正,整件事,都是在秘密之中进行,呵呵,公开的秘密,……呵呵,人以言传言,传到第三个人的时候,事情本来的面目,已经和当初完全不一样了,谣言就是如此……,朕就是要利用这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机会,好暗中做手脚,……呵呵,否则,朕也没有信心卖了一千万两银子之后还能主导琉璃斋……”杨改革笑着说道,那群猪的智商太低了点,杨改革自信可以把他们玩得团团转
    “呔……”孙承宗为之气结“陛下真是好谋略啊臣对陛下的生财之道,实在是佩服……,自此之后,如果再有人说陛下会缺钱,臣第一个不信”孙承宗也是面带微笑的和皇帝说笑着,以前他知道皇帝的诸多布置,对外人传言皇帝不缺钱那是嗤之以鼻,讥笑别人傻,皇帝有多少事要办,有多少兵要养,这些人没一个知道的,都在那里瞎说,孙承宗作为知情者,那是相当的不屑的,但是到了今天,孙承宗是彻底相信皇帝不缺钱了,谁以后要是再跟他说皇帝缺钱,他就一鞋底打过去,让那人明白,皇帝从来不缺钱,而且还准备把这个作为家教,遗言传给自己的后代
    “呵呵,孙师傅过奖了,朕这个皇帝当的憋屈,如果还没钱,那恐怕是一天也当不下去了”杨改革自家知道自家事,自己可是饷帝呢,只要一个月没还按揭,老天爷就会派人给自己揭一层皮,三个月不还按揭,老天爷就会“起诉”自己了,如果到了“执行局”来执行的时候,也就是自己上吊之日,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杨改革即便是当裤子,也不敢不还按揭,不可能让自己手中短了银子,这可是和自己的命过不去,杨改革还不想穿越回去
    杨改革和孙承宗两个人难得言语欢笑的在一起谈论一件事,以前讨论的那些事,没一件不是愁眉苦脸的,那里像今天,笑傲金銮殿,指点天下,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轻松的笑声,时不时的散落到乾清宫的各处
    ……
    送走了孙承宗,杨改革的心情,依旧好得很,很久没这样开心过了
    “大伴,让李若涟把银行里那些人的存钱资料给朕准备一份,朕有用”杨改革快意的说到,既然已经决定了这样做,那么,就得动工了,第一件事,就是查阅当初存钱积极的人的名单,然后根据名单,挑选一些自己中意的人作为日后的重要队友,让这几个自己中意的人成为钓银子的诱饵,然后,钓银子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了
    “奴婢遵命,这就派人去取……”王承恩是一脸呵呵呵的回答道,这样多年了,他还是头一次看到皇帝如此的轻松,而皇帝要做的事,是充满了不可思议,充满了欢乐,让人解气
    “好,顺带问下李若涟,问他银行分支机构的事,办得怎么样了,这军票过些日子会有大动作,再以后,可能陕西,或者是关外,都会需要银行分支,分支机构得提前准备好”杨改革又提到一件事
    “遵命,陛下,奴婢记下了”王承恩又记下来
    “嗯,好,另外,催催内官监,朕要求做的那种马车何时能做好?要四个轮子,坐在上面要稳当,不要摇晃,不要有太大的震动,今日朕看孙师傅好似很劳累,累垮了孙师傅,朕可损失不起,这件事,大伴就多用用心……”杨改革忽然想起今日孙承宗的模样,有点吓人,居然有点撑不住的感觉,和当初徐光启吐血一样,把杨改革吓了一跳,自己这左膀右臂,实在是上了年纪了,不得不用心照顾,当然,如果四轮马车能做出来好,自己也可以沾光了,另外,也不失是一条财路
    “奴婢遵命,这就去内官监催问,奴婢也会时时刻刻挂记在心上的”王承恩立刻答应道
    呼……杨改革处理完了最让他难以决定的事,如今,算是轻松下来了,心已经不再犹豫在当初是自己一个人独吞这些商业还是和他人分享这些商业的事上,杨改革是举旗不定的,毕竟,这块肉,实在是大了点,即便是让出去一点点,也是一块巨大的利润缺钱缺的厉害,缺怕了的杨改革想一个人独吞,想自己手中有枪杆子,有大义,有证据,拿这些商业,即便是有些难处,也不会太难,但是,想来想去,杨改革还是放弃了独吞的想法,决定还是拿出一部分利润,给一些人分享,即便自己是皇帝,即便自己手中有枪杆子,有些事,依旧不能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作出了分享利润的决定之后,杨改革彻底的轻松了下来,原本的打算是自己亲自上阵,作好了和那些人战斗一番准备的如今,以藩王对藩王,以勋贵对勋贵,以百官对百官,自己轻松的当裁判,轻松自在的很,自己不需要出什么力,就可以收获大部分的利润,没有比这个好的事了,比自己亲自上阵和别人斗死斗活强一百倍
第三百二十三章 种番薯,定升迁
    第三百二十三章种番薯,定升迁
    七月的天,实在是酷热难当,早朝,杨改革早早的结束了,然后躲进乾清宫或者文华殿里办公,可以享受到各种冰镇的水果,用来祛暑,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七月初三
    杨改革早早的就结束了早朝,这早朝已经越来越没意思了,特别是一旦时间过长,这天气实在是受不了,所以,杨改革是严格的控制早朝的时间,不是什么大事,绝不拿到早朝上去说,事情,都在乾清宫里或则文华殿里处理了
    今日,杨改革就来到文华殿,和内阁,大臣们处理一些事
    “今年北方的旱情,已经可以确定了,相当的严重,各部,各衙门都已经6续收到上奏,说是干旱得厉害,不光是今年的夏收要受到很大的影响,就连夏种,也是受到很大的影响,没水,这种子都种不下去啊种子种不下去,今年不少地方是要绝收的,这北方几省,特别是陕西,该怎么办?”杨改革开始询问自己的内阁班子和几个尚书,这些人,是明帝国的管理核心到了七月,陕西的干旱已经完全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不仅仅是影响夏收,是无法夏种,杨改革的话应验了,杨改革松了一口气,自己这神棍,装得非常成功,也有点惧怕,这干旱可是明末农民造反的导火索
    辅施凤来先来了个:“全奈陛下洪福,如今,有高达一千万两的赈灾银去赈灾,虽然天灾无情,但是陛下有情、天子有情、大明王朝有情,百姓今年,可以少受一些磨难了……”施凤来不管三七二十一顿马屁送上
    “是啊陛下,有徐子先在陕西,应该无大碍的,灾民此时,应该是知道了陛下的仁慈和恩德,想必,正在努力的沿着河流向下游走,找陛下的移民救济点呢,如此天灾仅仅还是一个开始,也只有陛下此策,把人都迁移出去才是正途”另外一个大臣也是马屁奉上,皇帝这一手千万两白银赈灾的手段,立刻让皇帝的声望攀升到定点,在继扳倒魏忠贤之后,成了皇帝另外一件彪炳千秋的事
    其他几个大臣,也立刻跟进,马屁送上
    杨改革也是笑着受了,道:“这些暂且就不说了,朕这里有一份奏报,是徐师傅上的,徐师傅说,陕西那边,他已经在全力的进行移民了,很多灾民听说了朕有移民安置灾民的计划,都拖家带口的沿河而下,准备移民,因为干旱得厉害,所以灾民数量相当的庞大,徐师傅说,因为移民众多,所以,往来的公文,传递消息的量非常大,如今的驿递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移民的需要,为了使移民的度提高,徐师傅谏议朕,要加大招收陕西当地驿卒数量,用来传递越来越多的移民公文,诸位看这件事如何办?”
    杨改革还是念念不忘陕西李自成那个邮递员,在和徐光启的信里,几次问到徐光启信件传递的度怎么样,会不会影响移民的效率,是不是需要多加一些负责传递信件消息的驿卒?徐光启也没多想,觉得这确实是需要多的人来传递消息,因为移民实在是太多了,往来的公文,信息的传递量相当的大,确实需要多加人手,本来这件事,在司农司内部招人手就是,没必要加驿卒,但是皇帝既然这样说,徐光启也就顺了皇帝的意思,上了这样一个奏疏
    “回禀陛下,臣以为,百万移民,确实工程繁浩,公文往来确实相当的重,多加几个驿卒,这是完全必要的,如今,一切还是以救助灾民为重,当招募些驿卒,臣完全赞同这件事”施凤来依旧是个皇帝的扩声器,皇帝说什么,他立刻跟进,跟着皇帝说什么,还要把皇帝的话演绎一番,显得合情合理
    其他几个内阁和尚书们,虽然鄙夷施凤来,但是也没作声,这件事,合情合理,而且银子还是皇帝出,根本没必要说
    这件事,很容易就定了下来,大臣上奏疏,内阁同意,皇帝用印,这件事,就是合法的了,剩下的,就归刘懋负责了
    杨改革快的给李自成的工作上了一道保险,让这个邮递员无法失业又开始处理下一件事
    “徐师傅在奏疏种还说,虽然陕西的地很干旱,种不活粮食,但是,种番薯,却还是可以,徐师傅说,经过他的走访和观察,因为干旱而种不了粮食的地,其中,起码还有四五成是可以补种番薯的,番薯的高产,大家也知道,每亩能产几千斤,如今正是种植秋番薯的好时节,错过了这个时机,今年可就过去了,徐师傅在奏疏上说,希望能得朕和朝廷的大力支持,支持他全力推广番薯,……这番薯,大家也知道当初在赈灾的方略当中,就是其中的一条,但是,当时行事匆忙,也即没有详细的规划这番薯到底该如何的推广,如今,形式紧急,陕西以及周边受灾的程度,相信大家也知道,必须出奇招,下大力气把这番薯推广出去,这件事,必须当成和移民一样重要的事来办,诸位看看,都有什么奇招?”杨改革推广番薯不是没路数,路数都有的,但是,如今旱情,远当初的预计,如今时间紧急,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进行了,必须在计划的同时,另外出奇招,出招,让番薯能迅的在陕西形成铺天盖地之势,缓解陕西的灾情
    说到正事了,这些大臣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一个个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趾头,似乎在想主意
    一个大臣道:“启禀陛下,陛下是不是派一名钦差前去专门督促各州县加紧补种秋番薯?”一个大臣按照传统的惯例提了个办法,按照传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