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驿传天下 >

第118章

驿传天下-第118章

小说: 驿传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潜微微一笑,道:“名字是普通了点,但本官相信日后这名号必然会无比响亮。就用这次对突厥的战事打出我们驿军的名号吧。诸位,自今日起,我们要将这名号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用我们的生命去捍卫它的荣耀。下面,我宣布驿军的军律。”

“一、忠诚于国,忠诚于民族。”

“二、一切行动服从指挥。”

“三、来自于民,必守护于民。冻死饿死不得劫掠百姓。”

“四、不妄取百姓锱铢财物。如需,必以合理价格购买。”

“五、对各级长官有意见皆当面可提出,不得私下诋毁。”

“六、各级长官须虚心接受任何人的意见,不得挟怨报复。”

“七、官兵同食。兵卒未食,官亦不可食。”

“八、长官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九、战功须如实申报,不得虚报战功。”

“十、所有人员编制必须如实上报,不得吃空饷。”

“此十条军律为最高军律,任何人违反,斩!”

军律一出,众人万分惊讶。别的不说,单“长官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这一条,已是骇人听闻。在大楚国任何军队里都不会有这样一条。这不明摆着让长官去率先送死吗?

马三奎沉吟片刻,出列叉手道:“大人容禀。”

“讲。”

“大人,这第八条有些不妥。您是驿军的主心骨,怎么能让您冒险呢?”

李潜早知道他们会对这条有意见。他望着众人,道:“这一条不得更改。本官在肃州就曾对天起誓,莫非你们想让本官违背誓言做个天人共弃之徒不成?”

“大人!”除了牛弼,以马三奎为首的所有士卒都齐刷刷跪下。特别是那三十五个跟随李潜从肃州来的府兵,更是感动的热泪盈眶。因为当初李潜对天起誓,全是因为他们。

李潜望了一眼牛弼。牛弼跪下道:“大人,马校尉说的没错,你是驿军的主心骨,战场上刀剑无眼,这一条实在不妥。”

李潜跳下马来,扶起牛弼、马三奎道:“你们都起来吧。你们的好意本官心领了。但,只要驿军存在一日,这一条就不可更改。在比波斯更遥远的西方有句谚语,一头狮子率领的一群绵羊能够打败一头绵羊率领的一群狮子。这是为什么?因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驿军的将首先必须是最勇猛的兵!懦弱者为将只会毁了驿军!本官组建驿军不是为了发财邀功,而是为了杀敌,为了使同胞免遭突厥贼子的毒手!所以,驿军必须成为勇猛善战的队伍,要做到这一点,本官首先就必须要有勇气面对敌人的刀箭。若做不到这一点,驿军不建也罢。”

“驿军今日初立旗号,本官选在此时宣布这十条军律,就是为了给驿军定下规矩。若是你们不想遵守这些规矩,就此离开。”

所有士卒再次齐刷刷地跪下,“吾等谨遵军律。”

“好。”李潜道:“所有将士听令。携带好物品,出发!”

“诺!”

马三奎亲自降下驿字旗,用长矛挑了,走在最前面。驿字旗迎风招展,似乎在为这支初创的军队欢呼雀跃。

出了驿站沿官道行至十数里,便下了官道走小径。两个时辰后,驿军离开官道四十多里。行军速度之所以如此慢,是因为已到了山区道路崎岖,步行或骑马还好说,但队伍里那些骡马拉着的车辆可就麻烦了,半天挪不了几步。李潜命令骑兵下马,将车上的东西放在马背上,实在无法用马驮的才用车拉,然后腾出部分马匹,协助拉车。如此行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一道山梁下。众人先将牲畜驮着货物带过去,再集合人手用肩抗手抬的方式,将车辆一一送到山梁那边。

等人马辎重全都过去,李潜站在山梁上,望着四周高低错落,纵横起伏的山梁,叹道:“此地果然不利于骑兵作战。突厥人骑射功夫再好,也只能望而兴叹。只是,这样道路我们也没办法出击。”

马三奎迟疑了片刻,道:“其实还有另外一条路比这条好走许多,不过要经过大斗拔谷。”

马三奎是负责带路的。听他如此说,换作其他人知道马三奎放着好路不走,却走这破路,定会觉得他不怀好意。但李潜却点点头,道:“你做的很对。若是从那里经过,大斗拔谷的驻军必然不许。即便能用官职压他一头,日后田广也会知道了我们的行踪。这条路虽然差点,但却适合我们隐匿行踪。”

马三奎点点头,道:“再往前走个十多里就到谢家峪了。那里地势平坦很多。而且从那里可以直接出大斗拔谷外,很是方便。”

李潜道:“我们出去方便,突厥人想攻打也方便,如何防御?”

马三奎道:“出口那地方只有三丈宽,两侧全身陡峭的山壁。只需在山壁顶上安排百十个民壮,突厥人只要敢来,就直接往下扔大石,包管突厥人来得去不得。”

李潜笑道:“这倒是个绝佳的好地方。不知当初村民为何会选在这个地方建村子?”

马三奎笑道:“此时说来话长。早在晋朝时,因西北之地落入异族之手,谢家峪的先民们逃难机缘巧合逃到此处,见此地地势险要,且峪内地势开阔,有数千顷荒地可耕作为良田,便在此落脚。这一落脚便是上百年。等到后来大楚开国,重新收复西域,很多人又迁回去。但谢家峪的部分村民不愿意迁回去,便继续留在这里。再者这里交通还是很便利的,出了那边的峪口,不过五十里便是民乐县。”

李潜点点头,道:“看来你对这里很熟悉啊。”

马三奎笑道:“这里是我姑母家,我年轻时经常来此。与谢四哥幼年时便已相识。算起来,谢四哥还是我远方的表哥呢。”

“原来如此。嗯,以后这里就是驿军的大本营了。时间不早,咱们得加把劲,早些赶到才好,别让恩师他们担心。”

一个时辰后,李潜便到了谢家峪。

谢家峪果然如谢志成、马三奎所言那样,地势呈两头狭窄中间宽阔葫芦型,而且峪外地势崎岖不平极难通行,但峪内却宽敞平坦,别有洞天。峪内有两百多户人家,人口一千五百左右,皆姓谢。李潜到达村口时,谢志成、秦彝两人早已带着二十名府兵列队迎接。

两人见到李潜身穿全副昭武校尉的衣甲,心中纳闷,但没有任何迟疑上前叉手道:“谢志成(秦彝)恭迎公子。”

二十个府兵也立刻上前行军礼道:“恭迎公子。”

齐刷刷地声音让围观的百姓为之一振。稍倾,他们纷纷交头接耳,说些,这位公子好帅气啊,这位公子真英武啊之类的话。更有不少妙龄少女,顾不得羞涩向李潜抛来数道秋波。

李潜无视纷杂而来的秋波,跳下马来,上前握住两人的胳膊道:“这几日辛苦你们了。哦,对了,恭喜谢校尉,恭喜秦校尉。”

两人齐齐一愣,又看到马三奎向二人笑嘻嘻地向他们挤眉弄眼,更是满腹郁闷。

李潜道:“详情稍候再叙。先去拜见恩师。”说着挽了他们的胳膊举步进村。

众人来到谢家峪最大的院子,也就是谢志成他兄长,谢家的家长谢志远的家门前。李潜看到恩师徐简正站在门口,他身旁站了一位五十多岁,体形富态,面相与谢慎思有几分相识的男子。李潜暗忖,他应是谢志成的大哥,谢慎思的父亲--谢志远了。

李潜上前一步,牛弼紧随其后,跪在院门的台阶下道:“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徐简降阶而来,来到他们面前,伸手扶起他们,笑道:“看你们这装束,老夫差点都不敢认了,还以为是凉州来的官军呢。”

李潜面带羞惭地道:“事出紧急,未能及时向恩师回禀,还请恩师恕罪。”

徐简摆摆手,道:“无妨。军旅之事,老夫不懂。想必你早有打算,只需自己拿主意就好。来,老夫为你引荐,这位是谢班头的兄长,肃州谢校尉的父亲,谢村正。”

双方见礼,然后进屋,落座、奉茶等一应程序走完,谢志远知他们有要事商量,客套了几句便借口安排那些士卒先告退了。

等他走了,李潜将这几日的事细细向徐简说了一遍。徐简听了点点头道:“驿军这个名号的确不怎么威猛,但名号是打出来的,再威风的名号也得经得起实战的考验。嗯,你定下的驿军十律很好。古人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军队就应该保卫百姓。希望驿军能一以贯之。下一步你们准备怎么办?”

李潜思忖片刻道:“弟子估计目前突厥已经兵临肃州城下,但因为要抢时间,所以突厥大军不会大举进攻肃州,只会留下部分兵力压制。突厥大部会尽快赶到甘州,然后稍作修整,便全军压到凉州城下。我们的人少,正面抵抗突厥大军不过是螳臂挡车,所以,弟子决定先在此整军,操练士卒。”

李潜见徐简颌首,继续道:“由于突厥人所带辎重有限,短期不能攻克甘州的话,定然会陷入辎重不足的境地。按弟子的估计,那时突厥人定然会派遣部队攻打肃、甘二州下面的县,希望能得到辎重补充,其后更会派遣小股部队四处劫掠,那时就是我们出击的最佳时机,届时,我们再将那些小股部队一一吃掉。”

徐简颌首,道:“你估计突厥大军所得辎重能支撑多久?”

李潜默算片刻,道:“如果节省着吃,而且全部吃光的话,他们从甘州获得的粮草大约够十多万人马支撑四个月左右。但弟子认为任何将领都不会这么做,他们必然会及早收集粮草。所以弟子估计两个月左右,他们就会分兵攻打各县,三个月后他们就会四处抢粮。到第四个月他们只能杀了多余的马补充粮食。”

徐简算了算,道:“只怕到时会下雪。”

李潜胸有成竹道:“大雪对我们不利,对突厥人同样不利。至于士卒的保暖防寒,弟子已经想到了办法。”刚才入村时,他看到村里养了好多鸡鸭鹅以及牛羊,制作羽绒服和毛呢服的原料充足。

徐简点点头,道:“如此,藏拙你就放手去做吧。”

“多谢恩师。”

晌午,谢志远摆下筵席招待李潜等人,顺便祝贺李潜等人荣升。酒宴上,李潜成了众矢之的。不论是牛弼、谢志成等人还是肃州来的府兵、驿站的驿卒、跟随马三奎来的亲戚子弟、从难民中招来的士卒,都纷纷举碗向他敬酒。纵然李潜酒量再好,也架不住这些人的车轮大战,最后,李潜喝的酩酊大醉。

不过,李潜心里真的很高兴。因为他已经向心中的梦想迈出了一步。虽然这一步很小,而且成效还没有显现出来,但他相信,只要在他以及他麾下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他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一五七章 李渊从军(一)

敦煌,西域大督护府。

突厥人攻占金山关,并占据甘州的消息已传到敦煌。此刻,武威公李腾正捏着写着这消息的薄薄纸笺对督护府长史傅轲有些恼火地道:“怎么回事?为何擅自行动?”

傅轲急忙接过纸笺,略略看了一遍,立刻大吃一惊,但依然坚决的摇头道:“不知。虽然我安排了人与那些驿站的家伙接触,并趁机挑拨,但此事还未成功。而且没有大都护的命令他们也不会轻举妄动。再者我们的计划不过是想让那些驿站的人勾结突厥人来犯瓜州,这样我们才有借口出兵,并逼迫突厥人向金山关方向逃窜。虎贲军则趁势进入金山关,占据肃州。这条消息上所说的情形与我们的计划根本不符。”

李腾皱眉,道:“既然不是我们,那会是谁?”

傅轲紧皱眉头苦思片刻,道:“会不会是其他门阀的人?”

李腾摇头,道:“私底下与突厥做些买卖他们敢。但勾结突厥引兵犯边,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纸是包不住火的,那些家伙即便再愚蠢也不会引火烧身。”

“不是那些家伙,难道是突厥出了个不世奇才?竟然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的计划?”

李腾道:“收买商队混入死士,通过拖延入关里应外合的办法占据金山关,再用金山关溃兵赚肃州。这等计策乍看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但实则出其不意匪夷所思。只是不知为何,这肃州竟然没上当,紧闭城门不让溃兵入城。莫非我们以前看错了马真?”

傅轲摇头道:“马真还是那个马真。不过,我觉得马真必受了高人指点。”

“高人指点?既然他能指点马真,为何不能保住甘州?”李腾左手缓缓敲了几下楠木几案,道:“这其中定有蹊跷。”

“可惜,信息太少,难以判断。”傅轲说完,望了一眼李腾,道:“我们怎么办?是否即刻出兵?”

李腾思忖片刻,道:“若是我们即刻出兵,日后定有人置疑,为何我们的动作如此迅捷?莫非兵马早就做好了准备不成?”

傅轲道:“可若是拖的久了,一旦下雪就无法出兵,只能等到来年开春了。”

李潜摆摆手,道:“正常集结军队准备粮草,怎么着也得一个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