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357章

一品富贵-第357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耻的老卢立即笑纳。

然而在座的都是精明人,显然看出不对。

暂时还不是查的时候。

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以前大败,赵匡义不想劳烦宋九,并且这个国家也不能指望一个人。然而河北事情闹大了,不得不将宋九请来。又听到河东战报,大家刚才一颗心全部悬了,害怕潘美出事的。

现在没事了,万幸啊万幸。

赵匡义忽然说道:“传旨,朕想用这个北大王的孩子换一个人。”

大家先是莫明其妙,转眼会意。

宋九伏下,深施了一个大礼。但两人都不说,在宋朝小妾不是人的,说出来会有大臣弹劾。

河东没有大问题,继续说河北。

宋九徐徐说道:“辽国封耶律休哥为宋国王,这分明是羞辱我大宋。然而战到现在,除潘美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抗衡外,臣并没有看到那个大将是耶律休哥对手。看到这份战报没有?若是没有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辽军也就是那一回事。”

听到这里,大家才明白为什么宋九对李继隆抱有希望。

可当真李继隆有这份本领吗?

宋九又说道:“再者,打到现在,朝廷一直以老将领军,老将富有经验,可一批老将渐渐去世了,即便在世的,也因为年老,失去了以前的能力。但能接任朝廷未来行军作战的中青年将领在哪里?不是不用,然而军中也开始出现重资历的现象,老将掣肘,中青年将领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没有磨砺如何成长,如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以及辽东石普等人。还望陛下三思。”

宋九对李继隆还真不是很了解,但他在心中渴望着。

其他人不清楚,但宋九心中清楚,应当来说,此时宋朝情况比另个时空情况要好得多。

首先是养兵成本,这个坑在史上将宋朝害苦了,但在自己主持的军制改革下,虽费用仍很高,但实际应当下降了不少。若非抚恤与奖励费用高昂,那么费用下降得还会更多。可这个费用是值得的,与游牧民族交战,想再象下巴蜀那样是不可能了,必须要有丰厚的赏赐与抚恤,将士才愿意为国家死战。

再者经济情况也应当好些,宋九怀疑现在宋朝一年的收入最少比史上一年增加一千万缗钱以上。不过这个大约不好计算,钱多多花,就是不多花,略略免一些税务,收入无形中就没了。

特别是西夏。

没有了西夏,时间会永远站在宋朝这边。只是宋九等不及了。

并且这次回来,他多少害怕战争了,死的人太多太多。然而事实逼得他还是要附和战争,你不打辽国,辽国要来打你。

因此只要有一个人能将耶律休哥抗住,整个战场局势就会渐渐改变。

实际他历史记得真的不多,除了这些人,还有,如装哑巴的杨信弟弟杨嗣,魏能,田敏,张凝,猛得一塌糊涂的太监秦翰,还有出现在奏折上的孙全照,那一个不是杀神,而且都进入军中了,多数人到中年,正是打的时候,如果将他们提拨上来,再给李继隆机会,就是耶律休哥与耶律斜轸联手,也足够这两人喝上一壶。可是宋九记不得,继续埋吧……

李昉不悦道:“宋公,还是说河北吧。”

如果那样,军中提拨后进,政界提拨后进,他的地位就可能不保了。

“陛下,这样吧,从京城立即调拨三万禁兵,给臣数天准备,再给臣调拨数将,杨业,崔彦进,还有那个尹继伦。然后下诏,让河北诸将听臣指挥,臣保证能将这支敌军击退。”

“不容易啊。”

“陛下,河北兵力全部在边境处,然而让辽国阻住,东西隔绝,因此辽国余部南下,畅通无阻。实际这些南下的兵力并不多,即便多也分散了。因此臣有些把握。只要将前部击溃,东西夹击,臣不能保证大捷,但可以让他们击退回去。”

“但这个天气里,兵士行军困难,粮草辎重供应会更加困难……”王沔道。

“楚望,你虽有才能,可对军旅不懂啊,陛下,还是将张齐贤调回来吧,再将王明调入西府。等臣从河北回来,臣进入三司……”

“三司……”吕蒙正讶然道。

“不要小看了三司,打到现在,我朝财政困难,百姓压力沉重,辽国那边未必比我朝好。现在不但比拼前线战斗,同样也在比拼后方恢复能力。”

“宋卿,这个还是暂时莫要提了,”赵匡义道。三司,岂不是开玩笑,赵匡义差一点无语了,又道:“你还是说这个天气里行军的困难吧。”

“陛下,游乐场。”

“游乐场……”赵匡义先是纳闷,但很快眼睛明亮起来,然后哈哈大笑。

功高了就会震主,这个马屁得立即送上,宋九说道:“陛下英明,马上就想到了。”

李昉更会拍马屁,奇怪地问:“陛下,是什么,臣不懂。”

吕蒙正心中想,宋公好是好啊,可气节终是差了。至于李大首相,他自动无视。

第四百二十三章定(中)

“这是你要的情报,”赵匡义将一大堆斥候打探来的情报送到宋九手中。

宋九翻看。

本来在贝州有一支军队,但被赵廷溥带到莫州,俺们防御了莫州,瀛州。事实宋九说他好回来养老啦,不是冤枉他,让他去瀛州是进入战场,增援刘廷让的,若是防御,还不如呆在原地不动了。

因此情况越来越恶化。

辽国小皇帝与萧燕燕呆在君子馆一带,并没有离开,用此掣肘东西两路的宋军。萧继远带着大约一万五六千兵力长驱深入祁深二州,此时正在深州,正分兵进入冀州,贝州与德州,林牙谋姑鲁与萧继远一道下祁州,也率近万兵马横跨赵州,拿下邢州后,复北上赵州,南下洺州北部地区,大肆抄掠。太尉林八率近万铁骑,由瀛州向东,攻打束城与文安。也就是大名府与与博州北部,除真州外,全部遭到辽国的抄掠。

而且不是抄掠那么简单,当时宋九撤出来时,向民夫发放武器,不然也丢掉了,就是如此,事后辽国打扫战场,所得器甲如山。甚至反过来用宋朝制造的一些武器来攻城拨寨。因此有一些百姓自发反抗,导致辽军凶性发作,所过之处,金帛抢之一空,然后将丁壮全部杀死,老幼女子俘获,然后余下的民舍建筑,焚之一空。

宋九看得两眼喷血。

这与后来的那些倭人进中国有何区别?

但好消息就是如宋九所料,确实辽国大意了。将兵力分散了。

也不算大意,河北后方没兵了。这样分兵若无宋九那个玩意,还是没错的。

“朕之百姓啊。”

“陛下,让臣去吧,天气越冷越有利,马上就到了元旦节,天气回温,此计不可能执行了。”

“这里有一份奏折,宋卿。你看看。”

宋九打开一看,是刘廷让写的奏折,大败了,便要推卸责任了,于是往李继隆头上推。然而宋九制订的计划,主要便是与李继隆联手,先行向乐寿方向靠拢。然后再与李继隆商议。王沔却提出向刘知信方向靠拢,毕竟刘知信证明过自己(刘廷让即刘光义)。

最后赵匡义还是同意了宋九的提议。

然而接到刘廷让的奏折,赵匡义又有些犹豫不决。

“陛下,曹彬在巴蜀立下的功劳并不比刘将军少,然岐沟关一役如何?辽军非是后蜀军可比拟。臣以前在西府一直留意诸将表现,老将早就表现过了。臣在心中一一比较,能勉强与耶律斜轸持平的不过潘美与崔彦进二人,因此臣就在注意后进之秀。非是一役就能证明的,有时候一些战役有一些偶然性。因此想判断将领军事天赋,必须数役才能证明。故臣说李继隆、李继宣、荆嗣、杨延昭、王超、范廷召、石普等将,郭守文、田绍斌、刘知信、呼延赞虽随臣撤出来时表现不错。但想达到臣要的高度,还有待判断。实际自从满城一役,再到河东,再到西北,臣一直在观注着李继隆,与他外戚无关,甚至与他年龄无关,而是他的军事才华。胜要看到其缺点,败要看到其亮点。郭进将军白马山一役,耶律斜轸败了,但几人是其敌手?曹彬平江南胜了,但他是不是耶律休哥敌手?若无潘美相助,若无刘遇与王明皖江口大捷,又会是什么光景?”

宋九坚持重视李继隆,赵匡义无奈了。好歹还是他的小舅子呢。

因此问道:“有没有准备好?”

“训练得差不多了,而且保密也做得很好,崔将军这次是发了狠心,想将功恕罪。各监司也没有怠慢,所用的物事一起抢制出来。”

“要小心啊。”

“臣知道,若是李继隆这一役表现合格,河北有人了。臣毕竟是文臣,就是一些军事知识,也不过是小心加着威望,实际还不如大多数将领呢。再上前线,也不大合适。”

这个结果也不大是赵匡义想要的。

但李继隆是否能胜任,是未知数,就是胜任了,如宋九所说的,潘美也老了,河东那块怎么办?

“陛下,勿要担心,臣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要小心啊。”赵匡义再次叮咛。

“陛下,勿要担心,但臣想恳请陛下给臣一道诏书,不然河北不好收拾。”

……

“哈哈,这小子终于出洞啦。”林八大笑道。

他攻打束城与文安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引李继隆出洞。

这股宋军不多,然而呆在乐寿,正卡在几股掳掠兵马中间,让辽军很难受。若无这股宋军,那么抄掠得会更欢快。

看到辽军胡作非为,不但抢,还大肆屠杀,李继隆忍无可忍,终于率四千兵马走出乐寿城。不过他很小心,不敢对付束城这股辽军,而是顺着永济渠河岸向东,意欲歼抄文安这小股辽军。

林八十分开心。

早盯好的。

以为小心就可能了吗?

在这个冰天雪地里,一群步兵能有骑兵快吗?

留下一部兵马看押掳来的百姓与大量财物,来到宋朝腹地,辽兵疯了。河北本来就是宋朝丝绢最好产地之一,自从宋九推广圈养后,河北地势并不大好,低洼,多沼泽河流湖泊与盐碱地,然而这种环境却生长着一种优秀的饲养,芦苇,在春天里将嫩芦割下来晒干,做饲料不亚于紫苜蓿。而且棉花在渐渐推广。

因此河北百姓比史上宋朝河北百姓要更富裕。

这让辽国此行收获满满。

抢得连萧燕燕与辽国小皇帝都不想回去过春节了。

林八带着主力部队扑了过去。

李继隆害怕,立即借着冰封河面。想逃向永济渠南边的南皮。

然而他无论如何逃,哪里有辽国铁骑快。第二天下午便被林八追上。

李继隆只好扎下营寨防御。

林八发起进攻,一个时辰下来,双方死亡惨重。

“这小子,不简单,”林八说道。天也晚了,于是下令扎营,明天再打,不过就几千吓破胆的步兵罢了。前面因营地所逼,只能在永济渠边扎下大营。

这也没有关系,辽军在营里欢哥载舞,一会儿休息。

夜色越来越深,这是都是腊月二十二了,没有月色的夜晚,北风呼啸。外面漆黑一团。渐渐到了四更时分,守值的辽兵忽然听到远处有响声,一种很奇怪的响声。

他们不由往西南方向看去,似乎是从永济渠河面上传来的。然而一个个警惕起来。这时河面不是夏天河面,在这段河面,河水平缓。早结上厚厚的冰冻,不但人能跑,连马都能在上面跑。

然而声音快得出奇,迅速就接近了,然后看到大团大团的黑影从河面上疾驰而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守卫冲响了号角。

可是来不及了,无数的宋军脚下穿着一种奇怪的鞋子。眨眼之间就到了他们身后,开始在河面上列阵。

林八也惊醒了,他都来不及穿衣服,匆匆从营帐走出来,而这时宋军开始大踏步排着方阵,举着盾牌,走向岸。可能因为脚下那种鞋子的缘故,走得不习惯,方阵略有些散乱。

林八大声喊道:“备战,备战。”

然后让侍卫替他披盔甲。

然而这时宋军已接近,举起盾牌,从背后拿出短矛,非是弓箭,可能它的距离不远,但不会受天气冷掣肘,杀伤力更胜于普通的弓箭。

一排排短矛象巨大的雨点抛射而来,接着辽军便传出无数惨叫声。

“上马,冲刺,”林八急切地吼道。

然而后面继续一批批宋军到达。

林八忽然想到他们在河面上前进的速度,又想到宋朝整个河北的河流密布,忽然毛骨悚然。

这便是宋九的计策。

弓箭不行了,可以用短矛代替,没有马匹的优势,但可以有另外一样东西,再配以优势兵力解决。然后就是溜冰鞋。跟后世比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不过随着钢质量在提高,铸就工艺也在提高,以及游乐场的收益,它也在陆续改进。不过以前是为了玩乐的,根本就没有想到军事上。

第一个辽国境内适用的范围只是在幽州的东南地区,与河北一样,湖多河多,然而人烟比较稀少。其次它只能用于严冬之时,而冬天出兵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