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一品富贵 >

第263章

一品富贵-第263章

小说: 一品富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是徐氏所想的那样,甚至这中间的内幕连潘怜儿也不大清楚。

听到这个人是赵匡义,让宋九产生不解。不过如此,徐氏将内幕捅了出来,宋九不会因此与她,或者与赵德昭走到一起。

只是让夫妻二人感到十分困惑。

可过了两天,赵匡义就听到传闻,将宋九召到他王府上。宋九坐下,赵匡义先说河北,他是开封府尹,东水门外六七里生生变出来一条鬼街,他虽想将契股解散,不让赵普东山再起,也不想这个结果,因此第一句便说:“宋九,你说河北是好地方?”

“二大王,微臣是说过这句话。但微臣不会插手其中,当初河洲才建设时,就产生了一些纠纷,陛下,二大王与赵相公都不会太注意,因为那时两河十分荒凉,些许利润,也不会放在大家眼中。因此这些纠纷就象是小孩子在打架,无论输赢,家长会出面吗?除非出了人命,但没有。包括微臣也是这种想法。后来看到利润,微臣感到不妙,因此连连稀释契股比例,本来我在里面占四成的,但一度稀释到两成多一点。然而还是不行,利润太厚。于是微臣又做出承诺,一旦契股满了的时候,微臣将它一起交给朝廷。不然不用河北,河洲早就乱了。因为其利太厚,超出了微臣的掌控范围。微臣若挟借河洲的钱帛力量技术,不用三四年,它就会变得与河洲一样繁荣。可是微臣的掌控力量不足,不敢多此一举。”

“那也要想一想办法,七里长街,阴气森森,大军大战之即,终是不美,已有一些大臣为之弹劾了。”

“他们还不甘心啊。”

“换你会甘心吗?”

“那样也有办法,春天就到来了,于河堤上遍种柳树,改善环境,再将那些破茅草棚子一起推倒,三年后,七里柳堤成荫,河北自动地就会焕发生机。不用朝廷做任何事,只要派官吏监控其坊店不得虐待仆役,以免名声更恶劣,及时征税就可以了。”

“那个徐夫人与你说了一些话。”

“是说了。”

“这个妖女,想祸害我大宋啊。”

宋九不赞成赵匡义的说法。说徐氏与赵德昭有一腿那是不可能的,更不会想做武则天,岁数摆在这儿。况且赵匡胤现在身体很健康,五十不足,她要等到那一年。

也不可能让宋朝四分五裂,马上连南唐都倒下了,徐氏有什么力量让宋朝分裂,替巴蜀报仇?

她所做的事恰恰是唐朝上官婉儿所做的事,仅是想多有些话语权,而且从开始她就与赵德昭走得近,赵德昭越来越大,可是赵匡胤没动静,她上了这艘船了,想下不可能,能不急吗?

“宋九,你想做官吗?”

“二大王,想做官,不过不想做勾心斗角的官,那样,还不如现在这样,呆在家中,一家团圆,顺手做做研究,至少能对得起我这个候爵。”宋九说的是实话,家中有美娇妻,这是自己不花心的,若花心,就是将貌美如花的大小苏这对双胞胎收下来,潘怜儿与玉苹也不是不同意。宋朝有一夫一妻的官员,可许多官员不知纳了多少妻妾,包括潘美也纳了小妾。自己纳三房小妾还叫多吗?满足了,潘怜儿相貌美丽,脾气好,玉苹知冷痛热,为何不满足。或者房子车子钱帛,那一样自己少了。有不受气的官更好,没有也可以。

赵匡义苦笑:“你倒是这个脾气,不过你要相信我,我这样做,自有用心。”

天知道他有什么用心,宋九又不好问。

第三百零四章打猎(下)

南方继续在激战,京城却在闹哄着。

吃过了早饭,宋九正准备安排将玉苹接回来。

不知道幽州冰雪有没有融化,不过将消息传到幽州再传回来,还有一段时间,然后再派人发船到海滨,最少接近三月春暖花开之即,即便是外兴安岭,冰雪也开始融化了。

潘怜儿道:“这一回终了玉苹姐一个遗憾。”

“未必,看到父亲了,以后会更加挂念。”宋九摇了摇头说。这没办法,看看以后能不能乘北宋北伐,幽州兵败之前,将这个老丈人一家抢在前面接到京城。

“她回来得正好,”潘怜儿在宋九耳边低声说了一句。

“又有啦?”

潘怜儿点点头,又紧张又期盼,宋九如今子女不少,但儿子只一个,潘怜儿生下三个女儿,因此心情很焦急。想儿子,必须先得有身孕,这才有一半机率拥有儿子。

但她有了,宋九也苦逼了,又要开始做光棍。

正在说话,门房鲁伯走进来说道:“九郎,外面有一个洛阳的百姓哭求九郎替他做主。”

“我不是官员,有什么冤情,去开封府啊。”

“老奴也是这样说的,可他不听。”

“走,出去看一看。”

宋九走了出来,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矮小汉子跪在地下,周围围满了百姓。宋九说道:“你起来吧。”

“宋候不替小的做主,小的就不起来。”

“你说说,让我做什么主。”

“小的女儿被人吃了。”

一下子炸了营。

宋九脸色剧变,道:“你进屋来说话。”

将这人领进屋,左右退下,提到吃人两字,宋九已经知道一些。复问:“你说清楚一点。”

“小的家中贫困,将女儿卖给国舅府上做奴婢,可小的久不见女儿。心中放心不下,便向人打听,说国舅吃了好多奴婢,甚至事情传开之后,强买民家子女为婢,小不如意,立即杀死吃掉。许多人贩子与棺材铺商人日夜出入他府上。卖婢女或者棺材给他。小的女儿看不到了,多半也被他吃掉了。”大汉号淘大哭。

王继勋到了洛阳后,宋九身上的七事八事很多,真没有注意。原来这个吃人魔是在洛阳吃人的。

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吃人现象在古代经常听说,这才有李处耘吃俘虏一事。现在还有。夔峡地区那些蛮首们时常吃蛮奴与汉奴。不过那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不要说宋九,就是赵匡胤也无可奈何。稍稍治理,马上就会不服地叛乱,说不定还会让后世一群脑子坏掉的专家美化成民族起义。

哪里不作数。

看看李处耘吃人食后的结果。此人文武双全,乃是一等一的良吏,可以说才干胜过了赵普。但就是因为这一点,宋九不满,大臣们也不满,湖南百姓更不满。

更不要说王继勋吃无辜的百姓。在宋朝奴婢非是唐朝奴婢,有一定人身自由的,说奴婢难听,实际真正按宋律来说,她们是雇佣的女佣。不是奴隶。

因此此事必须慎重,宋九问:“你有证据吗?”

“那是国舅,小的如何有证据,上门问过,却被他家的佣客打了出来。”

宋九走了几步,道:“他是国舅,吃人更是大罪。我不能听你一面之辞,你先在我家呆几天,我问一问。”

“谢过宋候。”

宋九让郭大将他安顿好,来到开封府。主要他没有官职在身。不能管。所以只好请赵匡义帮忙了。开封府衙说赵匡义不在,宋九于是又去了赵匡义的王府上。

赵匡义正在收拾行装,似乎出去打猎。

不知道他为何阻拦赵匡胤授宋九官,但对宋九很重视,听到门房禀报说宋九求见,马上打开角门,让宋九进来。虽是角门,那是对外做样子的,宋九来俺家只配开角门,人却迎到角门的后面。看着宋九问道:“宋九,你找本王有何事务?”

看样子他想紧急离开,于是就站在角门边上问话。

宋九将事情说了说。

“唉,宋九,你管得太宽了。”

“二大王,何来此言。”

“这件事你到现在才听闻?本王早就听闻了一些。”

“二大王为何不说?”

“西京留守是何人?”

“焦将军。”

“他为人如何?”

“据说他喜看史书,颇晓治理之道,所至皆有善政。”

“你还不知道的是二皇侄与焦家订下了亲事,不日即将迎娶焦家娘子。”

宋九明白了。以前他许多地方感到很糊涂,包括赵匡胤不立赵德昭为皇太子。现在仍然很糊涂,不过比以前想法更清晰一点。赵德昭不小了,赵匡胤不立他为皇太子,无外乎有两条原因,赵匡胤自己身强力壮,过早立皇太子怕威胁他的地位。但这个可能性不大,赵匡胤现在敢亲信重用赵匡义,为何不敢立赵德昭?

难道赵匡义没有名份吗?

这中间可能赵匡义也使了一些小手段,但主要还是赵匡胤的个人所喜。赵德芳是王皇后的儿子,爱屋及乌,而且马上也渐渐大了。不过未及冠之前,赵匡胤不能立,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一旦立赵德芳为皇太子,肯定会引起一些争议,然而国家还没有大一统呢,有南唐,有北汉。南唐北汉拿下,正好赵德芳成年,到了立皇太子的时候。而且京城有他坐镇,西京洛阳有焦继勋坐镇,不会引起太大的混乱。

焦继勋如何处执女婿的亲舅舅。

赵匡义又说道:“而且洛阳如今有多少勋贵?我外父,赵相公,以及其他人,为何他们不说?”

“不会……”

“你不相信也可以,此案要么归洛阳管,要么归御史台管,你指导着那个百姓前往闻鼓院击登闻鼓,上御史台诉冤。但我警告你一句,河北倒下了。很多人心中有怨气,你不能插手此事,否则会给你带来灾难。”

“二大王,这是吃人。”

“我知道,但你相信有天道吗?”

天道的神马,宋九不由苦笑。

“相信天道,早晚这小子必会有报应。你这小子。正好,随本王出去打猎。”

“二大王,这时不是打猎的好时光。”

“是啊,不过今天却是打猎的好时光,本王听到有一只妖精出洞,因此陡起豪兴。准备将此妖精拿下。”

“妖精啊,二大王,勿要轻信,子不语乱力怪神,这个太平世道,那来的妖精。”

赵匡义乐了起来,道:“你随我来就知道了。”

宋九好奇地随赵匡义上了马。赵匡义问道:“宋九,本王听说你那个冶铜的炉子有眉目了?”

“只能说有了一些头绪,不象原来那么盲目,还不能投入生产,二大王如何得知的?”

“这是一件大事,自古以来铜钱不够用,我朝更是匮乏,本王能不注意吗?既然有了头绪。加快速度研发吧,抢在拿下南唐时,将这个喜讯通报给朝廷。那时就会起锦上添花之妙用。”

“二大王,微臣不敢肯定地答复。”

“尽量努力,还有,那个什么钟改一个名字,什么终啊。很难听。”

“改名字啊?”宋九想了想道:“不叫钟,叫什么?”

“我哪里知道。”

“不用那么避讳吧。”

“你小子懂什么,为何皇兄对你器重,一半是你才干。一半就是你这个名字,宋九,宋久,否则当初陶谷弹劾你,你就要挨本王的大刑伺候了,还能轮到你今天逍遥法外。”

但让宋九犯难了,不叫钟,叫什么,难道继续叫水漏沙漏?

“还有,就是那个什么钟,真难听的名字,研究出来了,也不要生产,继续改进,让冶铜在前面,那么代表着你公心大于私心。”

宋九嘴巴张了张,赵匡义的话让他感到很奇怪,不知道什么原因,赵匡义不让他做官。可现在又这样说,这是分明让他立下大功一件,立下大功了,赵匡胤难道还不让他当官?这前后自相矛盾的做法让宋九云里雾里,但刚准备问,立即闭上嘴巴。道理他还是没有想明白,不过隐隐感到他担心的大事件终于临近……

出了南薰门,一行人继续向前奔驰。

宋九问道:“二大王,我们这是去哪儿?”

“猎杀妖精不易,必须在荒郊野外,这才无人打忧,我们此行所去的地方是南山。”

宋九才不相信什么妖精呢,说有妖精,那就去看一看吧。顺着大道奔驰了一会,一个大汉骑马迎了过来,宋九认识,此人名叫王荣,听说以前是马仁瑀的厮役,臂力过人,马仁瑀进京叙职时让赵匡义看到了,十分欣赏此人,便向马仁瑀讨要过来。马仁瑀有些不舍,不过赵匡义想要,马仁瑀不能不给,由此成为赵匡义的左右。

前几年京城始安,人安逸了,为了钱财什么样的事也就发生了,坑蒙拐骗现象很多,赵匡义在京城实施了一次“严打”,击杀了许多盗贼。这些豢养的勇士在中间曾一度立下大功。

这个十分正常,不但赵匡义府中有,赵普府中也有,严格地说宋九家也有,郭大他们也能称为勇士。

不过随了赵匡义,这些人只要不犯错误,以后都定下来会发迹了。

王荣来到赵匡义耳朵,低语了几句,赵匡义喝道:“走。”

前方不远处就是禹王台,若是清明节来的时候,会有很多游客,不过现在游客很少,陆续的只有几人而已。马在山道上迅速的疾驰着,离禹王台越来越近,前方出现一行人。有男有女,正中的贵妇人正是徐氏。宋九开始也没有想到,忽听赵匡义大喝一声:“妖女看箭。”

休要小看了赵匡义的武艺,他军事天赋虽不及赵匡胤,可身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