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96章

权术天下-第96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弟正站在那里,屋子里还有一个人,就是刚才说话的那个人,见我进来,他看了我几眼。

    我无暇于此,低声问:“成王他们几个进宫来了吗?”

    “在西殿呢,张让和韩将军看着他们和崔连贵。”看来成王和严贾二人,还有崔连贵都已经被囚禁在西殿了。我略放下心来。

    “殿下,那道圣旨发下去了吗?”

    “发下去了,他们一进宫我就让人发下去了,我早已经吩咐杨大人这几天要严守京师各门。”

    我不再说话。我知道皇太弟现在只是在等皇上死,皇上一死,他就会召集群臣进宫,好举行登基大典。

    我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人为皇上将要死去而感到悲伤,他们心中想到的都是自己。可此时如果不为自己着想,那么注定下一个死地就是你自己,我也不能免俗。

    此时我突然想哭。也许人真正悲哀的时候并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我慢慢走到窗边,推开窗子,仰头看着夜空。今晚天上竟然看不见一颗星星,风呜呜的吹着,我的眼睛早已被泪水模糊了,可我依旧仰望着夜空。

    突然我听有人说:“殿下。此时不如把成王他们几个人结果了。”

    我忙擦干眼泪。回头说:“不可。”

    说话的正是那个站在皇太弟身边的人,皇太弟也点了点头。“说得没错,此时还不是杀他们的时候。”那个人似乎还要说话,皇太弟低声说:“舅父不必多言了,孤自有分寸。”皇太弟的声音很冷,他是一个强势地人,他说的话绝不允许别人反驳,看来这位舅父自讨了个没趣。

    此时虽然成王等人都在皇太弟的掌握之中,可如果此时杀这几个人,只怕会给朝局带来无法预想的混乱。成王等人的党羽还在朝中,他们一旦知道成王死了,难免会心生恐惧,很有可能会借机作乱,那时只怕局面会越发不好收拾。

    现在成王他们几个人都在宫里,与外面不通消息,和无脚蟹一样难有作为。外面的党羽也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诸事齐备,皇太弟名正言顺的继位,他们再想发难就难了。此时杀他们,万万行不通。

    突然上官云走了出来,“皇太弟,万岁爷——”

    我明白过来,急忙跑了进去,就见皇上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我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流下,我走到御榻旁,跪了下来,看着皇上只是不停地流着眼泪。

    太后拉起我,“记住,这里是皇宫,没人的时候你流多少眼泪都行,但现在不是哭地时候。”

    太后镇静的吩咐太监们给皇上装殓,又扭头对皇太弟说:“派人让群臣进宫哭临。”又让人去告诉贾皇后、严淑妃和吕端妃。

    我见太监们要给皇上换衣服,忙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贾皇后严淑妃、和吕端妃都来了,她们急匆匆地走到里面哭了起来。

    正在乱作一团的时候,有太监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皇太弟,群臣已经到了大殿之上。”皇太弟换上素服,随那个太监走了出去。

    一时皇上的衣服换完了,我走了进去,就见太后端坐在一旁,贾皇后、严淑妃和吕端妃都穿着素服,跪在地上哭泣。

    突然听有太监喊道:“皇太弟帅诸位大臣入内哭临。”

    太后忙带着我们躲在纱帷地后面,只听袍履之声,屋子里跪满了白茫茫的一片,仿佛是一起准备好了的,群臣一起放声大哭。我仔细看了一眼,成王和严贾二人也在。

    次日,皇太弟素服帅群臣亲自将梓宫护送至大殿,在梓宫前举哀发丧。群臣素服,依班入临。然后皇太弟吉服,拜告天地祖宗,换冕服继位,群臣也换上朝服入贺。

    登基大典结束了,皇太弟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皇位之争也落下了帷幕,但对权力的争夺却依旧没有停止。

    第四卷“皇位之争”告一段落了,第五卷“执掌昭阳”即将开始。看了投票的结果,本文只写五卷,第六卷和第七卷不会写了,本文四月完结,谢谢大家。

网友上传章节 第187章 封赏

    皇太弟下即位诏:以明年为建业元年,朝中文武,各进爵级;犒赏将士,尤其是禁军将士,皇太弟更是格外优礼;优礼天下,年高者发给钱粮。这本也没有什么稀奇,历朝皇帝即位之初,都是以封赏来收买人心的。

    因为此时大行皇帝尸骨未寒,尚未出殡,贾皇后等都还住在原来的宫殿里,我不便于这就搬进翊圣宫,因此暂住在别宫。

    我正在房中筹划宫中诸事,有太监进来说:“皇后娘娘,崔总管来了。”

    “让他进来吧。”

    一会儿崔连贵就走了进来,抢上来几步给我磕头:“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奴才给皇后娘娘贺喜。”

    “崔总管客气了,快起来吧。”

    “奴才今天来,是有事求皇后娘娘恩准。娘娘如果不嫌奴才愚钝,奴才今后愿留在娘娘身边侍候娘娘。”

    我心下了然,那晚崔连贵与成王他们被关在一处,看来皇太弟对崔连贵并不信任。。16K如今大典礼成,崔连贵早就被放了出来。崔连贵是个明白人,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明白自己虽然还是内廷总管,可也不便于再到上书房去侍候,因此特意来见我。

    可我一见崔连贵,心中也有些犹豫不决。崔连贵最开始是我的心腹,后来经大行皇帝提拔,升为内廷总管。可前些日子皇太弟遇刺时,他的回奏令我很是疑惑,他究竟是谁的人?因此我不知道该不该还把他当作自己地心腹。

    我刚想问个明白。突然有太监高声喊道:“皇上驾到。”

    我忙起身迎驾,刚走了几步,皇上已经走了进来,我忙跪下:“臣妾给陛下请安。”

    皇上笑着一把拉起我,“皇后。这里是寝宫,何须如此多礼?”

    皇上一边说一边拉着我坐下,“朕来是有事要和皇后商议。”屋里的人一听这话,都行了礼,退了出去。

    皇上沉吟了一会儿,“今早母妃召朕过去,朕看母妃的意思,是想要太后的尊号。16K”

    我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皇上的意思,忙说:“陛下,万万不可。前朝虽然也有并立两位太后地旧典,但都是事出特例。昔日宫中嫡庶名分已定,如今并立两位太后,只怕太后娘娘不甘心。如今太后娘娘心中对陛下难免有猜忌,陛下如此做,只会让太后娘娘更加猜忌而已。如今成王心怀鬼胎,严贾二人虽然听命于陛下,可这两个人反复无常。不可信任。万一陛下此时与太后娘娘再生嫌疑,只怕在朝中更加孤立无援。再说名分之事,不过是小事而已,何必当作一件大事来计较?”

    “皇后说得很是。”

    “有一件事臣妾正要启禀陛下。此时正是非常之时,多树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帮手。陛下也看见了,刚才崔总管来见臣妾了。”虽然我不信任崔连贵,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崔连贵也很有用,因此我特意当着皇上提及此事。

    “朕明白皇后的意思了。”

    “陛下,这宫中的关系错综复杂,这些宫女太监更是背后各有主使之人。拉帮结派,很该清肃一下。只是现在还顾及不到这些小事,因此不妨让崔总管接着掌管内廷,那些宫女太监心中对他还有畏惧,不敢太过放肆。”

    “朕把这宫里的事情都交给皇后处置,皇后只管放手去做。”

    “谢主隆恩。”

    皇上拉我坐在他怀中。我不肯。他低笑着说:“怎么了?”

    “让人看见成什么样子?”

    “怕什么。”

    “陛下,快些想正经的事情吧。如今不仅要安慰太后之心。还有贾皇后她们,也要妥善安置才是。还有朝中也有很多事要处置,大行皇帝的丧仪,还有大都督的位置究竟要谁来接替?”

    “朕明日就下旨,上太后、太妃的尊号,母妃那里朕去说。贾皇后她们朕也上尊号就是了。皇兄地丧仪,朕已经交给礼部和工部去办了。如今只剩下大都督的位置,朕心中一时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陛下还是要早作决断才是,如果这样拖下去,只怕有人再作手脚就费力气了。”

    “朕本想让舅父出任大都督一职,只是舅父素来没有什么威望,加上舅父的资质愚钝,到时只怕误事,因此朕一直犹豫不决。”

    “臣妾倒有一个好人选。”我心中对陈家的人有些排斥,因此很不愿意让陈家的人出任这个位置。

    “是谁?”

    “臣妾记得陛下说过李光远的才具足以镇守边关,昔日不肯让他单独镇守边关只是因为他不是武将,怕那些老将不服他调遣。如今臣妾听说边关之事多是由他做主,陛下尽可放心把边关交给他。而且李伯和的为人谨慎小心,忠心耿耿,不如让他出任大都督一职。一来,李伯和无论是资历,还是威望都足以服众;二来,李伯和才识平庸,大都督府依旧可以在陛下的掌握之中;三来,将李伯和调回京师,以李伯和为质,李光远不敢轻易为乱。”

    皇上点了点头:“皇后说得很是,要不是皇后提醒,朕几乎还忘了一件事。如今镇守边关,很大程度是靠边关守将的忠诚,朝廷对边关地制衡有限。以前是靠萧氏父子,如今又靠李氏父子,万一将来任用非人,只怕祸乱不小。”

    “陛下说得是,可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朕一直在思虑此事,要想革除此弊,只有改革军制。只是要改革军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现在还不是做这件事的时候。皇后的主意很好,明日朕就下旨晋封李伯和为大都督。”

    果然次日一早,皇上下旨尊皇太后为昭宪皇太后,居长乐宫;陈太妃为端佑皇太妃,居永信宫;李太妃为端懿皇太妃,居永康宫;贾皇后为孝毅皇后,居积庆宫;严淑妃为荣敬皇贵妃,吕端妃为荣贤皇贵妃,共居升平宫。

    抱歉,今天又晚了,我今天又加班了。

网友上传章节 第188章 翊圣宫

    皇上能这样安排无疑是最好的,宫里的局面如今也算是稳定了下来。想到这里,我让人把崔连贵找了来。

    崔连贵给我请过安,我就笑着对崔连贵说:“今后宫里的事情还要请崔总管多多费心。”

    崔连贵一下子就跪在我面前,“奴才一定尽心办事,请皇后娘娘放心。”

    我点了点头,“崔总管快快请起。”崔连贵这才站起身。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状似不经意地问他:“上次今上遇刺,崔总管来府中探视,不知崔总管回宫后是如何回报大行皇帝的?”

    崔连贵似乎被我问得有些愣住了,竟说不出话来,半晌才说:“奴才只是据实回说万岁爷伤得很重。”我看着崔连贵的神情,此时他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问,一定不敢胡乱撒谎,多半说的是真话。

    因此我又接着问道:“你怎么知道今上伤得很重?”

    “回皇后娘娘,是上官姑娘告诉奴才的。”

    我吃了一惊,当时崔连贵确实和上官云在外间屋子里说了几句话,可上官云告诉我,崔连贵并没有问皇上的伤势。一路看中文网首发WWW.16K.CN如今崔连贵又这样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看来崔连贵和上官云两个人必有一个人说谎。

    我不便再多问,但见崔连贵一脸疑惑,忙笑着说:“没什么,本宫只不过是随便问问而已。今后宫里的事情,还要多多仰仗崔总管。”

    崔连贵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皇后娘娘折杀奴才了。奴才敢不肝脑涂地报效娘娘。”

    我忙拉起他,“崔总管是本宫故交,与别人不同。总管只管放心,本宫相信总管对皇上和本宫的忠心。”崔连贵又说了几句感激地话就走了。

    我坐在房中,暗自揣摩这件事。越想越觉得蹊跷,看来还要再找个机会问问上官云。

    这时有个宫女进来说:“皇后娘娘,孝毅皇后派人请娘娘过去议事。”贾皇后这时找我过去,也不知道有什么事情。我站起身,带着两个宫女走了出去。

    一个小太监迎了上来,“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奴才是孝毅皇后派来的。”我点了点头,随着这个小太监去了翊圣宫。

    一进翊圣宫。就见屋子里的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贾皇后抱着一只白猫,坐在窗下。

    我忙走上前去,“臣妾给娘娘请安。”

    贾皇后忙站起身,“皇后不必多礼了。”

    我看了一眼屋子,忙说:“娘娘这是要?”

    贾皇后淡淡的一笑,“本宫已经不是这六宫之主了,何必再赖在这里不走?今天让他们把东西收拾好了,皇后也好早些搬进来。”

    我忙说:“娘娘,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