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42章

权术天下-第42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元策呆呆地站在岸上,我对他摇了摇手,就命小太监向回划去。

网友上传章节 第82章 月满西楼

    我回到自己房中,过了许久,才听见外面有声音,看来是太后他们回来了。

    我走到太后的屋子里,太后问我:“水音你今晚去哪里了?”

    我忙说:“太后娘娘吩咐臣女去万岁爷那只船,当时乱哄哄的,臣女刚走到万岁爷那只船,船就开了。臣女等了半天,才找到一个小太监会划船。臣女让他划一只小船载臣女去追万岁爷的船,可划了半天,也没看见万岁爷的船。天晚了臣女有些害怕,就让小太监把船划回来了。”

    太后笑了:“这倒是哀家的错,皇上也不知道你要上他那只船,所以就先走了。”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今晚怎么这样有兴,玩到现在才回来?”

    太后摇了摇头:“哪里是玩到现在,是找人找到现在。”

    我故意问道:“太后娘娘找什么人?难不成是找臣女?”

    太后笑着说:“还不是策儿那孩子,他没在船舱里,大家都以为他在外面,也就没在意,可大家坐了好大一会儿也没见他。后来派小太监出去找,说不在外面。长公主就慌了神,以为是策儿酒后失脚掉到水里了,就命人下水去找,找了好半天也没找到。后来还是冯成想起来哀家让他们把船停在迎仙山一会儿,自那之后就没看见策儿。因此忙将船划回迎仙山,策儿果然在岸上等着呢。”

    我也故意笑着说:“万一太后娘娘不回去找萧少将军,他岂不是要在迎仙山呆一晚上。”

    太后将身子靠在椅背上:“这回闹了这么大的乱子,哀家以后可不再出什么新主意了。”

    我见太后有些累了,就说:“太后娘娘早些安歇吧。Wap.16k.Cn”

    太后微微点了点头,小喜和几个宫女忙过来服侍太后卸妆。我见太后歇下了,也就退了出来。

    次日吃过早膳,长公主就带着萧元策进宫来了。一进来,长公主就拉着萧元策跪下:“臣妾母子昨日让太后娘娘操心了。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一把拉起长公主:“长公主这是说哪里话?”太后又拉起萧元策,这才携着长公主的手坐了下来。

    太后笑着问萧元策:“昨晚忙忙的也没问,策儿在迎仙山做什么?”

    我看着萧元策有些想笑,萧元策看了我一眼,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半晌,萧元策才说:“微臣只是下来走走,没想到船就开了。然后微臣就一直在岸边等着。”

    我强忍住笑,萧元策的脸似乎有些红了。看来这个萧元策不会说谎,只说了一句谎,脸就红成那样。不过他好像记得我昨晚告诉他自己是偷偷走出来的,因此萧元策没有提到我。

    太后笑着对长公主说:“昨晚真是虚惊一场。”长公主陪笑而已。

    太后又命人去请李太妃。过了一会儿,去的人回来说李太妃昨晚有些着凉了,不能过来了。

    太后看着长公主:“今天也没什么事,不如哀家和长公主去看看李太妃。”

    长公主忙说:“臣妾也想去看看李太妃。”

    因为李太妃住的地方离妃嫔们地寝宫很近,萧元策不便于前去。因此太后吩咐我:“水音你留下来。一路看中文网首发陪策儿说说话。”

    我忙答应了,太后带着长公主走了。

    我忙给萧元策倒茶拿点心,萧元策看着我半天才说:“昨晚多谢三小姐。”

    我不由笑了:“少将军谢妾什么。难道是谢妾让少将军在岸上等那么久不成?”

    萧元策有些慌乱:“不是,那个。”

    我大笑起来,不知为什么和萧元策在一起,我觉得很安心。可能是因为我和萧元策之间没有任何的利益纷争,萧元策远离那些宫廷阴谋和朝堂阴谋吧。

    我见萧元策有些发窘,就递给他一块月饼:“少将军尝尝,这是外臣进贡的新式月饼。”

    萧元策接过月饼,我笑着说:“妾在家的时候。每到中秋就和家母自己做月饼。家母将玫瑰花瓣用蜂蜜腌好,再加上松仁、马蹄和栗蓉做馅,吃起来别有风味。”说着说着我不禁想起了母亲,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萧元策看着我:“三小姐你怎么了?”

    我勉强笑着说:“没什么。”

    萧元策说:“在下觉得三小姐处处小心,实际上三小姐不用如此的。这样太累了。”

    我看着萧元策,有些不知说什么好。

    萧元策突然从怀里拿出一样东西。放在我面前:“在下问过家母女孩子会喜欢什么,家母说女孩子喜欢这个,这个送给三小姐。”萧元策说完就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往外就走。

    我想叫住他,可他已经走出去了。我拿起桌上的东西,是一只翡翠手镯,通体莹绿,没有一丝瑕疵。

    这时太后和长公主回来了,我忙藏起手镯,迎了出来。我见萧元策站在一旁,只是低着头,也不看我。太后和长公主又略说了几句话,长公主就告辞了。

    到了掌灯时分,天上早已升起一轮明月,皇上、贾皇后和妃子们都来了。

    太后笑着说:“今晚都给哀家好好听戏,谁也不准乱走。”众人都笑了。

    太后带着众人上了东楼,楼内画烛高照,恍若白日。太后吩咐冯成:“今天也没有外人,你让他们把那张圆桌摆出来,大家坐在一处还热闹。”

    冯成忙让小太监们在屋子中央摆了一张花梨木圆桌,桌上摆着月饼、水果等物,我们团团围坐。

    太后笑着说:“人常说十五地月亮十六圆,今晚咱们赏月倒比昨晚有兴。”

    贾皇后忙陪笑说:“太后娘娘说的是,今晚母子、夫妻享天伦之乐,才是人间极乐。”

    有小太监过来斟酒,太后说:“天晚了,咱们还是喝茶吧。”小太监忙给众人倒茶。

    戏台上不知唱些什么,倒是很热闹。

    只唱了几出,太后就皱了皱眉头:“今晚的月色很好,倒是让他们搅了兴。”

    太后回头吩咐冯成:“告诉他们别唱了,叫个会吹笛子的吹一曲来听听。”

    过一会儿,果然有笛声从楼下传来。众人陪着太后说笑,虽然每个人都是竭力奉承,可不知为什么席上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冷清。

    夜已深了,太后似乎有些疲累,坐在那里眼睛已经微微闭上了。

    皇上轻轻叫醒了太后,太后说:“这些日子闹得哀家也有些乏了,咱们也散了吧,皇上明天早上还要上早朝呢。你们也不用送了,都回去吧。”太后说完就扶着冯成走了。

    我下了东楼,却不愿回去,就一个人上了西楼。

    月已西沉,月光如水,透过窗棂照了进来。西楼内没有灯火,因此显得月光格外明亮。

    我扶着窗子,看着天上的明月,不由长叹了一声。

    突然有人在我背后说道:“表妹好兴致。”

    是皇上。我勉强笑着转过头来:“臣女见今晚月色甚好,就来此看看月色。”

    皇上走到我身边,抬头望着窗外地明月,低声念着:“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我的嘴角有些发僵,不知为什么,也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每次见皇上都笑得很勉强,现在我只想叹气。

    我和皇上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

    我不愿再呆下去了,“万岁爷,请容臣女告退。”说完,我行了一礼就要走。

    皇上突然扭头看着我:“表妹,你有什么心事吗?”

    我看着皇上,半晌才说:“臣女只是有些想念家母而已。”

    皇上没有说什么,又转头去看月亮。

    我只是呆站着,不知道是否应该走。

    皇上突然低声说:“夜凉了,表妹回去吧。”

    我如蒙大赦,“臣女告退。”说完我就退了出去。

网友上传章节 第83章 流萤

    次日皇上就下旨准我回家去看望母亲。可回到家里面对母亲,我只能强颜欢笑,心里纵有万语千言,为了怕母亲担心,我也不敢流露出分毫。

    母亲将我揽在怀中,摸着我的头发:“水音,你在宫里过得好不好?”

    我的鼻子有些发酸,只能说:“娘,女儿在宫里过得很好,太后娘娘对女儿宠爱有加,就是皇后妃子们对女儿也很好。”

    母亲笑着说:“那娘就放心了,虽然如此,宫里的是非多,你也要小心才是。”

    我故意搂着母亲:“娘,女儿知道了。”

    母亲点着我的额头:“这么大了还撒娇。”

    母亲拍着我的背,我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母亲突然说:“水音,如今你也该嫁人了,总呆在宫里这也不是办法。”

    我的心突然乱了起来,我勉强说:“娘,你放心好了,等太后有了孙子,自会放我出宫的。”母亲一直以为是太后因为寂寞才让我进宫的。

    母亲低声说:“娘只希望你嫁个好人,能好好照顾你,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我的心一动,我又勉强和母亲说了几句闲话就回宫去了。

    中秋过后,宫里人人都是疲惫不堪,太后令人给宫里的太监和宫女都发了赏。

    长公主时不时的进宫给太后请安,只是这些天来,我一直没看到萧元策。自从上次萧元策送给我那只手镯之后,他就再没进宫来。

    今天长公主进宫来请安,恰好李太妃病好了来给太后谢恩。李太妃又忙给长公主道谢,太后笑着说:“都是自家人,谢来谢去的倒显得生分。”

    长公主也笑着说:“太后娘娘说的是。”李太妃也笑了。

    说了几句闲话,长公主就笑着说:“臣妾给太后娘娘和太妃讲个笑话。”话没说完。长公主就笑得用手绢掩着嘴。

    太后忙问:“什么笑话?”

    长公主笑着说:“那天策儿问臣妾女孩子喜欢什么,臣妾就问他问这个做什么,他也不肯说。臣妾看他的意思,是有喜欢的人了。臣妾想策儿天天和乐安在一起,不是乐安又是谁,因此臣妾就把臣妾母后赐给臣妾的镯子给了他,告诉他女孩子喜欢这个。”

    长公主又笑着对李太妃说:“太妃留神看看。乐安有这个没有?”

    我大吃了一惊,萧元策他…

    李太妃忙说:“长公主的礼太重了。”

    太后也笑了:“长公主不吃亏,等乐安嫁过去,没多久就又能物归原主了。”长公主和李太妃都笑了。

    太后又笑着说:“策儿是个好孩子,乐安这孩子不仅伶俐。性格儿也好,哀家这个媒做得不错,等来年风风光光把他们的喜事办了,长公主和妹妹都可以了却心事了。”

    长公主和李太妃忙说:“全靠太后娘娘成全。”

    太后笑着说:“今儿妹妹地病也好了,咱们晚上也热闹热闹。”太后又吩咐小太监去请陈太妃和琊王晚上进宫赴宴。

    到了晚上。众人都来了。太后带着众人到了清芬阁,恰好清芬阁的桂花开了,太后就吩咐把酒席摆在桂花树下。16K。电脑站.16k.Cn

    太后和长公主、两位太妃坐在上首。琊王和萧元策坐在左面一席,我和乐安公主坐在右面一席。

    今晚太后的兴致很高,看来很晚才能散。自从知道萧元策的事之后,我的心更乱了。因此坐了一会儿,我就借口头疼先告退了。

    我不愿回长乐宫,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就沿着御花园的甬路慢慢走着。

    走了一会儿,我觉得身后好像有人。我猛然停住。回过头来,就见萧元策站在那里,他似乎有些吃惊。

    我不想问镯子的事,因为我还没想好如何应对这件事情,索性糊涂一次。因此我笑着说:“萧少将军怎么走到这里来了?”

    萧元策迟疑了一会儿:“三小姐怎么到这里来了?”

    我笑着点了点头:“孺子可教。”看来萧元策记住了我那天地话,萧元策自己也笑了。

    我突然来了兴致。对萧元策说:“妾带少将军去一个地方。”说完我就带着萧元策往叠翠山的方向走去。

    到了叠翠山的山脚下,朝山上看去,一片漆黑。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山上不时传来一两声古怪的叫声。

    我看着萧元策:“少将军敢随妾上山去吗?”

    萧元策看了我一眼:“在下晚上走过比这难走得多的山路。”

    虽然从山下看,山上一片漆黑。上了山才知道,山路还是依稀可见地。我和萧元策谁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走着。

    突然我脚下一滑,萧元策一把拉住我。光线很暗,我看不清萧元策的表情,但他的眼神让我觉得很安心。萧元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拉起我的手朝山上走去。他的手很大,很温暖,也很硬,可能是因为有茧子地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