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24章

权术天下-第24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一会儿,小吉祥回来了,附在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太后虽然满面笑容,可神色却有些微变。贾皇后似乎也急于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不好开口问,因此一直看着太后。严淑妃虽然一直和我说笑,却也不时地瞟太后一眼。看来这席酒,大家吃得都不舒服。

    大家又勉强说笑了一会儿,太后笑着说:“这早荷才开,以后赏荷的日子还多着呢,何苦对着这几枝花吃酒?如今咱们花也看了,酒也喝了,曲也听了,要哀家说,今日就散了吧,再坐下去,也没什么意思。”说完,太后扶着小吉祥也站了起来,众人都忙站起身来。

    太后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都回去歇着吧,今天不用送了。”虽然太后如此说,大家还是把太后送出了听雨阁。太后带着我们几个往回走,刚转过御花园,太后就命其他人回去,带着我往云龙门的方向走去。看来是曹御史那里出问题了,试想一个人不吃不喝跪在那里一天,就是铁打的也受不了。

    事情发展到如今,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清楚了。当初皇上虽然令高御史严查江南茶政一案,可却没有明确的旨意,怎么查?查谁?都没有说,实际上是把事情拖在了那里。皇上是想要借这个机会,削弱贾云光的权力,把权力抓在自己手里。但皇上还没有准备好,因此皇上不打算操之过急,如果那样得利的只能是严景云。

    严景云看出了皇上的意思,因此借高御史被杀一事,把事情闹大,逼皇上动手。可皇上并不糊涂,只是下旨令京兆尹严查凶手,而对茶务府一事却只字未提。试想那个凶手早已经自尽了,还能查出什么来?而且这个人是严景云的人,严景云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情又被拖在了那里。

    而这个曹御史却糊里糊涂帮了严景云的忙,破坏了皇上的计划。因此皇上没有召见曹御史,而是听任他跪在那里,如果皇上召见曹御史,所有人都明白高御史被刺与江南茶务府脱不了干系,皇上就要对高御史被刺一事有个明确表态,就必须严办江南茶政一事,这正中严景云下怀。贾云光倒台了,那么大权独揽的就是他严景云了。

    太后走得很急,我勉强跟上太后的脚步。现在已是六月初,天气已经很热了,走了几步,我就已经是满头大汗。可太后似乎毫不在意,只是快步走着。

    太后带着我走上了云龙门,我扶着墙往下一看,吃了一惊。只见宫门外跪着黑压压的人,都是朝中的大臣们,每个人都穿着官服,笔直的跪在那里。扫了一眼,我就看见曹御史那口棺材依旧摆在那里,白日里看去,那口黑色的棺材显得更加刺目。

    严景云这手太厉害了,他见曹御史跪在宫门外,可皇上毫无表示。于是就让自己的党羽也与曹御史跪在一起,这是要用整个文官集团的势力来逼迫皇上。在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就是朝中的官员联合起来与皇权抗衡,是君臣之间的冲突已经达到了极致。看来皇上势必不能不闻不问下去了,皇上必须有所表示了。

    烈日炎炎,可跪在下面的群臣似乎丝毫没感觉到酷热,每个人都是一动也不动的跪在那里。突然,有人晕倒了。太后忙命人将那个晕倒的人扶到阴凉的地方,并令人传太医来看视。太后心中明白此时不能有一个人因为劝谏而死,那样只会令君臣矛盾更加激化。

    太阳升得更高了,我虽然站在上面,可依旧觉得有些头晕,更何况那些跪在下面的人。太后似乎也有些疲累,因此吩咐守门的军士如果有人晕倒,就把他扶到一边。太后又命太医好生看视那些晕倒的人,不得出任何差错。

    太后叮嘱完,就扶着我往回走,太后走得很慢。走了几步,正碰上皇上的心腹太监吴贵往这边走,看来皇上也怕这些朝臣有什么意外,派吴贵过来看一下。

    吴贵看见太后,忙跪在路边给太后请安。太后点了点头,“吴贵,回去告诉皇上,哀家已经找了太医在那里,暂时还不会有什么事情,让皇上放心好了。”

    吴贵忙叩头:“太后娘娘圣明,这样万岁爷就没什么忧心的了。”

    太后慢慢的从吴贵身边走了过去,太后这样做也是令皇上无后顾之忧,好想出一条万全的计策来。不过看来皇上还没有想好计策,否则皇上就会召见这些大臣了。

    回到长乐宫,太后回房休息去了,我也回到自己的房中。这件事情现在越来越复杂了,朝中的事情瞬息万变,现在皇上又将如何渡过这个难关呢?我猛然想到,贾云光绝不可能坐以待毙,那么他会有什么对策呢?贾皇后刚才还让我去她那里,我不如借机看看贾皇后的态度。这样我才能有所准备,在这当中获得利益。

    想到这里,我整理了一下衣服,匆忙朝翊圣宫走去。到了翊圣宫,守门的太监一看是我,忙把我让到里面,看来贾皇后也急着见我。

    我忙要给贾皇后行礼,被贾皇后一把拉住,“表妹,如今不必讲这些虚礼,外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我在来时的路上,已经想好如何作答,“皇后娘娘,臣女刚从云龙门回来。”

    贾皇后沉吟了一下,“你看这些大臣究竟是为了什么?”

    “依臣女看来,是为了高御史被杀一事。”我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贾皇后一愣,“万岁爷不是已经令京兆尹严查了吗?”

    我笑了,“皇后娘娘难道没听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句话?只怕是有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贾皇后看着我半天不说话,我如此直白的说出来,贾皇后一定很意外。半晌,贾皇后才说:“万岁爷是什么意思?”

    我一字一顿:“天威难测。”贾皇后不再说话,坐在一边沉思。我一笑,“皇后娘娘也不要太过担心,如果万岁爷真想追究这件事情,只怕早下旨意了。如今万岁爷迟迟不下旨意,就是万岁爷不想追究这件事情。”

    贾皇后看着我,半晌才说:“只怕有的人不会善罢甘休。”

    我突然问贾皇后:“皇后娘娘,是否信赖臣女?”贾皇后看了我半天,才慢慢点了点头。

    我这才说:“臣女如今大胆,有几句肺腑之言,要奏明皇后娘娘。”

    贾皇后淡淡一笑,“你说吧,是不是肺腑之言,你说了本宫才知道。”

    “皇后娘娘,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退的时候还是要退,可如何退,退到哪里?现在还无从知道,见机而动才是上策。”贾皇后也不说话,只是轻轻的敲着桌子。

    我又说:“俗话说得好‘蜂蝎蜇手,壮士解腕’。事到如今,要想全身而退,只怕是不行了。可何时解腕,又要解哪只手腕?也要见机而动。”我这句话是为了傅倚楼而说,就是怕万一贾云光被逼急了,会杀傅倚楼灭口,那就坏了我的计划。

    贾皇后直视着我,我一笑,“皇后娘娘,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万岁爷的旨意再作打算。”

    贾皇后突然拉住我的手:“表妹肺腑之言,本宫牢记在心。”

    我忙说:“只要臣女的话,皇后娘娘觉得有用就好。”说完,我行了个礼,就告退了。

    看来在这件事情上,我已经取得了贾皇后的信任,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皇上的态度了,这将决定我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走?

正文 第50章 左右逢源

    从皇后殿回来,恰好太后叫我过去,我忙去见太后。太后一见我,就吩咐道:“水音,晚上你去看看那些大臣,别出什么事才好。你心细,吩咐那些太医,禁军晚上可别大意。”我忙答应了。

    到了晚上,我披上斗篷,提着一盏灯笼,一个人朝云龙门走去。刚走过东门,就见严淑妃带着两个宫女走了过来,我忙跪在路边。严淑妃亲手扶起我,“三小姐,不必行如此大礼。这么晚了,三小姐去哪里?”

    我忙说:“回淑妃娘娘的话,臣女奉太后娘娘的旨意,去云龙门看一看那些大臣。”

    严淑妃微微一笑,“那些大臣也太胡闹了,这成什么体统?”

    我并不答话,只是行了一礼,“淑妃娘娘,臣女大胆,先行告退了。”这个严淑妃如此说,是想探一探太后和皇上对这件事的态度。我却故意不明说,就是要吊一吊严淑妃的胃口。

    果然严淑妃忙拉着我,“三小姐何必这么着急?上次三小姐托本宫办的事情,本宫已经和家父说了,想必不日就有好消息。”上次我求严淑妃为我表哥求兵部员外郎一职,可严淑妃却迟迟没有答复我。我明白这是严淑妃想以此事将我拉到她那边,想以此为饵,让我为她效力。可她不知道我并不愿意我表哥升迁得如此之快,如果那样太惹人注目了,如果让太后知道对我是大大的不利。我也是拿这件事情将她拉到我这边,我装作对此事很热心的样子,这样一来严淑妃就会认为我有求于她,以为我会为她效力,这样她就会信任我。

    我忙屈身行礼:“淑妃娘娘的大恩,叫臣女和表哥何以为报?”

    严淑妃一挑眉毛,“只是杨大人今晚好像没有来啊?”

    我一笑,严淑妃如此说,岂不是不打自招,今天的事情是严景云策划的,看来严淑妃是要逼我说了。我直视着严淑妃:“淑妃娘娘,臣女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严淑妃掩口一笑:“三小姐有什么话只管说。”

    我正色说道:“淑妃娘娘,如果让太后娘娘和皇上知道臣女表哥的事情,一来,太后娘娘就不会再信任臣女,二来,太后娘娘知道娘娘和臣女私下里结交,只怕对娘娘也不好。只怕臣女今后就不好为娘娘效力了,所以臣女的表哥应该远避嫌才是。”我才不会受人威胁,我就是要告诉严淑妃,别想要挟我,我失宠了对她也没有什么好处。

    严淑妃似笑非笑的看着我,“三小姐是个明白人,不会不知道本宫想问什么吧。可三小姐却故意闭口不谈,难道这也是为本宫效力?”

    我一笑,“淑妃娘娘现在已经占了上风,还有什么好说的。”

    严淑妃不说话,只是看着我。我行了一个礼,就朝前走去,走了几步,才回过身来:“淑妃娘娘,俗话说得好‘系狗当系首’,如果只系住了狗尾巴,恐怕狗就会反咬一口。因此凡事不可操之过急,看准时机,一击而中才是上策。”

    严淑妃看着我,“三小姐的妙论,本宫自会牢记在心。”说完,严淑妃带着宫女走了。

    严淑妃一心想探听太后和皇上的意思,可我也不知道皇上对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态度。如果说不知道,严淑妃不一定会信,这样反生嫌疑。如果我胡乱说,万一将来皇上处置的和我说的不一样,严淑妃岂不是认为我骗她。所以我故意吊她的胃口,再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让她自己回去琢磨吧。这让严淑妃弃之不舍,可又没什么大作用,严淑妃还是要拉拢我的。只有让严淑妃觉得我有用,她才能为我所用,所以我对她的态度不可不慎。

    我一个人走到了云龙门,从云龙门上看去,朝臣们依旧跪在下面。今晚没有月亮,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云龙门上悬挂的灯笼射出微弱的光芒,在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更加凄清。晕倒的人更多了,可这些朝臣一旦醒过来,依旧又回去跪在那里。看来这些人是不会轻易罢休的,我长叹了一口气。

    突然有人在我耳边说:“表妹,为什么叹气?”

    我扭头一看,原来是皇上,忙要行礼。皇上拉住我,与我并肩站在上面朝下看去。

    虽然已是夏季,可夜里还是很凉的。一阵风吹来,我打了个寒颤,皇上似乎觉察到了,握住了我的手。皇上的手很温暖,可不知为什么我却想挣开这只手。

    我和皇上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下面跪着的朝臣。皇上突然扭过头来,问我:“表妹,你还没有告诉朕你为什么叹气呢?”

    我一时有些发愣,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过了一会儿,我才说:“臣女是为万岁爷叹气。”

    皇上似乎很感兴趣,又问了一句:“为什么要为朕叹气?”

    我幽幽的说:“这些朝臣美其名曰是为了天下,为了万岁爷,实际上只不过是为了一己之利,不是为求名,就是为了求利。他们为了自己名利所带来的麻烦,最后都要由万岁爷一个人想办法。真正为天下着想的只有万岁爷一个人而已,万岁爷太累了。”

    皇上半天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下面。突然,皇上在我耳边低语:“朕本来打算今晚就召见他们的,不过听表妹一说,觉得他们确实可恨,不如就让他们再在下面跪一晚上。”皇上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皮,光线太暗,我看不清皇上的表情。我只是吃惊的看着皇上,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