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权术天下 >

第15章

权术天下-第15章

小说: 权术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皇后也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理亏,也就不在这上面打转,说道:“本宫记得表妹以前说过,自己不是太后娘娘的人。”

    我笑着说道:“臣女现在也不是谁的人。”

    贾皇后只是看着我不说话,我笑着说道:“臣女只是一个女人,很记仇。如果谁陷害过我,我都要奉还回去,可如果谁对臣女好,臣女也会对她忠心的。”

    贾皇后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我知道她也明白我识破了她的反间计。贾皇后立刻满脸笑容的说道:“本宫心中可是很喜欢表妹的,表妹有空到翊圣宫坐坐。”

    我笑着说道:“皇后娘娘对臣女的恩德臣女不会忘,臣女依旧是在等船。”贾皇后一笑,就走了。看着贾皇后的背影,我知道贾皇后依旧想拉拢利用我,但我既不说帮她,也不说不帮她,让她进退不得,这样我才能反过来利用她。在这宫里,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后,一旦你没用了,就会把你丢掉,所以只有利用她们之间的矛盾才能为自己谋得一线生机。

    我一个人看了一会儿,想给太后买些东西就回去。恰好端午节也快到了,我一个人站在卖荷包的摊子前,想给太后买几个荷包。我选了几个,交了钱正要走,就听有人说道:“你难道不送本王一个荷包?”是瑯琊王,虽然他没和我说过几句话,但我对他的声音倒是记得很清楚。回头一看,果然是他,他正笑着看着我,我倒是第一次看他笑,他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调皮。

    我也笑了,说道:“王爷殿下倒真是斤斤计较,送臣女一盒胭脂,就马上想讨回这个人情。”

    瑯琊王说道:“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难道你连这句话都没听说过吗?”

    我笑着给他选了个深蓝色的荷包,他接过后,就戴在衣服里面,冲我摆了摆手就走了。

    我也忙往回走,看来今天宫里的人都来了,说不上还会遇到谁,我还是远离这个是非圈才好。走了几步,就见皇上在众位妃子的簇拥下走了过来,皇上虽然满面笑容,可那笑容却未达眼底。皇上在朝堂之上,被给各方势力包围着,如今回到宫里,这些势力又依旧包围着他。看来今天皇上终究得做戏,我在心中不禁为皇上长叹一声。

    回到长乐宫,我把荷包呈给太后,太后似乎很高兴。太后命我回来休息,我又说了几句闲话,就退了下来。可在我心里,却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正文 第30章 整肃宫闱(上)

    你无法在这宫中找到一日安宁,因为朝堂的纷争不会停止,后宫的纷争也不会停止,每个人都试图在这扰扰纷争之中得到自己的利益。

    今天一早,我见太后似乎有心事,就说道:“太后娘娘,屋子里呆闷了,不如出去走走。”

    太后笑着说道:“没什么,哀家只是想着你二姐的吉期也快到了,不知道你父亲准备得如何了。”

    我笑着说道:“太后娘娘,以臣女看来,这次大婚倒应该办得热闹一点。”太后也明白我的意思,因为这次联姻正是太后与成王联手的结果,办得热闹一点,也算是明确告诉朝中的群臣太后与成王的联手,使他们有所顾忌,不会一窝蜂的趋附于严贾二人。

    这些朝中的大臣们,心里哪还有“天下”二字,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揣摩上意,皇上的这一句话到底究竟是什么意思,好迎合皇上,以便加官进爵。还有宫里、朝中的实权人物说过哪些话,做了什么事。都要仔细思量,唯恐会错了意,丢了官。像我爹回到家里,就常一个人坐在书房,想着朝中的大事小情,百般思量,唯恐自己会错了意,站错了队。

    太后微笑说道:“哀家明日就宣你父亲进宫,好好叮嘱叮嘱他。”

    我见太后心情很好,就借机说道:“臣女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一直没敢说。”

    太后笑着说道:“鬼丫头说吧。”

    我低声说道:“太后娘娘,如今贾云光因为上次的事情一直没敢轻举妄动,太后娘娘不如乘胜追击,趁此机会整肃一下后宫。”

    太后若有所思的看着我,我接着说道:“太后娘娘,纳妃的时候,宫内外传递消息,圣旨未下,宫外就已经知道消息。以致于纳妃一事,波折不断。人常说‘天威不可测’,因此大臣才知道畏惧。而如今宫内轻易泄漏圣意,使皇上处处受群臣掣肘。加上奸臣不道,把持朝政,使皇上处处为难。贾皇后这次更加大胆,竟偷偷将外人带入宫闱。长此以往,宫里必将混乱不堪,各种作奸犯科的事情必然层出不穷,请太后娘娘仔细思之。”

    这是我的一个大胆的计划,虽然现在宫里的人对我尊敬有加,可我知道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知道我是太后的心腹。如果有朝一日太后不再信任我,那么这些人到时对我就不会再客气,更有甚者会落井下石。所谓的“狐假虎威”,我现在就是那只狐狸,人不要被表面的荣耀所迷惑,应该常居安思危才是。我应该反客为主,为己谋得真正的权力,而这次整肃宫闱将是我的一个机会。

    我见太后沉吟不语,又说道:“太后娘娘,这整肃宫闱只不过是个名目而已,不见得就能杜绝内外传递消息这一弊病。但如此做,一来能杀鸡儆猴,使奸人有所收敛,不敢再肆意妄为。二来也可以让宫里这些人知道太后娘娘才是这宫里的主人,这些人才会唯太后之命是从。”

    太后慢慢点了点头,看着我说道:“你这件事考虑得很是。”

    太后高声说道:“来人。”冯成忙跑了进来,太后说道:“去请吕总管来。”冯成忙答应去了。

    我忙笑着说道:“还是太后娘娘考虑得周全,臣女不胜钦敬。”

    太后笑着说道:“鬼丫头,嘴真甜。”

    太后叫吕公公来是有考量的,吕公公在这宫里的势力很大,如果这次整肃宫闱不先和吕公公打招呼的话,恐怕到时就会障碍重重。一是不给吕公公面子,毕竟这内廷总管是吕公公,这样的大事,不知会吕公公一声,让吕公公的面子上如何过得去,吕公公心里一定不高兴。二来万一动了吕公公的人,岂不是破坏了太后好不容易和吕公公建立的关系。三是而有了吕公公的帮忙,这次整肃宫闱将会进行得很顺利。

    一时吕公公来了,太后忙命人赐坐。吕公公谢了恩,这才坐下来,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最近可还硬朗?”

    太后笑着说道:“最近天气还暖和,哀家倒是很硬朗。”

    吕公公陪笑着说道:“太后娘娘是有福有寿之人,不是凡人能比的。”

    太后说道:“哀家前些日子命人把上官云请进宫来,那姑娘医术倒真的很好。”

    吕公公笑着说道:“可不是,老奴如今过些日子就派人请她来给老奴瞧瞧。”我放下心来,有了吕公公这棵大树,贾云光是不敢轻易对上官云动手的。

    太后说道:“哀家此次请吕总管来,是有一事商议。如今这宫里的太监宫女太多了,难免就有生事的。更有甚者,与外臣勾结,传递消息。哀家想整肃一下宫闱,使这些宫女太监有所收敛。”

    吕公公忙说道:“老奴如今年龄大了,精神有限,又常病着,这些奴才就有些放纵。老奴也有失察之罪,还望太后娘娘恕罪。”

    太后忙说道:“吕总管何出此言,俗话说得好‘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这刁钻奸邪之人本性就是如此,与旁人无关。尧舜那样的盛世,还有奸邪之人,何况这宫里贤愚不齐,难免有奸佞之辈为非作歹。”吕公公一定是因为太后那一席话而多心了,以为太后是说他管理宫闱无方,忙说解释的话。太后忙出言安慰吕公公,表明自己并无此意。

    太后又接着说道:“哀家一是要惩治一下这宫里的奸佞之人,二是这宫里的宫女太多了,每日虚耗钱粮不说,这些宫女也难免幽旷之苦。前朝将年龄大的宫女放出宫去,都被称为仁政。哀家如今也想把年龄大些的宫女放出宫去,使她天伦团聚。”

    吕公公忙说道:“太后娘娘圣明,恩德如天,这宫里人人都要称颂太后娘娘的仁慈。”

    太后微笑说道:“吕公公回去思量思量,这件事怎么办才好。”

    吕公公站起身来,躬身说道:“太后娘娘说的是,老奴回去就办,明日回禀太后娘娘。”说完,行了礼就告退了。这个吕公公也是一个老狐狸,他明白这次整肃宫闱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样他可以借机清除一下异己,因此显得很积极。

    太后也明白有钱大家赚的道理,如果不给吕公公一些好处,只怕会受到掣肘。而且这次整肃宫闱就是给贾云光一个警示,因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擅动贾皇后的心腹的,因此太后就索性把这件事情交给吕公公去办。

正文 第31章 整肃宫闱(下)

    这件事对我而言将是一个机会,我必须善加利用这次机会,借机在宫里培植自己的心腹和势力,将来才有资格去和别人较量。我不能白白为吕公公作嫁裳,因此吕公公走后,我低声对太后说道:“太后娘娘,臣女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后看着我:“你是哀家的亲侄女,有什么话不能说。”

    我忙跪下:“太后娘娘,臣女大胆,但有一句话臣女不得不说。臣女入宫后,就听这宫里的太监们都叫吕公公为老祖宗。臣女想要说如果谁是这宫里的老祖宗的话,也应该是太后娘娘,吕公公如何配称老祖宗?如今太后娘娘将整肃宫闱的事情交给吕公公去做,恐怕今后这宫里的太监就更只知道吕公公,不知道有太后娘娘了。东汉末年,宦官为祸,以致天下纷乱,遂使汉祚移转。唐末宦官之乱尤烈,天子竟不能辖制有权势的太监。殷鉴不远,太后娘娘不可不慎。”

    太后沉吟良久,“水音,你起来,以哀家看来,不如你和吕公公一起办理此事。”

    我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可却说:“臣女愚钝,加上臣女不是宫内的人,恐怕太监宫女们不服。太后娘娘还是将此重任交给别人吧。”我如此做,也是怕太后以为我要揽权。

    太后笑着说:“不要紧,哀家到时下懿旨,你放手去做吧。”

    太后将这件事情交给了我,但我也知道,以太后的聪明,不会不看出我的居心。可太后心中自会衡量这件事情对她的利弊,整肃宫闱对太后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权衡利弊得失,然后作出选择。一件事如果对自己而言,是利大于弊的,那么就要去做。在这世上没有全赢,只有赢得多少之分。正如商人们常说,有钱大家赚,谁也不可能自己独吞全部利益。太后也知道,如果给我一些好处,我会更加卖命的。一如皇帝会给大臣一定的权力,因为皇帝们都知道这样大臣才能更好的给自己办事。而且我在这宫里有了一定的权势,今后为太后办事才能更方便。

    次日吕公公来见太后,行过了礼,吕公公这才说:“太后娘娘,老奴昨日回去仔细思量了一下,这件事应该以放宫女出宫为先。一是把年龄大的宫女先放出宫去,这人少了,整肃宫闱也容易得多。二是那些有些小错的宫女都借着这个由头放出宫去,不失太后娘娘一片慈悲之心。然后再整肃宫闱。”

    太后笑着说:“还是吕总管想得周到,哀家就把此事交给吕总管去做吧。”

    吕公公忙说:“谢太后娘娘恩典,但老奴还有个不情之请。”

    太后笑着说:“吕总管如今也客气起来了,你是跟随哀家多年的老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吕公公说:“老奴如今年纪大了,办事着三不着两的,太后娘娘将如此大事交给老奴办,老奴怕到时办不好,辜负了太后娘娘的恩德。”

    太后微微一笑,“吕总管过谦了,放手去做就好。”

    吕公公说:“老奴是想和太后娘娘讨个稳妥些的人,和老奴一起办理此事,老奴有不到的地方,也能提醒提醒老奴。”我不禁暗自佩服起这个吕公公来,难怪他能在宫里混了这么多年,而且能有今天的地位,果然见识高人一等。他也知道太后将如此大的权力交给他,难免会猜忌他,因此他向太后讨一个人,名义是帮他办理此事,实际上是让太后放心,使太后不再猜忌于他。权力是好东西,可也要取之有道,如果一味的专权、擅权,下场可想而知,这个吕公公才是聪明人。

    太后笑着指着我,“哀家这个三侄女,也还伶俐,不如就让她和吕总管一起办这件事。”

    吕公公忙说:“三小姐和老奴一起办这件事,那敢情好。”

    太后又对我说道:“水音,你年纪轻,历事少,遇事要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