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528章

大唐第一庄-第528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紧密了,世家的兴衰就是大唐王朝绑在一起了。
    不够紧密,必然会出现一些心机很深的世家,借这个机会上位,代替了原有的大世家。特别是在李元兴“英雄母亲”的政策下,这个可能姓会大大的增加。
    反之,与竞争。世家在官场之上都有足够的地位,是帮着朝廷与自己家争,是个人都作不到,人都有私心的。但如果帮着自家与朝廷争,那是自己找死,也是连累家族,最少也是政敌攻击的一个当口。
    真正的公正,难以作到。
    再说到矛盾,世家与朝廷的矛盾过度激化的,眼下的大唐,至少未来五十年内,谁敢与朝廷对抗呢?大唐秦王一个人就够可怕了,再加上贤皇、岚月公主、明月公主。斗得过吗?
    可官坊之事,别说是崔君肃,任何人也阻止不了。他们阻止,就会有无数的二等世家跳出来支持,那个时候,他们反倒落下被动了。
    不如现在就支持,讨论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至少主动权还在手上。
    崔君肃想的细,其余的各人也都想得不浅,那怕是皇族,或者是皇亲都一样。无论是为了皇家考虑,为朝廷考虑,还是为世家考虑的。这件事情,当真是值得一议。
    “此事,也容本王慎重再思考,如果有好建议,就提给你们。”
    “谢殿下!”
    于公于私,官坊的事情,肯定是要开的。
    “今天本王要提供最后一件事情,是军务,也是民务。同样,需要议一议!”李元兴说完,向李二点了点头。李二明白,李元兴说的裁军的事情。
    裁军,当然不是减少军队人数,而是留下精兵,将那些不重要的,打发掉。
    “首先是府兵改革。府兵不再需要农闲时为兵,也不再需要大量准备。府兵一分为二,一为战兵,二为卫兵。战兵就是清楚盗匪,各道府县,眼下盗匪不多,这战兵要有,但不要太多,精兵为主。再说卫兵,这就是维护州县治安的,衙役对付不了的,再让卫兵出战。”
    “殿下在说,常备兵吗?”
    “年满十六,除非考上州学,都要当兵三年。家中男丁多的,县是壮男多的,有些人就可以免了。这些人三年之后,自然就可以回家。除非大战征招,不再服兵役。劳役的部分,改役为钱,用钱去雇佣愿意挣这份工钱的人去干活。”
    李元兴这年提议是得到李二认可的。
    在李二想来,这样集中训练出来的兵,将来真正大战了,全是精兵。
    “十二卫,不再常驻长安,依战区而驻。驻军国库补军费,各战区直接受兵部管制。各道的卫兵,只负责州县治安。这样的话,总督的兵权会减弱,你们有意见就提吧!”
    李元兴说完后坐了下来。
    “殿下,我河南道需要驻军吗?”
    “没必要,河南道、江南道都不需要驻军。”李元兴如实的回答着。
    河南道总督却是松了一口气:“没了兵权,倒是一件好事。省得**心了,我河南道没有意见。只是还有一点,每年府兵支出的这部分军费,河南道的兵少了,这部分钱,还有多余出来的兵怎么办?”
    “全国征兵,河南道的兵训练之后,可能会派往任何一个驻军的道。那部分钱,留够卫兵的部分,多出来的上交就是了。”李元兴也不回避这个话题了,很直接就开口要钱,要兵,要粮了。
    “我江南道支持!”
    已经有两道支持了。
    李元兴又说道:“岭南道、辽东道、河东道、陇西道。总督是总督,将军是将军。身兼两职者,自然政务要管,军务也要管。如只有一职者,管军,或者是管民。这四道,五年内不可能去了军职。”
    “某不要兵权!”
    不是这四道,而是剑南道总督开口了。
    “我这一道,路难行,民风乱。按殿下这么一说,光是卫兵就不容易。再**心防着吐番,很是辛苦。”剑南道总督说到这里,向李二施了一礼:“圣上,不是作臣子的不尽忠,也不是不愿意为大唐出力,有几句话犯禁,圣上可让某讲!”
    也只有这些封缰大吏敢这样说话了。
    都是正二品的大官,负责一道事务,不是李二信任的人也不敢任命。
    “讲,有什么讲什么。”李二痛快的开口。
    “圣上,这管民与管兵分开,臣睡的安稳。手上权太大,怕是夜里房梁上都有人盯着。当年大汉朝,到了末年的时候,袁绍怕就是我们这类人。朝廷不可能不防着,而臣行事也处处小心,御史们盯着,怕是秦将军也盯着。”
    所有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秦琼的身上。
    秦琼这个时候,却作了一件极惊人的事情,卖萌!
    “啊,某脸上有花吗?”秦琼这一招是和李元兴学的,典型的装糊涂,然后又说道:“某昨曰调派人手去高昌,忙到了天亮,刚才有些晕晕欲睡,失礼,失礼!”
    秦琼打哈哈,可众位总督心里不打哈哈。
    你秦琼没有派人躲在房梁上就算给面子了,李孝常想造反。这个蠢货连尾巴都没有藏好,所有参与者,同伙,计划。就象是他写好了一份摆在秦琼桌上一样,谁相信秦琼没有派人查。
    当然,也不会有人知道,这是李元兴早就知道,秦琼收到了情报,是从李元兴处得到。
    “不要兵权。”剑南道总督非常坚决的说着:“军民分离,也是相互的制约。”
    剑南道总督看得明白,就算没有你秦琼。大唐秦王坐在那里,谁能翻了天。这兵权不要也罢。
    冯盎这个时候却说道:“兵权我要。”
    听到这话,所有人都是一愣,江南道总督还打算去劝一劝冯盎的。却谁想,冯盎继续说道:“请圣上给我岭南派一个管民的,无论是二品,还是三品。他管民,我管军。绝对不会干扰他的政务,只要求有什么事相互多说说!”
    众人懂了,冯盎是想打仗争军功。这无论是留下军权,还是民权的。只有交出一半权力,自己也轻松了,而且也回避了许多猜忌!(未完待续。)


第751节 海盗?【第二更】
    冯盎的退让是理智的,至少在此时的大环境下,大唐是不可能有天高皇帝远的土皇帝了。飞舟一曰五千里,有什么地方会在大唐秦王的控制之外呢?
    放弃军权,或者是放弃民权,绝对是理智的想法。
    冯盎正准备继续发言,却看到高公公小跑着进来,在李二面前低语几句。
    出事了?
    会议室所有人都不由的坐了一下来。
    高公公跑去,很快带着一个人进来。
    打扮很古怪的一个人,面孔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别人不认识,冯盎怎么可能不认识,这是他的贴身亲随。
    “报领公!广州发来紧急电报。一条商船失踪了,派了四条船出去找了八天,原本以为是遇上风浪,也没当回事。可八天也没有找到,就在刚才,不知道是什么人在那一家商行投书,开口要二百贯钱,赎人,再要五百贯赎船!”
    冯盎脸都青了。
    不是因为有人敢在他岭南胡来,而是这屁大点事情也敢来这里汇报。
    这是什么地方。上有大唐皇帝,大唐秦王。这满屋子的官员,比自己身份低的一只手都能够数出来,这是大唐顶级大员开会的地方,一条船!就是十条船也值当到这里来报告吗?自己这个随从功夫一流,可头脑真的让自己无语呀。
    更何况,自己的地盘有盗匪,在各总督面前也是丢面子的事情。
    冯盎从几案后离座,走在正中。
    他是准备请罪的,让些许小事打扰了会议,他是要请罪的。
    “冯公,船上是何货物。是在海里被人下的手,还是某处码头。是谁下的手,岭南的人,还是百越的人。先回电,给他们钱,把人和船保回来,我要听活着回来的人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讲出来。”
    李元兴开口了,这倒是让人有些意外。
    “难道五郎准备以此事作开战的借口吗?”李靖开口问道。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海贸一但兴起,海盗是绝对少不了的,我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就急着开战,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干些的。皇兄,我要作一些安排与调整。”
    “五郎尽管去作!”李二是支持李元兴的。
    “冯公,速调任你冯家戴智,先精锐队正十人去天策上将府受训。”李元兴对冯盎说完,立即转头对负责记录的书吏说道:“记录,调秦王府卫士,近卫忠仁赴天策府准备受罚,着倭人十位队正,并招集倭勇士五百人,为海军陆战队。着丹东海兵中朗将李鲨,挑选优秀船长五人,炮手二十人,赴天策上将府受训。着,右武卫程怀亮,耀州受训。调天策赤血卫裴承光回长安,领悟海军陆战卫!”
    李元兴下完命令,书吏捧着让李元兴又看了一眼,没有错误。然后双手捧着李二面前,这样的命令怎么也要让李二过目的。
    李二看过之后,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五郎,海军陆战卫,编制怎么走!”
    “归兵部。皇兄以为如何?”
    “暂时归皇家亲卫吧,调左右监门卫与海军陆战卫暂时天策府统领,长安城虽然大了些,但光是看门的就那么多精锐之士,多少有些浪费。长安城的卫兵,交归京兆府卫兵了,千牛卫如果有必要,五郎也可以派出边疆作战。禁军从此改为羽林军次卫守护,一年时间,完成替换。”李二也在调整着战略布局。
    长安城现在兵太多了,打仗的兵源倒是不足了。
    羽林的战力可以说是一个传奇,辽东之战,羽林横扫三千里,竟然无一人伤,更不要说死亡了。
    李元兴的羽林军正式成员极少。最多的就是羽林次卫,就是羽林军的备选或者是前期训练营人,这部分人的战力,至少可以一当十,面对高句丽普通士兵,一千人敢打十万人。这才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
    禁军四卫,已经十年了,这些人太久没有上过战场了。
    他们,已经不是最强。
    李元兴点了点头,这些全是上过战场的老兵,就是将来不送到战场,老带新,也能起到极大的作用,这个人情他落了。
    “冯公,明年六月,一千八百料战舰,我要五十条。”
    “一定完工!”冯盎没二话就答应下来了。
    李元兴没有说开战,但这一切的举动,就在为开战作准备了。
    “淮南李都督,四千料战船二十条。”李元兴又问李神通,这可是把李神通难住了。思量再三后,李神通说道:“要看冯公能不能给我多提供一些木料,我淮南的木料不了好船。可是冯公也有五十条船要造,秦王殿下这次让某为难了。”
    有话直说,比起绕圈子实在多了。
    “剑南道,造船用的木料。你们可以提供多少?”
    “全力提供!”剑南道总督没有半点犹豫。“剑南道自八个月之前,已经用油泡樟木十万方,殿下如果需要,可以随时起运。”
    剑南道很给力呀,或许是因为李元兴对大唐改造了许多,却唯独没有对剑道作过什么大事。剑南道,就是蜀地,蜀道难成了为制约剑南道发展的一个硬伤。
    “其实,明月她一直想在利州建一座钢厂。只是长安这边生产的炼钢机器根本没有办法运进去。飞舟的起飞重量,就算只带一件设备,都是超重的。有些还是不能拆开,必须整体运过去。这样吧,新飞舟试飞的时候,利州那里准备一下,建一座钢厂,先把利州到成都的铁路给修上。”
    “剑南道,全道上下,无论官商必将全力以赴!”
    打能蜀中到的路,可以说从汉末就开始了,只是一直都没有一条真正的好路。蜀人作梦都想有一条快速的道路,可以让他们把货物运出来,或者把长安的货物运进去。
    “恩,长安到梁州这一段,先修着。最后,梁州到利州,怕是要用人命填了!”
    “这一段,我剑南道负责!”剑南道总督眼神之中是决绝,这一段就是后世汉中到广元的一段,这一段虽然不是山高水深,可却是最容易出现滑坡的地段。要加固,可开路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滑坡而造成大量的人员死亡。
    所以李元兴才说,这是拿人拿去填的。
    “老高,你先别发狠。长安到梁州,三百里山路,秦岭山中你当容易吗?”山南道总督看到气氛有些凝重,笑着说了一句。
    “不容易,花钱多些没有什么,不会有太多伤亡就是了。路线已经设计好了,全长二百七十九,其中九成五,本王要作一个钻地龙,开山洞二百五十里,一口气打通开过去。能一曰洛阳,就能一曰成都!”
    卟通一下,剑南道总督给李元兴跪下了:“某代蜀中百姓谢殿下!”
    “快,快起来!”李元兴吓了一跳,这位剑南道总督他是要叫皇叔的,在皇族之中论辈份是李渊的堂兄弟,而且他还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