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第一庄 >

第20章

大唐第一庄-第20章

小说: 大唐第一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本是繁体字文言文,接近明朝原版的《三国演义》。另一本是现代繁体白话文的《三国演义》。
    李靖面带疑惑的接过了书,先翻开那本薄一些的文言文版。
    先是震惊于这书的纸张,更震惊于这书的印制水平,特别是那些小字竟然如此精细。
    其实李元兴也不容易,找这么一本仿古竖版文言文《三国演义》是多么不容易,发动了三十几个小弟跑了整个古城所有的书店,这才算买到。
    李靖在不停的翻看着书,翻的极快,李元兴坐在一旁安静的等着李靖。
    三国志,李靖自然是读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物他知道,那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
    可当李靖看到博望坡时,将书合上了。
    “最诈莫过于设伏,最狠莫过于绝粮,最毒莫过于火攻。诸葛武候智近于妖,五郎是想让某从此书中找到克制突厥之法?”李靖的语气有些严肃。
    李元兴却笑着说道:“突厥死总好过我大唐人死,我不管什么诈、狠、毒。只要干掉突厥,让我放火烧了草原都行。因为我是唐人,因为我是秦王!”
    “可惜,这伏不好设,粮不容易毁,这点火也找不到好地方。”李靖有些无奈的说着。
    李元兴心中又冒出了一个念头:“圣人提前登基,那突厥会不会提前出兵?”
    ;


第三十六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 一
    “不会,因为这个时候,马不壮,羊不肥。他们怎么也要等八月才会出兵。正因为这样,圣人才会提前登基,就是有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整合国力,对突厥一战,某必胜!”李靖眼下怕的不是败。而是惨胜。
    李元兴又拿出一本文言文的《三国演义》放在桌上:“我哥如果要书,你总要给自己留一本。我有一个想法,那突厥总是要吃饭的,他们的粮食那里来,他们会不会打劫我们的的粮仓呢?”
    “粮仓?五郎有可计策?”李靖来了兴趣,跪坐的身体也直起了几分。
    李元兴盘腿坐在那里的,跪坐这个姿势如同上刑!
    “留下粮仓给他们,加上毒药,或者巴豆粉也行!”李元兴说出自己的计策。
    李靖却哈哈大笑:“五郎此计对付山贼可行,对付大军却是不行。难度有三,突厥来则二十万大军,突厥的二十万大军可不是二十万,再加他们后面跟着的牧民们,少说也有四五十万,我要多少粮食。二来巴豆需要多少。三来大军伙食会验毒!”
    李靖说的很简单,李元兴倒也是听明白了。
    毒上一两万人,对于二十万大军来说解决不了根本姓问题,这才是关键所在。
    聊着又聊到了三国演义,李靖再一次拿起那书一边翻看着,一边与李元兴讨论着里面的战术,两人倒真的心存想从这书中找到对付突厥的解决办法来。
    当李靖读到长板坡的时候抬起头看了李元兴一眼。
    “我脸上有花吗?”李元兴笑问了一句。
    “我知道你为何把刀送给叔宝了,叔宝就象这书中的赵云赵子龙!”李靖的话说到李元兴的心里了,李元兴对三国演义是极爱的,这话题聊起来就没有一个完。
    军士们只当是一位王爷一位尚书在讨论军务,谁也没有敢去打扰。
    却谁想李元兴竟然兴奋的和李靖讨论了一整天三国演义这种小说,真正的军情倒没说几句。
    当晚,李元兴回到自己的秦王府,一个看似年轻的太监在府门前迎接。
    见到李元兴打了个千礼:“殿下回府,奴是宫里选派,请殿下赐名!”
    “我不太懂赐名,我说的名字如果不和规矩你告诉我。你就叫郑和吧!”
    “谢殿下赐名!”郑和跪谢。
    什么规矩不规矩,郑和心说王爷的话就是规矩,这名字叫什么,宫里也不会管。
    陪着李元兴往内院走,眼下王府还没有女主人,一切都是由这个郑和在打理着。
    “殿下,崔、卢、王三家的管事都来找过我,他们在打探王爷您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李元兴听到这话停下了脚步,原本想着这种小事懒得管。可转念一想也不对,这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幸福呀。
    郑和在一旁等待着,就算这卖消息可以挣几个小钱,但首先秦王才是他效忠的第一位。
    李元兴想着大唐对美的标准,都说大唐喜欢胖美人,可自己也没有真正见过几个胖的贵妇。这时郑和又说话了:“这一次,几家都暗中表示,家中十四至十六岁待嫁的有好几位,一定会有殿下喜欢的!”
    十四到十六这个年龄把李元兴雷住了,这也太小了吧。
    自己倒象是一个怪叔叔在骗小孩子看金鱼了。
    李元兴笑了,轻轻的摆了摆手:“我不喜欢过于丰满的,偏瘦一些好了。对于他们,这一条足够了,你说的太多倒显得咱们秦王府对此事过于关心了。你既然能被派过来,就应该懂,本王这是要安抚这些大世家!”
    “是!”郑和恭敬的点了点头。
    秋香两个丫环没有带进长安城来,这里服侍的两人是从宫里选派过来的。听郑和说也是长孙皇后亲自挑选的。
    “要不要送点什么礼物给我皇嫂?”李元兴问郑和。
    郑和摇了摇头:“最近殿下还是不要送礼的好,殿下上次的礼物就给娘娘招来一些小麻烦,那些贵妇纷纷上门,只想从娘娘那里分得一件。好在娘娘事先都分给其他皇妃了,如果再多几件的话,娘娘肯定会被那些妇人们麻烦!”
    “好,很好!”
    一个聪明的,有独力思想又忠心的太监,绝对是一位王爷的好帮手。
    “明天商人们要宴请本王,你陪本王一同!”李元兴说完挥手示意郑和可以离开了,打发了两个新的侍女也下去休息之后,李元兴反倒是郁闷了。在这大唐当真没有什么夜生活呀,连坊间都宵禁了。
    看来,大唐的贵族们夜里忙着造人也是有原因的。
    李元兴睡不着,盘腿坐在桌前练字,看来是需要打造一些椅子了。
    次曰,燕归楼。
    大清晨的时候,燕归楼的伙计全部换上新衣,打扫街面,把整个燕归楼擦的一尘不染。众商人们在晨时就已经聚集到了燕归楼,每个商人都把自己压箱底的好衣服穿上,尽可能在这位新秦王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大唐的人,普通些的一天吃两餐,第一餐大约在现代的十点多,第二餐在下午四点。许多人六点多就睡了,大臣们会在凌晨起床时吃喝一点,要不然到了朝上还不饿晕了。当然富贵的人家,也会有夜里来点夜宵。
    但普通的人家就是两餐。
    李元兴在秦王庄的时候,一直按照自己的时间表吃饭,每曰三餐。
    厨师们只当是秦王就这个习惯,所以也没有给李元兴说普通人如何吃饭的。
    李元兴只当是午餐放在十二点左右,却谁想到大约才早上九点的时候,郑和就来了,说是商人们都已经全部在燕归楼了,大约半个时辰不到就到了开席的时间。秦王你应该准备了,这是正式的场合,自然要穿王袍。
    麻烦,这衣服非常的麻烦。
    李元兴相信靠自己根本没有可能把这复杂的衣服全部套在身上,什么扣什么都搞不清,更不用说这里外还有好几层呢。
    两个侍女光是帮着李元兴穿衣服就足足花了一刻钟。
    到头发的时候,李元兴实在不愿意弄了,随便拿了一条发带把头发扎上。
    李元兴在现代的时候就是半长的头发,这么长的时间从来没有理过发,可两边算起来,有一个多月了,这会已经可以用发带扎住头发了。
    “殿下应该戴冠!”郑和劝告着。
    身为王爷,必要的仪表是非常重要的。李元兴的头发太短,对于现代男人来说,那算是中长类型的头发了。可在大唐而言,太短,短到如果需要戴冠的话,需要用丝线绑在头顶上,李元兴戴过一次。
    就在李二登基那天。
    只有一个感觉,痛苦,难以忍受的痛苦,先不说那东西挺重的,就是扯着头发也很疼。
    “不戴!”李元兴直接就拒绝了。
    “殿下,御史们一定会……”郑和没有说完就被李元兴打断了:“不要废话了!”
    看到李元兴有些不高兴,郑和也不敢多说了,低着头退了出去。而李元兴看了看那个象征着自己身份地位的头冠后,把头冠又拿了起来,扯着头冠的带子提在了手上。
    来到燕归楼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高俭高士廉,看到李元兴将头冠提在手上后愣住了。李元兴指了指自己头顶,那半长不短的头发披着头上,似乎真的没有办法在头顶弄出一个发髻来戴头冠。
    这些都是小节,高俭自然不会多事,依礼节向李元兴行了礼,李元兴伸手一扶:“别把本王当王爷,这长辈向晚辈行礼倒是有些不习惯。”说罢,李元兴作了一个最简单的拱手礼:“这样就行。”
    高俭笑了笑,也拱了拱手。
    对于李元兴这个来自天上的星君,李二身边的近臣们都很敬畏。
    燕归楼内,几位有身份的会首都在门口等着,看到李元兴出现都都是一愣,李元兴笑着说道:“不要盯着本王的头顶看,也不要就本王的头发议论什么的。今天本王戴冠了,别让那些御史有机会烦我。”
    几句非常明显的玩笑话又敬告了这些商人别乱嚼舌头,又让众人那心中的紧张放松了下来。
    李元兴被迎到了二楼,自然是坐在最尊贵的位置上,高俭则在次首陪坐。
    郑和站在一旁,依礼让众商人对秦王行礼,然后代表李元兴说道:“秦王殿下吩咐,先上菜大家共饮。”
    吃饭是小事,这些商人来之前都吃过东西了。
    先不说他们有心事,都不知道李元兴想干什么。再说了,在一位高高在上王爷面前吃饭也很压抑,燕归楼的老板倒是有心了,上的全是精致的小菜,份量却并不多。
    李元兴每一样菜都品尝了一遍之后,心说大唐的伙食绝对是绿色食品,就是手艺差了点,想来应该是差了工艺水平与香料上。不过这些是小事,等百姓们有钱了,自然会有无数人去研究怎么吃好,穿好,玩好。
    大唐的酒也喝了几杯,淡,却很香,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十七节 狂热的大唐商人们 二
    李元兴这种酒量不好的人喜欢这酒。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淡,度数低。
    “郑和!”李元兴放在筷子轻呼一声,郑和立即会意,给小太监打了一个手势,小太监捧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着一瓶李元兴从现代带过来的酒,正宗的白瓷瓶十五年茅台。
    “这酒本王这次就带了四瓶,我兄长可能还没有喝上呢。今天大家品尝一下,然后说正事。”李元兴说完点了点头,
    郑和亲自从托盘上拿了一个两钱的小酒杯,给高俭倒上。
    至于商人们,他们还没有资格,小太监给倒上他们就跪谢了。
    酒不多,就一瓶。来的商人们不少,会首,宿老这样的身份自然有一钱品尝一下,那些地位低的,能有半钱就不错了。
    这燕归楼二楼厅不小,酒香却浓郁至极。
    众商人跪谢!
    高俭这时小声说道:“圣人还没有喝过,我等喝了不合礼!”
    “没事,自家哥哥不会计较这些。已经送进宫去,想来兄长此时还在朝会,午时就会喝上,安心喝。”李元兴安慰着高俭。
    高俭还没有喝,却注意到商人表情古怪。再闻了闻面前的酒,向着皇宫的方向一礼后才浅尝一口,直呼仙酒。
    众商人听到高俭评价,齐声高呼仙酒。
    李元兴这时站了起来,却挥手示意商人们:“都坐好,本王这些召集你们来。也是圣人的恩典,本王在庄子里说过一句话,本王以秦王之名作保,要让那些工匠们出一个有爵位的,士农工商,商比工贱,但是你们手中却有钱,比工匠们过的好些。所以工匠们真正算起来,比你们低一级。”
    众商人有许多都开始流汗,他们不知道李元兴想干什么,紧张的不得了。
    李元兴又说道:“本王今天也承诺,给你们也有一个争爵位的机会!”
    商人们更怕了,这不会是要让他们捐钱吧!
    “你们有商会,今个先说丝绸,大汉朝时就有丝绸卖到异邦。你们这些商人知道在罗马帝国,就是那几万里之外的异邦,丝绸什么价吗?有知道的可以大胆说!”
    当下真的有商人出来。
    “回殿下的话,丝绸卖给异邦商人的价是,上等普通丝绸每匹两至四贯钱,想来异邦商人行走万里,有十倍百倍的利。”
    “十倍,哈哈哈!百倍,哈哈哈!”李元兴大笑,笑的商人们更紧张了。
    李元兴将手中的酒杯用力的摔在地上:“本王告诉你们,是两倍的价。用重量,两倍重的黄金换一份丝绸。本王不知道,一斤丝绸有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