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篡明 >

第227章

篡明-第227章

小说: 篡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硝烟散去,再看时,日本天皇已经尿了裤子,大小便失禁,脸色煞白,嘴唇乃至全身都在哆嗦。
    “枪法不错吧”李辉冲身后的士兵们做了个胜利的手势,士兵们放声大笑起来,在天皇耳朵里,这种小声几乎等同于野兽的咆哮了。
    下毒的厨师被找出,拉到大殿上,被东山军就地正法,宫廷厨师们看得胆都吓破了,急忙按照李辉的命令去准备晚饭,同时在东山军的威逼下,天皇换好衣服,前来陪同李辉宴饮。
    “你这日本除了鱼片没什么好东西。”李辉吃了一口,又吐出来,“什么东西,都没做熟,你们是禽兽吗?还吃生食?”
    “生鱼片,是很好吃的。”天皇不敢大声说话,连手都不敢伸出来。
    “听说你们日本的舞蹈不错,去跳上一曲来。”李辉摆手道。
    让一国之君为敌人跳舞,这是最大的侮辱。
    天皇已经没了脾气,如果他再敢有脾气的话,脑袋就得搬家,
    天皇很不情愿的跳了一曲。李辉也看不明白,只见那几个脸色煞白的舞姬也下场跳舞,屋里哇啦的不知道唱些什么。
    “呜哩哇啦的都是些什么东西”李辉撇撇嘴,“东山将士,随我唱起来”
    “长车踏破贺兰山,楼兰城下将军骨……中华军威震万里,卫霍马踏征四夷……谁敢犯强汉,虽远必杀之……秦皇汉武终尘土,唐宗宋祖已往矣,大汉雄风谁来震,天下尽看凤凰旗”士兵们和着拍子跟着唱,最后汇成洪亮的军歌,每个人都被这种气氛感染,天皇虽然听不懂,但是听那雄壮的曲调。也是一阵阵胆寒。
    一曲终了,李辉意犹未尽的拍拍桌子,“天皇,你感觉如何?”
    “威武雄壮,传神极了”天皇壮着胆子说道,脸上硬是挤出一点笑容来,却比哭都难看。
    “呵呵也好,断头饭也吃了,这首歌也算给你送行了。”李辉一招手,立刻跑过来四名士兵,“招呼天皇上路吧,刀快点,这小子怕疼。”
    天皇这才明白李辉要杀他,他吓得跪在地上,四个士兵扯着他的两条腿往外拽,天皇死死抓住门框不放松,四个士兵相视一眼,拔出腰刀,“咔咔”两下将天皇的手剁了下来。
    “做得利落些”李辉不满的叮嘱道,“注意卫生一会把血迹擦干净”
    门外传来了一阵阵惨叫,东山军将天皇绑在柱子上,当着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以及三万日本俘虏的面将天皇的胳膊,腿一截截剁下来,每剁一截,士兵们就爆发出一阵欢呼,三万日本战俘眼中的恐惧就加深一分。
    最后日本天皇被剁得只剩下躯干和一个脑袋,士兵们将他扔进一个大酒缸里,倒进烈酒,天皇疼得在酒缸里一抽一抽的颤,人们爆发出狂笑声。
    (是不是太血腥了?)
    皇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被三十五个壮汉轮过之后,下身全是血,拉到李辉面前,李辉看看这个皇后,姿色还不错,“先不要惩罚了,等养好了伤送到掘港东瀛之花,就这姿色,就这身段,绝对能当头牌。”
    “国公爷,雅蠛蝶是什么意思?”参与**的一个士兵问道。   
第五十八章 平定扶桑(三)
    第五十八章平定扶桑(三)
    “你问这个干什么?”
    “刚才这女的一直在喊雅蠛蝶,小的不懂是什么意思。”小兵搓搓手,提提裤子,有些害羞的说道。
    “多好的士兵啊”李辉心中感慨万分,“就是很好很爽很舒服,eonbaby!”
    士兵一头雾水,挠着脑袋想了半天,憨厚的笑起来。
    一国之母被送进ji院,被千万人享受,也真应了李辉那句“与民同乐”之语。
    从此以后掘港东瀛之花便加了一个招牌“日本皇后,身姿妙曼,专待君来。”一时间人潮爆满,都以干一下日本皇后为荣。
    颇有商业头脑的沃顿船长由此开设了“日本皇后”“日本嫔妃”“日本宫女”等多种特色招牌,为东瀛之花招揽了数不清的顾客。
    (要想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摧残,消灭他的自尊心。很不幸我们的汉民族的自尊心现在正在被慢慢摧残掉。我不敢想象我们民族以后会怎样。我甚至不知道以后如何来教育我的子孙后代。)
    日本传承千年的天皇一朝覆灭,末代天皇被泡在酒缸里成了“人彘”,日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一点点的被屠杀和奴化消灭掉了。
    德川家光手下的三万人侥幸没有遭到屠杀,而是被送到银州银矿进行劳动,东山军飞云营留在日本,不干别的,专门配合沃顿船长将日本人抓获,卖往南洋,作为奴隶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川家光依旧作为日本幕府将军存在,拥立一个不知哪里捡来的傻子作为天皇,但是他已经被东山军吓破了胆,不敢有任何的反抗行动。
    日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
    李辉率领东山军班师,回到掘港,此时已经是腊月二十三,马上又要过年了。
    这次远征日本,将这个隐患永久性的解决掉,李辉还是有些不放心,下令张翼率领驻扎在松州的东山军第二十三营和当地驻军对日本人展开镇压,但凡有反抗,马上全村屠戮。
    “为华夏民族消灭永久的祸患,是我毕生的追求。”站在巡风号的甲板上,李辉面对码头上几万百姓,发表了一次颇富有感染力的演讲。
    “好”百姓们拍手称快。
    雷通一眼就看见前来迎接的赵员外的大闺女翠玉,顾不得天气寒冷,扑通一声跳下船,弄得满身都湿透了,趟着海水向岸边走来,“翠玉,俺在这”
    翠玉看他满身湿透的样子,微微皱起眉头,手指戳在他的额头,“你傻啊,这么冷的天,跳进水里,你不要命了?”
    “俺,嘿嘿,俺一看见你,就高兴得什么都忘了。我马上回去换衣服。”
    “哼,傻蛋”王承化羡慕的骂道。
    “够笨的。”李辉看着王承化,说了一句,不知道是在说雷通还是王承化。
    ……
    滁州,位于安徽地界,地势险要,是皖南重镇,宋欧阳修曾有“环滁皆山也”的文章留世。
    张煌言站在滁州城头,向远处眺望,经过一番苦战之后,付出了三千兵士的伤亡,张煌言终于拿下滁州,打开了通向南直隶的门户。
    “据此三百里,便是中都凤阳,现在东山军游击队已经在那里开辟了大量的根据地。”张煌言向身边的几个将领介绍到,“只要咱们和游击队两面夹击,定能打出一片大好的局势来。”
    “报”一个小校快速跑来,单膝跪地,“报抚国公,安国公、天下兵马副帅李已经消灭东瀛叛逆,擒其国母来朝,圣上龙颜大悦,人心振奋”
    “李仲卿真乃蛟龙一般的人物”张煌言托着下巴想了一阵,“拿纸笔来。”
    张煌言提笔为李辉写了一首诗,赞扬李辉屡战必胜,同时提醒他要小心朝中奸人陷害,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凡事还是低调些。
    “抚国公,现在已近年关,咱们是不是等年后再去攻打凤阳?”张煌言的部将刘世勋提醒道。
    “也好,咱们就此搬兵吧”张煌言一笑,“刘世勋听令,责令你带领东山军第三十一营,三十二营镇守滁州,不得有误”
    “是”刘世勋单膝点地,以手击胸,加入东山军之后,不但换了军服,军队的礼节也在逐渐向东山军靠拢,如果不是张煌言军队有特殊的标志,根本分辨不出来。
    “我就班师回朝了。”张煌言又是神秘一笑,把刘世勋笑得有些懵了,“祝国公一路顺风。”
    “这个是自然的。”张煌言点头道,“不顺风的是敌人们。”
    ……
    李辉接到张煌言的信件之后,高兴万分,当他读到“将军一令惊天下,三千虎贲下残城”的诗句时,嘴角微微上扬起一个弧度,得意的神色溢于言表。
    就算是圣人,也是很享受赞美的,谁愿意每天挨骂,对么?
    “苍水兄西征滁州,我本是不同意的。”李辉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滁州地处长江中游,地势险要,属于长江中游的枢纽,如果占据这里,就可以掐断吴三桂平西军的北上线路,让他们以为我们一直在对他们平西军打造包围圈,反而会刺激他们偏向满清。”
    “那我们要放弃滁州么?”雷通问道,李辉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吃进嘴里的怎么能吐出来?坚决不能放弃”
    “如果我军现在就与平西军交战,满清定会倾全力进攻,咱们的胜败未可知。”高元华很冷静的分析道,“依照现在的粮食储备,我军断然支持不到明年春天的。”
    “大军调动不了,咱们就采取小部队骚扰,最近京师有什么消息么?”
    “京师一切正常,但是满清正在山东,陕西,北直隶等省签军,已经准备好在明年初春进行大规模跑马圈地,看样子誓要把整个中原吞下去了。”李俊不无忧虑的分析道。
    “就怕他吞得进去吐不出来。”李辉笑道,“传令观察营,但凡有条件就要加入满清签军行列,潜伏待命。”
    “是”
    李辉转过头去,问徐有田,“有田,我让你准备的东西都弄好了么?”
    “大哥放心,一切稳妥。”徐有田拍着胸脯打包票,“只等您下令来去了。”
    “干得好去把程六给我叫来”
    观察营的程六听闻李辉的召唤,扔下筷子就跑过来,“大哥,有什么任务要交给我们?”
    “任务很简单,”李辉慢悠悠说道,“你去水泥厂提几个死囚犯,之后按照我的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好,我一定做得漂漂亮亮的。”程六点头称是,急忙跑出去,准备下面的事宜。
    ……
    晚上起风了,刚才还是一片晴天,忽然阴云密布,看样子八成是要下雪了。
    吴三桂站在饶州的城墙上,向远处眺望,据此五十里,就是东山军游击队控制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双方约定互不进攻的交界点。
    吴正走上城头,“叔父,您看……”
    “满清答应咱们的三百万两银子到货了么?”
    “在路过运河的时候,被东山匪人给劫走了,现在满清正准备兴兵讨伐山东游击区,追回这三百万两银子呢”吴正嘲笑的说道,“山东就是满清的自家门口,却被人给劫了,这要是传出去还不得为天下人耻笑啊”
    “满清外强中干,不过是得了好时机。”吴三桂说到此处,脸色微微一变,想起当年辽东故事,心中感慨万千。
    “若大行皇帝不死,我大明或许现在仍然一统江山。”吴三桂叹了口气,“这天下兴亡,讲究的也是气数,气数到了。纵有百万良臣谋士,怕也难有回天之力。”
    “叔父,我平西军不若全军归顺东山军,东山军现已拥立太子朱慈烺为帝,建立永安朝廷,加之他们得到传国玉玺,这中华正朔之名不可置疑,天下士人归顺如过江之鲫,咱们手下三十万大军,要是归顺的话,也能封个王爷什么的当当。”
    “永安朝廷看上去一团和气,其实内地里暗流涌动,东山军一家独大,文官集团早就不满,”吴三桂笑着分析道,“东山武人集团和永安文官集团早晚会有一战咱们要做的就是居于满清和东山军之间,让他们鹬蚌相争,咱们正好从中得利,说不定将来咱们也能建立一个大周朝廷来。”
    “到时候叔父您就是开国皇帝,我兄弟吴应熊就是太子殿下,我也是一方王爷了,哈哈”吴正也跟着笑起来。叔父两人都沉浸在无边的YY之中。
    “报”斥候跑上城墙,手持一封加急信件,“启禀大帅,湖口我军遭满清军队偷袭,损失惨重请将军定夺”
    “什么?”吴三桂吃惊的拿过信件,展开快速浏览一番,信使湖口守备周永所写,上面陈述了昨晚湖口被满清不明小分队偷袭,伤亡达上百人。同时还发现了战死满清士卒的尸体,作为证据。
    东瀛有国名日本,现为我大楚东方行省。国有君主曰天皇,国小地贫民刁,喜喧yin,弃正道。yin技甲于天下。太祖以为耻,遣使规劝,倭人哂之。后倭人内乱,太祖不计前嫌,发兵助之。遂平东瀛之乱。天皇感恩,愿以国土居民内附。
    《通鉴》列藩   
第五十九章 党争渐起(一)
    第五十九章党争渐起(一)
    “马上给满清发信,问个明白”吴三桂心头一阵乱跳,难道满清对自己起了疑心?这可大大的不妙。
    “是”斥候跑下去,吴三桂叫过吴正,“贤侄,看来这事态发展越来越复杂了,你去拜见一下李辉,去和他好好谈谈,顺便探探口风,会不会是他们假扮的,故意挑拨咱们平西军和满清的关系。”
    “好”吴正向吴三桂行了个礼,跑下城墙,将吴三桂一人留在城头。
    “不简单”吴三桂看着城里的万家灯火,说出这三个字,叹了口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