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忠武公传奇 >

第41章

忠武公传奇-第41章

小说: 忠武公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煌难≡翊床煌拿私峋帧T阢旰拥幕始衣胪飞希铎虾颓畟m楼船同时抵达,但一边举行的是热烈的欢迎仪式。锣鼓喧天,太子迎接,场上还挂着“热烈欢迎吴越国王进京觐圣”的巨幅标语。而另一边举行的是庄重的献俘仪式。甲兵分列,武警押送。场上挂的是“热烈庆祝平唐战役全面胜利”的巨幅标语。第二天在崇德殿举行的觐圣仪式更是让李煜无地自容。李煜因违命不从,太祖封其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同时还极具讽刺意味地封他的皇后为郑国夫人。钱俶则因为归附大宋,太祖策封其为吴越国王,天下兵马大元帅,特赐“剑履上殿,书诏不名”,还打破祖制策封其妻孙氏为吴越国王妃。

太祖得知忠武公也随同李煜来到汴梁,十分高兴。百忙之中在崇德殿专门接见了忠武公。鉴于忠武公能言敢谏,成就乾德元年“杯酒释兵权”谋略,犒师返唐之后又极力主和的丰功伟绩,太祖任命忠武公为大理寺评事。

当时,在忠武公的心目中,第一敬仰的人是光武先帝,第二就算是宋太祖了。他认为,曹魏小丕,有才无德;晋武大帝,始治终乱;炀帝杨广,荒淫无度;大唐太宗,有勇寡谋。只有太祖,性情仁厚,谋略过人。当年,太祖夜访,忠武公虽然提出了剥夺功臣兵权是消除内患的重要途径,但对于采取什么措施来让身经百战的将军们心甘情愿地交出兵权却没有良策。想不到太祖一夜深思,“杯酒释兵权”,比光武先帝还要技高一筹。但是,更让忠武公目瞪口呆的还是他“一国两制”思想的创立。

九百七十五年,大宋挥师南下,兵指金陵,平唐告捷。一时间,朝野上下都有些自高自大。特别是一些在平唐之役中立了战功的武将,趁机自吹自擂,说是只要大哥发一句话,兄弟们无须解甲卸鞍,一鼓作气拿下钱塘再洗征尘。一些没有参战的武将更是邀功心切,纷纷说大哥可不能厚砖薄瓦,荡平吴越也要给我们留些建功立业的机会呀。一时间,朝堂之上有如菜市,人声鼎沸。但太祖只是含笑不语。不久,太祖在崇德殿召开大会,宣布的却不是平吴作战方案,而是要封钱俶为吴越国王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人事任命。气得几个没文化的鲁莽武将当时就操娘捣**,扼腕叹息。还有几个更蠢的家伙想自己南征北战枪林弹雨,到如今才只混了个偏将,而大哥竟然封阶级敌人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实在是委屈的不行,还搂着头蹲在地上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大家都纷纷上疏,说这样的做法不合礼制。太祖振振有词,掷地有声地说道:

宋朝之于吴越,无论国力兵力,犹虎狼之于狐兔,雄鸡之于虫蠹也。然势与俗化,礼随变具。自古明君都是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法令制度,各顺其宜。方便国事,未有陈规。我朝制礼应以利国利民为本。今吴越明势知时,恤民全国来附,焉有不纳之理?四海之内,莫非王土;九州百姓,皆是子民。何来贵贱亲疏?连年征战,仓廪靡费,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罪孽也。吴越历代国王恤民为本,兴修水利,劝课农桑,选贤任能,严明赏罚。五传至钱俶,更是殚精竭虑,勤政务实,功不可没。十三州八十六县风淳俗雅,百姓安居乐业,不可惊扰。“一国两制”自我朝始,以示殊恩!

一千九百八十二年,我还在江州师专做文学梦。这一年的冬天,在中国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新修的《宪法》秉承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二猫论”创立者的旨意,正式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写进了大法,从而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就今天而言,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一国两制”也是中国富裕强盛的必由之路。但就当时而言,全国人民都只知道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锲而不舍,前仆后继,一直要走到共产主义去。怎么又要去搞资本主义呢?很多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坚决想不通。纷纷上书中央,说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也有些愚蠢的家伙,象大宋开宝八年的那班武夫一样,搂着头蹲在地上呜呜咽咽地哭。但是,包括我在内的激进的年轻人想得通。那段时间大家都把“管他白猫黑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作为一种时髦思想的标榜整天挂在嘴上。有人还真就在南昌的一座大桥的桥头上塑了两只巨大的猫来诠释这一理论。历史知识浅薄的青年们都对“一国两制”创造性的提出崇拜得不行。这年寒假,我在忠武公面前也是大吹大擂,把“一国两制”的首创吹上了天。忠武公只是冷冷地说,“一国两制”势在必行。只是这不是他的首创。首创者是宋太祖赵匡胤。真是一盆冷水把我青春的烈焰化为灰烬。

一个是“杯酒释兵权”,一个是“一国两制”,两项创造性的雄韬伟略使上千岁的忠武公对宋太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决心恪尽职守,勤奋务实,为大宋的繁荣昌盛作出无私的奉献。

大理寺就是今天的最高人民法院。大理寺评事的职责就是对大理寺所办的案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以确保案件办理的公正性。忠武公认为太祖是一个仁德之君,因而对给他的职级待遇和工作岗位并不在乎。他想岗位安排只是革命分工不同,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国家富强,让人民幸福。吏部的官员找他谈话以后,他认识到大理寺评事一职十分重要,担负的是维护司法公正,纠偏祛邪,杜绝冤假错案的重要职责。他十分乐意地接受了这个职务,并且很快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上任之初,忠武公对工作非常积极认真,在太祖的大力支持下,人民陪审员、风纪监督员两支队伍迅速建立并积极参与审判工作,事中监督得到切实加强。忠武公还打算积极履行职责,平反冤假错案。于是,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大理寺的档案室里,对每一本积满灰尘的案卷吹毛求疵,仔细阅读。但给他的印象却是大宋初年的审判工作确实公正,反腐惩贪,整肃吏治的力度确实大。数年来,一大批省部级、司局级高官纷纷落马。供奉官李继昭盗卖公物处以极刑。宗正少卿赵砺贪污公款削职为民。职方司员外郎李岳接受贿赂斩首弃市。监察御史杨士达滥杀无辜被判死刑。殿中侍御史张禺为政不公杖决流放。司局级以上的高官每年都要干掉几百个,州县的刺史县令被流放斩首的更是不计其数。忠武公对太祖更是钦佩不已,便对管理档案的卷宗库丞说,如此吏治,公正廉明,必至风清气正,大宋天朝定能江山永保,繁荣昌盛。但卷宗库丞却冷冷一笑,指着角落里的一组档案柜说,余大人若有兴趣,可以抽空看看那里面的卷宗吧。忠武公调出来一看,全都是皇弟开封府尹赵光义、宰相赵普和开国元勋石守信、赵彦徽、张铎等人收受贿赂、贪污公款、横征暴敛、走私贩私、欺压百姓的举报信和调查取证材料。每份卷宗里都有大理寺卿亲撰的调查报告和太祖皇帝“暂存”的红批。忠武公十分纳闷,这不是“只拍苍蝇,不打老虎”吗?

看了这些案卷以后,忠武公自以为是的老毛病又犯了。他觉得依照“定岗定职定责”三定方案的规定,作为大理寺评事,这些事他必须要管。于是,他搂着这些卷宗去找大理寺卿。大理寺卿是个十分耿直且富有正义感的人。听了忠武公的陈述,他激动地说,我们都是法律工作者,严格公正执法是我们的天职。你想想我能赞同这种做法吗?没办法呀,查办四品以上官员要报告这是皇上的规定,你没看见那上面皇上的“批红”吗?不服气的忠武公便又搂着卷宗去找太祖皇帝。太祖皇帝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他的汇报后,却是眉头深锁,沉默不言。忠武公便激动地说,皇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能深得百姓拥戴呀,法不责上,法不责高,民心必失呀。《建隆重定刑统》是皇上钦定,那上面说过国戚元勋不在法网吗?如此罪大恶极,不依律严办,天理难容。

听完忠武公慷慨激昂的陈述,太祖沉思良久才严肃认真的说道,先生所言句句在理。自古以来,失民心者失天下。道路不平众人踩,吏治不公,亵律枉法,国将不国。但是,当前四海未定,民生凋惫,建国大业任重道远。光义、守信等目无法纪,罪孽深重,但他们都是为革命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的元老。十年前,得先生指点“杯酒释兵权”,但是,他们还有许多部属手握重兵。朕若杀之,一恐其他勋臣心寒,生兔死狗烹联想。二恐树倒而猢狲散,叛逆分庭而抗礼。朕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哇。先生直言而谏,大宋忠臣也。还望先生审时度势,保全自己才有机会消灭敌人呐。这样吧,朕赐先生“丹书铁券”,剑履上殿,书诏不名。将来时机成熟,大宋还要仰仗先生仗义执言,为国分忧。

至此,忠武公才明白太祖皇帝“暂存”批红的良苦用心,他将太祖嘱咐默记于心。但是,就在这年十月,太祖忽然驾崩,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

前面说过,忠武公是随同李煜一起来到汴梁的,除了工作上时有分歧之外,两人感情也非同一般。李煜降宋之后,名义上做着左千牛卫将军,实际上是被软禁在家里,虽然不用上班,但也没有什么自由,天天只躲在家里写写去国思乡痛哭流涕的诗词。当时,在李煜的旧臣之中,只有忠武公和徐铉两人被特许可以随时探视。九百七十八年新春,忠武公在大街上买了李煜爱吃的金陵盐水鸭,沽了一壶好酒来到李煜家里,打算陪旧主小酌一回,聊解他的亡国悲情,却只见后主一人独自垂泪。忠武公再三追问,才知道旧年除夕,他老婆依例入宫谢恩,至今未回。

经过调查,忠武公得知,太宗赵光义早就垂涎李煜老婆郑国夫人的美色。旧年除夕,身为命妇的郑国夫人依例入宫谢恩,太宗着太监假传皇后懿旨,要留她磋切女红。谁知等来等去,却是太宗要她陪酒侍寝。郑国夫人自然坚拒不从,但**皇帝赵光义却命令数名宫女捉住她的手脚强幸了她。一连半个多月太宗夜夜强幸,恋恋不舍。郑国夫人羞愤难当,天天以泪洗面。更让忠武公不能容忍的是,此后,**太宗时不时就要假托皇后懿旨,今日赏花,明日品茶,千方百计召幸郑国夫人,且一留就是十天半月,全然不顾帝王风范,真可谓**不如。忠武公决心与太宗大**作坚决斗争。

这一天,早朝之后,太宗正要退朝,忠武公上前一步朗声说道,皇上,臣还有一事要奏。

太宗一看是忠武公,答道,准奏。

忠武公曰:臣闻得天下难,治天下更难。史有明君言曰:民之于君,犹水之于舟。载舟者水,覆舟者亦水也。天下何以为治?广施仁政,德治也。恤民为先,恩治也。令行禁止,威治也。律定严行,法治也。四策并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太祖立国以来,偃兵罢战,轻徭薄赋,惩腐肃贪,是为恩威并举。然,何为律定严行?臣以为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其主旨。何为执法必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皇上犯法应与庶民同罪。古有圣贤,割发代枭,是为典范。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建隆三年,工部尚书判大理寺事窦仪奉命修撰《建隆重定刑统》,凡三十卷二百一十三门,律定“十恶”、“五刑”,是为大宋根本大法。颁布以来,刑吏恪尽职守,罪恶伏法,冤昭耻雪,何论贵贱?万民称颂,国泰民安。实践证明,《建隆重定刑统》乃依法治国之根本,理应以一贯之,才能永葆江山本色。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臣以为,忧国忧民忧君是人臣本职。史官唯实,谏官唯直,法官唯公,才有风清气正,朗朗乾坤。如若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做人美德丧失殆尽。大家眼睁眼闭,姑息弥盖,恶不得伐,善不得赞,国家必生垒卵之危。臣工居大理寺评事,搜索罪孽,监督狱断是本职。无视恶行是为失德,知而不弹是为失职,弹而不就是为无能。微臣鄙见。不知皇上肯苟同否?

太宗曰:然。

忠武公曰:据臣调查,旧年除夕,降唐国主李煜妻,命妇郑国夫人依例入宫谢恩。皇上假皇后懿旨,挽留宫中强幸了郑国夫人。之后,隔三差五,以各种借口召幸,少则三五日,多则数十日。致使陇西公左千牛卫将军李煜蒙受羞辱。郑国夫人痛不欲生。其行为属“十恶”之十,依照《建隆重定刑统》“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强者加一等”的规定,应判皇上徒刑三年,决脊杖二十。皇上意为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