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王者 >

第46章

三国王者-第46章

小说: 三国王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管宛郡?好大的口气,请问你们有陛下的圣旨吗?”孙灿对着下面高声喊道。
    这时,从对方的军中走出一个穿戴显眼的将军,他道:“我就是蔡冒,奉荆州刺史王睿,王大人的命令前来接管宛城。至于任命书已经在上报洛阳的途中,相信不久就会有消息下来。”
    孙灿大笑:“那么就请蔡大人回去吧!陛下早在几天以前就任命我孙灿为宛城太守了。任命书怎么可能下的来?”
    下首的蔡冒听了怒急,王睿用人重贤,他品行不端,一直未得到王睿的重用。但是贤才毕竟是少。自从原太守秦颉死后,王睿想来想去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于是,就上报朝廷,让朝廷择贤。
    蔡冒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千方百计的说服了王睿,让他担任宛城太守。
    王睿被蔡冒的假象迷惑,就同意了蔡冒的请求,让他担任宛城太守。
    却没想到孙灿要比蔡冒快上一步,他先以皇帝的任命书接管了宛城,让蔡冒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怎能让他不气愤。
    蔡冒怒道:“孙灿小儿,我才是名正言顺的宛城太守,若是识相快快让出城池,交出太守印记,不然……哼、哼……别怪我蔡冒不客气,你也不想象着荆州是谁的地旁。”他的口气好大,大得可以一口吃掉整个宛城。
    不过,孙灿却最讨厌他们这种只有口气,没有实力的世族大家。
    当下,也不给一点颜面,冷笑道:“我不相信蔡将军的口中名正言顺,比得上我手中的圣上亲谕。至于不客气,我到要看看谁对谁不客气?”当下,下令:“摆军布阵,开门迎敌。”
    孙灿的五千大军依次排列,分别是一千宣曲胡骑,八百“陷阵营”两千刀盾兵和一千多长枪兵。
    孙灿看了一眼对方的布阵,嘴角露出一丝讥笑。他本来就着常人没有的直觉,善于在阵战中找寻对手的破绽。就连用兵大家布阵,他也可以依照直觉找出对方弱点。
    而蔡冒所布的阵行确是不堪一击漏洞百出,他才粗略的看了一眼,就找到了六、七处之多。
    刘华更是笑出了声,说道:“这不是水上鱼鳞阵吗?怎么用到陆地上来了?看来这个蔡冒当真只会水战,不会陆战。在陆地上,摆设水上战法,哪有不败的道理。”
    孙灿看了一眼徐晃,说道:“公明,此战由你来指挥,可有把握破敌?”
    徐晃傲然道:“当然。”对于自己的能力,徐晃还是相当有自信的。
    孙灿在道:“迫使他们投降,减少对方最低伤亡,而我军的死亡人数为零,你可由把握作到。”
    徐晃将对方的阵型琢磨了一遍,然后在将自己这方的战力评估了一下,说道:“如果让徐晃全权指挥这五千军士,有五成把握。”
    “好”孙灿说道:“孙灿静侯佳音。众将士听令此战由徐晃全权负责,若有违背,按照军法论处。”
    徐晃一震,顿时明白孙灿在试探他的实力,他清楚如果这一样能打的出色,以后绝对可以得到重用。
    徐晃道:“徐某初来咋到,得将军看中为以重任,等会得罪之处还请勿怪。”
    只有将和,才能相互依托,发挥最强的实力。徐晃知道这点,对于孙灿的重任,他感激之余,还略带了些惶恐。毕竟,他加入军营才不过一天,就被任命为总指挥,生怕军营中有人不服气。
    不过,他才初入军营,对一切并非很熟悉,他低估了孙灿对这支军队的控制力,还有几位将军的坦荡胸襟。如果,不是如此,孙灿有怎会让徐晃一个新人来指挥他的军队?
    高顺道:“孙将军既然如此吩咐,必有他的用意,徐将军下令便是,我等无不遵从。”
    张飞、樊武也在一旁附和。在他们的眼中,孙灿的命令就是一切。
    徐晃暗叹:“孙将军小小年纪,就让这些猛士、英才无愿无悔的为其效命,确实不简单。看来我的这一步是走对了。”
    不及多想,他就下令道:“樊武将军领一千骑兵由右翼出发,绕至敌方身后,吸引敌军,但不能于之交战。张飞将军,你领两千刀盾兵和一千多长枪兵移到敌方左翼,只许拖延,不许前进攻击。高顺将军就领余下八百陷阵营,从中间突击。”
    “分而化之,擒贼擒王。师傅,您说的不错,公明确实是少有的大将之才。”孙灿明白了徐晃的用意,不由出声赞叹。
    刘华笑了笑,作为大魏的五子良将,岂能是等闲之辈?对付一个蔡冒实在是绰绰有余。
    战斗打响,徐晃令中军点鼓三通。
    樊武的一千骑兵飞驰而出,依照徐晃之命,从右翼向敌方的后部冲去。
    蔡冒冷笑:“区区千骑,何足道哉。”当下点命蔡合前去抵挡。
    张飞的三千人马也杀向了蔡冒军的左翼。
    蔡冒更是不屑,心想:“对方总共就只有五千,但双翼的兵力就已经高达四千,对方的主阵定是异常的空虚,我正好趁机破之。让这无礼的小儿见识一下厉害。”
    于是,他又命蔡中领一千前去抵挡张飞的三千,不求败敌,只要拖住即可。
    总的来说,蔡冒还是有些本事的,并非一无是处,他的这种打法确实是可以用来破敌,但是这仅限于一般的敌人。
    他认为自己中心的三千主力可以吃得下孙灿中军的八百士兵。可是,他不知道对方这中心的八百陷阵营即便面对万余士兵也不会落于下风,更何况是区区三千士兵。
    两军相碰,蔡冒的三千主力顿时遭到了重击。
    高顺在平常的时候是一位威严的将军,但一上了战场,你们他就成了一只有着自主能力的狼王。
    而在高顺带领下的陷阵营就有如一群无所不能的狼群,纵然对方的兵力是自己的四倍,依旧稳稳的占据了上风,用自己的利齿和锐爪给予了对方致命一击。
    蔡冒的前部,被陷阵营一击既溃。
    就在蔡冒心寒的时候,一个威武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蔡冒身旁的侍卫大惊,急忙舞着兵器对来人刺去。
    来人正是徐晃。
    要想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那么就必须让对方失去指挥的统帅。他先让樊武、张飞、分化对方的实力,并将自己的中军掏空,让对方觉得有利可图。当对方聚集全部兵力,攻打中军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对方的中军也陷入了空虚。
    而他就是利用这个时机,单骑去擒拿蔡冒,结束这场没有什么意义的战斗。
    结果可想而知,就蔡冒的点那三角猫的武艺哪里吃得消徐晃的三斧子。
    只是区区两斧就擒住了蔡冒,将他押解回阵。
    这一战打的非常出色,完全完成了孙灿的零死亡的要求。虽然有近百人受伤,但是也不是什么重伤。
    对方是伤亡也不是很大。
    “公明,好样的。此战虽不激烈,但是精彩绝伦,让我见识到了什么是步步为赢,什么是大将之风。”孙灿毫不掩饰的赞扬起了徐晃。
    在有些时候几句赞扬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比现在,徐晃听了孙灿的赞扬,就感到了无比的荣耀,这一句赞扬代表着他的才华得到了认可,得到了肯定。
    一个怀才不遇的良将,有什么赏赐比这个更重要呢?
    第三部 董卓乱国 第四章 混乱的起点
     更新时间:2009…10…23 23:15:51 本章字数:3347
    蔡冒来犯,可以说是个误会。原本宛城的太守是由当地的刺史负责任命的。但是若无合适的人选,当地刺史也可以上报朝廷,由朝廷来任贤。
    而荆州刺史王睿开始因为寻不到贤才,就上报朝廷让朝廷委任。
    可是,朝廷效率极差,许久都不见回应。王睿觉得宛城是荆州的门户,不能无人打理,就任命蔡冒为宛城太守,巧合的是朝廷也在这个时候任命了孙灿为宛城太守。
    依照礼法来言,当然是孙灿这个身怀刘宏亲笔任命的人最有资格。
    可是,蔡冒心术不正,他为了得到太守之位已经费了好大的功夫,见孙灿年幼以为好欺负,就想迫使他将宛城太守的位子让给他。
    没想到碰了个钉子,两军交战,还没有过盏茶的时间,就被徐晃生擒,丢了大脸。
    当然,孙灿没有为难他,只不过就想杀杀蔡冒那自以为是的威风,另外试试徐晃到底有多少能力,看他的潜力如何。
    结果,实在出乎孙灿的意料。在和军队不熟的情况下,竟然能作出合理的判断,果断冷静的把握一切战机。
    他知道自己拣到宝了,以徐晃的能力足以担任十万大军的统帅,而且还是绰绰有余。
    欣喜之余,也就没有为难蔡冒,将皇帝的任命书给他看了后,就放他离去。
    孙灿新官上任,便雷厉风行。荆州没有经过多少战火,是目前大汉最富裕的地方。而宛城作为荆州的门户,其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何况宛城位于南阳郡内。南阳郡北靠伏牛山、东扶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三面环山。地势呈阶梯状,以河流为骨架,构成向南开口与江汉平原相连接的马蹄形盆地,素称南阳盆地。盆地内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气温又相当的好,古人也有诗称赞“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是百姓们心中最理想的福地。
    因此,宛城是大汉的紧次于长安、洛阳的名城、富城之一。
    所谓富而贪。南阳郡的优越,让郡内的官员如许多地方一样,腐败成候,贪污成风。
    孙灿虽然对治理疆土不是很在行,但也不能容忍他治下的官场是个腐败无能的官场,手下的官员各个是邪恶横行的贪官污吏。
    对于这种从善良百姓手中强食的贪官污吏,刘华的看法是和孙灿一样的。两人一合计,就商定了以杀一儆百,杀鸡敬猴的方法,给郡内的贪官污吏一个警告,让他们失了方寸,然后在一个个的将其余的人给揪出来。
    郏下相王由、堆相李连就是头两个被抓出来杀给猴看的鸡。
    有了榜样,那些舍不得手中富贵乡县长一个个都联合起来,向荆州刺史王睿告发孙灿滥用职权。
    不过,信还没有送到荆州首府襄阳,这些人的动作就被孙灿、刘华发觉了,一各个将他们刨根揪底,查清所有的底细,并且一一查办。
    并将他们的罪行送至荆州襄阳王睿的手上。毕竟荆州刺史王睿在名义上是孙灿的上司,有些程序还是要遵守的。
    在孙灿的严厉打压下,宛城的贪官污吏几乎禁绝,个别逃过一劫的为了保命,也开始转行,由贪官改为清官,不敢用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
    经过一番整肃和详细的了解孙灿决定对宛城进行内政改革。
    可是,改革需要人才才能运转。
    孙灿麾下的内政人才可谓少之又少,只有刘华一人可以撑的上台面。为此,刘华也费了好大份心思,他拟订了十个内政人才,让士兵分别找寻他们的下落,寻得后,在让孙灿亲笔修书邀请。
    可惜,无一人愿意前来。
    所谓,盛世报国家,乱世效名主。
    三国里的名人各个都不是等闲之辈。现在还非乱世,报效国家怎么也比报效孙灿值得的多,毕竟孙灿只是个太守。即便是乱世,他们这些人精也会择主而仕,而非因为一封信就来投奔才十七岁的孙灿。
    更何况现在既非乱世,也非盛世。
    而那些顶级人才,更是需要看清时势,寻找名主,哪里会那么快就将自己的一身,交给别人。
    因此,没有一个人响应孙灿的号召。
    正在孙灿犯愁的时候,一个青衣儒士进入了孙灿的眼帘。
    来人道:“在下姓顾,名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听大人正在招募人才,特地前来自荐。”
    孙灿见顾雍面貌清秀,双眼灵动,一看就有一个良好的感觉。交谈了一会儿,发觉对方谈吐不凡,确实是个人才。当下也不犹豫,立刻封他为令史,协助自己处理政务。
    有了顾雍的襄助,新的体制很快就颁布了下去。
    顾雍在处理政务确实强的无话可说,就连刘华也比不过他。在有他的一年里,宛城的经济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一年后,也许是顾雍认可了孙灿的能力,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又介绍了好友虞翻、许靖加入了孙灿的阵营。
    有了虞翻、许靖的加入宛城越发的富裕,和孙灿刚来时的景象相比,可谓一天一地。
    孙灿曾有一次问顾雍,“元叹,你家远在吴郡,为何千里来宛城襄助于我。”
    顾雍只是笑了笑,带着些暧昧的语气说道:“大人以后自然会知道,雍开始只是忠人之事。如今以被大人的能力折服,愿全力为大人效力。以前的事情,大人大可不必挂怀,也不必去计较。”
    孙灿知道顾雍没有恶意,既然对方不愿意说,他也不去强求。
    另外,在军政上,孙灿采用的是精的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