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清朝欢迎你 >

第26章

清朝欢迎你-第26章

小说: 清朝欢迎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叶小姐亲自坐马车来到李府接李伊水三姐妹去参加诗社。
    等李伊水三人上了马车,才发现钱如玉也在马车里面,互相见过后,钱如玉好奇的看着李汶水和李沉水,对李伊水道:“我只是听说你有两个双胞胎姐姐,原来还真的长得一模一样啊。”
    说着,拉着李汶水、李沉水的手问她们叫什么名字,李汶水姐妹便告诉了她。
    “叶姐姐,我还以为你会派个人过来呢,没有想到你会亲自来接我们。”李伊水说道。
    “因为你们是第一次参加,我思来想去还是要过来接你们,等到以后的时候,你们就要自己去了,我只负责将诗会的时间地点通知你们。”叶天凝说。“这一次我们诗社添了一对双胞胎,而且是我领进去的,我会很有脸面的。”叶小姐看着李汶水和李沉水,她们不但长得一模一样,而且都是标准的美人坯子,以后,相比都会是个大美女吧,叶小姐这样想着,心中稍微有些酸意。
    过了一会儿,就到了诗会的地点,原来是在叶家后花园的一个亭子里。
    马车是从侧门进去的,到了花园门口才停下来。可是等到下马车的时候,钱如玉又将双胞胎姐妹搞混了。
    等她们到花园时,已经有四五个小姑娘在等待了,这时,叶小姐说:“好了,人都到齐了,先歇一歇,再开始作诗也不迟。”说完,旁边的仆妇已经捧上了几盘精致的点心和几壶好茶来。几个小姑娘就围在一起相互认识起来。
    李伊水这才知道叶小姐所说地诗会就这些人。怪不得她对她们四人这般上心。还亲自去接她们。原来她们地人数快赶上诗会地一半了。
    不过现在虽然人数少。但难得这些人地岁数也小。大都在六岁到九岁之间。等到她们长大起码还要有六七年。在这期间这个诗会地规模会越来越大吧。到那时候自己就算是元老级别地人了。呵呵。李伊水乐观地想。
    这个休息就一直休息到快傍晚了。大家谈论地大都是今天来地双胞胎。直到盘子里地点心一扫而光和茶壶里地水全都喝完。叶小姐才让仆妇来收拾桌上。并拿出一套笔墨纸砚来。说:“大家随便写吧。写完后我们再评论评论。”
    第一个走过来拿起笔地是钱如玉。看来她在家里早有准备。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诗写得怎样李伊水不敢评论。起码韵脚是押上了。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九岁的杜姑娘拿起了笔,也写了一首。
    最后叶小姐也写了一首,见没有人再写,便开始招呼大家评论这三首诗。
    大家议论了一会儿,见天色已晚,就陆续开始告辞,并约好下一个月诗会的时间。
    李伊水和两个姐姐返回家中,先到母亲房中请安。
    这时琉璃已经从林家回来了,见三位小姐来了,忙着帮忙打开门帘,通报进去:“太太,三位小姐回来了。”
    房间里,秦秋雨正在为张氏展示那十二套春装,两位表小姐每人六套。
    这十二套春装并不完全是秦秋雨做的。其实,只有上边的刺绣是秦秋雨所作,而衣服的裁剪则是金织坊的另一名裁剪师傅所作。
    “这是染烟纱料子的旗袍,远远看上去像漂浮一层云烟,所以我在这套衣服上绣了一朵兰花,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更能烘托出兰花的飘逸脱俗,表小姐穿上这套衣服一定会更加清秀,定会压那些胭脂俗粉一头的。”
    “还有这套是翠毛锦料子的旗袍,本身翠绿的颜色,太过鲜艳了,其他颜色都压不住,唯独桃红色可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可见桃红是同翠绿搭配的,所以这套衣服上我绣的是桃花。”
    伊水进去时,秦秋雨正在给张氏展示这些衣服,边展示边讲解。
    伊水看着这料子上乘、绣工精美的衣服,立刻喜欢上了。但是手拿过来一摸,却产生了疑惑。
    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大多数汉人,因此对思想控制极为严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以及文字狱就不用说了,就是平时穿的衣服也有明确规定,但是徐州毕竟远在江南,加上清朝统治者对妇女的要求并不严格,所以平时妇女大都是穿着汉人的衣服。
    但是张家姐妹两个是去京城选秀,因此所作的衣服都是旗袍。款式完全不同,甚至和李伊水前世看的清宫戏的衣服也有所不同。
    清宫戏中的衣服虽然赢得了众多眼球,然而事实上清代服饰中,有两个明确的规定。其一:如果服饰上面要织、绣花卉,均应为应季的花卉。例如冬季所穿的便服上,多织绣冬季里开放的花,像梅花、水仙等;夏季里多是荷花、百合、牡丹、萱草、石榴等,春天里多是兰花、绣球、桃花、杏花等,秋天里则是菊花、桂花、秋海棠之类。如果穿了绣有其他季节的的花卉的衣服,就会被认为不合适宜。另一个就是单、夹、棉、皮都要应其时,顺其节。只要季节一到,无论天气冷暖,都要穿那个季节的衣服。而且换了应季节的衣服之后,不能再穿回原来的衣服。《大清会典》中甚至竟然还有明确规定换装的时间:“每岁春季换用凉朝帽及夹朝衣,秋季换用暖朝帽及缘皮朝衣,于三九月内,由部拟旨,预期请旨。”每年三月要换春装,九月要换冬装,只要诏书一下,天气再变化,也不允许换回去。
    因此,张氏手中的这十二套春装其实就是夹衣,人们在春天的夹衣里塞一层薄薄的棉花,防止两位表小姐在南方待惯了,不习惯北方的气候,将选秀的春装进行了实质的改造。
    经过张氏解释,伊水才明白缘由。伊水看着秦秋雨手中的春装,感慨不已。
    虽说是夹衣,但是料子和绣工却都是一流的,李伊水平素见惯了秦秋雨的绣品,倒也不稀奇,可是这些春装的料子却让李伊水大开眼界。
    想到红楼梦里所说的软烟罗,原本以为这样的料子只是为了烘托贾府的富贵,未必真的有这种料子,没有想到自家表姐选秀的衣服都是这档次的料子,看来还是自己的眼界太浅了。
    张氏将这十二套衣服仔细检查一番,确定没有任何瑕疵,便吩咐韩嬷嬷收好,打发秦秋雨下去了。
    张氏见到女儿和两个庶女,便问起她们今天去的诗会怎么样,问的很详细,连上的是什么点心都问到了。听到这诗会中确实有会作诗的人,才露出笑容,吩咐从明天起,李伊水也要开始跟秦秋雨学刺绣,然后让三人早点休息。
    秀女启程北上的日子很快到了,这一天,徐州城知府衙门门口就停了十几辆马车,并不断有新的马车加入其中,这些马车都豪华精美,马匹也都是良驹,有消息灵通的就知道这些就是即将上京候选的八旗秀女。
    过了一会儿都统派了一队绿营士兵前来将最前面的马车上挂了一个条幅,上书:“徐州城满蒙汉八旗女子进京候选”几个大字。
    都统并没有派太多人保护秀女,因为他清楚就算他派再多的人保护,这些秀女的家长也未必放心,一出徐州城就会派家丁跟着保护的,也乐意省事,加上一路走的都是官道,每到一处也只住宿驿站,自然不会有不开眼的宵小来找死的。
    过了一会儿,马车齐全了,负责护送到小队长不放心,又一辆一辆的询问过,对照名单,确定人已经到齐,便开始启程。
    徐州城门外堵满了看热闹的人,毕竟这种阵势三年才有一次,也有是送自家女儿参选的,也在徐州城门口告别,秀女们不能下马车,只好撩开车窗向亲人们挥手。
    渐渐的车队远去。
    这般热闹自然李伊水自然不会放过,只是她个子小,就算是到城门口也挤不到前面去,索性到离城门口不远的车队必经的小山坡上等待看这选秀车队的阵势,也不枉穿越到清朝。
    哪知李伊水看好的位置已经有人在了。
    “哥哥,你怎么在这里?”李伊水惊讶道,李卫并不是喜欢热闹的人,如今却在这里看着选秀的车队,难道?
    一个念头浮在了李伊水的脑海里。
    李伊水观察哥哥失落的脸色,心中更加确定了。顺着哥哥的眼光望去,只见那连绵不绝的车队,根本就分辨不出哥哥是在看哪家的车马。
    “哥哥,去参加选秀并不一定就能够选上。每次选秀落选的都有一大把呢。”李伊水口齿拙劣的安慰着,看看哥哥的思维还是沉浸在远去的车马上,李伊水感觉极其难受,却什么都做不了。
    李伊水突然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像穿越小说那样穿越到皇宫内院,或者权贵之家,这样自己就能够认识一大票皇子阿哥,甚至于太后,那么哥哥的婚事只要求他们开开口,哥哥就不用一个人在这里苦熬了。李伊水却没有想到,如果她真的穿越到权贵之家,又怎么能够认识到哥哥呢?
    直到车队完全看不见了,李卫才回过神了,这时,他才发现妹妹伊水。
    “妹妹,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来一会儿了,哥哥,我们回家吧。”
    “好的,我们该回家了。”
    注:“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摘自唐代李山甫《寒食二首》
。(快捷键:←) 上一页          返回目录(快捷键:回车)          下一页
    正文 第四十章 赌坊
     更新时间:2009…9…24 11:48:00 本章字数:4288
    徐州城的赌坊随着秀女们的离去而渐渐的热闹了起来。
    大清朝虽然明文禁令不许官员参加赌博,却因徐州天高皇帝远而逍遥自在,加上今年徐州不少官员家的女儿参加选秀,自然所有的赌坊都拿着选秀这件事开盘口,当然无法赌那个秀女最终被指婚的状况,所以只能赌能不能留牌子了。随着初选时间的临近,徐州城的赌博之风愈演愈烈,渐渐的就连不少官员为了给自己女儿助威,在支持女儿留牌子的赌注上,下了筹码。
    如今说起今年春天徐州城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十个人里会有九个人告诉你——徐州城的四大赌坊。
    徐州城的四大赌坊都纷纷公布参加选秀的秀女名单、品貌、才艺,以此来作为赌客们押筹码的根据。当然,没有多少人信任赌场公布的消息就是。
    人们既然不太相信赌场公布的消息,自然要从小道消息来打听,徐州城的各大茶馆也是人潮涌动,川流不息,尤其是一些刚刚从京城回来的人,更是被茶馆请来讲讲京城里的八卦动向。
    讲的人多了,赌坊里的下注对象也多了,不只局限于徐州城里的八旗秀女,连京城里一些大姓人家的女儿参加今年的选秀的秀女也在下注之列。
    这天,李伊水和哥哥李卫一起上街,就看见一家赌坊外面挂着很多秀女的名单。
    李卫看见其中有“道台大人纳喇小姐”几个字时,便站住了。
    伊水看到大哥的脸色,便知道其中肯定有大哥的心上人。抱着想知道哪位神秘的女子是谁的心思,李伊水拖着大哥踏进了那家祥瑞赌坊。
    赌坊里东面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匾牌,上面写着这些日子里来在赌坊下注的秀女名单,以及输赢的赔率。
    李伊水从头看起:
    顺天府伊黄佳小姐:留牌子五赔一。摞牌子一赔十二。
    道台大人纳喇小姐:留牌子五赔一。摞牌子一赔十。
    正黄旗都统马佳小姐:留牌子五赔一。摞牌子一赔九。
    ……
    抚台大人马佳小姐:留牌子一赔一。摞牌子一赔二。
    镶白旗张云净长女张佳氏:留牌子一赔五。摞牌子一赔一。
    镶白旗张雨净长女张佳氏:留牌子一赔五,摞牌子一赔一。
    镶白旗张雨净次女张佳氏:留牌子一赔五,摞牌子一赔一。
    ……
    李伊水一路看下来,见到三个表姐赔率是一赔五,看来对于表姐赌坊很不看好。
    毕竟参选的秀女太多了,每个县、每个州、每个郡都有,加上京城的权贵,而留牌子的人数相对来说太少,通常都是百里取一,在加上秀女的背景、才貌、名气等等,三位表姐在众多秀女中脱颖而出的机会毕竟不大。
    李伊水想了一会儿,叫来赌坊的伙计,指着“镶白旗张云净长女张佳氏:留牌子一赔五,摞牌子一赔一”这一条说:“我来押张佳氏留牌子。”说着递给伙计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
    “好啦,您稍等——”伙计快手快脚的帮伊水开出一张赌票,作为日后领取赌资的凭证。
    李卫见妹妹这般做,也叫过来伙计,为张家的三个表姐妹每人买了二十两银子的赌注赌她们留牌子。
    李伊水看到李卫这般做,笑道:“哥哥,如果你做生意也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家就会赔光的。”
    “这话是怎么说的?”李卫疑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