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侠空梦 >

第102章

侠空梦-第102章

小说: 侠空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契丹人终于被消灭了,说是消灭倒不如说是被击溃,唐军胜利了,倒不说是惨胜,整个守城的六千多名兵士,到最后也只生存下不足五百人,前来救援的摩尼教也付出了伤亡一万多的代价。而契丹人要不是因为军中的数万汉军以及女真军等等临阵投降,还有契丹军中派系争斗,恐怕这十万人绝对不会就这么容易被灭掉。
摩尼教在城中唐军的帮助下找到了身为节度使的于飞龙和他的徒弟孙余粮,他们被带到节度使衙门,说是有一个重要人物要见他们。
待于飞龙见到此人的时候,惊讶的说出:“呀!原来是你?妈的害我装孙子装半天。”
那重要人物拱手笑道:“于大盟主,没有想到是我董乙吧!哇哈哈。。。”
于飞龙摸着脑瓜子说道:“我还确实没有想到是你,呵呵。。。”
董乙说道:“自黄河渡船上一会之后,你我便再也没有见过了。”
于飞龙笑道:“你不是不愿意教我这个朋友吗?”
“此一时彼一时,你这个朋友董某人教定了。”董乙道。
“我于飞龙实在是没有想到,在关键时刻救我定州于危难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董乙,我更没想到你摩尼教还有如此大的势力,一次就能调动几十万人。”
董乙笑道:“哪里哪里,其实我还要谢你才对。”
“谢我什么?”于飞龙纳闷的问道。
“不知你还是否记得你数月之前在定州城北安置的那些从契丹逃难回来的难民?”
于飞龙闻听不由得会心一笑。

第113节 休整
原来那数十万从北国契丹逃难的难民没有忘记于飞龙对他们的好,各个将他视为再生父母,更有者还为他建造生祠以视仰慕,“于青天”的美名在定州一带百姓中广为流传。
董乙的摩尼教此时也在河北发展势力,信徒达十万,这次定州被契丹兵围困的消息也传入董乙耳中,虽然于飞龙在江湖中是六大派名义上的盟主,但是他却从未对摩尼教做过什么,十五年前六大派在泰山上屠杀摩尼教众的事情,于飞龙也没有参加,当时他还是个孩子。
那董乙身为一个有血性的汉人自是不会袖手旁观,打着为定州解围的旗号发动摩尼教所有的势力聚拢在一起合兵朝定州开去,途中遇到不少民间自发组织的武装也加入到这里,其中大部分都是受过于飞龙好处的底层百姓。
待董乙交待完后,于飞龙内心感慨颇多:“还是师父说得对,哪怕是挨千刀的主儿,只要他曾经对老百姓好上那么一点,老百姓就永生记得他的好。”
他又道:“董教主,敢问,您说得那个贵客是何人?”
董乙微笑道:“你一看便知。”
董乙拍了两下巴掌,就见从衙门里屋内走出一员身穿钢甲头戴铁盔的青年武将,身材不高嘴上留着八字胡,那人见得于飞龙遂掀袍单膝跪地道:“末将参见定州节度使于大人。”
孙余粮躲在于飞龙身后,偷偷笑了起来,凑到于飞龙耳边说道:“师父,你实在是大人物,怎么什么人见到你都要下跪,嘿嘿。。。”
于飞龙斜眼盯着他道:“小孩子家滚一边去,这没你说话的地儿。”
于飞龙上前将那武将扶起,说道:“敢问这位仁兄是何人?于某从来就没有见过你。”
武将拱手说道:“小将是潞王殿下的侍卫官名叫安重荣。”
于飞龙立刻还礼道:“原来是我大哥的手下,没想到他还记得我这个兄弟呀!”
安重荣道:“其实殿下早就知道定州的事情,只是碍于朝廷法度,个路节度使不得越界干涉其他藩镇事物,所以殿下不敢明目张胆的派兵来定州救援,他只得命小人带上一万步兵,冒充成普通百姓越过石敬瑭的地盘前来救援,没料到半道上遇到前来定州救援的民军,呵呵,我们索性也加入了进来。”
董乙道:“哈哈,要是没潞王爷的这一万官兵作后援,恐怕我们这些乌合之众是根本救不了你这定州的。”
于飞龙笑道:“实在是有劳各位了,呵呵。”
董乙道:“既然定州的危机解除了,那么我们摩尼教的任务也完成了,于兄弟告辞。”
于飞龙道:“难道你忘了,我和你之间所谓隔了八辈子的江湖恩怨吗?”
董乙道:“都让它过去吧,怨怨相报何时了,我妻子的命也是让六大派夺取的,但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久帐,还是算了吧!如果我要报仇,不知道江湖上又该死去多少人。”
于飞龙立刻问道:“你的妻子是否是一个哑巴?”
董乙顿时一阵惊讶:“你怎么知道?”
于飞龙说道:“看来何昌那老道士说得没错。”
董乙笑道:“看来你和那个青城派的老道士关系不错。”
于飞龙不再说话,董乙又道:“他跟我们摩尼教有血海深仇。”
安重荣见势头不妙,忙劝道:“两位切末动怒,都是自己人,都是我大唐朝人士,刚刚击退外敌,难道就要立马窝里斗?”
董乙和于飞龙同时笑道:“要是窝里斗恐怕早就斗了。”
安重荣这次长出一口气。
于飞龙道:“董兄,在下只是想知道为何你不愿为妻和你们摩尼教多年前死去的兄弟报仇。”
董乙仅是一回头,从怀里掏出一块灰不溜秋的土块子扔给她,一拱手道:“你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吧。”说罢转身离去。
安重荣忙挽留道:“董大教主,留步啊,您这次可是为朝廷立了大功,在下还要上奏皇上对你们摩尼教进行封赏呢!”
董乙回到:“爷爷生在天地间,不甩朝廷不离官。皇帝老子算老几?敢犯混事爷造反,哈哈。。。。。。”
话说完,董乙便拂袖而去离开了衙门,离开了定州,同时也遣散了自己的队伍,带着属下一般摩尼教的兄弟,到处逍遥快活去了。
于飞龙拿着董乙仍个他的土块子,仔细看着,忽然他发现这像一种乐器,因为上面有一个小口,嘴巴可以对着它吹出甚是苍凉的声音,只是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便问安重荣道:“安将军,你可知我手中的这土块子叫何物?。”
安重荣道:“回大人话,这叫埙,一种乐器。”
于飞龙半懂不懂的点点头,孙余粮在一旁笑道:“切,尿泥做的土块块也能当乐器?可笑。。。”
“妈的,给师父住嘴。”
。。。。。。
王蘡球的尸体于三天后,在定州城外的一条阴沟内找到了,尸身已经微微腐烂,身上依旧插着无数的弓箭。于飞龙望着这位昔日助手苍白的面孔,呆若木鸡身子一直在不停的颤抖,嘴里不停的在絮叨着一句话:“赵氏父子,我姓于的跟你们没完。”
王蘡球的葬礼在第二天举行,那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许是冬日的寒冷还未散尽,这天天气实在是冷的厉害,令人忍不住打得瑟。
定州城内的军民都自发的出来为他们昔日的父母官送行,厚实的楠木棺材里躺着一个平庸却尽责的二品官。
葬礼的规模是空前的,送宾队伍绵延了数十里,王蘡球没有对定州的百姓做过什么好事,只是他从未在定州地面上对老百姓横行霸道过。
于飞龙耳边回响着王蘡球对他说过的最后一句话:“王蘡球不是孬种!”
于飞龙将他安葬在一处慌坡上,那里同时安葬着他的妻子冬雪,以及他的好兄弟云群。
。。。。。。
“捷报,捷报!定州大捷!”
洛阳皇宫内传来八百里加急的情报,明宗皇帝李嗣源得到了令他以外却又振奋的消息,定州大捷,定州节度使于飞龙以六千兵卒消灭掉契丹十万精锐铁骑。
李嗣源闻听消息后,缓缓到龙椅上,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他近乎要哭出来似的,大声吼道:“他妈的,我大唐赢了,哇哈哈,我大唐赢了!于飞龙你个龟头,奶奶的,朕要好好的赏你!老子没白收你这个干儿子。”
“来人,朕要下旨,朕要下旨,封。。。封于飞龙为河北王,加封太师太保!哇哈哈。。。”
定州衙门
于飞龙下了一道命令,斩杀所有战俘不分契丹族、还是汉人,但凡是契丹军中的俘虏一个不留,全部砍头,他忘不了迭刺铁勒在定州北门外命令契丹步兵,强奸汉家千余妇女的情形,忘不了那些女子在父兄同胞面前临死时的惨叫,忘不掉契丹兵在强奸后狰狞的笑容。
命令下过之后,城中刽子手们便开始了疯狂的忙碌,手起刀落便宰了一名已经没有反抗能力的战俘,整整两天,两天的功夫于飞龙就解决掉了四万战俘,报仇雪耻的快感令他好不快活。
那安重荣见得于飞龙如此下达命令,心觉有些残忍,想上去劝阻道:“大人,杀戮太多是否会引起契丹国对我大唐更加仇恨?再者战俘里面还有颇多数量得汉人。”
于飞龙朝地上托口唾沫,漫不经心道:“那帮汉人还算汉人吗?他们只是一些不认祖宗得狗,留着他们简直是对我大唐得侮辱。”
在定州城北的荒原上,一名红衣少女双眸含泪,紧紧咬着婴唇望着定州城头上挂满的契丹战俘的头颅,两腮抖动着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杀死我的族人,为什么你不能绕过他们的性命,为什么。。。。”
她身后的属下说道:“少主,我们该走了。”
少女双眼含恨,怒张柳眉,咬牙说道:“我已经看到了未来,我已经看到了明天,于飞龙!你是我的敌人,我要杀死你!”
说罢少女骑上马儿跟随属下离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定州节度使于飞龙、幽州节度使赵德均在此次定州大捷中功高盖世,朕龙颜大乐,特此命定州节度使于飞龙火速率有功之将士徽洛阳,听候封赏,钦此!”
“草民谢皇上龙恩。”
于飞龙跪在定州衙门内听受着从洛阳来得老太监宣读李嗣源的诏书。
老太监连忙说道:“大人您说错话了,是微臣谢恩。”
于飞龙站起身,拍拍两膝的灰尘,笑道:“我以前在皇上跟前也是经常这么说。”
老太监白他一眼道:“得,算我没说,洒家就此告辞回京复命。”
于飞龙装出一副不舍得样子道:“呀,公公为何不再多留些日子?”
老太监呵呵笑道:“大人,洒家实在是还要赶紧回京复命,只要大人领赏得时候能分给洒家一点,洒家就高兴得不得了喽,呵呵。。。”
于飞龙内心骂道:没毛得老狗,那奖赏是靠着战死将士的血得来得,你他妈还想尝鲜,什么德行,操!但面上他还是装出笑容道:“那是一定,公公走好。”
待那老太监走后,于飞龙心道:“该是我做点人事得时候了。”
第二日,他将定州得一切事物交给了安重荣,自己带着徒弟孙余粮以及精心挑选出来得三千兵马,班师回朝,于飞龙怀里还藏着一份他早就准备好{炫&书&网}久的东西。

第114节 我自横刀向天笑
于飞龙带的这三千兵马还是他从安重荣手里借的,自己那六千多将士已经大部战死在沙场了,仅存的才五百余人,倘若带着那仅存的五百残兵回京,那不是丢人啊!
定州的胜利迅速在后唐帝国境内传播开来,各地百姓自是各个欢欣鼓舞,百姓们见到后唐官军再也不是那种惧怕以及恐慌,取而代之的是亲切和敬仰。
于飞龙的军队每过一地总会受到当地官府和百姓的夹道欢迎,人人对他们定州的将士都敬若神明,赞叹声和慰军的礼物像潮水般滚滚涌来。
走了有五六天功夫,军队已经来到虎牢关下,过了虎牢关便是京师洛阳,于飞龙抬眼朝那关门上望去,不禁叹气说道:“又半年,又是半年过去了,妈的,姓于的又杀回洛阳了。”
军队继续行进,第二天中午,于飞龙带领兵士们已经来到洛阳东门外,他先安顿好那三千兵士安营扎寨,听候朝廷派来官员的调遣,自己带着徒弟孙余粮和手下几员校官,骑马进京,当他们刚刚走到离城门还有三里的时候,只听洛阳东门外“隆隆”三声炮响,高大的城门开了,从里面涌出大队黑甲骑兵,手中握着光亮的马刀,后面是数以千计的宫女、太监举着龙撵和华丽的彩旗,中间夹着一辆五匹白马所拉的金冠大车,最后面是五千御林军。
孙余粮呆坐在马上,目瞪口呆看着眼前的景象,结结巴巴对于飞龙说道:“师。。。师父,莫不是官府来缉拿我们的吧!”
于飞龙没好气的说道:“操,乌鸦嘴少放屁,那是皇帝老子亲自出来迎接我们的。”
但见从金冠大车上缓缓走下两个人,其中一人便是明宗皇帝李嗣源,他身边的是一位貌美女子,媚似远山,身似柳枝,穿着大红色凤袍,盈盈缓步下来跟在李嗣源身旁。
李嗣源这老头在大老远便高呼道:“龟头我儿,快快拜见你老父哇哈哈~!”
于飞龙带着属下快马加鞭,来到李嗣源跟前,于飞龙见得皇上迅速下马跪拜道:“草民于飞龙拜见吾皇!万岁万岁。”
李嗣源将他扶起,得意洋洋道:“小子,在定州干得不赖啊,哇哈哈,你说让朕给你什么呢?女人还是财宝,我都会满足你。”
于飞龙嬉皮笑脸道:“我想辞官不干回老家。”
李嗣源佯装大怒,道:“大胆当心我宰了你。”随后又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