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764章

道果-第764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场上做的事情,都是资历,反之,有些时候的功劳,也要牵扯众多,尤其是这招降反贼之举,无论是提出招安,还是施行招安之人,都负有连带责任,日后贼人反复,便要被牵连有罪,即便皇帝有心包庇,至少也要有个戴罪立功的过程。
    这样一来一去,就要牵扯邱言大量精力,而更妙的是,此乃阳谋,就算邱言心里清楚,但只要皇帝出言,邱言就算知道是坑,也要往里面跳,因为不跳的话,他的名声立刻就会被污,给许应一等人攻讦的借口——
    不愿意让战事和平解决,到时再将黎民百姓的性命和此相连,建立逻辑关系,然后传遍天下,就可以借题发挥,说天下不宁乃是因为邱言的关系。
    莫要小看此举,一个人就算再精明,当他被放到一个集体中,所有人的意志共同作用,整个集体体现出来的绝对不是精明,而是本能,构成乌合之众之念,对这些信息会本能的相信,然后人云亦云。
    这样的结果,并不会影响到许应一,因为这招安的事情不是他提出来,他只是在里面添油加醋、推波助澜,事后贼人反复,也与他无关。
    甚至于,考虑到皇帝对邱言名声的顾忌,必然会让他走上这么一趟,因为这样等于是给邱言套上了一个紧箍。
    退一步而言,若是招安不成,那也是邱言无能,哪怕有皇帝给他开脱,但履历上的污点却是洗刷不掉的。
    “不仅如此,一旦要去招安,就要离开朝廷,可依如今皇上的身子,说不定什么时候既要龙驭归天,到时你根本不在朝中,如何再来坏我等的事?而且,这招安本身就有风险……”
    这样想着,许应一微微转头,朝邱言看去,想要看看后者的表情,但入目的却是两道冷冽目光,让他悚然一惊。(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金銮殿上言,搅动天下运
    目光自然是邱言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邱言的视线就落在了许应一的身上,被这么一看,许应一的心里居然显露些许慌乱,仿佛自己的心思尽数都被看穿了一样。
    但他到底是做了几年宰执,很快就平息了异样,又将目光收回去,只是心中难免嘀咕起来:“这邱言从前修行了些许时日,纵然废了自己的修为,想来还是有些邪门手段的,还是要小心一点才行,况且此人对我诸多世家乃是巨大威胁,又无法招揽过来,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样想着,他渐渐又有了底气。
    “况且,按照那天罡地煞贼的意思,他们所谓的接受招安还是权宜之计,从那使者的话中就能听出来,其人将目前的不利局势,都归结到了邱言身上,若是从前的邱言,或许过去招降,就算有危险也能凭借武勇逃脱出来,但现在他修为不存,岂非任人拿捏?不对,听说此人还有几名手下,修为不低,都是一等一的高手……”
    这样想着,许应一的注意力,又转而开始思量,要如何将邱言的几个帮手调开,来减少变数。
    这种事情,从来都是多算胜过少算,越是算计他人的事情,越要思索周密,省的出了纰漏。
    但正在这时,龙椅上的皇帝发话了:“邱卿,你看此事要如何处置?”
    皇帝在金銮殿的早朝上,向臣子询问建议,可见信任之举,只是这话中却没有多少征询的意思,其实就是给邱言一个台阶,让他答应下来。
    对于皇帝的心思,邱言心中明白,并没有多大不满。毕竟是将死之人,很多事情的考量,不会依照自己的性子来,而是要考虑到自己死后的影响。
    只是,邱言同样不会将这些事情的主导权轻易交出去,更何况,许应一等人的这次朝会突袭,在旁人看来很是突然,但对邱言而言却算不得秘密,因为无论是许应一的利益集团。还是那远在齐鲁的反军,对他而言都没有半点秘密可言。
    心中思索了一下,邱言已经想好了要如何应对此次的事情。
    “皇帝命不久矣,他原本压着我,并非是有什么仇怨,而是想要将提拔我的恩情,交给太子而已,除此之外,这些年来。皇帝对我算是信任有加,更是给予了诸多便利,若是论权势,我丝毫也不下于宰辅。只是欠缺一个形式罢了,这人道讲究一个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既然皇帝以国士待我,那日后我名正言顺的掌权。当然要还他一个盛世太平,既然如此,那这些跳来跳去的宵小。也就没有价值了。”
    这些念头在心里急速闪过,邱言再看许应一等人,不由就生出一点厌恶。
    “这为官之道,免不了尔虞我诈,这些年我留着这几人,也算是体会的差不多了,今后他们,还有他们背后的世家,也该消停了,是时候敲打了。”
    一念至此,邱言上前一步,拱手对皇帝道:“陛下,这反军愿意接受招安,省得两军交战后徒增杀孽,本就是好事,这些人虽然反了,但他们寨中的不少人是被花言巧语迷惑的百姓,战端一开,死伤的不是反贼头目,而是百姓,如今贼人愿意接受招安,也算是积德。”
    “邱卿所言甚是。”李坤一听这话,知道邱言已经同意,放下了心里担忧,“那便让……”不过这话说到一半,李坤注意到邱言的表情,知道他还有话没有说完,就主动停下话头,又问,“邱卿可是已经有了主意了?”
    邱言顺势就道:“这兵者国之大事,动辄粮草千万,车乘几千,更不要说期间所耗军费、器械,每时每刻都在耗费银两!所以,有些事情贼军拖得起,而我官兵却拖不起?”
    “邱卿你的意思,是怀疑那反军答应招安,其中有诈,是要拖延时间?”李坤问着这话,视线却在许应一的身上扫过。
    对于这朝中派系间的斗争,从他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心知肚明,但这平衡各方,才能显出皇帝的价值,自然是不会说破的。
    说白了,这皇帝本身就是游戏规则的表现,要靠着参与到这朝堂游戏中的各方势力,彼此牵制,才能从中取得主动权。
    面对皇帝的反问,邱言也不避讳,便就说道:“这事涉及到兵事,不能不小心行事,臣听说这前朝中旬,就曾有一驿卒造反,糜烂半个天下,但起初其兵不过一万,粮不足三天,只在这关中一代巡弋,被官兵围剿之后,便说是要接受招安,得了一小官……”
    听他说到这里,朝中的不少大臣都露出恍然之色,此事乃是记在正史上的,他们也都知道,更明白其中缘由。
    “原来如此,这简单的一句话,就算是破局了。”孟青宾起先还有些担忧,但听得此处,又记起邱言平日里算无遗策的事情,又放下心来。
    如今,他这个中立派的旗帜人物,与邱言关系越发亲密,一半出于私交,另外一半,则是由于邱言的一些举措、主张,有利于他们这些新兴世家在商业上的扩张。
    朝堂上的诸多事情,归根结底还要看各个派系的利益所在。
    另一边,邱言继续道:“那贼首安居许久,虽然为官,但哪里比得上原来为一军之主,再加上被人管束,难以习惯,遂未过多久就再次扯起反旗,如此反复,但有不敌之时,便主动归降,当时主理西北兵务的大臣,之所以反复中计,原因便在于朝中粮草不多,而前朝又四方用兵,边境不宁,不能将优先的兵力,一直耗在西北一隅。”
    听到这里,李坤算是听出一点苗头了:“邱卿是担心这天罡地煞贼,也会因不复习惯,再举反旗?又或者干脆就是要拖延时间?而前朝之所以轻易接受那反军归顺,是因兵力有限,国力疲惫,而如今我大瑞兵多将广,正是得胜之师,气势如虹,这个时候确实不宜与贼兵妥协,但许卿所言也有道理,这贼人万一是真心要归顺,岂不是可惜?”
    皇帝话中似乎有患得患失的味道,但邱言则知道,这是李坤担心自己日后功高盖主,所以想要用这件事情,来给自己的名声加一道枷锁,实际上,邱言之前的话中,已经暗示了许多,点题的就是这个被招安之后会有不适——
    即便是真心归顺,可那贼人匪徒,为反贼之时,百无禁忌,任何事情都能自己做主,可一旦被招安,既要被朝廷的戒律压着,受人管制,加上从前的出身,难免受到排挤和歧视。
    若是在王朝草创的时候,那还就罢了,归顺之后也能做个开国功臣,可如今大瑞朝廷上下架构完善,各种价值观早就稳定了,天生就与这些归顺的贼人八字不合。
    不管李坤是不是听出了这些意思,但他显然是决定让邱言走上一遭了。
    只是,算计如愿的许应一,眼下那脸色却有些不好,因为邱言的一席话,将形势扭转,其人话中并不赞成招安,等于事先打了保险,即便之后事发,也有说辞。
    当然,只要安排得当,许应一等人还是能将这点优势破掉,让邱言负上责任,真正让他担心的,是皇帝之前的一句“许卿所言也有道理”,这话一说,立刻就让他切实参与到了招安里面,落在了提议的位置上,今后贼人反复,他也脱不了干系。
    “也不知皇上这是无心之语,还是有意为之。”心中这样想着,许应一其实已经有了答案,知道皇帝八成还是要搞平衡,用制衡之法,要在自己死后,给邱言和自己都套上紧箍。
    这些,邱言更是明白,实际上,他虽然将修为剥离了,但这些年来养气之下,蕴养官气,品味因果与气运,对气运变化格外敏感,每一次上朝都能察觉到殿中气运消长。
    而这金銮殿中各个大臣的气运,又牵动诸多衙门、涉及江山社稷,更联系亿万黎民,对邱言的人道体验,是一种洗礼和锤炼。
    就在刚才,事关己身,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在许应一与皇帝的几句话中,这殿中气运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影响深远。
    在这种变迁中,邱言决定再加一把火,于是从怀中取出了两份折子,上前说道:“关于这招安齐鲁贼人的事情,臣有本要奏。”言落,将其中一本奏折递了过去。
    这满殿文武见了这一幕,先是一愣,跟着尽数哗然。
    其中最为惊讶的,就要数许应一、蔡阙等人了,这两位宰执都顾不上形象,各自瞪大了眼睛,一脸见鬼了的表情。
    原因无他……
    “怎么邱言事先已经准备好招安用的折子了?难道他早就料到了如今的局面?”
    一念至此,许应一与蔡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担忧,随即心里生出不妙之感。(未完待续。。)
    ps:  感谢“明月映千江”、“linhuang_200”、“tilaf”、“陈富海洋”、“林岑002”投出的月票!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两份奏章
    “这……”
    看着身边人递上来的折子,就算是李坤也感到极其意外,但旋即想起邱言在北疆决战之前,就准备好的安置诸部疏,这心中翻滚的念头便又平息下去。
    只是难免越发生出顾忌来了——那许应一并非今日才开始引导皇帝的心思,只是这反军的一席话,化做引子,将李坤心里的担忧彻底引爆了罢了。
    但另一方面,面对这种局势,邱言没有收敛的意思,反倒越发将自己算无遗策的一面展露出来,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方式,也收获了意外的效果。
    当皇帝对一个人顾忌到很深的地步时,反倒不敢轻举妄动了,里面的缘由也很简单,况且李坤也不是昏庸之主,也知道邱言志向何在,就算基于权力本能,会有其他想法,但现在被邱言递上来的折子一惊,也算是清醒过来,接着便打开折子,扫了一眼,随即愣住了,跟着面色凝重。
    “这……这上面所记的都是真的?”
    李坤本来只是想大概的扫上一眼,然后再顺势让邱言负责此事的,在他看来,这次事情既然是许应一等人所引起,想要祸水东引,令邱言接下这烫手山芋,结果邱言却事先准备好折子了,那就是聊到此事了,必然早有准备,如此一来,最后的结果如何着实难说。
    只是,李坤却也不认为邱言除了动用口才去招降,还有其他什么办法,但看着手中的奏折,这才知道邱言并非无的放矢,很有可能是早就在思索这些办法了,同时这折子上的内容,也让他大为惊骇,对邱言的顾忌一下子提升到了极点。想要知道消息来源何在。
    而如此一来,也让李坤对邱言手中的另外一封奏折好奇起来。
    另一方面,殿中文武本也有与皇帝相似的念头,但现在见了皇帝的反应,却也是纷纷疑惑不已,对那折子中记述了什么,尤为好奇。
    在众人的疑惑,皇帝再次开口道:“这奏折上的信息,邱卿你是从何处得来?”
    “这倒不是什么隐秘,”邱言好整以暇的回应。“臣执掌兵部,这过往的文书本就是消息来源之一,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