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714章

道果-第714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被困住的五人瞪大眼睛,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文网?”
    他们对文网并不陌生,所以才想从邱言手中得到介入契机,作为皇族的构成部分,他们对于文网这般事物十分敏感,轻易从中看出了重要意义,知道文网对未来舆论和天下人思想的重要影响。
    这样的东西,一旦掌握在王朝的真龙血脉手中,效用能有多大的,根本不必多说,说不定能挣塑造万年皇朝,不落帝国!
    有这样的诱惑,他们又怎能放过机会?
    不过,文网此时展现出来的姿态,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就见澎湃文思与秩序之力牵引下,周围龙气与城池意志受到波及与影响,其中人道成分被调动着融入文网,不复镇压邱言,倒如浪潮一样,将邱言的那道龙影托举起来,随后那龙影蜿蜒变化,朝皇宫冲击过去!宛如闪电!
    “不对!不是像闪电,而是雷霆闪电的雏形!”为首老人的眼睛越瞪越大,心里生出猜测,“如此看来,这邱言的法相此刻虽然还未完全成型,但亦可看出一点雏形,莫非会变成……”
    呼!
    在他的震惊中,忽有疾风从宫中吹出,自皇宫深处吹出的宏大意志倏地消散,不复镇压在邱言身上,而后强烈的波动散发出去,瞬间掠过京城范围,辐射整个京畿地区。
    在这范围内,但凡感官灵敏之人,都有所察觉。
    “未来一段时间,在这范畴内的修士,就会有所察觉,到时候打听之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传播出去,反能威慑他们,算是扫清了日后的隐患。”
    待得一切散去,龙影回邱言身上,他凝神朝那五人看去,入目的却是五道半透明的身影,好似泡沫一样,随时可能消失。
    “你……”为首的老人张口欲言,话还没有说完,身形几乎完全消失,身躯则渐渐散落成一道道琐碎念头。
    “几位既是皇族血脉的意念聚集而成,与皇宫地下的祖龙真灵相连,就该做好本职之事,当初部洲外有超凡力量加害皇帝,那时你们就该出手,反过来,朝廷权力斗争也好、变法的利益划分也罢,甚至连世家对邱某的敌意,都是人道范畴,以人道手段处理,邱某甘之如饴,如果都似你们这班胡乱插手,世道早晚崩塌,这边是逆势而为,终究不得长久。”
    说话间,他伸手一抓,五道人影彻底崩溃,散落成团团意念,飘忽不定,被邱言摄取过去,化作丝丝缕缕的信息吸收。
    “记载王朝过往的意念,确实非同寻常,可也只是如此罢了,皇室内部的人道变迁,终究是围绕着那一个位子,万变不离其宗,远不如官场和民间来的复杂,但多少算是补全了人道一环。”
    这样想着,天上文网渐隐,邱言的这道身影随之消散,留下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微微一晃,疾飞出去,转眼回归邱府,落入肉身的口中。
    跟着,邱言从地上起身,看了一眼在旁护法邱安,吩咐两句,就转身回了书房。
    书房中,居然坐着一人,浑身贵气,气态雍容。
    邱言目光一扫,就知道这人看似常人,其实是万民意念结合了龙脉气息,以一道王朝血脉为引,凝结而成的景象,近似于神灵,却比神灵受到更多制约。
    这人见邱言入门,冲他点了点头道:“本王乃大瑞贤王,算是这王朝的护卫之神,你刚才说的话,我都已经听到,本来本王还要与你分说一番,现在看来是没有必要了,这李家作为如何,本王看在眼里,若是真的违逆了民意,就算是覆灭,也是天道循环。”话落,他起身就走,踏出两步,人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袅袅青烟。
    看着青烟散去,邱言陷入了沉思。
    “这王朝气运、龙脉的背后,看来也隐藏着不少奥秘,我这次回京,怕是要接触不少……”
    没过多久,邱府就安静下来,与夜晚的寂静融为一体。
    但与之相对的,是这整个京城,乃至大半个京畿地区却沸腾起来,稍有修为手段的修士、武者,即便被那龙气、城池意志镇压,也知道京城发生了不得了的事,都焦急的探寻,注定了是一个不眠之夜。
    无法感知到异变的官员、将领们,同样睡不踏实,因为他们要考虑的,则是明日邱言上朝时会发生的事情,这邱言在外几年,不光没有消停下来,反倒是凭借几事,闹出偌大声势,虽然在官场上没有多大人脉,可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却都不敢小视于他。
    在这纷乱的人心中,东边的天际,那阳光再次降临。(未完待续。。)
    ps:  感谢“明月映千江”、“起源大圣”、“胡家半少”、“小武他爸”、“爱挑骨头”投出的月票!
    时间太紧,先放上一张,感谢名单不全,下一张补齐。

第一千三十一章 朝天子
    天还未真的大量,这上朝的群臣就已经列好了队伍,在金銮殿上进行着早朝。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那朝臣中,一名名大臣出列,进行着简单的言语,这朝会的时候,自然不会真的就是治理国政的时机,更不要说制定政策了,那是两府的事情,可很多时候,朝会上的话语和表态,却有着风向标一般的作用,更是诸多轩然大波的源头。
    所以,每一次的朝会,都不能等闲对待,无论是想要发起某些大事件的众臣,还是权力有限、却想要探得朝廷风向的普通朝臣,每次朝会都会凝神去听、去看、去想。
    从前或许还没有什么,但随着这两年,皇帝性子越发高深莫测,对朝政的处理也越来越有铁腕风格,甚至隐隐有独断之势,每一次的朝会,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翻转,也就逼得这满朝文武不得不更加留神。
    不过,大瑞的政治架构,并不足以让皇帝乾纲独断,还有诸多制约,取得是一个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格局,所以一般而言,皇帝是很难做到铁腕与独断的。
    只是,那士大夫的群体,本就不是铁板一块,内里还有众多矛盾,再加上还有随着科举而起的寒门势力不断扩张,天生与那世家官僚有着隔阂与矛盾,这些个因素结合在一起,被皇帝利用,异论相搅,自然能够相互制约。
    那旧党要依靠皇帝的判断,拼命想要影响皇帝,而新党则要依靠皇帝扩张势力,至于那各个世家,也有各自的利益,被皇帝巧妙的跳动,彼此争斗,为了最终达成目的。又不得不来寻找皇帝仲裁、平衡,最终在妥协中,反而是遂了皇帝之愿。
    这种在各个势力见维持平衡,成为每一个势力的靠山和最终仲裁,其手法格外精妙,方能因势利导,成就自己的想法,做到近似于独断的效果。
    而皇帝的这种手段,也使得朝中大臣对他越发感到敬畏,知道皇帝的成长越发惊人了——这种成长。其实还是源自于他从血狱回来之后。
    血狱的一番经历,虽然是魂体,可经历真实不虚,那种痛苦、解饿、恐惧和无助,使得李坤的心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有了扭曲的迹象,而后却有邱言伸出援手,令李坤的灵魂与心灵都从血狱中逃脱出来,随后产生了蜕变。令皇帝的意志和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才使得他在后面的四年中,对操控官吏越发得心应手。
    这治国其实还是官吏的事情。皇帝如果能将官吏指挥的如臂使指,能在官吏彼此争斗中,开辟出一条曲折道路,来达成自身的目标。那么必定能够青史留名!
    处于对皇帝的敬畏,今日的早朝也满是一种压抑、凝重的气息,一如往常。只是在场的文武百官都很清楚,这次朝会的重点,并不是他们,也不是这犹如往事的奏对,而是一个正候在殿外的人。
    大的文臣奏对之后,皇帝又召武将询问战况。
    这战况可就不似前几年国战时的凝重,也不如半个多月前,白莲教横扫南方时那般紧急,无论是问话的皇帝,还是答话的将军,都显得从容不迫,言语间有种大势抵定的气度。
    这也难怪,随着诸事平息,那北疆只有零星纷争,又或者是哪家部族时而反叛,而南方更是格外平静,白莲教的上层被一网打尽,那中层与下层也随之崩溃,已然没了战事,不过那白莲教还有两路大军在外,虽然群龙无首,但终究是个威胁,便又有那立功心切之人,请缨而去。
    这君与将说了一会,便将事情理清,李坤就道:“如今战事几乎平息,四海承平,实乃万民之福。”
    那殿中群臣则道:“皆赖陛下洪福齐天,德行深厚。”
    “这是前线将士用命的结果,朕也不能窃功,”李坤摇了摇头,话锋一转,“不过,说道功劳,有个人却不能不提,无论是北疆平定,还是南疆平祸乱,皆是赖他之力,但因种种缘故,这功劳却一直没有将之算齐,如果继续拖延下去,世人难免要说朕吝惜官位钱财,长此以往,谁人还会用心办事?”
    听到这里,这在场的文臣武将都是心头一动,暗道一声“来了”。
    果然,随后就听李坤吩咐道:“让邱言进来吧。”
    这话一说,很快就从几人口中传递出去,就听一声响亮的“宣邱言进殿”后,邱言就在万众瞩目中,缓缓踏入了这金銮殿中。
    轰!
    在他踏入大殿的瞬间,在场众人隐约间,似乎是五感轰鸣了一下,仿佛眼前的大殿,在顷刻间崩塌了似的。
    只是,这般景象只是一瞬,便随之闪过,等群臣再次凝神看过去,入目的只是邱言那看似单薄的身躯。
    其中一些有心人,注意到了邱言的精气神有着明显的衰败痕迹,心里登时就明白,前些日子得到的情报,应该是真的,可也有几人昨夜又收到了紧急情报,一时半会居然糊涂起来。
    “看这邱言的精神和模样,应该是真的自废修为了,只是昨夜听闻邱府光影大盛,那邱言亲自出手,将许多高手拿下,传闻中,他似乎是成了第五境的巨头大能,这到底哪个才是真的?”
    虚虚实实间,就算是这朝中消息灵通、势力广大之辈,也是感到难以行事了,毕竟若是情报清楚,他们才能制定具体的策略,情报都模糊不清,就贸然行动的话,不是对自身实力太过自信,就是盲目而为,其下场往往不尽人意。
    与着心思各异的文臣武将不同,邱言在步入这金銮殿后,能明显的感受到,正有一股宏大的意志在打量着自己,甚至隐隐要将他给镇压在当场。
    他顿时就明白了,这是自己昨日出手,与这皇室李家的祖脉意志对抗了片刻,甚至借助文网引来人道之力,化作法相雏形,将之逼退,这样无疑是得罪了这祖脉,现在却来到了皇宫核心的金銮殿上,又怎么能不被镇压?
    只不过,这种镇压,并非是直接运用神通力量去镇压,而是在气运上和精神上的压制,所以刚才那满朝文武,才会生出如此错觉,以为是大殿崩塌,而实际上却是那皇室祖脉压制过来所产生的错觉,是被波及所致。
    但这殿中其他人尚且如此,首当其冲的邱言,自是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不过他却是坚定着自身之念,并不受到太多影响,与此同时,殿中龙气与那冥冥之中民愿,也汇聚过来,支撑着邱言的意志,与那祖脉分庭抗衡。
    只是,这里终究是祖脉的源头之地,占据优势,这才使得邱言的精气神又低落了几分。
    如今在金銮殿上,邱言自是不能调动人道珠,是以只能用意志去抵抗,这种压力,就好像时时刻刻有高山压在身上,行动一步都需要莫大的意志支撑,可邱言却是面色如常,一步一步往前,来到陛前。
    这个时候,坐于龙椅之上的李坤开口了:“邱卿,今日你回到朝中,朕自是要与你从前的功劳一个交代,想当初,出使三水部时,朕刚刚给你送过贺礼,一晃多年过去,你都是操劳国事,那剑南道地处边疆,又有沼人风险,不适合携带家人,是以这第二次贺礼却是没能送去,现在你回到京城,能常在家中,想来第二次、第三次贺礼是不远了。”
    他的话,似乎是在于好友叙旧,却是让那皇族祖灵的意志有所削减,同时有龙气垂落,落在邱言身上,仿佛帷幕一样将他罩住,滚滚气运从一处传来。
    邱言循着气运的脉络看了过去,入目的却是一名捧着明黄色圣旨的小太监,那气运正是从里面喷涌而出的。
    只是一眼,邱言就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
    “这圣旨里面,应该就是对我的封赏了,从气运上来判断,其中承载的内容并不简单,”受了皇帝一言,又有圣旨气运加持,那皇室祖灵纵然历史久远,但终究代表过去,这镇压之势消减许多,也让邱言能够去观察这殿上的景象了——他修为锁入人道珠中,又来到了王朝核心,肯定不能轻易动用感知、神识,只能用五感去观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