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651章

道果-第651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看着白时远去的背影,观水子若有所觉,吐出这么一句,旋即又笑道:“但若不修根本,不明自身,终究只是鸡犬,做不得人……”(未完待续。。)
    ps:  刚刚到家,还请见谅。

第九百四十二章 笔记也可留青史,血海又传波澜来
    “若钦差真走了,悬在咱们头上的一柄利剑,算是搬开了。”
    武信军营里,不时能听到有中级军官说着这类的话,话题都离不开不久前传来的那道圣旨,旨意中要召邱言回京。
    但凡知道内情的人,都意识到,邱言这一去,就不会再回剑南了,不光不会再回剑南,怕是再也不会回返地方了,必是要在京中中枢之地常驻,登堂入室,步入人臣高峰了。
    当今这世上,还有哪个不知邱言之功?邱言不入庙堂则罢,一入庙堂,必是惊天动地!
    那北疆战功、南疆政绩且不多说,就算其他零零碎碎的小事,都已传遍天下,甚至三个多月前,邱言的手札笔记,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那本笔记,记载着他来到剑南之后,所做的诸多事情,以及对剑南官场的一些看法、心得,本来是几名相熟官员无意中翻看之后,发现其中人情通达之处,遂留心起来。
    之后,来往几次,更是注意到,里面记录了兵制变法的诀窍,遂心有所想。
    事到如今,邱言在剑南的兵制革新,虽还未竟全功,但已初见成效,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还是不得不承认,邱言单以借势而为之法,合纵连横,便将看似不可撼动的兵家大山,给巧妙的撬动,以军屯为切入点,在给予兵家利益的同时,又剥夺了他们的不少权力,完善和改良了一道兵政。
    除了卫所制外,如今更有诸多制度雏形显现,其中省兵并营之法、将兵之法、武学堂、保马法等举措逐渐清晰,触角不光在军队中蔓延,也开始涉及到平时的政令,让不少边疆百姓得到了实惠。
    这种手段,对边疆有心作为的官员而言。很有吸引力,因而邱言的笔记一经暴露,立刻引得不少官员争相一睹,人人暗暗默记,回去后凭着记忆抄录出来,以便研习。
    这种风气,在两个多月前,沼人献上籍贯与五沼地图后,几乎达到了顶峰!
    不费一兵一卒,一边完成了兵制革新。一边降服了沼**患,据传,其人更在沼地传播了新式耕种之法,使得沼地景象渐变,不仅劫掠之事急速减少,那往来的商贾也因此受惠,互换互市越发顺利。
    如此一来,邱言的那本手记,更被很多人所看重。认为里面隐藏着非凡手段,若能参悟,就算不能达到邱言功绩的全部,能得十之三四。也已足够。
    于是,经过不少人的询问、探究、旁敲侧击,你记一点、他背一句,慢慢的。整本书几乎都被人记了下来,成不大不小的几个部分,在官场中流传。不久后越传越广,早已不再局限于剑南一道。
    不过,问题也随之出现,因为没人能从头到尾的将手记背下来,很多语句前后顺序难以理清,在逻辑上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邱言在谈及军器时,设计了一套弩弓,后世称之为“邱相弩”,威力惊人,可以连发。
    结合这件弓弩的前后文,可以理解出两种逻辑,其一,就是“防备沼人,当以重器,王道教化”。
    但这只是流传较为广泛的说法,还有第二种逻辑,是“王道教化,当以重器,防备沼人”。
    两种说法看似相同,内里的逻辑却迥异,虽都体现了对沼人的警惕,但一个是说要用武力彻底压服对方,然后施展教化;而另外一个,则是先真心教化,但不可放松警惕,若是出现不好的苗头,当辅之以武力。
    两种说法,真要到了具体施行的时候,自然是千差万别,可偏偏沼人如今安稳,献表明籍的诚心归顺,诸事不见骚乱,根本没有让邱言验证的机会,这一句也就慢慢成了悬案。
    类似的语句还有不少。
    甚至在很多年之后,邱言的言行成为近似传说的那个时代,对他这本笔记的研究和争论,都没有停止过。
    说起来,想理顺逻辑,倒也简单,直问邱言即可,可这种私人性质的东西,邱言若不公之于众,旁人贸然询问、求书,就显唐突,于礼不合,如果手记流传青史,那还要在史书上留下褒贬难辨的名声。
    邱言偏偏对此缄默,并不置喙,最终就造成了偏差的诞生。
    这还只是剑南官场,待得笔记真正流传,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不少隐意也被挖掘出来,有人发现,里面包括了不少新法痕迹。
    很快,就有不少变法派的新党官员开始研究笔记,从中深受启发。
    要知道,邱言的兵制革新,本就不是简单的更换军械、改革行伍制度,而是涉及到了钱粮与财源、管理与整理、监管与奖惩,这些推而广之,就展现了他的理财思想。
    大瑞变法,变来变去,根本还是要充盈国库,有了钱粮,朝廷的腰杆才能挺直,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
    其实,之前王甫变法,诸多新政,虽惠及不少市民、农民,但只是附带,真正的关键,还是让国库重新有钱了,有继续积累钱财的希望,只是北疆一仗,消耗不小,几乎将变法以来的积累消耗一空,正因如此,王甫才会偏向于主和,并因此渐渐失去圣眷,最终失去了变法权柄。
    而今,皇帝李坤没有因王甫的离去,就停止变法,变法的核心目标,同样也没有变化,还是积累钱粮,但眼下的新党,经过几年的经营,中间又经历了两次科举,大肆提拔人才,其队伍人数,和从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在高位上还有欠缺,但涉及到具体的实缺、实权的位置,人数还有不少,已然是一大势力,触角遍及方方面面。
    这些人,慢慢的,也开始关心起邱言的动向,因为他们从从兵制革新中看出,未来的邱言,很有可能被委以重任,出面主持变法,至少也会与此有关。
    随着南疆局势越来越好,北疆的部族混乱,也在运用邱言的安置之策后逐渐好转,皇帝也不时提起邱言在南疆的兵制之政,每每称赞,有时又对北军的不少将领出言斥责,论及军中弊政。
    凡此种种,让政治嗅觉敏锐的人开始意识到,邱言的回归不可避免,而且他这一归,带来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回朝,而是要掀起一场风浪!
    此时,离邱言离京,已经三年多了,在大瑞的中枢,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人兴起,有人罢黜,兴衰变迁,难以尽述。除了最顶尖的几个位置,其他职位、部委,早就经历了几次更新换代,很多人已忘记了邱言当初在京城的所为。
    只是,随着日子的临近,有着世家背景的官员,终究意识到,邱言的问题是逃避不了的,也无从逃避,只能面对,当年看似将他赶出京城,但现在看来,分明是其人自己出京蓄势!
    而世家官僚的政敌,如那新党新贵,则将邱言看成了天然同盟。
    邱言那本笔记的突然流传,也是这种风雨欲来之势的先演,换个时机、地点,纵是同样的笔记,未必就能造成这般影响。
    不过,作为风暴中心,邱言却不急切,因为他的心思,集中到了另外的地方——
    “潜入血海的那缕意识,终于找到了本源之物的痕迹!”
    这日,他做完了公务,回到府邸,心有所感,吩咐了几句,径直入了书房,从书架后取出了个巴掌大的盒子,将之打开。
    盒子里放着一枚晶莹剔透的珠子,圆滚滚的,和空气接触后,冒出缕缕青烟,仿佛将空气给灼烧了一样。
    “这颗龙珠,终究无法完全炼化,还是不受控制。”轻轻摇了摇头,邱言抬手一指,指尖就有星光奔涌。
    这道星光,是透过文网,从洲外星辰传来的,蕴含阴阳之力,将珠子笼罩,隔绝了内外。
    自神灵身成就星君,表面上看来,血肉身没有因此受惠,但借着双方联系,其实战力增长几倍有余,一指星光只是最简单的体现。
    不过,之前的几缕青烟没有消失,还在空中飘荡,被邱言用鼻子一吸,收拢过去,吞入腹中。
    这些青烟,也不简单,乃是龙珠与空气接触之后,释放出的气血灼烧而成,看似几缕,但论气血浓郁程度,不下于第二境巅峰的命修修士!
    当然,这也是邱言蕴养所致,他自得到了这颗龙珠,就加以研究、蕴养,发现诸多妙用,以心火、肾火锤炼,阴灵、元婴蕴养,如今正好利用。
    却说青烟入腹一转,沾染了性命气息,又被灌注了一道意念,随后就被牵引着融入了文网,顺着网络疾驰,一直抵达人文之网深处,过了一道门扉,竟到了士林之中!
    当初,邱言借道士林,带李坤的魂魄回返阳间的,而今这道蕴含了他气血的青烟,也要由此迈入血狱文网,配合着将本源之物的踪迹寻找出来。
    不过,这边青烟一到士林,还未动作,远方就有庞大阴影呼啸而来!(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咕噜!咕噜!
    这道青烟翻滚之间,在四周形成了一片气泡,不断向上浮去,那气泡中透露出种种意境,有浮躁、有浮华、有贪欲、有无知、有功名利禄……
    四周则是一连串的水流、暗流,处处为水。
    呼呼呼!
    前方,一阵湍急的漩涡转动起来,巨大的阴影迅速靠近,带来一股强烈的压迫感,只是行进速度并不快,要抵达青烟所在,还要等上几息时间。
    但奇怪的是,面对着呼啸而来的压抑感,邱言竟是并不焦急,更不催动着青烟逃离,反倒是静静的呆在原地,同时缓缓感悟着四周慢慢涌动的水流、暗流。
    “这士林世界的学海,当真奇妙,上一次因为带着皇帝之魂,所以时间紧急,没有多少机会细细探查,甚为可惜,之后又要避免过度进出士林,引起他人注意,所以尽管文网连接着士林世界,却还是不能轻易步入此间,而今血海又起波澜,方才有了这个机会。”
    却说之前,人皇李坤因遭人设计,魂魄被强行拘出,投入了九天十地之一的血狱大地,在其中吃尽了苦头,幸有邱言相助,以神人之姿护佑其人,最终将之接引回到东华部洲,算是解了一次人道危机,而邱言自身也因此得利,被人皇记住了恩情,才有后来朝廷封神,顺势成就星君的事情发生。
    不过,在邱言带李坤回返东华的时候,其人却没有自己开辟空间的本事,而是借道士林世界,等于是将士林世界作为中转,链接了血狱和东华。
    当时,邱言借道的地方,正是士林的学海深处。在无边海水中前行片刻,同样也见到了庞然大物的阴影,不过,这些记忆,李坤并没有留下,因为当时乃是半梦半醒。
    “学海的海水,里面充斥着知识、学识、见识、常识等等,为世间知识的集合,不过,整个士林其实是一片意识世界。如此说来,这学海应该也是凝结现世之人的心思而成!与血海其实有相似之处!”
    感受着水流、暗流,邱言不禁心生感悟,他从前在营救李坤的时候,在血狱建立文网,为了解决文网立足根本,分出一缕意念前往血海,要寻找本源之物,所以对血海也有一定的了解。
    不过。那血海的海水意境混乱无比,比之心猿意马的念头还要纷乱,早已不局限于生灵的意境,有一种世间万物混乱根源的味道。无论有灵无灵,其混乱之态都仿佛能汇聚血海。
    “如此看来,血海以及血狱大地,应该是比学海和士林高上一个位格。因为士林还被局限于求知之生灵的意念,出了这个范畴,就不能干涉到了……”
    带着这样的念头。邱言操控着这一缕拧成一股的青烟向前移动,慢慢深入海洋,竟是迎着那巨大阴影而去!
    这巨大阴影的真面目,邱言十分清楚,因为他上次带着李坤之魂就曾经碰到过。
    沿途,也有细小的海底生物划过,其中最多的,乃是那“漏网之鱼”,为潜意识、无意间遗忘的知识凝结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生物,尽数都是由人念衍生出来的,体现出游动、转瞬即逝、白驹过隙的特点。
    但很快,这些海底生物越发稀少,因为一股强烈至极的意志干涉四周,坚韧不拔、坚如磐石、时而自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看着越发接近的阴影,邱言的心里泛起感悟,感觉自己从这一道身影上,再次捕捉到了震撼人心的意志,“这学海之水,乃是知识、学识,而知无涯,便是穷极一生之力,也不可能将世间未知探索一遍;”
    “竭尽全力也无法真正得到结果,而且事先就已经明白了结局,若是心智不够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