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645章

道果-第645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官家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魏公公闻言,立时焦急起来,语中甚至忍不住带了一点责备。
    李坤也不以为意,笑了笑,转了话题:“先不说这些,而今剑南兵改初见成效,沼地局面也有了变化,再有一年半载,朕就可以调邱卿回京了,到时又是一番景象,大伴可都安排好了。”
    “官家放心,京中布局已然完善,众臣、世家大族的言论,都可知晓。”
    “这就好,朕不希望到时再被掣肘,对了,这封奏折让人收好。”说着,李坤将手中奏折放在桌上,话锋一转,“祭天大典安排的如何了?”
    魏公公又道:“万事俱备,只等柔罗酋虏送到,就可进行。”
    李坤点点头,接着说起一事:“朕要册封灶公神人,这事已经通知道门了么?”
    魏公公就回道:“几位供奉都说要禀明师门,让师门之人过来观礼。”
    “这样就好,总不能太冷落了神人,那神人对朕有再造之恩,不可怠慢,”李坤说着,叹了口气,“可惜,母后与宗正不同意在祭天大典的时候册封神人,不然就不必操心这些事了。”
    这些话,于公乃是国祀之重,于私是皇帝的自家私事,魏公公虽与皇帝感情深厚,也不方便轻易置喙,便就低头不语。
    李坤说了两句,也就收口,回到桌边,重新看起奏折,但看着看着却皱起眉头。
    “岭南道的奏折越来越古怪了,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发动了那么多的力量,居然找不到白莲妖教的余孽,也算离奇,按理说,就算抓不住匪首,也该能够找到一二喽啰。”说话间,他抬头看向魏公公。
    “老奴也接到了那边的情报,同样没有提及妖道余孽的下落。”魏公公这般回应,对于这一点,他心里也很奇怪,正着手调查,在没有出结果前,肯定不能妄议,更不能轻易告知皇帝,因为皇帝的一念之差,就有可能引起一连串的后果。
    “其实,朕觉得整个岭南道的官场,最近颇为奇怪,他们的那些手段,朕心知肚明,时常会有要官要钱的事,不要说妖道余孽,就算没有余孽,也会找出一些余孽,可这几年却好似变了性子,不仅不再向朝廷苦穷、跑官,反倒是一个个都似安坐生根,踏踏实实的在那边为政。”
    说到这里,李坤自嘲的笑了笑:“这也是讽刺,官员安心做事,朕反倒要怀疑起来了。”
    魏公公赶紧解围道:“官家的担忧,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不可能人人都如邱学士一样。”
    主仆二人的对话持续了一会,李坤就再次投入批阅奏折中,与此同时,在朝廷内外,也流传着有关南北的消息。
    北边的消息,乃是上次安置使逼反几部的后续,说是朝廷派了钦差过去,撤职拿办,然后安抚草原牧民之心,又宣布了朝廷的意思,转而要用邱言所呈奏疏之策,并且正安排人手。
    只是,这边消息一透露,北地的三水部等部族居然主动有了回应,说是愿意配合,令一场有可能波及甚广的叛乱,靠着邱言的名字就消弭无形。
    南边的消息,同样和邱言有关,也同样和异族相关,更是关系着大瑞的边疆安危,真是沼人联军土崩瓦解的消息。
    “这邱言风头太盛,本以为他离开京城就会消停,结果却更不得了了,一南一北,草原人和沼人,都因这个名字而平息了祸乱。”
    “不简单呐,皇上也没有忌讳他的功劳的意思,这般看来,此人前途着实不可限量。”
    “不知此人回归京城,会是何等光景。”
    ……
    在京中各界对邱言议论纷纷中,七天之后,他们迎来了献俘大典,那日京城中人头攒动,无论官民军士,早就听说了国朝在北疆大胜,开疆拓土,也都是与有荣焉,很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在万众期待中,柔罗人与几大部族的俘虏,过城门而入,场面热闹至极。
    紧随其后的,便是皇帝的祭天大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连几天,京城都是纷纷扰扰,沉浸在欢乐与激昂的情绪中,直到这股情绪接近尾声,又有一场皇帝参与的大典启动——
    封神大典!(未完待续。。)
    ps:  感谢“助纣为虐啊”投出的月票!

第九百二十九章 登坛起运柱,落山裂冥土
    “龙庭人皇,为何会突然间要册封神灵?”
    一大清早,兴京城郊的祭坛周围,就聚集了不少道士,其中包括了封灵道的飞虎道长,在他身边,还跟着名少年道士,此时这少年正低声言语。
    旁边,飞虎道长沉吟片刻,道:“册封神灵,对人皇而言,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所封品阶不同,分润而去的气运也就不同,不过大瑞刚刚平定了北疆,正是气势如虹的时候,疆域吞并了草原,诸多部族的气运都加持王朝上,即便分润出去,也未必就是坏事。”
    这两人各自坐在一张椅上,身边摆着桌案,桌上放着水果。
    周遭,有不少道士都是一般待遇,人数不多,桌椅摆放的没有什么规律,宛如散落的珍珠,散落在祭坛周围。
    少年道士闻之,微微点头,接着眯起眼睛,盯着祭坛中心,那里已站了不少人,正做着准备工作,封神祭祀不是小事,何况是一个王朝主导,在礼仪上当然不会简单,会涉及诸多的人与事。
    “隐隐能够感受到气运汇聚过来了,”看着看着,少年道士的脸上,露出了迷醉之色,他从石头雕刻而成的祭坛,那古朴的浮雕花纹中,捕捉到了一股宏大的气运流转痕迹,“真是令人迷醉和向往,若我可以得到这股气运加持,就算撇开水祸道,一样能够成道。”
    “你说这话,对自己的宗门就有些大不敬了。”边上,飞虎道长瞥了少年道士一眼。
    少年道士笑了起来:“这有什么?我们水祸道本身便是一个聚合体,当初开山之时,其实就是几尊修士为了能得门派气运,聚集在一起发展而成,门中规矩本就不多。”
    飞虎闻言,只是摇头。对于这种理念颇不认同,但也不去明说,下一刻,他眉头微微一动,身上荡漾起一阵涟漪。
    涟漪被少年道士捕捉到了,后者一愣,然后道:“到底是城郊,没了城池意志的压制,龙气也因为祭坛的缘故,暂时有所退避。这般一来,超凡之力就能从镇压中恢复几分,所以你拘住的土行之灵,又有了挣扎痕迹,不过,这又有什么用?难道它还没有学乖?”
    “不是无用,”飞虎眼中闪过一道寒芒,“不是要挣扎着脱身,而是在向外界发送信息。土行之灵本是五行之灵的一部分,只要稍有动静,散发出去的神通涟漪,就会被其他五行之灵探得。”
    “哦?你是说。其他五行之灵来了?”少年道士闻言,露出了兴奋之色,“在哪里?有趣,有趣啊。我对你所捉的这只土行之灵,可是垂涎很久了,一直都很羡慕。正想着什么时候抢过来,现在好了,如果能拿到其他五行之灵,你的这只也算安全了。”
    呼!呼!呼!
    这少年道士的话音刚落,天上忽然挂起一阵狂风,接着便见一辆马车在狂风中凌空飞驰而来,气流呼啸,车马略有颠簸、起伏,在来到祭坛边缘时猛然急降,落在地上,从上面下来一名道袍老人,边上更有诸多弟子相随,看上去气势、阵仗非同寻常。
    “九泉老祖都来了。”
    “这位老祖,竟然已经出关了!”
    “早有传言,说此人早就飞升,为何还在人间?”
    “这样的老家伙选在此时出现,不知是何打算。”
    “九泉老祖驾临,刚才化血道的化血尊者也已落座,这两位乃是老冤家,这次封神大典可是有得瞧了。”
    ……
    诸多修士,见了疾驰而来的车马,便交谈、传念起来,涉及种种隐秘。
    少年道士见了这一幕,颇为感兴趣,就笑道:“城郊之地,虽然没有多少城池意志,龙气也不算浓密,可终究还有镇压之能的,想要在这里施展神通都不容易,这施展法宝、摆开架势就更不容易了,也不知道这位老祖为了这凌空驾车,消耗了多少真元、神识……”
    说话间,又是一阵疾风吹来,那风中有几名道士虚实变化,似幽灵一般,看的旁人心头一动,宛如梦中。
    “是驭虚道主与他们门中的长老,连他们也来了。”
    立时就有相熟之人,认出了来人身份。
    只是,这边虚幻意境还未完全退去,另一边就有一股浓烈的杀意汹涌而来,这杀意刚烈、直接,随同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符箓,符箓聚散间,好似云彩似的,将几名道士托在上面,为首的乃是一名面如雕塑般刚硬的中年男子。
    “是诛魔道的人!连他们都来观礼了。”
    “在这京城之侧,竟也要强行运转神通,也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
    “兄台应该是散修吧?这门派聚集之时,铺展阵仗的目的,目的并不简单,往往涉及到门派的气运之争。”
    ……
    就这样,在诸多修士的见证下,一个又一个道门中人聚集过来。
    从皇帝公布要封神的消息后,也已有段日子了,不少门派都有自己的思量,这才齐聚一堂。
    封神的日子,不是随意定下的,按着流程,第一步就是卜日,选好天时,方可施行。
    到了今日,虽说有道门观礼,但都只能居于祭坛之外,算是见证,坛中的陈设却半点都不容有错,要按着方位、讲究罗列,待事的次序、即事的位置、门外的位置、牺牲器具的位置等,都有严格的划分。
    皇家罗列,可以算是世间最为严格的摆设了。
    “时辰到……起!”
    待得道门之人来的差不多了,有洪亮之音从祭坛中传出,而后一名名身着精美华服的男男女女,端着省牲器出来,放置于各处位置。
    这些用来祭祀的牺牲,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无论是毛色、肥瘦还是大小,甚至宰杀时所用的刀具,宰杀之后的清洗、检查,都不容有半点疏忽和含糊。
    待到最后,取毛盛血、烹煮亦有流程与章程。
    这些礼仪看起来繁琐,但不是流于形式,这个世界是有真实神灵、神通显世的地方,所以这些布置,体现的是对所祭之神的尊敬。
    很多时候,过程和礼物本身并无价值,但人在参与其中时,那种态度和心意,才是对神灵最为有用的事物,也能真正意义上,令神灵有所收获。
    待得牺牲摆上,又有人呼唤皇帝,一身盛装的李坤就在几人的陪同下,一步一步踩在石阶上,踏上祭坛。
    然后献撰,祈告五帝,将牛、羊、猪,玉器与帛、币等祭品摆放在神座前,紧接着就是将事先准备好的土壤放上神主座上,而后皇帝口吐祷文。
    随着仪式的一步步进行,四周的龙气不再退避,而是越发浓郁,渐渐显化出真形。
    观礼的一名名道士,渐渐感到浓厚的镇压之意,但他们却知道,眼下才是关键之时,便又都凝神感悟,去探究龙气的一点特性,尽管神识、感知会被排斥,但瞬息间的接触,依旧是不小收获,这也是他们愿意过来观礼的原因所在。
    未过多久,随着皇帝所言话语,天地间龙气呼啸,渗透出滚滚气运,汇聚到祭坛之上。
    祭坛本身,更摄取天时与地脉,融合王朝气运,宛如酝酿着一场风雨雷电!
    澎湃的气运,令观礼的诸多道士,无论老少、修为高低,都仿佛身心受到洗涤,准备着迎接下一刻的变化——
    “……今有神人抿元,文于人道,大义于冥土,司掌灶火之神韵,令万家安康,朕以天子之名,赦封其为天地正朔,人神正统,享皇庙香火,爵亲王衔。”
    轰!轰!轰!
    随着李坤的祷词结束,酝酿起来的风云雷电轰然炸裂!狂暴之极的力量冲天而起!
    “好家伙,这气运流柱未免也太过强横了!”
    “到底是新近国战胜利,草原之民何等凶悍,他们的气运加持过来,自然狂暴异常!”
    “不必再说了,还不快点收拢琐碎气运,错过这次就会,下次就不知要等到何时了。”
    ……
    说话间,观礼道士尽数行动起来,坐在椅子上呼吸吐纳,将冲天气运流柱边缘处辐射出来的气运碎片收拢过来,融入自身。
    这也是他们在旁观礼的缘故,自身气运和册封神灵时的气运略有牵扯,才能得到一点边角。
    不过,边角碎片比起主体就大有不如了。
    另一边……
    “怎么回事?”飞虎道长、少年道士,还有几名高人,看着冲天而去的气运流柱,瞬间瞪大了眼睛。
    “这册封神灵,分润的气运未免也太多了吧!”
    他们中的一些人,不乏有过相似经验,但在记忆中,却从未见过气运这般汹涌!
    ………………
    南疆边缘,九灵山灶山山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