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188章

道果-第188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获益匪浅。”邱言点了点头。
    “那是自然,”韩薇儿笑了笑,“我爷爷的学识,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对了,二叔刚才派人过来,问你愿不愿意过去,他想介绍些人给你认识。”
    “既是韩大人相邀,又岂能推辞。”邱言说着,与韩薇儿离开此处。
    ………………
    书房里,略显疲惫的韩逸喝了口茶,沉吟了一下,随后对老仆道:“武迎,将书架第二层的第三个盒子拿出,等会交给邱言,让他研习几日。”
    “嗯?什么!”武迎听闻此言,面露惊讶之意,但旋即敛去,低头应命。(未完待续。。)
    ps:  感谢“医吾死人”、“河边道人”、“camillus”、“rbky”、“大闲者小痴”、“小白熊”、“硫化心”投出的月票!
    感谢“与鱼游”和“轩辕二”的打赏!
    今天第一更,给大家拜年了,祝愿各位书友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乐,身体安康,幸福美满!

第二百九十章 名动东都已可期【新年好!】
    韩卓的酒宴并不是摆在韩府中的,而是开在一座酒馆里。
    这座酒馆名为“谪仙”,离韩府不远,论规模比不上白玉楼,酒馆里面的布置、装饰也不如白玉楼富丽堂皇,更没有豪奴和侍女,显得简单、简约。
    不过,正是这份简单,给人一种出尘的感觉,能让人心情平静,坐在酒馆里,心境自然而然的轻松、清净。
    邱言和韩薇儿一到地方,就被韩家的仆从应了进去,来到一间雅阁。
    韩卓坐在首位,招呼邱言过去,然后笑道:“来,我来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位是邱言,乃今次剑南道的解元,写得一手好字,而且素有贤名,连皇上都曾有耳闻。”
    接着,他又对邱言道:“邱贤侄,这几位都是一时才俊,我给你引见一下,这两位你先前见过了,张应潮、刘锦,都是有才学的人,来年也要参加会试,日后与贤侄说不定同殿为臣。”
    韩卓笑着说着,像是在让自家晚辈、远亲相互熟悉一样。
    “这位马宛,家学渊源……赵元贤侄是敬礼书院的高徒……李青李公子,从西域远来……”
    “幸会,幸会。”
    与韩卓坐成一桌的,除了邱言见过的张应潮两人外,还有另外三人。
    其中一人正是那马宛,此人见到邱言后,面色阴沉,眼中流露出恨意,目光扫过邱言和韩薇儿,泛着寒光。
    等介绍了一遍,除韩卓和马宛外,其他人都起身与邱言见礼。
    “幸会,幸会。”
    马宛的敌意当然逃不过邱言的感知。
    “这马宛怎么突然间对我有了这么大敌意?之前在韩府中感到的敌意,应该就是源于此人了。嗯?他在看韩薇儿?莫非是争风吃醋的戏码?那还真是无妄之灾,不过,明日我就要去马府拜访。正好将事情说清楚,省的拖拖拉拉的徒增不快,还要牵扯时间和精力。”
    想着想着,邱言目光一转,落在其他两人身上,注意力集中到了其中一人身上。
    “这人叫李青?他身上气血雄浑,明显是身具命道修为,而且文思非常纯粹,充斥一方,与周遭气氛融合而又隔绝。隐隐自成一体,很有可能也成就了文心。”
    邱言正在看的这个人,身着白衣,肩膀很宽,撑起整个衣袍,给人种精神抖擞的感觉,一举一动间浑然天成。
    通过韩卓刚才的介绍,邱言知道此人名为李青,竟是从西域而来。
    前朝大齐全盛时。兵锋所指无往不利,曾让西域百国来朝,中原的平民到了那里,都能做人上人。也引了些人迁徙过去,这李青显然是当初那些人的后裔。
    邱言打量着对方,李青也在看着邱言,眼中隐现精芒。双眸明亮。
    “行了,别站着了,都坐下吧。”韩卓说着。对身边仆从吩咐道,“告诉老李,就说人齐了,可以开席了。”
    他的声音不高,正好能让邱言听到。
    邱言心中一动,顺势起身,说了些谢罪和感谢话,大意就是劳烦一桌人相侯之类的,相互恭维,也算人际往来,况且韩卓的这桌宴席,本就有施恩、招揽和拉拢的意思。
    不过,邱言的话一说,旁边却是传来一声冷哼——
    “哼,你也知道让人久候?”
    这话一出,韩卓顿时皱起眉来,而邱言则是眯起眼睛,循声看了过去。
    说话的赫然是那位马家孙少爷,马宛。
    见韩卓面色变化,马宛心里也咯噔一下,不过胸中闷气却是升了起来,他压低声音,对邱言道:“邱言,你能考中解元,多亏了家祖教诲,怎么到了东都,却不去马府见礼?”
    场面顿时静了下来。
    马宛的话看似平常,但扣住了“礼”和“恩”两个点,暗指邱言不去马家谢恩,却来韩家的宴席攀附,有改换门楣的味道。
    先不说邱言是不是靠着马阳才考上解元,可马家人说出这样的话,传了出去,就会有邱言知恩不报的说法流传,于名声不利。
    不过,邱言来了东都才有几天,今日是受韩薇儿邀请才往韩府,所以马宛的话实际上站不住脚。
    “二叔,你是不知道邱兄如今的窘况,我听他的长随说,他们一路北上,花费不小,现在连住店的钱都没了,要拿字画变卖。”
    这时,韩薇儿突然开口,看似在说邱言的嗅事,其实是在解围。
    邱言与马府的关系不一般,马府又不像韩府这样,派人过去邀请,所以邱言登门时少不得要备些薄礼,可若连住店的盘缠都不够,要变卖字画,自是囊中羞涩,没能及时拜访也算正常,不然就有投奔的嫌疑。
    “哦?还有这事?”韩卓做出一副意外的模样,语重心长的对邱言道,“君子不轻受人恩,想来邱贤侄是不愿受人馈赠,这才要变卖字画,不过贤侄的字,字字神韵,可谓一宝,岂能轻易流落在外……”说着,他就要唤来仆从,寻去书斋。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马宛暗指邱言知恩不报,而韩卓却说邱言不愿“轻受人恩”,是因“受则难忘”,既是解围,又是表明态度,同时卖给邱言一个人情,一举三得。
    尽管知道对方在运用人际手法,但邱言还是升起好感,觉得韩卓此人处世妥帖,很会做人。
    没想到,马宛却是话锋一转:“住店的钱都不够?我怎么听说,你这次来东都,是为拜入理宗书院?我马家的春秋书院也在东都,你不去拜,却去什么理宗?莫不是看理宗势大,要改换门楣?真是好算计!可惜,才学不够,理宗看不上你,所以才落到如今地步吧?哼!真不知你那解元是怎么得来的!”
    他这话已不再是暗讽,而是明着指责、侮辱了。邱言的脸色登时就冷了下来,眼中露出流露丝丝寒芒。
    就连韩卓的面色都难看许多,觉得马宛看不透局势,不给自己面子,有些不识抬举了。
    雅阁中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
    “理宗?邱言?我想起来了!”
    突然,那赵元拍了下手,看向邱言,露出兴奋神态:“我说邱兄的名字为何这般熟悉,听了理宗书院的名字,总算是想起来了!几天前。理宗书院天理论道,江南贺书长一人舌战七人,说的七人哑口无言,但后来却有名书生出面,三言两语间,就驳倒了他!而且听说对理宗之学精研颇深,有独特见解!”
    “贺书长被人驳倒了?”
    听了这话,张应潮和刘锦面色微变,他两人是从江南来的。知道贺书长的名声和才学。
    “有人能把贺书长驳倒?”刘锦面色变化,“贺书长家学渊源,能言善辩,当年其人年幼。贺公给他请西席,教他读书,没有一位先生能坚持一个月!”
    “这事我也听说过,传闻贺书长只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记住教书先生教授的内容,然后举一反三,日日反问。逼得那些先生不得不辞去职位,后来贺公请了江南大儒江伦,才让事情平息。”
    两人先是惊讶, 跟着联想赵元话语,心中又是一惊,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了邱言身上。
    “难道说……”
    赵元点了点头:“不错,我同族的兄长,如今正在理宗书院中求学,那日论道也在县城,所以我能提前知悉这件事情。那日驳倒贺书长的,正是个名叫邱言的书生,听说并不是理宗书院的门生,不过最后惊动了小陈先生!小陈先生亲自出面,要招收他做衣钵传人,却被其人拒绝,最后翩然而去。”
    “什么?小陈先生都被惊动了?”这一下,连韩卓都坐不住了,旁人不知小陈先生的能量,可他身在朝堂中枢,最是清楚不过。
    那大陈小陈,学生门人不少都身居要职,而且其理宗学说,受不少人青睐,一举一动,都被朝廷关注,当真是身在江湖之远,却可影响庙堂之高。不说当今圣上,连先帝都几次邀请两位陈先生出仕,始终没能成功。
    这样的人物亲自出面要收人为徒,显然非同一般,从侧面证明了那被收之人的价值。
    想到这些,韩卓看向邱言的目光有了些许变化。
    他这次摆席,本就是为了留些善缘,如今朝堂斗争越发激烈,隐隐有了党争的趋势,他所处的派别正处于下风,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今日在座的,都是有才之人,而且身具功名,日后说不定能金榜题名,成为棋子,不然的话,他一正五品的官员,何必和一群举子同桌共饮?
    当然了,张应潮的事情,也让对方寒了心,韩卓开宴,也是为了弥补。
    至于邱言,韩卓虽有欣赏,但也有限,刚才出言相助,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他没有想到,邱言竟能惊动小陈先生,此事若为真,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另一边,赵元又道:“这件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会传遍东都,到时那些书院,估计都会坐不住了。”
    “哪里,赵兄的话有些夸大了。”
    邱言摇摇头,接着看向马宛,说出一番话来:“马公子,你与我之间应该有些误会,我受马老相国的恩惠,自当回报,但并不因此就低你一等,你若对邱某有不满和成见,可以直说,不要打着马家的名头!传了出去,别人还要说马家的不是!”
    邱言的话,语气冷硬。(未完待续。。)
    ps:  感谢“し☆ve菜ヤ鸟”、“我是大穷鬼”、“xiaoguai12”、“疯狂小老鼠”、“秦汉缥缈楚逍遥”投出的月票!
    感谢“火山1889”的打赏!
    感谢“火龙…骑士”的评价票!
    大家新年好!名单可能有着疏漏,还望海涵。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战书
    本来,随着赵元的那番话说出之后,就已没有人再去注意马宛了。
    照马宛的说法,邱言是靠着他祖父马阳的人脉,才考中的解元——这事倒也容易被误会,当初剑南道的主考齐正源,与马阳有着师生之实,在一些马家人看来,自是邱言沾了马阳的光。
    其实,稍有见识的人都能看出,越是这种事,越要避嫌,如果邱言不是靠着一篇兵策,退了沼人之兵,更是直达圣听,就算他的文章写得再好,齐正源都不会点他做解元。
    当然了,这些事情,马宛看不出来,不过,他说前面说邱言是靠着自家,本身学识不足,想拜入理宗书院而不可得,后面赵元的一番话,却像一个巴掌一样,结结实实的打在他的脸上——
    邱言哪是拜入门中不可得,而是驳倒了对方的门人弟子,连小陈先生都被惊动了,要收他为徒,反而被他拒绝了!
    这事已经带有一些传奇味道了,日后邱言若是登上庙堂,有所作为,那史官写史的时候,肯定要为这件事单独列出一两句话。
    可不要小看这一两句,要知道官方正史,那是要名传千古的,为后来人所诵读,甚至将来可能成为科场试题!
    当然,这都是后话,但眼前的影响也很明显,至少诸人看向邱言的目光都有了变化,再也没人将马宛的话当真,日后流传出去了,反而要让马府留下话柄。
    马宛注意到气氛变化后,脸上火辣辣的,心中有着懊悔和怒气,偏生发泄不出来,对邱言的恨意又加深了几分。
    就在这个时候,邱言却开口说出了这么一段话来,话中甚至有种长辈教训晚辈的味道。立刻像是滚油落入了烈火之中,彻底激起了马宛的怒火!
    怒火中烧,令理智褪。
    啪!
    马宛一掌拍在桌上,猛地站起身,脸涨的通红,口中高声喝问:“怎么?还要教训我不成?我马府如何做事,轮不到你这个外人来管!就算你有着才学,可当初还是靠着家祖才能发迹,莫非现在有了成就,就要翻脸不认人了?”
    面对气急败坏的马宛。邱言却是面色不变,仿佛早就料到了如此局面,淡淡回应:“马公一生为国为民,通古博今,对我多有指点,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