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132章

道果-第132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听一个又一个的名字从书吏嘴里蹦出来,安静下来的人群又渐渐沸腾,不时就有人大吼一声“我中了!我中了!”然后手舞足蹈。
    其中不乏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听到名字之后,回忆流转,想到自己辛苦半辈、头发斑白。顿时百感交集,一口气喘不上,直接就昏死过去,又引得人群大乱。
    邱言站得远,眼力又好,将这些种种景象收入眼底,不仅如此,感知之中,更能清晰的感应到人群上方,翻滚变化的人念,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其中的大多数,绷紧、凝固、酝酿、忐忑,显是在静候结果,但随着官差的唱榜,有几道人念冲霄而起,爆发出浓烈的欢愉,隐隐与王朝龙气相连!
    其中,更有爆发过渡,近乎透支的,如那昏死过去的老秀才,就是其中之一。
    “一张榜单,好似一个镜子,映射出人间百态,不,人心百转……”
    在邱言转念的时候,那书吏依旧念着名字,但越往后,人群越是烦躁,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就将他的声音给盖了过去。
    “第十四名,远宁方子延!”
    这个时候,一个名字从他口中蹦了出来,听到这个名次,邱言稍微愣了一下。
    方子延他当然不会陌生,更是早就察觉到了对方敌意,不过毕竟不是生死仇敌,不涉及性命之争,所以并未放在心上,不过,这个人的才学他还是知道的,虽然有些虚浮,但底子很好,在武信城时,先后做过诗赋,文章花团锦簇,立意高人一等,才子之名所言不虚。
    而且,看他考前的气势和架子,明显有争夺解元的势头和念头,这样的人,纵然考场上发挥失常,可也不可能到十名开外。
    有类似想法的人,并非只有邱言一人。
    这个名次一出来,很多人都是一愣,在人群中寻找方子延的身影,不过其人并未前来,找不到人,只得作罢。
    这也只是一个插曲,众人很快就重新沉浸到焦急的等待中。
    没过多久,周贯和罗家云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一脸喜色,有些难以自持,口中喃喃自语,无非是“中了”两字,但比起旁人,却是好了许多,略显平静。
    人群中,唱榜依旧——
    “第三名,远宁顾言之……”
    “第二名,兴元高靖……”
    周贯目光一扫,看到了邱言,立刻满脸喜色的跑了过来:“邱兄!你也中了,而且是……”
    就在他跑过来的瞬间,那唱榜的官差,也念到了最后一个名字——
    “第一名,远宁邱言!”
    乡试第一,便是解元!
    这可是个不得了的成就,不要以为科举之中只有进士风光,状元名扬,解元一样也不简单,整个大瑞分成十道,每次科举,只有每一道的第一名,才是解元,三年十人!
    十人!
    大瑞江山,何等广袤?
    天下城池,又能有多少座?
    亿万黎民中的十人,这等成就,足以让人闻之而敬!
    不过,邱言却仿佛早就猜到了结果,并无太大情绪波动,说来也是,他那篇兵策,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考场应用文,而是被观察使请了出去,传阅诸官。更依此制定了反攻方略,平定了西南动荡,这样一篇文不拿解元,日后被披露出来,整个剑南道的官场,连同诸多考官、阅卷官,都要受到牵连!
    这么一想,邱言就知道一个解元是跑不了的,无论旁人拿什么来说事,都难以撼动。
    解元公布的瞬间。唱榜就此结束,人群之中,无数考生心情变化,少数大喜,余下黯然,更有孤注一掷者沉入深渊。
    上方,升腾的人念亦剧烈变化,寥寥几十道一飞冲天,融入龙气。余下的则缓缓下沉,其中更有几道泛起种种负面情绪,有要爆发的迹象。
    “嗯?这几人似是早有预谋。”
    人念的变化,本就是书生分身注意的重点。用以感悟人道,自是轻易发现了里面的猫腻。
    就在这时,邱言身后传来了郑重森的声音——
    “此时不是说话的时候,我会挑个时间去贤弟下榻的客栈拜访。先不打扰了,恭喜,恭喜……”郑重森抱拳道贺。声音有些干涩,勉强挤出笑容,然后转身离去。
    “嗯?”邱言这边反应过来,旁边,周贯和罗家云的道贺声也到了跟前,他只好回过头去,与两名好友交谈。
    只是刚说了两句,人念突然翻滚起来。
    邱言立刻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同时也想起了一事,便出声问道:“张兄怎样了?”
    唱榜时,他并未听到张振的名字。
    这边刚提到张振,张振的声音就从旁传来,声音有些颤抖,透露出声音主人的心里并不平静,但在竭力维持。
    “慎之、罗兄、周兄,恭喜三位了。”张振脸上带着笑容,但眼中却有失落之色。
    见到他的模样,其他三人哪里还笑得起来,都要出言安慰。
    没想到,张振却是压低了声音:“慎之,你先离开这里吧,张榜之后,人心浮动,很多人不甘、心存侥幸,最易被人挑拨,我刚才过来时,正有人散播不利于你的流言,继续呆在这里,恐有不测。”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一般,落榜的考生中突然就有人吼叫起来——
    “不错!应考的时候,三名训考官,连同主考官,都去了那邱言边上,定是给他指点了!”
    “不止如此,听说连观察使都在背后出力了!”
    “不公平!说不定就是因为此人,将我的名额挤掉了!”
    ……
    有人起头,其他人顿时来劲,也不管事情真假,只想闹腾一番,他们毕竟心存侥幸,幻想着事情闹大,能有转机,哪里还顾得上自己是不是被人利用了。
    科举涉及一生,落榜自是难以接受,要是有人鼓动,立刻就会造成不小风波,历史上多有先例,所以放榜的时候,官府才会在派过来这么多的兵卒,既是为了维护秩序,也是为了防止聚众闹事。
    此时,一见人群有骚乱的苗头,四周的兵勇立刻上前弹压,大声呵斥。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诸多考生也不傻,没有打算和官兵冲突,但开口闭口,都是质疑、推测,彼此配合,大有将流言坐实的趋势,不少发现邱言的,更是急急迈步,要冲过来,离得远的,则是拿眼去瞪。
    一时间,竟生出民怨沸腾的意境。
    张震等人见了,心头不安,都劝邱言离开。
    邱言摇头道:“不怕,我这解元,是实打实的考来的,难道被别人一说、一瞪,就能飞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示弱,走了只能留下话柄,反过来,只要等一会,自有人过来证明。”
    张振等人面面相觑,对邱言所说疑惑不解,而沸腾的人群中,亦有几人看着镇定自若的邱言,若有所思。
    远处,突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马未到,声音先传了过来——
    “圣谕到!”(未完待续。。)
    ps:  感谢“yg21”和“kai特”投出的月票!
    话说“kai特”的催更,我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第二百一十四章 张网捕信日游神
    “圣谕?”
    这两个字一传过来,略显失控的局面,顿时就有了变化。
    气势汹汹的儒生,心头一震,头脑清明了许多,纷纷循声去看。
    入目的,是匹疾奔过来的快马,马上的人赫然是剑南道的御史,李琦!
    见人群平静,李琦拉了拉缰绳,身下的马顺势减速,滴滴答答的走过来,待到了人群与邱言之间,他翻身下来,左右看了两眼。
    接着,李琦弹了弹衣衫,转身朝邱言看去,嘴里则道:“皇上有口谕,要说与邱言听。”
    邱言闻言,并不见异色,上前一步,架起双臂,弯腰鞠躬:“学生便是邱言。”
    圣谕,就是皇帝针对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说出的话语,一般具有评判性质,金口玉言一出,就等于是盖棺定论了。
    见圣谕,等于是见皇帝,要行大礼,不过邱言本来就是秀才,现在又得了解元,是举子,有了功名,那就是士,大瑞讲究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虽有高下之分,却无主仆之别,自然不需要跪拜。
    李琦点了点头,走到邱言跟前,面容肃穆的道:“陛下有言‘今闻蜀中有士,能一策而定西南,为国之贤才’。”
    邱言恭敬谢恩,一举一动,从容淡定,脸上表情落在张震等人眼中,顿时引起了几人的惊叹。
    他们想到邱言方才的话,立刻觉得邱言身上笼罩了一层神秘光环,好像早就料到此事一般。
    邱言当然清楚自己那卷兵策的效果,如今西南平定,这平息西南的功劳,落到了观察使和御史的头上,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自然要维护兵策。继而维护邱言,不会任由旁人攻讦,维护邱言,就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功绩。
    更何况这乡试第一,绝非弄虚作假所来,而是靠着实打实的功劳换来的。
    一卷兵策,平息兵灾,拯救了几个县城,重创了沼人、并为日后的彻底收服奠定了基础,更有可能令番人吃个大亏。最后还让几个官员利益均沾,获得战功。
    和这样一份“考卷”一比,其他那些花团锦绣的文章,纵然笔上生花,又如何能凌驾其上?
    甚至,这篇兵策连皇帝都已知晓,给出了批语,若不将此文点为头名,其他文章哪有资格居于其上?
    这样的结果。绝非几个落榜考生聚众闹事就能改变。
    所以,面对沸腾的人群,邱言才会那般镇定,并非是他自持修为。而是预料到有人比他更难忍受此事,圣谕的到来,不是邱言运气好,而是大势牵扯下。所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就算没有圣谕,也会有其他的形式。就算不是御史,也会有其他的官员出面阻止。
    李琦的这番话一说,诸多落榜考生登时愣在原地。
    “圣上的口谕,在夸赞邱言?”
    “怎么回事?这邱言的名字,官家如何得知?”
    “不是说,邱言能够拿解元,是靠着观察使么?怎么连圣上都牵扯进来了?”
    他们低声议论,却无人敢大声张扬。
    对面,在邱言谢恩后,李琦就转过身来,对着人群高声呵斥:“尔等在贡院前喧哗,先不说有辱斯文、有背圣贤教诲,先就乱了法纪,莫非不知国朝律令?”
    这话从一道御史的口中说出来,威力非凡,御史本就手握纲宪,连观察使都能参,更何况他们这些秀才?
    就这么一下,整个人群的人念、气势就低落下去,而李琦的身影则仿佛高大许多,身上隐隐涌动出一股威势,让人不敢直视。
    这一幕落在邱言眼中,却又有另外一番感悟。
    “诸秀才汇聚起来的人念,汹涌异常,却不及御史李琦一人的气势,此人的气势里,不仅有着官气,受到龙气护佑,还有其他几种气运加持,拧成一股,论精纯、凝聚的程度,远远超过诸考生的人念,往那一站,气场就占据一方,开口说话,立刻就有了气运消长,压下了对面众人!这又是人道的一大特点!”
    就在邱言转念的时候,李琦又道:“还不散去?莫非还心存侥幸?”
    他也不解释多少,只是斥责,一人面对几百人,却没不见半点惧色,气定神闲,反倒是诸多落榜考生心惊胆战。
    “连皇上都夸赞邱言,说他是国之贤才,我们又如何质疑?质疑了,又有何用?”
    如此一想,胆气立泄,不复先前之勇,众人开始散去,周围兵将还要过去拿住为首之人,却被李琦拦住:“科举失利,心气起伏在所难免,所幸没闹出事端,不过下不为例。”
    众考生听了,顿时情绪变化,纷纷向李琦致谢,那聚集在上的人念也有了转变,其中一部分朝着李琦汇聚过去,让邱言啧啧称奇,心中浮现一词——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于是,一场风波还未开始,就这么被一个人、几句话平息。
    邱言上前一步致谢。
    李琦转身笑道:“不必谢我,你的那篇兵策我也看过,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良策,就算没有这次的西南兵灾,想要拿下解元,那也是轻而易举的。”
    他的话中充满善意,虽未表现得太过亲近,但邱言却从对方的口气、表情中看出了拉拢之意。
    邱言便与他说着,突然道:“这次事情并非意外,先前就有迹象,是有人刻意布置,御史大人负责官员、举子和生员的考绩,对士林变化多有探查,不知是否知晓这背后玄机?”
    “哦?”李琦面色微变,诧异的看了邱言一眼,“还有这事?回去是要查一查了。”说完这句,他略过话题,又勉励了邱言几句,接着就告辞离去。
    看着李琦的背影,邱言眯起眼睛,心头转念。
    这次风波的缘由,他自然清楚。虽说局势始终都在掌控中,但对那起了歹念的幕后人,必须给予报复。
    报仇并不是心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