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果 >

第104章

道果-第104章

小说: 道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这番话既是表忠心,但也有点醒席云的意思。
    但席云听了,只是头也不回的斜着拱手,算是回应,同时脚下不停的出了院子,一路前行,最后消失在远方。
    他的背影,流露出一种一往无前的意境,意志坚定,有着不愿再受任何束缚的决心。
    “不识好歹。”白文判叹息着摇了摇头,他其实看出了席云的不凡,想要替神灵本尊招揽过来。
    “人各有志,不必强求。”神灵本尊将目光收回,扫过白文判,“不过,你们愿意依附于我,我自不会吝惜,军不赏、士不往,待我从地府回来之后,就会给予你等所需之物。”
    白文判听了,心中暗喜,但面上没有表现,只是道:“大人这就要前往地府?”
    “不错,离月底已没有几天了,”神灵本尊点了点头,“眼下那地府中,与我有关的信民之魂,已经不少,总要领回来,想要立足神道,这地府轮回总归躲不掉的。”
    说了这些,他腾空而起,朝着悬浮天上的那条大河飞了过去。
    只是那河看上去近在咫尺,但一飞起来,才知道远在天边。
    “原来这才是不知天高地厚。”
    转眼间,神灵本尊就化作天边一点。(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五章 赔了夫人又折兵
    剑南道,剑南城。
    这两天,城中百姓都感到身子有些不适,脚步沉重,脑子也昏昏沉沉的,行走间偶尔还会生出虚弱之感,好像身子里的力量被抽取出去了一些。
    “这两天,城中多了股浊气。”
    城北的一座府邸中,身着儒服的御史李琦,将手中黑子放在棋盘上,他不过而立之年,就已做到一道御史之位,手握天宪,有检举、纠缠、弹劾之责,气势自是不凡,有股慑人之威。
    对面坐着一名道士,面容英俊,剑眉朗目,留着美髯,宽袍大领,颇有几分前朝余名士之风。
    这道士见李琦落子,便伸出两指,从棋盒中夹出一颗白子,想也不想的按在棋盘上。
    啪嗒。
    落子声清脆悦耳。
    “想必是季节交替,神祇出宫巡查所致,御史大人既然有心,何不敬天礼神,往城隍庙拜祭一番。”落了子,道士缓缓开口,声音清朗。
    “镜泉道长说笑了,”李琦摇摇头,“我初来乍到,正该低调养望,怎能做些抛头露面的事,更何况……”
    他笑着放下一颗黑子,抬起头直视道士,眼中露出精芒:“这祭祀之事,要一道之尊出面,才能表现出对神祇的恭敬,观察使大人不出面,其他人如何能遇阻代庖?”
    “观察使么?”道士眯起眼睛,放下一颗白子,“他全副心思都在儿子的学业上,秋闱前怕是没法分心,即便这样,御史大人您还是不愿出面?”
    “观察使视新党为眼中钉,”李琦笑着摇头,“即便我愿出面也是无用,在这剑南道官场,我李琦可谓孤军。呵,承让,这局赢了三目半。”
    道士摇摇头,一手捋须,一手甩袖子,棋盘、棋盒、棋子顿时化作黑白气流,落入袖中,接着他站起身来:“御史大人的心思我已尽知,叨扰了。”
    “哪里,道长日后再来。必扫榻相迎。”李琦顺势起身,将道士送出门外,这才回来。
    “这些方外之士,也想在变法中分杯羹,不妨利用一番,只是还要小心,说不定此人是旧党派来的探子。”
    心里想着,李琦吩咐仆从:“去叫那书生过来,既是德学后进。与我同门,过来拜访,我理应见上一面,试试才学。这里是蜀学的地盘。若才学不足,反而适得其反,毕竟蜀学善辩是出了名的。”
    吩咐完,他抬头看了天空一眼。眯起眼睛:“这两日的气太过沉重,不知何时才能平息。”
    同一时间,离了府邸的那名道士。途径城隍庙,转头侧目,向里面看了一眼,脸露冷笑。
    地下,城隍阴司。
    大殿上,诸多神灵、地祇依旧聚集于此,没有交谈,没有传念,都显得谨慎、凝重。
    诸神的身上,有神力、神念连绵升腾,向大殿深处汇聚过去。
    大殿最里面的屏风上,涌出澎湃民愿,与诸神的神力、神念结合一起,一同融入屏风前的那道身影中。
    剑南道城隍,吕良。
    这位转世之神,闭着眼,坐在位子上,神躯明暗不定,左半边泛着幽蓝色光芒,而右半边则闪烁着银光。
    乍一看,吕良整个人模模糊糊的,就像是浸水的水墨画一样,但随着民愿和神力的汇聚,其身轮廓越发清晰、硬朗。
    但整个大殿的气氛,却越发压抑。
    殿中,为首的两名五品神祇,屏息静气,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甚至不敢去打量座上的吕良。
    压抑、沉闷。
    这种情形,是从道城隍吕良回来后开始的。
    吕良此次去往武信,目的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记录道门罪证,第二个则是抓捕新神,第三个就是平息气运波动,完结在道城隍职上的最后一道工作。
    可最终结果却让诸神大吃一惊,吕良身为转世之神,晋级了三品神位,此去不仅毫无收获,三个目的一个没有达成,反而受到了重创!
    便是那气运波动的平息,都与他没有多大关系。
    神躯毁灭,吕良甚至没来得及遁入阴阳路,最后只逃出来一道法职概念,将真灵与神祇气息带了回来,不得不动用神司诸神气息、与整个剑南道的民愿,来重新凝结符篆、神躯。
    但最让诸神惊讶的,还是吕良已然晋级三品的神位,竟而动摇,有跌落的迹象!
    转世之神与平常神祇不同,近似天生神祇,能自行晋级神品,但若是神品跌落,一样有着严重后果,很可能就此沦为平庸!
    现在,吕良就在拼尽全力维持神位,阻止跌落,甚至到了不惜一切的地步,但即便如此,神品的跌落,还是在缓缓的、坚定的发生着。
    在吕良刚回来的时候,他只有半条手臂泛着四品幽蓝,如今已经扩展到半个身子了。
    沉闷的气氛中,一道光华突兀的出现,自殿外直飞过来。
    “唔……”
    吕良睁开眼,微微出声,声音沙哑。
    “这是我发出去的那道征召令……”
    感知扫过,他知晓了这道光华的来历。
    神躯被毁,神品近乎跌落,这可是很大的因果,足以成为神祇间不死不休的导火索。
    与凡人不同,神祇间的因果,并非虚无缥缈,而是有迹可循的,吕良逃脱后,回到阴司大殿,第一时间就借着因果联系,向神灵本尊发出征召,要仗着天庭册封的品阶和职责,光明正大的将神灵本尊召来,然后就地镇压!
    “神位跌落在即,这里面的原因,除了神躯和符篆的损伤外,心境的影响更大,不过,若将那新神抓住,剥离符篆法职,打入天牢,就能褪去因果和心境的枷锁,稳住境界!他若是抗令。那说不得就要动用天条了!”
    这样想着,吕良传出神念,打在光华上。
    啪!
    光华破碎,化为一列文字——
    “在下抿元,忝为九灵山大山神,受西南山岳使统领,与道城隍并无从属,故不奉召!”
    不奉召!
    “什么!”
    想法和计划被直接打乱,吕良面色一变,侵染了半个神躯的幽蓝光芒又扩展了几分。若非他及时定下心神,只这一下,就要一发不可收拾。
    “九灵山神?此神不是远宁府文判么?理该受我节制,怎么就成了九灵山的山神了?!”
    吕良沉声说着,音调低沉,蕴含怒意,扩散开来,整个阴司大殿隐隐震颤,两个文判打扮的神祇上前。一脸惶恐的道:“请道城隍大人息怒,我等这就去翻册核实。”
    说是翻册,但神念一转,两名文判心里就有了结果。
    其中一人道:“启禀道城隍大人。那抿元确已不在城隍统属,被剥夺了城隍文判之位!”
    吕良面色阴沉,眼中隐现寒芒:“什么?那先前为何没有发现?”
    两名文判背上一寒,赶紧答道:“大人明鉴。剥去此神神位的,并非那银孝娥,所以远宁都城隍庙也就没递上卷宗。先前查找太过匆忙,以至有所疏漏。”
    “不是银孝娥?那是何人?”吕良的面色越发阴沉,觉得自己似是被他人玩弄于掌心。
    两个文判对视一眼,这才小心翼翼的道:“这……是道城隍大人你亲自过去,强迫银孝娥当堂夺了那抿元的神位。”
    “是我?你是说不久前……”
    这么一说,吕良的表情登时扭曲起来,想起自己受人之托,分出神力化身,去给银孝娥施压的事情。
    “当时,我逼银孝娥夺了几个神祇的神位,可那都是不成器的小神,而那抿元最后一击,明显领悟了民心奥秘,法域更遍布全城,这样的神祇,我怎么可能看漏?如此说来,岂不是我给自己挖了个坑?以至于让那抿元得以逃脱节制,不受统领!”
    想着想着,怒气升腾,吕良突然闷哼一声,神躯上的蓝光再次扩大!
    “不好!气急攻心了!”
    吕良一惊,赶紧收敛怒气,转念镇压,堪堪将蓝光扩散的速度减慢了些,但大半个神躯已然被蓝光覆盖。
    “不能动气,不能动气……”
    明明气得半死,却要生生压着怒意,更让吕良难以接受的是,造成这矛盾结果的却是同一尊神,一念至此,憋屈感不受控制的爆发开来。
    憋屈!
    “抿元,你不要得意!以互不统属为由,看似好棋,但也将你的死穴暴露出来,私自撺掇符篆神位,哼哼,那西南山岳使,因十几年前的激战沉睡至今,但不会永远不醒!”
    想到这里,吕良喘息了几下,再次平息怒气,然后对诸神吩咐了几句。
    听到命令的诸神面露诧异,却不敢询问,其中的几尊神行了礼,迅速离开大殿。
    做完这些,吕良的心神平静下来,露出冷笑。
    “且看你能拖延到何时,不过,当务之急还是稳定神位品阶,至少不能继续恶化,等日后抓到抿元,再彻底根除……”
    ………………
    “不知吕良会采取什么措施,我若是他,定要想法令山岳使复苏。不过,这段时间正好让我积攒实力,若山岳使复苏后,实力和势力依旧难以抵抗对方,不妨弃了九灵山之位,再拿河伯的名义拖延,如我所料不差,那吕良是拖不起的。”
    邱言心中想着,神灵本尊一个翻身,躲过了一道激荡的河水。
    飞了近一天的时间,他终于到了忘川河畔,跟着就察觉到那河水中的一道道念头!
    这条贯穿天空的忘川河,流的不是水,而是记忆和念头!(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念化一碗水,万年聚成河
    河水汹涌,水花激荡。
    不时有一道道水流冲出,蜿蜒曲折,仿佛想逃脱束缚,但最终还是被牵引着,重新落入河水里面。
    这整条河时时刻刻散发着一股引力,无论是水花,还是水流,都难以逃脱。
    不过,在邱言的感知中,这些个水流、水花、水滴,却不是“水”,而是念头、记忆、情绪。
    那一道一道的水流中,隐约浮现出种种虚象,有人影,有屋舍,有高山,有深谷,甚至有滚滚岩浆,有幽深深渊,有着人生变幻,亦有着福祸无常……
    只是这些景象,却都被禁锢于河中,随波逐流,难以挣脱出来,甚至连气息都被封锁住了。
    “忘川,忘川……原来如此。”
    转念间,神灵本尊绕过水流,朝着河流边缘而去,他此时正在河底下方空中,要绕到河的另一面。
    这条忘川河,站在冥土大地看过来,就已显得宽广、悠长,而来到跟前,听着滔滔河水,更让人有种渺小之感,就算神祇也不例外。
    飞到这里,幽冥气息越发浓郁,待到本尊绕过边缘,到了河面之上,就能看到一座座悬浮河上的石台,远远看去,仿佛是一座座城墙关卡。
    每座石台的边上,都连着长长的阶梯,阶梯延伸到天空深处,上面站满了鬼魂,样貌、神态、体格、服饰,各有不同,一个挨着一个。
    队伍的最前端,那些踏上石台的鬼魂,会被一名长发女子劝慰、安抚、训斥、甚至直接拿下。
    一眼看去,一座座石台关卡,鳞次栉比的排在河上,每座台上都有名女子,长发遮面。模样、气质,一模一样,宛如一人。
    她们身边都摆着一张桌案,案上有个空碗,每个来到石台的鬼魂,在经过劝慰、或者强拿后,女子就会端起碗,放在鬼魂嘴边。
    下一刻,念头和记忆便从鬼魂的七窍中流出,注入碗中。有的装得很多,几乎满溢出来,有的则很少,只能覆盖碗底。
    而后,长发女子抬手一甩,不管碗中水多、水少,都直接泼洒出去。
    记忆与念头所化之水,便会落入忘川河中。
    “孟婆和孟婆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