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风水金瞳 >

第218章

风水金瞳-第218章

小说: 风水金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山势,在形势派的风水先生眼中,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也就是说,形势派,主要是用直观的形象也理解风水宝地与普通地方的区别。
要是照这样的说法,在形势派眼中,所有的风景名胜都自然是风水宝地了。根本不用看,一定是风水宝地。
因为所有的风景名胜的地方,都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自然是风水宝地了。
高阳之前,也研究了各派的风水学说。感觉形象派风水学说,很容易让人接受。可又感觉太形而上学了。太注重表面现象,忽视本质的东西。
而理气派,又好象太抽象了。完全把风水学理念化,固定于九宫格之中。让九宫格来演绎天地的变化无常。
所以,理气派的理论太过抽象,一时是让普通人无法接受。高阳一直觉得,这两种风水理论,虽然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可又有些针锋相对,针尖对麦芒的意思。
其他,看风水就应该把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不能太直观地看地表的形态,但也不能完全相信九宫图的抽象理论。
我们应该吸收这两派风水理论之中的精华东西,去除一些糟粕的东西。然后,用两者都涵盖的方式去看风水。
高阳一直也在琢磨要怎么样能看好风水。真正看大地的气象。他就是吸取这两派风水理论的长处,然后想要创立自己独特的风水理论。
可要创立一个风水理论,谈何容易,这须要长期的社会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才现有的经验基础之上,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论。
高阳现在站在断桥之上,他突然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想要创立自己的风水理论。
虽然他感觉自己这个想法有些可笑。想想,当今的风水师。那一个算得上的宗师级别的风水师。所有的风水大师,也只不过是跟着古人的路走罢了。
可高阳是一个认准了方位,就一定要做成功的人。他知道要创立一个新的风水理论。须要很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但是他想,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只要肯努力,就没有做不成功的事。
想完了这些事情,高阳就想从西湖开始,用自己的理论来看看西湖的风水。
高阳现在走下断桥。然后一直往前走。本来,他想要在苏堤中间,也差不多是西湖的中心位置。来进行西湖的风水数据测量。
可是当时人太多,高阳感觉不很方便。
因为,要测量一个地方的风水方位,一定要在人不太多的地方。人太多。人的气象。还有人的脚步声,都会影响到罗盘的准确性。
高阳一看,这里不行。在这里很难测出西湖的准确风水数据。
于是高阳走过苏堤来到对面一片小树林之中,这里环境比较安静。他看到在前面清波门的小树林之中,有一个亭子,看上去古朴别致,很是好看,于是就走了过去。他抬头一看。上面写着“清照亭”三个字。
“啊,这就是纪念李清照的清照亭呀!我好象早就听说过了。可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呀!”高阳走到亭子里,在里面看了一会。感觉这个亭子建的很好,站在亭子里,不但可以看到西湖的全貌,还可以看到后面孤山环绕,真是一个不错的观景点。
看着这个亭子叫清照亭,高阳还真就想到了历史上的大才女李清照了。
想她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可以和男人比肩的才女。只可惜生不逢时,她生活时代,正是宋朝历史上最屈辱黑暗的时代。
那发生在一千年前的靖康之难,不但是宋朝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而李清照就生活在大宋江山分崩离析的时代。她的一生都在躲避着战争的阴云。最后在西湖边了却一生。
古人有句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李清照可能就是这样的‘幸运’之人吧!正是因为她生活在大宋最黑暗的时代,所以,她才成了大宋历史上最耀眼的文学之星。
“中原父老望旌旗,杜鹃啼血泪秭归。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这一首诗无疑是对李清照的最高褒奖了。把一个小词女,同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相提并论,还有什么样的赞美之词,能胜过这一首催人泪下的诗句呢!
高阳虽然对文学没有什么兴趣,可是此情此景,也让他有些诗情画意了。
“哎,古人都这么赞美李清照,我也吟一首赞美李清照的诗吧!”高阳坐在清照亭里,想了一会,就轻轻地吟道:“谁把杭州做汴州,醉生梦死忘国忧。可恨西湖无情物,牵动词女万古愁。”
高阳只所以这样写,当然也是从那一首南宋爱国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之中演化过来的了。这一首诗,我们都耳熟能详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真把杭州做汴州。”主要是讽刺南宋统治阶级,不想光复中原,只是想临安杭州苟且偷生醉生梦死。
高阳吟过了诗,也把思绪从古代又拉回到了现代。
现在高阳坐到清照亭之中,他从衣兜里拿出玉罗盘,开始看看西湖的风水方位。
这个地方,虽然不是西湖的中心位置,可是要把西湖周边的几座山也加入其中的话,就可以算是中心了。
高阳把玉罗盘放到清照亭之中的一个石桌之上。然后等到天池的磁针不在转动时,他看了一下西湖的方位。
西湖坐酉山卯向,周天九十度。三面是山, 一面是水,方位上属于正方位。也就是西湖方位和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属于东西方位。
西湖之所以叫西湖,正是因为,她的坐山是西的原因吧!从风水角度来看,西湖还真的是一块风水佳地。
高阳看好了方位,又把罗盘收了起来。他又来到了苏堤之上。现在高阳看到苏堤虽然是西湖上的一景,叫做苏堤春晓。可是要从风水学上来看。这个苏堤修的并不好。
苏堤从形势上来看,是把原本整体的西湖给切下了一块,这就违反了风水原则。风水学的原则就是要整齐。圆润,方正,和谐,统一。
而风水学忌讳的就是零乱,琐碎,分割,破坏。苏堤虽然在为了灌溉农田才设计的。但那只是从实用主义出发来做的事罢了。可要是从风水学上来看。这个做法还是有问题的。
可不管怎么样,西湖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会因为这一点小问题。就影响了大局。其他任何风水宝地,也都会有一些小问题的。这就象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天下没有完美的事物。
高阳看过了西湖的风水,就又顺着苏堤走到断桥之上。今天天气不错。虽然是冬天。可江南的冬天,还是比较温暖的。高阳和那些游人一起欣赏着西湖的美丽风光。
由于,想到刚才苏堤的事情,高阳也就想到了。苏轼这个古人了。都知道,苏轼是因为朋党之争,让皇帝老子把他贬到了杭州的。
但苏轼这人还挺乐观,一看杭州西湖风光不错,还真就在这里‘安居乐业’了。他带领老百姓修建了苏堤。灌溉了农田,也算是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了。
闲暇之余。他还没有忘了自己的业余爱好。看着西湖美好风光,他就又开始诗兴大发了。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早上,苏轼一起床,推开窗子,一看,西湖上面,烟波浩渺。由于是昨天晚上刚刚下过小雨,这时西湖的湖面上就有一些薄雾。
这一层薄雾就象是一层薄纱一样缠绕在西湖身上。把西湖装点的分外神秘美丽。仿佛是一个刚刚沐浴完毕,从溪水中走出来的一个身披薄纱的美丽少女,那晶莹剔透的白嫩肌肤,还有那美丽如花的脸庞,一切,都让人意乱情迷心醉神往。
西湖这美丽的一幕景致,刚好让一位大诗人目睹了。这一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句诞生了。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这一首西湖赞,可以说把西湖美丽形容到了极致。
试想,天下那一个女人敢和天下第一美女西施相提并论。那一个湖泊,又敢和西湖相提并论。把西湖美化到了极致的诗句,非苏轼这首西湖赞不可。
所以,自从苏轼写了这一首诗后,就再也写不出什么好的诗句了。他也算是用尽了自己的才华。把一首千古绝句留传到了人间。
试想,苏轼在西湖边生活了很多年,他应该写了很多有关西湖的诗句,可我们都不知道,只有这一首留传千古,这也是很有道理的。
这一首诗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可以说是苏轼的巅峰之作了。在他之后,也就没有人再去写赞美西湖的诗句了。
所以,大才女,李清照在西湖边生活了二十年,也没有写赞美西湖的诗句,可能也和这一首西湖赞有关。就是因为,大家觉得苏轼这一首诗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所以,没有人再再去写赞美西湖的诗句了。
就连民族英雄岳飞,能把金兵打的落花流水,也敢不卖赵构的账,可他不敢写赞美西湖的诗句,这就是因为,谁也写不出能比苏轼这一首西湖赞更好的诗了。
因为苏轼这家伙,他一下子就把西湖给比做西施了,那别人还怎么写了,总不能再把西湖比做嫦娥吧!
什么叫写绝了,就是说象西湖赞这样的诗句。因为,他已经把所有美丽的诗句给垄断了,所以,别人再也没有美丽的诗句可以引用了。
写到这,大家是不是觉得,作者把苏轼这人捧的太高了,已经到了无可比拟的地步了。那好,不如咱也贬他一下,要不然,高处不胜寒的,这大冬天把苏轼给冰感冒了怎么办呀!
皇帝都贬过苏轼了,那咱老百姓也可以贬他一下呀!要说,老百姓不应该贬他的。人这修了苏堤不是为老百姓做了好事吗!
可高阳自由他的理由,高阳想。我是一个风水师,苏堤虽然从实用角度来看,是一件好事。可是从风水角度来看。又有些破坏西湖的风水。
于是高阳突发奇想,要吟一首贬苏轼的诗句。
正在这时,他刚好也听到身边有一位美女,和男朋友一起在欣赏西湖的风光。
这女孩可能是一个大学生,也可能是中文系的吧!看着美丽的西湖,她就禁不住把苏轼的西湖赞给吟了出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啊——西湖好美呀!苏轼好伟大呀!
“才子好色西湖美,晴雨俱秀暧风香。看着西湖想西子,娇妻美妾无颜色。”苏轼。你修了苏堤破坏了西湖的风水,真是该贬。
高阳刚好想要吟诗,一听到这个女孩的声音,他也就接了过去。那女孩一听。这分明是和她唱反调的。于是就白了高阳一眼。然后就幸幸的拉着男朋友的手离开了。
不过。一边走,一边还和男朋友开玩笑。“喂,你会不会看着西湖想西子呀”。
那男孩笑道:“假如你能够象西湖一样美的话,我可能就不会想她的。”女孩听了,就狠狠打了男朋友一拳:“去你的,那个女孩能长得象西施一样漂亮呀!”
“是呀!所以说,刚才那哥们吟诗吟的不错呀!苏轼就是该贬吗,谁叫他看见西湖就忘了自己的老婆了呢!”这女孩的男朋友。只是向前跑了几步,又回头看着女友笑道。
之后。两人又一边说笑着一边到远处去了。高阳看着他们的背影,禁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高阳看过了西湖风水,也就来到了湖边的长椅上,开始学习他的风水知识了。
高阳一边看书,一边用罗盘在现场进行实践,他感觉,这样,很快他就能领悟到风水学的内含了。
不知不觉,高阳在西湖边呆了半天,看到太阳西沉,天色已晚,他就又回到了旅馆里了。
这几天,高阳也没有想什么,就是学习一下风水知识,还有到西湖边用罗盘学习测量地表建筑的方位。
在对西湖进行了方位测定后,高阳又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看看整个杭州市的风水方位呀!
可杭州市很大,要是到现场进行测量,高阳感觉有些不太现实,他想,只有用地图来测量一下了。
高阳看到,从地图上来看,杭州城坐坤山艮向,周天三十度。方位属于西南——东北。
杭州城的风水主要也是靠山,西北的天目山,是杭州城的大靠山,正是因为从天目山出发的一些支系山脉,支撑着杭州城的风水气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不仅风景秀美,还是江浙一带有数的风水宝地,难怪南宋小朝廷会在杭州定都,而不是选择离中原更近的南京。杭州西接天目山,北连杭嘉湖平原,南临钱塘江,为通江达海的河口三角洲地段,风水格局十分优异。
杭州位于钱江的北岸,大运河在此与钱塘江相交。它的西北是天目山,西南和东南是莫干山和会稽山。它风景如画,山色秀雅,封建统治者很乐意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所以在此建都,则会偏安一隅而无王者之气,以至于宋代诗人林升斥责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有关杭州的风水,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记载明正德三年( 1508 )郡守杨孟瑛所述:“杭州地脉,发自天目,群山飞翥,驻于钱塘。江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