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中医内科学 >

第26章

中医内科学-第26章

小说: 中医内科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虚寒证

症状:咳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不渴,短气不足以息,头眩,神疲乏力,食少,形寒,小便数,或遗尿,舌质淡,脉虚弱。

证机概要:肺气虚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

治法:温肺益气。

代表方: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前方甘辛合用,甘以滋液,辛以散寒。后方则以补脾助肺,益气生津为主。

常用药:甘草、干姜温肺脾;人参、大枣、白术、茯苓甘温补脾,益气生津。

如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加煨益智仁;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可配磁石、五味子,另吞蛤蚧粉。

【预后转归】

肺痿病情较重,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肺体虽得滋润,但涎沫一时难止,肺中津液难复,故迁延难愈。如治疗正确,调理适宜,病情稳定改善,可带病延年,或可获愈;如治疗不当,或不注意调摄,则使病情恶化,以至不治。若见张口喘气,或气高息粗,喉哑声嘶,咳血,皮肤干枯,脉沉涩而急或细数无神者,预后多不良。

【预防调护】

积极治疗原发性肺部疾患,防止其久病迁延而向肺痿转变。同时根据个人情况,慎起居,适寒温,避时邪,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因本病治疗时间长,故应劝说患者安心养病,不可急躁;饮食宜清淡,忌辛热、寒凉、油腻之品;戒烟,避免烟尘对呼吸道的刺激。

【临证备要】

1。重视调补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肺金之母,培土有助于生金。阴虚者,宜补胃津以润肺燥,使胃津能上输以养肺;气虚者,宜补脾气以温养肺体,使脾能转输精气以上承。另外,肾为气之根,司摄纳,补肾可以助肺纳气。

2。不可妄投燥热,以免助火伤津,亦忌苦寒滋腻碍胃。肺痿病属津枯,故应时刻注意保护其津,无论寒热,皆不宜妄用温燥之药,消灼肺津。即使虚寒肺痿,亦必须掌握辛甘合用的原则。

3。慎用祛痰峻剂。肺痿属虚,故应牢记缓而图之之法则,忌用峻剂攻逐痰涎,犯虚虚实实之戒,宜缓图取效。

4。时刻注意病机演变,随时调整治则治法。肺痿有虚热、虚寒之分,二者不仅可以相互转化,甚则可相兼为病,从而出现气阴两虚、寒热错杂之证。因此,在辨治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病机演变,分清主次,抓住主证,兼顾次证,施治方可中的。

【医案举隅】

范某,女,57岁,罗山县尤店人。1981年2月3日初诊。

病史:近年来咳嗽,气喘不续,午后面部潮热,口干咽燥,喜饮水,夜睡时脊背正中有冷束感,盗汗,纳减,日趋消瘦。勉强支持,拖延未治,以致咳嗽频作,咳唾涎沫,稀而量多,日咳盈碗,有时痰中夹带血丝。经X线检查,确诊为“肺结核伴肺不张”。

主症:除上症外,面色苍白,两目下陷,精神疲惫,语声低弱,头晕心慌,畏寒,舌质淡,少苔,脉细弱结代。

此为气血被夺,阴损及阳。急宜补气养血,救阴扶阳,投以炙甘草汤加味。

处方:炙甘草15g,阿胶珠15g,党参15g,生地20g,桂枝12g,火麻仁12g,生姜12g,大枣6枚,藕节5个(打碎),血余炭10g。5剂。

二诊:咳血渐止,余症仍在。系乃气血大伤,难以速补,阴阳俱虚,岂能立见回春。宗上方加沙参12g,续服5剂。

三诊:气血得补,阴阳相济,头晕、心慌好转,精神较前振作,咳唾涎沫减少,舌质淡,脉沉细结代。宗前方减藕节、血余炭,再进5剂。

半月后,诸症大减,殊收良功。

患者因有肺结核,配合抗痨之西药,治疗4个月。其间,多次来诊,若见咳唾涎沫量多时,以干姜易生姜加白术,意在温补脾肺,使气能化津。或见痰中带血丝,减桂枝,加藕节、血余炭。或感气力不及,加黄芪、山药,求培土生金之效。总之,不离炙甘草汤为主方,权衡变化,随证加减,先后经半年治疗,服药数十帖,x线检查肺不张已愈,肺结核亦逐步好转。

编者按:本例早有肺痨之疾,未及时而治,致劳热伤津,肺失濡养,肺叶萎缩不用。然此期尚属虚热之证,故既往有阴虚潮热,口干咽燥,盗汗之见症。但久而久之,阴损及阳,阳虚则寒,气不化津,津反为涎,故后来见口唾大量涎沫。病已至此,阴阳气血俱损,已是危候。而炙甘草汤有补阴阳气血之功,对虚劳肺痿者,良为有效之方。

(河南省卫生厅编。河南省老中医经验集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古代文献精选】

《红炉点雪·肺痿肺痈》:“盖肺体清虚,本燥,主乎气……火郁邪壅,致金体燥烈,肺气虚微,而敷运停息,亦自衰弱,不能充盈百脉,乃使筋骨痿觯,由是痿病作焉。故经日肺伤善痿。”

《辨证录·痿证门》:“人有胃火熏蒸,口冲肺金,遂至痿弱不能起立,欲嗽不能,欲咳不敢,及至咳嗽又连声不止,肺中大痛,非肺痈之毒,乃肺痿之病也。”

《证治汇补·胸膈门》:“久嗽肺虚,寒热往来,皮毛枯燥,声音不清,或嗽血线,口中有浊唾涎沫,脉数而虚,为肺痿之病。因津液重亡,火炎金燥,如草木亢旱而枝叶萎落也。治宜养血润肺,养气清金,初用二地二冬汤以滋阴,后用门冬清肺饮以收功。”

第二章心系病证

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藏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与小肠相表里。心之阴阳气血是其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心气心阳主要温煦和推动血液运行(主血脉),心阴心血则可濡养心神(主神志)。心的病理表现主要为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心系病证的病因主要有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年老体虚、外邪侵袭等,病机不外虚实两个方面。虚者为心之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者为痰、饮、火、瘀等阻滞,致心脉不畅。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心神不宁,则为心悸;寒、痰、瘀等邪痹阻心脉,胸阳不展,则为胸痹;阳盛阴衰,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则为不寐;痰气痰火扰动心神,神机失灵,则为癫狂;痰凝气郁,蒙蔽清窍,元神失控则为痈病;髓减脑消,或痰瘀痹阻脑络,神机失用,则为痴呆;气血逆乱,阴阳之气不能相接,则为厥证。根据心的生理功能和病机变化特点,将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痫病、痴呆、厥证归属为心系病证。

由于五脏相关,心系病证与其他脏腑病变亦有密切联系。心病日久,可以累及他脏,从而合并他脏疾病。如心悸、胸痹日久,心之气阳进一步耗伤,阳虚水泛,可出现咳嗽、喘证、痰饮、鼓胀、水肿等病证,甚至阴盛格阳,可出现心阳虚衰之喘脱。同样,他脏之病日久亦可导致心系病证产生。如咳嗽、哮证、肺胀日久伤及正气,心肺气虚而致心悸;或眩晕、头痛等病久则肝肾阴精损伤,心肾不交而成不寐;或消渴日久,阴虚燥热,痰瘀阻络而致胸痹。因此,临证时应将心系病证与他系病证联系互参。

第一节心悸

心悸是指心之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瘀血阻滞,致心神失养或心神受扰,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等症。按病情轻重分为惊悸和怔忡。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日:“左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素问·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素问·痹论》亦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记载脉律不齐是本病的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曰死。”这是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心悸的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并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元代朱丹溪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明·虞抟《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日:“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清代王清任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医林改错》中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每多获效。

根据心悸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一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一、病因

1。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耗损心之气阴,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乏,脏腑功能失调,致心神失养,发为心悸。如《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所言:“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2。七情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济生方·惊悸论治》指出:“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宁而心悸。此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于上,动撼心神亦可发为惊悸。

3。感受外邪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气心阴,亦可引起心悸。温病、疫毒均可耗气伤阴,气阴两虚,心失所养,或邪毒内扰心神,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4。药食不当

嗜食醇酒厚味、煎炸炙傅,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则为悸。正如清代吴澄《不居集·怔忡惊悸健忘善怒善恐不眠》所谓:“心者,身之主,神之舍也。心血不足,多为痰火扰动。”或因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如中药附子、乌头、雄黄、蟾酥、麻黄等,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或补液过快、过多等。

二、病机

心悸的病因虽有上述诸端,然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其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血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由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心悸初起以心气虚为多见,常兼阴虚或血虚,可表现为心气不足、心胆气虚、心血不足、心脾两虚、气阴两虚等证。病久阳虚者则表现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水饮凌心之证;阴虚血亏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可出现阴阳俱损之候。若病情恶化,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等危候。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是心悸诊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