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宇皇星首部曲-足球之恋 >

第27章

宇皇星首部曲-足球之恋-第27章

小说: 宇皇星首部曲-足球之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臭名远昭的所谓“西压兄弟情节”,西亚球队历来就仇视中国队,他们甚至宁愿让其他洲的球队出现也要搞掉中国队。
    1981年,在世界杯亚太区决赛中六战三胜一平两负的中国队自以为稳获出线权,竟然提前解散放了大假。可是,1981年12月19日,新西兰理论上的出线机会因为沙特队“放水”白送5球而成为现实。在积分和净胜球相等的条件下,中国队必须和新西兰打附加赛。在慌乱中重新集结的中国队在1982年1月10日的附加赛中以1比2败北,“只差半步”被关在了世界杯门外。这也是中国足球离世界杯门槛最近的一次。中国人也因此第一次体味到被人玩弄的无奈和愤怒。
    虽然是这样,但终究是自身实力决定一切。当时有人说得好,如果当时沙特让6球,那中国队连附加赛都没得打。所以,一切归根究底都只能靠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的印度是典型鱼腩球队。自第一场0:4大败给卡塔尔之后,第二场它更是0:6惨败给日本,出现已无希望。理论上根本对中青队构不成威胁。
    理论有时不等于实践,但正确的理论却绝大部分可以说是等于实践的。
    小组赛最后一战,印度简直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队的守门员几乎整场比赛都属于失业状态!
    比赛的最终的结果定格在5:0!同一时间,同组的日本队没有放过卡塔尔,3:0!日本队三战全胜得9分位居小组第一。而中国队三战两胜一败得6分位居小组第二。卡塔尔最终三战只胜一场得3分位居第三被淘汰,同样被淘汰的还有三战皆负的印度队。
第五章 告别恐惧(上)
    随着中国队所在小组出现球队的决出,其他小组的出现球队也纷纷敲定。
    而接下来的这一轮将是决定谁能够出线的生死战。由于只能有四支球队出现,因此这一轮出现的八只球队将展开单循环撕杀。谁能进入四强谁就算出线。
    中国队下一轮的对手是A组第一名——伊朗!
    对于伊朗队,我想不用我多介绍大家也很清楚。西亚实力最强的球队之一。也具有西亚球队的一个通性——跟中国队可谓“缘分”颇深。二十世纪伊朗队的异军突起是亚洲足球旧格局变化的最大一环。中国队不是没有从该队中栽过跟头。十强赛中国队就曾2次栽在伊朗手上。甚至从此患上了继“恐韩症”之后的又一个“恐伊症”。
    “恐X症”,这又是“可爱”的中国足球发明的一个古怪而又充满苦涩的名词。跟之前提到的“黑色三分钟”比起来给中国球迷带来的伤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谓的“恐X症”,无非就是当对阵某队时总是失败,失败,再失败。以至败到之后一碰该队就心态失常,脚下发软的可笑症结。不过虽然很可笑,但它又恰恰真真实实的在中国队的身上出现过。而且恐的还不止一支球队,从之前的韩国到之后的伊朗……
    不过恐伊也罢,恐韩也罢,究根问底仍然只能怪自己的实力不济。
    ※※※
    战胜印度之后,中青队就直接回昆明的训练基地。距离与伊朗的比赛还有近一星期的时间。
    这段时间,中青队除了要做平常要做的训练之外,还被沈傅要求加练体能。弄得这阶段中青队的队员唉声载道,但没办法,沈傅是教练!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球员,当然是以服从教练要求为任务。
    为此沈傅的解释是:决赛阶段的比赛将要到干燥的西亚比赛,没有足够的体能中青队根本无法应付那时的比赛,何况对手还是实力不下于中国队甚至比起中国队犹有过之的伊朗队!
    也不知道是听了教练的解释还是已经认命,中青队之后倒是没有的反对的声音。甚至有的队员还自动加练体能。
    不过沈傅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切的变化,在他看来,这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好奇怪的。
    他并不知道,这其实还是跟华凡有关的一件事做的好事。
    那次是在一次训练结束之后。沈傅刚刚离开训练场,其他队员也纷纷准备离开场地,只有华凡例外。
    他还是象往常那样,每次结束后总要自己多练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不等的时间。每次练的项目也都有所不同。或者是射门训练,研究更有威力的新的射门绝招是华凡永远都不可能停止的项目;或者快速盘球奔跑,这项训练造就了华凡具备一种很多球员没有的能力,带球跑动的速度与无球奔跑的速度相差无几;或者练……
    华凡是天才。这点事实已经证明。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天才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先天的能力加上后天的努力!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而且都很好,这样的人才算是无愧天才二字!所以说,天才少不了天生二字,但并不全是天生的!
    华凡现在练的是体能。跟沈傅的要求一致。也许你要问:怎么?华凡的体能不是一直都很好的吗?答案是——对!
    但是大家也不要忘了,体能是要储备的!而人们常听说的某某人体能好,其实上应该是指他的体能储备容量大。
    用个不怎么恰当但很通俗的比喻来说吧,比如说人们说一个瓶子能装很多水,那你说他是指瓶子大呢?还是指瓶子里的水多呢?很简单,自然是指瓶子大。这瓶子就好比一个人,而这水就好比这个人的体能。
    所以,华凡的体能好其实是指他的体能容量比别人大罢了。而储备体能,仍是华凡必须做的事!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自己的“储存空间”啊。
    华凡练体能本来也不关其他队员什么事,不过此时张晨见华凡练体能,偏偏来个“号召全体队员向华凡同志学习”的口号,于是,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停住了离开的脚步,纷纷又加入了训练。
    说几乎,当然就有人例外。谁呢?李郁!
    李郁?那个在对卡塔尔的比赛中攻入漂亮一球的李郁?
    对!就是他。顺便告诉大家,前文提到的中青队“四大天王”指的就是张晨,李阳,严宏和李郁!而那个在“游戏事件”发生时问守门员安康能不能接住华凡那个射门的样子有点玩世不恭的人也是李郁!
    李郁本身来自中超球队沈阳雄狮队。长期的优越环境使他渐渐养成很看不起来自低一级联赛的队员的臭习惯,也因此,他跟李阳他们并无多大太多交往。更因为这点,李郁打心眼看不起来自大学的业余球员华凡。
    对于沈傅对华凡的格外关注,虽然李郁亲眼见识过华凡的实力,但他仍然颇不服气。
    现在,华凡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哗众取宠的加练又要“连累”到自己,他当然活冒三丈!
    一甩手中拿着的水瓶,李郁口中大声说道:“哼!怎么训练教练都已经安排好了,还要加什么练啊?那还射教练干什么?他以为他是谁啊?简直就是跳梁小丑!”
    所有的人听到这话顿时都楞住了。张晨第一个就被激怒了。他瞪眼怒道:“什么?你不练也就罢了,还在这乱放什么臭屁啊?”
    “怎么?想打架是不是?”李郁也不示弱。
    “难不成我会怕你这三脚猫不成?”张晨抬眼看看比自己瘦弱许多的李郁,冷笑着说。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华凡这个“罪魁祸首”终于说话了。他苦笑道:“本来我加练只是一直以来的习惯而已,你们没事不去休息却来参合什么?现在好了,弄成这样。谁都不想见到。”
    “哼……”李郁一见华凡出来当和事佬压根不在乎。
    “你哼什么哼啊,你的体能比华凡好?速度比他快?技术比他强?”张晨见李郁的模样就有气,讥道。
    “……好!我今天就跟你比一比!如果输了我从此无怨言,华凡做什么我无条件跟做!如果我赢了……那就请以后不要在我面前搞那些无聊训练?”李郁一激动竟然向华凡提出挑战,这时候他全然忘了之前测试中自己一直不如华凡的事实。
    华凡刚想拒绝,却被张晨打断,“好!就这么办!”
    “嘿嘿……跟华凡比这些?你自找死路!”张晨心下冷笑。
    比试刚一开始李郁心情静一点就后悔了,自己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自己又不是不知道华凡这方面的实力。不过,到了这时,自己就算是鸭子也得上架了!
第五章 告别恐惧(下)
    然而,李郁料想不到的是,华凡居然在比试中故意输给自己!直急得张晨在一旁直跳脚!
    但是,李郁这等心高气傲的人会接受这样的成功吗?不过总算还好,李郁虽然心高气傲,但还是相当聪明。他终究还是理解了华凡的用意并非是瞧不起自己,而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更难得的是李郁当时直接就把话挑明:“这不是真正的结果!真正的结果是相反的!我会履行我的诺言!”
    华凡这时笑着拉着张晨的手向他伸了过来:“很高兴从新认识你!”
    李郁毫不犹豫的就握住了张晨的手:“我也是!”
    ※※※
    所以说啊,千万不要在激动的时候做任何决定!冷静的时候做的决定永远比激动时正确!总算李郁还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君子,要是华凡这时碰到的是个鸡肠小肚的小人,我想华凡大概给他的也不是台阶,而是——鳖!大大的鳖!那种定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的鳖!
    之后的事大家也知道了,我想也不用多说。
    阿曼首都马斯喀特是这次亚青赛决赛阶段的举办地点。十月五号晚上,中青队就已经抵达马斯喀特。为的就是多争取一些适应场地的时间。
    十月七号,马斯喀特。中国队与伊朗队的比赛正在进行当中……
    作为西亚球队,伊朗也一样拥有西亚球队普遍都具有的优点——脚底下的技术不错,不过它也一样拥有西亚球队的缺点——身体条件以及速度根本没法同中国队相比。
    伊朗队居然也懂得中国古代兵法上的扬长避短。一开场,他们并不是就马上借已队对环境的适应向中国队发起强攻,而是——试图控制住比赛!
    这的确是个正确的不能再正确,合理得不能再合理的策略。想想看吧,自身的优势在技术不在身体,在球员一对一比对方强而非整体作战。如果比赛的节奏被中国队控制了,一旦让中国队打顺了,那还有什么事不会发生呢?你还能拼吗?拼得过吗?别忘了,拼的本钱是身体?你比对方行吗?
    镜头一:伊朗队的6号达亚带着球,看看前方正想带球前进,但发现中国队已有两名队员过来,立马将球回传,让后方控制住球再寻找机会。
    镜头二:伊朗队的10号巴盖在中国队禁区前沿接到队友传球,带了几步,先扣过徐亮的防守,正想杀入禁区时,却发现自己的球路已经有被几个中国队后卫卡死,他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回传中场,而非自己所擅长的强行突破。
    镜头三:……
    ……
    所有的镜头都预示着伊朗队此战的策略——一切以控制比赛为前提!
    不过,伊朗队很谨慎,中国队也不急。在别人的西亚球场,别人都不急,你急啥?对卡塔尔一战已经让中青队彻底改掉了冒进的坏习惯。说起来这还是沈傅的功劳。沈傅在对卡塔尔之战结束之后就叫所有队员写当时上半场丢球的原因。结果所有队员的答案一致:打得太急噪!那接下去怎么办?很简单,改掉!
    中青队改掉了!这件本来很简单的事在中国足球史上曾经是件多么难的事。试想,如果中国队能把这件事做好,中国球迷的世界杯梦就不需苦苦等待44年,中国队也不用历经七次冲击才冲出亚洲。
    这些是题外话,言归正传,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此战进行到这时候华凡还是没有上场!也许,这场比赛在沈傅眼中还没到要自己动用秘密武器的地步吧。
    就在双方的小心谨慎之下,上半场结束了。
    下半场,场面没有得到什么改变。一样的谨慎,一样的好象永无止境的试探……
    渐渐的,比赛接近尾声。双方的比分还是0:0。
    “看来是要进入加时了,如果加时赛双方再以这种方式踢下去,说不定还要进入点球决战呢。”在场的以及在家看转播的大部分都这样认为。
    但是,这时中国队主教练做出了全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换人!这次换人也被认为是本场比赛的转折点。
    第85分钟,中国队换人。23号华凡换下11号李阳!华凡为国出场的处女战也就这样开始了,这时距离全场比赛结束仅仅还剩5分钟。
    但是,正是这短短的五分钟,华凡判了伊朗队的死刑!
    当华凡换下李阳的时候,李阳喘着粗气冲华凡说:“阿犯,拜托了!”华凡没别的反应,他只是微笑着向李阳点点头。
    第86分钟,第一次触球的华凡一脚超远程射门就轰在伊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