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冰人幽灵 >

第214章

冰人幽灵-第214章

小说: 冰人幽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章、冈恩作品介绍评点
       在读者们熟悉了冈恩这位亲历科幻小说发展之路的大师之后,笔者进一步介绍他的部分作品,并附上评点。要申明的是,选集介绍中引用的前言大都摘录于原书。
       在这里,简介他出版过的六本短篇选集和六部长篇小说。分别是:
       郭建中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选集:
       《未来之瑕》、《迷幻时刻》、《断裂点》、《噩梦》、《梦之终结》、《人类之声》
       长篇小说:
       《堡垒世界》、《星际桥梁》、《快乐制造者》、《倾听者》、《造梦人》、《危机》、《来自外星球的礼物》
       一、冈恩短篇选集介绍
       1、《未来之瑕》(Future Imperfect,集于1964)
       冈恩最早的作品集是《未来之瑕》,他1948年开始写作,52年辞职开始专职创作小说。1964年已经出版了四部长篇,之后就出版了这部短篇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书的质量并不高,作品也不算冈恩的成熟之作,当然作为第一部书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书中的作品响应《银河》的戈尔德号召,更为注重文学性,主要强调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也许是因为创作伊始,也许是因为受影响颇多,总之从中看不到太多的个人风格,冈恩自己也承认这些作品并不是太重要,只不过有代表意义罢了。
       不过,这些作品在现在来看,除了文学性之外,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它们的写作初衷,各种不同的起因绝好地证明了科幻小说的题材可以非常之广泛。
       冈恩在《银河》上首先发表的是《厌恶女性的人》,这篇小说只是由随手写下的一句话发展而来。而发表半年之后,当其续篇《最新发现》寄给戈尔德的时候,读者已经忘记了前文,所以就没有发表。
       《小孤儿安德罗德》脱胎自另一个著名作家弗雷德里克&;#183;波尔的小说《迈达斯之难》。冈恩自己说,波尔在《迈》中提出,如果机器人制造大量的物资产生过剩要怎么办?波尔的答案是让机器人去消费掉,但是冈恩认为,在这样的世界中,人将会被置于何处呢?为了展现这样的思考,冈恩写出了这篇故事。作品通过展现一个被消费型机器人所逼迫到绝境的人,一个作为消费者意义上的人的困境,对这一问题表现了作者的思考和对人类在那种环境中的重新定位。这篇小说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现在看来并不引人注目。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作者将前人作品的思考继续并发掘的思路。
       《不再唠叨》的产生更为有趣,首先是作者面对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困境:书上对初为父母者的指导在实际中却常常难以实行——写出了相应的作品,而且很常见的,并不出彩而没有发表。但是之后,作者开始考虑如果这篇文章发表了,世界会产生怎样的反应呢?人们奉之为圣典,生活秩序被彻底打翻。于是就产生了这篇小说,一个演示如何将坏小说变成好小说的范例: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走一步,尝试着前进一点,也许就会不一样。
       《骗术》没有什么特点,只是假设了一个以穷为富、以富为穷的世界,在这里重新演绎了固有的人性。
       《日日如圣诞》同样来自于波尔的一篇小说,与考恩布鲁斯合著的《太空商人》。这篇作品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一个“如果这样,那么会怎样”的例子而已,但是和波尔的作品相比,风格有些不同。
       《体态优美的姑娘》的灵感是冈恩阅读了一些科技新闻之后产生的,采用了常用的人类依靠某种“人性”获胜的思路。
       《生存保险》被坎贝尔赞誉为开创了一个新题材,一次新的尝试,可能主要说的是有关保险这回事。不过其实这篇小说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新奇感,可能是因为读者对这种阿西莫夫风格的处理手法过分熟悉了。唯一能借鉴的,也就是对于现实行业的敏感性。
       《特西拉那》(心理分析医师analyst的反写)讲的是逆向精神分析法,一种玩笑式的理论分析法。从此出发,冈恩设想了一个适合运用这种技术的社会,也就是需要在正常之中加入反常,需要逆向治疗的世界。这又是一种创作小说的有效途径:如果有趣的理论不能套进现实,不妨再造一个现实。
       《喂料时间》是一篇很简单的小说,但也是很有意味的小说。其技术、幽默、简洁都值得学习,而其基础在于简洁,表现人物、描写场景、多角度转换以及随之产生的幽默感都建立在简洁的基础上。
       在这些小说中,冈恩个人的风格还没有展现出来,也看不到他所关注的一些主要主题,更多的展现了冈恩初期的创作水平和对科幻小说的理解。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反而更大,当然是在创作上。
       2、选集《迷幻时刻》(The Witching Hour,集于1970)
       冈恩的第二本选集是《迷幻时刻》,一本幻想小说集,不过其中只有三个故事。
       冈恩作为一个小说家甚于一个科幻作者,更多的展现了其对文体的重视而不是题材的选择。所以,他之后写出了几篇幻想小说,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之后,冈恩再没写过幻想小说,即使后来一些比较模糊的小说也更偏向于科幻的范畴——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说的。
       在书的前言中,冈恩说,美国的幻想杂志从来都没有科幻杂志那么辉煌,即使到了60年代,《指环王》、《柯南》、《地海》这些长篇大卖之后,让幻想作品也和科幻作品平起平坐甚至更胜一筹,杂志也仍然不算成功。这一点不知道是否和中国有些相反,中国目前幻想类杂志更为畅销,科幻杂志虽然并不高尚却有些曲高和寡的意思。在这种市场上,也许深层的文化倾向才是更为重要的。
       在谈到创作幻想小说的缘由时,冈恩说坎贝尔当时认为,过去的题材不再吸引人,以火箭、******为代表的那些科学技术不再是吸引人的焦点话题,杂志应该刊登更多的幻想类小说。于是,冈恩就写出了包括以下三篇作品的幻想小说。
       《女巫》创作于52年秋天冈恩对坎贝尔的拜访,坎贝尔给他看了英国心理学研究会对闹鬼现象调查的材料,其中写道:只要发生闹鬼现象,附近肯定有心理畸形的少年存在。于是冈恩开始创作关于一个心理学家的故事:他遇到了一个存在心理问题的少女,于是身边不断出现闹鬼的现象,最终他无奈不得不****了她的条件,才使她恢复了正常。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三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在写作这篇小说的时候,虽然并没有科学技术的题材,但是冈恩仍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而在现在的国内,这种创作态度,不但幻想小说的作者缺乏,甚至科幻小说的作者也很缺乏,这就很说不过去了。
       《迷人的啤酒仙子》来源于美国著名漫画家弗吉尔&;#183;帕奇的漫画,画中内容是一个酒吧侍者大开啤酒龙头,泡沫漫到了一位少女的上身,其下文字写到:他想在酒杯中画人像,结果真的画了人像。由此出发,冈恩参考《金枝》中的谷物之神和收获之神的描述,并到啤酒厂去实地观看了啤酒的酿造过程。然后写出了这篇格调不俗的清新短篇。至于内容,其实就是一个天赐美女的故事,仅此而已,嗯哼。
       写作《魔术师》的想法,是冈恩在一家旅馆看到布告牌上的公告产生的,上面写着几个专业会议的通知。冈恩设想现代世界中的魔法师们(魔术师容易被误解,所以除了题目之外我对这个词作了细微的改动)也会召开会议、发表论文、有派别之争之类的。于是他参考一些魔法的书籍,设计了一种由微积分发展而来的魔咒,安排了一个俗套的冒险故事。
       这之后,冈恩再没写幻想小说,虽然一些作品可以算作幻想大类,但是冈恩考虑到某种可能性,还是愿意称之为科幻小说。
       3、选集《断裂点》(Breaking Point,集于1972)
       有些小说被冈恩称为严肃小说,《断裂点》这部选集就是一个例子。在前言中,冈恩这样阐述了“严肃小说”的概念。从1926年根斯巴克创办《惊奇故事》,开创“科幻小说”这个名称开始,在早期科幻杂志这个保护区中,科幻小说避开了一般文学的干扰和其批评性的要求,其读者独特的向心力和隔离性保护着其发展。而正是这种凝聚性,他们和作家形成了快速而有效的相互影响。也正是因为这种促进作用,几代科幻作家不断开拓着科幻小说的疆土,朝不同的方向尝试前进。第一代科幻作家从通俗杂志转变而来,他们懂得如何写作、如何抓住读者。第二代科幻作家多半是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他们从前辈那里学来了技巧,并且加入了自己对人类与科学、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等等问题的思考。第三代科幻作家转而关注社会学问题,考虑技术对社会尤其是个人的冲击。与此同时,主流文学正在走向一个极端,文字的技巧和语言的卖弄已经没有了新意,可写的题材越来越少。这时的科幻小说在不断地自我批评和选择中也逐渐走向了主流文学,其关注的话题例如:变革、未来、技术、人口、污染、环境、灾难等等更加贴近当今。这样两者注定要进行一次碰撞。第四代科幻作家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登上了舞台,他们的竞争对手是主流文学作家,例如伯吉斯、戈尔丁、博纳科夫、冯内古特等人。而他们自己在阅读科幻小说中长大,已经彻底皈依,但也一样懂得文学和人性,进而想要写出符合主流文学批评标准的科幻小说。但是同时不利的一面在于,他们是现代人的一部分,一样变得更为多疑而迷惑,他们抛开了对科学文化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抱有怀疑主义和文学文化中反科学的观点。当然一样存在例外,科幻小说仍然有很好的硬科幻传统,而且那些努力追求技巧、变得戏剧化、采用不同的讲述方法、提高思想性的作品不但取得了成功,而且有助于至少是尝试着去弥补科幻与主流文学、文学和整个外部世界、乃至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各种鸿沟。做出这种努力的小说,就是冈恩所谓的“严肃小说”,也就是他自己收集在这个集子里的作品所试图呈现的。
       谈到自己的这些作品时,冈恩认为它们可以被看作一个结构类似的故事的集合,它们都是在一个读者可以理解、人物尽可能真实的背景中发生的一些不可避免的故事。这并不是所有科幻小说通用的办法,其中描述的主角不是社会或者某种技术,而只是人或者外星人,总之是个体。他们在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选择,并被自己的选择推动,达到某个不得不断裂的点。故事是错综复杂而饶有趣味的,同时也能够体现作者的能力和思路。
       《断裂点》是一个棋局故事、解谜故事,故事本身的结构就是一进一退、一步一步走投无路的结构,而同时读者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期待和判断,对人物的代入感和读者自身构成了双重的阅读体验,加强了对情节的印象和谜底揭开时的感受。其实如果抽开干扰性的对话,纯粹来看这个故事,其情节和结局并没有什么太出色的构思。但是这种阅读的反复和干扰就形成特殊的魅力,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文章的主旨在于考虑人的行为极限,面对极端情况的各种可能反应,在文中外星人、飞船、技术、想象都放在背景中,作为道具制造场景、矛盾、情节,这是一篇心理科幻小说。
       《一个名叫史密斯的妖魔》采用了并行叙事同时还是插叙的结构,在开头用一个具有悬念并且不同寻常的场景吸引住读者,然后慢慢解释故事的缘由,人为地制造了理解上的障碍。而作者使其中的每一段落都具有独立性,也可以互相连贯,不但成功地铺陈了一个时间和空间同时展开的复杂局面,还避免了小篇幅作品中打乱叙事顺序导致的难以卒读,顺利地导出了最后的结局。而且这种并行叙事还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效果,打开了叙事的张力。故事描述了一个寄生型的外星生物不得已被困于地球人躯体之中,永世难以脱身。
       《灰姑娘的故事》探讨了古老形式新的叙述可能性。将灰姑娘的情节换到了一个纯粹科幻的外星球,同时加入了文明评价、文化冲击、情感心理等内容。如果作为一种隐喻来看待,不妨看作是对现实中人与人相互之间获得印象这一过程的剖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