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杂谈 >

第14章

杂谈-第14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败再所难免。 
(二)平壤大战: 
明军:4万余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杨元 
偏将:吴惟忠,查大受,祖承训等 
日军:第一军团2万余人(号称3万) 
军团长:小西行长 
偏副将:大村纯忠,远藤又次郎,如藤安等 
结果:明军大胜,毙伤俘日军1万余人,而明军伤亡仅仅是不到800人 
日军阵亡将领:后藤加义 
明军胜利的原因:明军充分发挥了大炮的巨大优势,日军在日本战国时期基本上没有见过大炮,他们的火器是以火枪为主,而明军的火器则以大炮为主,射程远,威力大,还有就是日军将领和士兵缺乏躲避炮弹的经验,他们往往是死了一批又上去一批,成为了明军大炮的活耙子。 
(三)碧蹄馆大战: 
明军:骑兵3千人(后又增加了2千人,一共是5千人) 
主将:李如松 
副将:李如柏,李如梅,查大受,祖承训,李有异等 
日军:第3军团和第6军团和第9军团共3万6千余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羽柴秀胜 
副将:加藤光泰,久野重胜,小河信章,后藤基次,小野和泉,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川成重,安东幸贞等 
结果:日军失利,伤亡超过8000人,明军伤亡2500余人 
日军阵亡将领:久野重胜(在乱军中被祖承训击毙),池边永晟(被祖承训一刀击毙),小川成重(死于李有异的刀下),小野成幸(被李如柏击毙),十时连久(被李如梅击毙),安东常久(被查大受斩落马下),安东幸贞(被查大受击毙) 
明军阵亡将领:李有异(在杀死了小川成重后被日军士兵用钩子钩落马下,惨死于几十名日军士兵的乱矛下) 
明军胜利的原因:其实这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明军在派出3千骑兵只是要搜索日军的位置,3千骑兵在消灭了日军的2千人的先头部队后与日军大部队遭遇。明军是胜利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发挥了骑兵的巨大的冲击威力,日军缺乏骑兵,自然也缺乏对付大批骑兵集团作战的经验,还有就是日本缺铁,他们的士兵的盔甲基本是以竹制盔甲为主,只有少量的武士才可以穿铁制盔甲,大部分的武士和足轻(轻装步兵)是竹制盔甲甚至没有盔甲,因此明军一般一刀就可以击毙一名日军,而日军则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打死打伤一名明军士兵。所以在明军的铁骑兵面前日军无论是在装备上和单兵格斗上都远远不是明军士兵的对手 
更何况这几千明军士兵很多都是常年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的精锐士兵。 
(四)王京(汉城)围困战: 
明军:3万余人(加上朝鲜军一共接近4万) 
主将:李如松 
日军:12万余人 
总督:宇喜多秀家 
结果:日军主要粮仓龙山仓库被明军敢死队烧毁,日军请求议和 日军伤亡300余人(大部分为日本忍者兵),明军和朝鲜军伤亡50余人。 
日军阵亡将领:本多重葵(龙山仓库指挥官,自杀) 
朝鲜军阵亡将领:高彦伯(乱战中为救明军将领查大受而被日军击毙) 
原因:经过碧蹄馆大战,日军对明军的战斗力的强大感到了极大的惊恐,12万人面对仅仅3万多明军竟然不敢出战,以至于明军仅仅百人的敢死队就可以深入日军腹地烧毁龙山仓库。 
以上就是明末第一次抗日援朝战争的几次战役 
其实还有很多战役,但是因为那主要的海战 
我不太熟悉所以不了解,望各位见谅! 
下面开始简单介绍一下明末第二次抗日援朝战争的几次比较惨烈的战役 
(五)南原保卫战: 
明军3千人,朝鲜军3千人 
主将:杨元 
副将:方时辉,郑文图等 
日军:日军第一军团和第八军团一共将近5万5千人 
军团长: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 
结果:南原失守,中朝联军除了2千人最后突围出去以外,其余4千余人全部阵亡。 
日军损失7000余人 
原因:这是个战略上的失误,明军的兵力过于分散(本来总兵力就不到日军的一半),其他地方的明军无法也没有能力增援南原。当然明军和朝鲜军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明军和朝鲜军在大炮没有弹药,箭石全部用完,粮食也消耗完的情况下没有一个投降,全部战死,其勇猛精神使日军深为震撼。 
(六)稷山战役: 
明军:5千人 
朝鲜政府军:2千人 
朝鲜僧兵:1千人 
中朝联军总指挥官:解生(明军将领) 
副将:杨登山。塞摆等 
日军:第3军团1万4千人 
军团长:黑田长政 
副将:伊达政宗,后藤基次,林道利等 
结果:中朝联军胜利,击毙日军6千余人,联军伤亡2千5百余人 
原因:5千明军大部分都的当年戚继光在北方练兵留下了骨血,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3次连发火枪,这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出现的连发火枪,这是日军的装备所不能比的。 
还有就是明军将领解生采取了避开日军正面而从后面打击日军的战法也令日军措手不及。 
(七)蔚山大会战: 
明军:3万6千人 
朝鲜军:近1万人 
中朝联军指挥官:杨镐(明军将领) 
中朝联军副指挥官:麻贵(明军将领) 
明军副将:高策,李芳春,李如梅,卢继忠,董正谊,王问,许国威等。 
朝鲜军指挥官:柳如龙 
日军:第2军团,第3军团,第6军团,第9军团,总共6万4千余人 
军团长:加藤清正,黑田长政,小早川秀秋(小早川隆景之子),羽柴秀胜 
副将:浅野长政,浅野幸长,竹森义盛,饭田角,森本仪太夫,九鬼四郎等。 
结果:中朝联军苦战失利,明军伤亡1万1千余人,其中阵亡7千余人,伤4千余人,朝鲜军伤亡近4千人,日军伤亡1万2千余人。 
明军阵亡将领:卢继忠 
日军阵亡将领:竹森义盛,森本仪太夫 
战役过程:开始的时候明军在战场上占据优势,日军在野战能力上比明军骑兵差,在遭到了重大伤亡后日将加藤清正放弃了与明军打野战的打法,而采取了坚守城池的做法,日军边打边撤,撤退到最后一个也是最坚固的阵地:岛山,明军缺少大炮,所以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最后连续10几天下雨,明军弹尽粮绝,被迫撤退,日军追击过程中被明军后卫部队阻击,也无法扩大战果,双方又恢复了战前的态势。 
联军失利的原因:首先一开始这次决战的时机就不成熟,当时明朝水军没有到达朝鲜,无法从海面上切断日军的补给线,而日军的援兵,粮食则源源不断的支援蔚山战场,而且当时朝鲜已经进入雨季,道路淤泥,明军的大炮没有办法运到蔚山前线战场,使得本来在兵力上已经不占优势的明军在火力上也不占绝对优势。还有就是在岛山进攻战中,明军久攻不下,将领们要求撤退到外围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而指挥官杨镐却一意孤行集中兵力强攻岛山,致使伤亡惨重,打援部队兵力不足,被日军援兵袭击了后方,致使全军败退,幸亏后卫部队十分英勇,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八)顺天郡战役: 
明军:2万余人 
将领:刘铤 
副将:李应轼,吴宗道,吴广,王士琦等 
日军:第1军团 1万4千人左右 
军团长:小西行长 
副将:马晴信,松浦镇信,远藤又次郎,内藤如安,大村喜前,后藤信康 
结果:明军胜利,毙伤日军7千余人,明军伤亡3千5百余人。 
日军阵亡将领:大村喜前 
战役过程:开始明将刘铤采取了假和谈的方法诱使小西行长出城,后事情败露。日军开始想以骑兵冲击明军左翼,结果出击的日军反被明军包围,全军覆没。日军在防守了5天后从海上撤退回国。 
明军胜利的原因:这次战役其实没有什么过多的精彩之处,只是一次普通的攻防作战而已。倒是日军在撤退的时候巧妙地躲过了明军的水军的拦截倒是值得研究。
第32章北洋购自德英军舰之比较
           中国在经受了一连串的外来侵略后; 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展洋务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寻求自强。 最早设立的福州船政局在1869年建造了第一艘近代化轮船”万年青”; 至1874年共建造舰船15艘; 加上江南制造局建造的一批军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最早的近代海军。 但是因为国内船厂与列强各国还存在着技术差距; 自造的军舰还一时不能与列强各国的最新军舰相提并论。 要更快地追赶世界先进技术; 直接进口新式军舰不失为一条快速提升本国水平的捷径。 北洋自英国购买的军舰, 除六镇炮船外; 为超扬致靖四快船。 自德国购买的军舰; 为定镇两铁甲; 济经来三快船。 此外还有一些鱼雷艇。 本文仅对其中的巡洋舰和铁甲舰(即战列舰)展开叙述。 
鉴于当时本国船厂的局限; 中国的决策者早有订购铁甲舰之意。 日本凯觐琉球甚至台湾和1878年日本邀请中国驻英使节观摩其”扶桑”铁甲舰的下水仪式更是给中国的决策者以极大的刺激; 坚定了购买铁甲舰的决心。 此时适逢土耳其与俄国爆发战争; 英国以中立为名禁止土耳其接收其订购的两艘铁甲舰。 但为避免承建的萨姆达船厂破产; 拟将其转售。 该二舰式样虽然稍旧; 但中国正处于急病求医; 因此积极与之接洽; 并筹集了所需的资金。 但英方忽允忽翻;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没有结果; 最后以“海部易人”为借口拒绝了中方的购买意向(英国海军最终只好将两艘土耳其铁甲舰接收作为海防舰使用; 一艘驻本土海岸; 另一艘驻地中海马耳他岛)。 而中方希望重新定造新舰; 英方也没有给予积极的答复。 
而与此同时; 1877年7月21日 三位中国驻德国使节受德国海军部的邀请; 参观了萨克森铁甲舰的下水仪式。 他们将其见闻向国内作了汇报。 正为英国拒售困扰的中国政府决定转向德国购买铁甲舰。 这就是后来的定镇二舰。 但中国的定镇二船; 不是简单模仿萨克森军舰。 是徐建寅在萨克森军舰基础上; 同时参考英国的英弗来夕白军舰; 与德国工程人员一起搞出的新方案。   
1876年完工的英弗来夕白是当时英国”式最新;甲最厚”的铁甲舰; 舰身中段和炮塔环绕16至20英寸的装甲; 炮塔采用对角布置于舰身中段;由蒸汽机带动液压机构驱动; 一分钟内能转一圈; 转动灵便。 而且射界开阔; 除被本舰上层建筑阻挡的区域外; 基本上可以一舷侧全向射击。 “于重黎论新购镇远、济远两兵舰利病书”中”有变而为船面旋台,始为利器(炮巨甲厚,英人最喜为之)”指的就是这个。 但配备16英寸口径火炮; 排水量一万多吨的军舰无论是造价还是日后的船坞维护设施费用; 对中国都是沉重的负担。
英弗来夕白的出名; 在于她在防护方面第一次上引入了”装甲堡”的概念。 
最初关于在战列舰上采用装甲的设想; 是法国炮术专家贝桑将军在1834年提出的。 他建议在战列舰上安装180毫米左右的铁板; 抵御弹的水平射击。 这时的战列舰上的火炮; 还是象风帆时代一样几十上百门分成两三层沿舷侧布置。 为了避免安装装甲后重心提高; 可以适当减少上层火炮的数量。 1853年至1856年克里木战争中; 法国海军在浮动炮台上铺上100毫米铁板; 面对俄国岸炮的射击; 证明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 在造舰总监洛姆的指示下; 法国的木壳战列舰”光荣”首次在木制船舷上用螺钉安装了首尾78米长的120毫米装甲板。 而1861年完工的英国军舰”勇士”则是第一艘完全意义上的装甲舰。 她采用全金属舰体。 装甲的安装方法是在14毫米厚的金属船壳外侧布置一些木质角材; 制成衬垫板; 再将每块宽91厘米长366厘米的装甲板用螺栓固定在衬垫板上; 拼成整个首尾总长54。1米; 从水线以上4。9米延伸到水下1。8米处的装甲防护区。
直接把装甲板安装在船壳上的缺点是装甲板不能太厚; 否则船壳将无法承受其重量; 面对威力越来越大的火炮; 单薄的船壳装甲板逐渐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 装甲板受海水浸泡后容易锈蚀。 1875年日本在英国订购的”扶桑”铁甲舰就是采用这种装甲布置方式; 使用不久船体就出现严重的锈蚀。 此事成为李鸿章后来向中方负责监造铁甲舰的人员强调注意质量的反面教材。 
随着美国南北战争中旋转炮塔在军舰上的成功应用; 使大家认识到; 用具有周向射击能力的少量火炮比沿舷侧布置的大量射击范围单一的火炮更有效; 使用更方便。 随后; 火炮都从沿舷侧布置逐渐改为安装在炮塔内(或船腰炮房内); 这使集中防护成为可能。 英弗来夕白首次在舰身内设置一个由侧壁装甲; 前后横壁装甲和装甲甲板构成的整体结构; 将炮塔; 弹药库和轮机舱布置在里面; 形如一座装甲堡垒。 而对于空间不大的艏艉; 即便进水也无伤大局; 仅由装甲甲板保护。 这种观点演变到1914年美国建造”内华达”级战列舰时; 提出的设计口号是”要么不要(次要部份不设装甲); 要么全要(重要部份全面防护)”。
萨克森是德国当时最新式的铁甲舰; 排水量七千余吨; 采用12至14英寸装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