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杂谈 >

第128章

杂谈-第128章

小说: 杂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都司缺6、守备缺14)。他们多是福州马尾船政后学堂驾驶班毕业,一八七七年选拔其中第一批赴英国海军留学的。如黄建勋、林永升、林泰曾、刘步蟾、方伯谦、萨镇冰、叶祖珪等。亦有赴德法留学,且携回国船舰返国,所以北洋成军时,水准甚高。
北洋海军,另有外籍人士任顾问,技术人员达60人,如英海军上校琅威理,二度为总查,协助训练。但1890年因「撤旗事件」辞职返国。德人汉纳根设计海岸炮台,又任总教官。其它任鱼雷、枪炮等洋员,皆能忠于职守,且于各战役中,甚而以身殉职,皆为北洋海军发展中重要一员。
北洋海军以威海卫、旅顺为基地,因其各处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尖端,共扼渤海为京津门户。
旅顺有大船坞,可修鱼雷艇、船舰,有海岸炮台九。而威海、刘公岛,则为舰队驻泊补给之所-有工程局、船坞、水师学堂等,除驻护军二营,并有海岸炮台六,且在日岛、威海卫南北两岸有海岸炮台七、陆路炮台数座、水雷营两座,由戴宗骞统领绥、巩八营驻此。1891年李鸿章校阅时曾云:「战略深固不摇」。然后因挪用经费修颐和园,未能再添装备,加之负责训练之总教习琅威理辞职,故1894年李鸿章第三度校阅北洋海军,即已改口曰:「迄今未添一船,虑难以为继」。则日后来小日本,竟形成对我压力。
至北洋舰队船迹,曾至俄海参威、日本长崎、佐世保、朝鲜釜山、仁川、台湾、南洋菲律宾、印尼尼西亚爪哇、马来西亚槟榔屿,甚至远达印度洋边缘,每到一地,都令当地华人振奋。
(二)北洋海军杰出人才
林泰曾(1851~1894),字凯仕,福建闽县人,马尾船政后学堂毕业,1877年留学英国地中海舰队,1879年学成回国。1888年,升任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带管「镇远」铁甲舰。1897年9月17日黄海海战中,与「定远」舰密切配合,迎战群敌,击退日舰的疯狂围攻,全舰而归。1897年11月,由旅顺返航威海,因浮标偏离原位,「镇远」不慎触礁漏水,林泰曾愤愧不已,遂自杀身亡。
刘步蟾(1852~1895),字子香,福建侯官人。马尾船政后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海军,成绩优异。1879年学成归国。寿建北洋海军。编定《北洋海军章程》,贡献颇大。1888年担任北洋海军右翼总兵,管带「定远」舰。黄海大战,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由他代为督阵,勇战强敌,击中旗舰「松岛」等日舰。1895年威海卫保卫战中,定远舰中敌鱼雷后自行炸沉,刘步蟾亦自杀殉国。
邓世昌(1849~1894),字正卿,广东番禺(今广州珠海区)人。马尾船政后学堂第一期毕业,1880年服役于北洋海军,1889年借补中军中营副将,管带「致远」巡洋舰。平常带兵宽厚,与士兵同甘共苦,众皆用命。在黄海大战中,指挥「致远」猛冲敌阵,击伤日舰多艘,自身亦遭日舰围攻受伤,舰体倾斜,势,将沉没。危急时犹激励将士:「吾辈从军卫国,早致生死于度外,今日之势,有死而已!」鼓轮怒驶,直冲日舰,「吉野」号,不幸中雷沉没,众人搭救,义不独活,随舰沉没。
萨镇冰(1859~1952),字鼎铭,福建福州人。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1889年升署游击衔,管带「康济」练船。1895年,在刘公岛保卫战中,率三十名水兵守卫南口日岛炮台,夺勇迎战日军,海陆夹击,予敌舰以沉重打击。甲午战后被革职。清末重建海军,任水师提督,有重大贡献。(注:以上据山东大学出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一书)
四、甲午之役概况
(一)日本蓄谋发动侵华之役:
○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睦仁,改元明治,实行明治维新,积极进行「布国威于四方」之大陆政策。
○       1874年,日本藉「琉球事件」武力犯台。
○       1879年,吞并琉球。
○       1884年,日本又乘朝鲜东学党政变,挟朝鲜宗主国满清与之订立「天津条约」,内中有:将来两国如有派兵至朝,「应先互行文知照」,即为日后发动战争,埋下伏因。即早在十年前,日本参谋本部即制定「征讨清国策案」,欲一举攻下大清。
○       1893年,日本已建成陆军七个师团,总兵力二十三万,舰队六万吨。
○       1894年,日本又与英国等修改条约,且得到西方国家默许与支持。6月5日由明治、伊藤博文、大山岩所开之「御前会议」决策中,已蓄意侵华,时机一到,即借朝鲜东学党农民起义而入侵中国。
(二)发动战争:
1。丰岛之役
当朝鲜东学党乱,据1884年天津条约,中日双方当行文知照,日本于六月二日以保护侨民为由,派兵入朝,劫持韩王李熙,组成亲日政府。七月二十五日日军联合舰队在丰岛突袭我运兵船(高升号沉,八百军官兵遇难),又掳走运兵船,击伤济远、广乙等护航舰。
此役之前,光绪曾数度下令李鸿辛妥寿战守,而李却寄望于联俄制日,或英、美调停,致有丰岛之惨败。
2。黄海之役(平壤保卫战与大东沟之役)
清军初战失利,牙山、成欢失守,遂退守平壤。
○       八月一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       九月十五日,日军围攻平壤,总兵左宝贵(1837~1891,山东费县人,回族),战于玄武门。
○       九月十七日,中日又在鸭绿江口外之黄海大东沟海面激战,由正午至下午五时,丁汝昌重伤,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沉没,日本伊东佑亨率联合舰队十二舰排成一字阵对抗北洋舰队人字阵十舰,亦有六舰受创,逃离现场,战争遂告一段落。
此役北洋海军损失惨重,然主力尚在,但李鸿章却以「避战保船」为原则,令北洋舰队由旅顺退守威海卫,不准出战,否则「虽胜亦罪」。
○       十月,日军兵分二路入侵:一路轻易突破鸭绿江防线,相继攻占九连城、安东。另一路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直扑大连、旅顺后路,占领复州、金州。
○       十一月二十二日,日军攻陷旅顺,即对平民二万人,进行四天三夜之血腥屠杀,旅顺今日犹存「万忠墓」。
日司令大山岩(为大本营陆军大臣),组成「山东作战军」(以原侵华第二军第二师团与国内第六师团编成),准备发动歼灭北洋海军之山东半岛战役。
【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主要参战舰只概况表】
舰名
舰种
排水量(吨)
马力
(匹)
火炮
(门)
鱼雷管
(具)
速率
(节)
乘员
进水
年代
管 带
定远
装甲炮塔
7;335
6;000
22
3
14。5
331
1882
右翼总兵
刘步蟾
镇远
装甲炮塔
7;335
6;000
22
3
14。5
331
1882
左翼总兵林泰曾
东远
装甲炮塔
2;900
5;000
14
4
1535
202
1887
副将
丘宝仁
经远
装甲炮塔
2;900
5;000
14
4
15。5
202
1887
副将
林永升
致远
巡洋
2;300
5;500
23
4
18
202
1886
副将
邓世昌
靖远
巡洋
2;300
5;500
23
4
18
202
1886
副将
叶祖珪
济远
巡洋
2;300
2;800
23
4
15
202
1883
副将
方伯谦
广甲
巡洋
1;300
1;600
14
4
14
110
1887
都司
昊敬荣
超勇
巡洋
1;350
2;400
18
15
135
1881
参将
黄建勋
扬威
巡洋
1;350
2;400
18
15
135
1881
参将
林履中
平远
巡洋
2;100
2;400
11
1
14
145
1889
都司
李和
广丙
巡洋
1;030
2;400
20
4
13
110
1891
都司
程壁光
松岛
海防
4;278
5;400
31
4
17。5
355
1890
大佐尾本知道
丽岛
海防
4;278
5;400
32
4
17。5
355
1889
大佐横尾道昱
桥立
海防
4;278
5;400
32
4
17。5
355
1891
大佐日高壮之丞
吉野
巡洋
4;267
15;968
34
5
23
385
1892
大佐河原要一
扶桑
巡洋
3;777
3;650
17
2
13
345
1878
大佐新井有贯
松岛
海防
4;278
5;400
31
4
17。5
355
1890
大佐尾本知道
浪速
巡洋
3;709
7;604
24
4
19
352
1885
大佐东乡平八郎
高千穗
巡洋
3;709
7;604
24
4
18
352
1885
少佐上村彦之丞
秋津洲
巡洋
3;150
8;516
22
4
19
314
1892
大佐内田正敏
千代田
巡洋
2;439
5;678
27
3
19
306
1890
少佐樱井规矩之左右
比睿
巡洋
2;284
2;515
15
2
13。2
321
1877
少佐鹿野勇之进
西京丸
代用巡洋
4;100
4;300
4
15


少佐板元八太郎
赤城
炮舰
622
1;963
10

10。25
126
1888
另有巡洋舰高雄、筑紫、金刚、八重山、天龙、葛城、大和、武藏、海门、天城、筑波。
炮舰:凤翔、盘城、大岛、摩耶、爱岩、鸟海等。'o1' 山軍山
(三)威海卫保卫战:
○       一八九五年一月二十日:日军以三万四千六百人、战马三千八百,在联合舰队护航下,在山东荣城龙须岛登陆,清军副将阎得胜率五营河防营,不堪一击,荣城失守(日军遂在此设司令部)。之后又分左、右纵队,长驱犯威海,山东巡抚李秉衡派总兵孙万林率军三营,由烟台驰援威海。
○       一月二十五日:孙军至桥头集(威海以东二十五里),会合威海刘树德所率绥军两营,阎得胜以荣成败退之军,在白马河两岸伏击日军,取得小胜,不久日军大队赶到,阎逃跑,刘西撤、孙西退。
日军利用龙庙嘴大炮,就近攻鹿角嘴炮台(9),后面长墙蜂拥而入,炮台失守,而南岸最大之赵埠嘴炮台(8),有十五至二十八厘米口径大炮六门,用以控制海洪南口,日军志在必得,丁汝昌派鱼雷艇管带毁台。
○       二月五日:日军派鱼雷艇偷袭,将定远、威远、来远、宝筏布雷舰击伤、击沉。
○       二月七日:日军对刘公岛发动总攻击。
○       二月十日:丁汝昌下令炸沉受伤之定远舰,以免资敌,管带刘步蟾亦服毒自杀,实践其:「苟丧舰,将自裁」之誓言。
日军进攻日急,丁汝昌下令沉船毁台,因军心涣散,竟无人执行。
○       二月十七日:日军登上刘公岛,俘获北洋舰队残余之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等十舰。唯留康济舰以运送殉难将士,至是经营二十载,曾盛极一时之北洋舰队,遂全数告终。
○       一八九五年三月十四日:清政府派李源章为「头等全权大臣」,二十日与日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光于春帆楼谈判。
○       四月十七日,签订「马关修约」-除承认朝鲜独立,开放通商口岸外,赔款二亿两(日后赎还辽东又加三千万两)、割让台湾、澎湖。
(详见拙著《甲午之役遗迹》页42~49)
第三章郑和之荣耀
由武事而移转文事,已是一大丕变。
而由康宋八家(欧阳修、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而曾巩、三苏-此称始见于宋真〈西山读****〉)对古文有决定性贡献,移转至郑和学术探讨,一入其境而欲罢不能,盖重温中国海洋发展史,因有此不朽内容,自是窃喜在心。由香港、台北、南京、昆明而上海,皆次第参与,学习在文化、经济、科技各方面的角度探讨,本文欲由声闻、地祇、时地、航术、国际化、邦交、人文(哲学、文学方面),再作探研。
盖中国海洋发展-由兴起、开拓、繁盛,又能持续,且有航线拓展、市舶改易、商品流通、文物展现等灿烂成果,时见郑和为推动海洋拓展之伟大人物。兹将其人之神奇与历史上定位次第以言。
一、自声闻言
郑和是海上蛟龙、外交特使,伸张海权的默默耕耘者,尤其是在郑和七航后,由近六百年所累积的文献,或纵横两岸三地之活动而言,他被南洋一带,尊奉为「护航之海神」者有之、奉为「护城神」者有之、奉他为华侨之「护侨之神」亦有之。还有四处的郑和庙、三保庙、三保公庙、及一代代流传的神迹,亦有之,他活在人们心目中,亦几六百年。
最近美国一九九八年《国家地理杂志》列郑和为海洋探险之东方代表。又《生活杂志》亦以郑和为一百位名人之首,成就超越哥伦布、麦哲伦与达.伽马,至少所记时间远过他们。
故自异处言,妈祖为人人崇信之人格神;郑和为朝延恃重于海上扬威之海龙,二人皆活跃海上,同有「海神」之称号。
二、自时地言
(一)由时间上:
郑和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卒于明宣宗宣德十年(一四三五),此是海上发展之持续期,全球经济渐活跃海上,郑和七航后,更以「海龙」之姿,拓展海权,伸张国威。
由时间言,郑和七航,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