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114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114章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人所说的脑震荡,休息一周就无大碍了。
  但郁闷的是岳托的膝盖也受了伤,替他诊治的医士说至少要修养一两个月才能痊愈,所以已经确定于四天之后的大军开拔出征,他是绝对赶不上了,而此件军国大事已然迫在眉睫,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谁来接任右翼大军的统帅之职呢? 
  豪格当然跃跃欲试,他极不情愿继续当多尔衮的副手,眼见来了天大的机会,他岂能不上窜下跳一番?可是不知道皇太极怎么想的,一瓢冷水浇灭了他的希望,岳托的位置由阿济格接任,理由是岳托不在任,右翼军的主力镶红旗的将士恐怕由他这个正蓝旗的管起来不太顺手,正好阿济格与岳托同掌镶红旗,所以这主帅一职非他莫属了。
  崇德三年八月二十七日,阿济格率右翼大军出发;九月四日,多尔衮率左翼大军离开盛京,一场战绩辉煌,彪炳清史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而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个隐藏在草丛中的刺客果然被我一箭射中,负伤倒地不起,被一拥而至的亲兵们一举擒获,后来经过审讯查明,他果然和之前那四个刺客是同路的,是潜伏在盛京城外的一个叫什么“会”的反清组织,特地赶在大军开拔之前来铲除清军的鞑子将帅们的,由于缺乏配合,所以没有来得及伤到豪格,阿巴泰和杜度,于是乎两个幸存的刺客也因此掉了脑袋,同时株连满门,连带着那个反清组织也被一窝端掉,前后杀了数百人,一时间血雨腥风。
  而我当机立断,出手敏捷,在危急时刻救了岳托一命的“光辉”事迹很快在盛京传播开来,一时间传得神乎其神,我也成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代表,那些王公贵戚间就更别提了,可惜我一时间无法领略这种风光,因为我着实摔伤了腰,陈医士替我诊断后给我准备了个内服外敷的药方,说是要一个月才能彻底痊愈,于是多尔衮只能带着留恋关切的目光无奈地率军开拔了。
    第四卷 盛京风云 第十九节 花园夜魅
     更新时间:2008…9…17 6:31:45 本章字数:5648
  “……我八旗左右两翼军共败明军五十七阵,攻克山东济南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两名总督及守备以上将吏共百余人,生擒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奉国将军朱慈、监军太监冯允许等,俘获人畜计四十六万二千三百有余、黄金四千零三十九两、白银九十七万七千四百六十两……”
  我仰面躺在宽大的摇椅中,眼睛望着糊着厚厚窗纸的窗棂,静静地听着有关此次征明的战果汇报,时不时地咳嗽几声,然后摆摆手,示意那人继续念下去。我膝盖上搭着一条缎被,尽管脚旁边就是一个摆满红彤彤木炭的火盆,尽管现在已经是早春三月,但是我仍然感觉不到一丝温暖的迹象,春寒料峭的辽东依然保持着寒冬的气息,我不小心伤风感冒,足足两三天了才刚见好转,可是喉咙却发了炎症,刚刚喝下一碗热腾腾的汤药躺下,多尔衮手下的一名正白旗侍卫统领就赶来向我报信:
  睿亲王和武英郡王的大军已然班师回朝,皇上已经亲率满朝文武大臣出城五里迎接大军的凯旋,先是在崇政殿里大加封赏,然后于清宁宫大排庆功宴,一时半会儿回不了王府,多尔衮怕我惦念,所以特地派他赶来向我汇报,顺便带来了最新抄拟完毕的战报,用多尔衮的话说就是:“福晋关心这个说不定比起关心我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赶快送去吧。”
  我不免莞尔一笑,这多尔衮出外征战了半年之久,居然还记得我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他提过的这个要求,本以为一直殚精竭虑,身疲神乏的他居然连这个都记得,可见的确是个有心人,或者说他的记忆力也实在太好了些,尽管此次大获全胜的结果我早已有数,但是听到如此辉煌的战绩我仍然不免略略吃惊,不知道这一次皇太极该赏多尔衮些什么。
  从这名统领的详细汇报中,我大致地了解了整个战役的经过,多尔衮起先制定好的那个破关而入的策略果然异常有效,正如他所分析和预测的一样,阿济格率领的右翼大军先行,破关拔营的先锋自是由他做了,奇袭一举破开墙子岭的长城之后,大批清军一拥而入,杀掉了城守,占领附近数座隘口,接应后面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开入。一入河北境内,一口气连下沧州,蓟县等十余座城池,势如破竹,一度威胁到京郊一带,吓得崇祯皇帝又准备破釜沉舟地坚守燕京了,可惜这只不过是多尔衮的一个疑兵计而已,在成功地吸引崇祯调动了大部分守卫河北各镇的明军赶去燕京救援之后,立即绕开燕京,直下冀南。
  清军深入到河北省南部,蹂躏了广平、顺德、大名等地,然后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山东。崇德四年正月,八旗两翼兵会合于济南城下。明兵部尚书杨嗣昌错误地估计清军如进兵山东必经德州,因此他传檄山东巡抚移师德州,而济南空虚,不作戒备。
  精明的多尔衮绕开德州,从东昌、临清州等处渡过运河,突然直插济南。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个号称中原的一大都会就落入清军之手,明吏卒惊骇逃溃。巡按御史宋学朱刚乘上轿出院,一听说城陷,役隶扔下他撒腿就跑。清兵冲上来,将他杀死,后来连尸体也找不到了。还有布政使张秉文以下十数名官员,连同宗室诸郡王都被杀死了。其中活捉德王朱由枢,没有将其杀掉,而是把他送到盛京。
  而百姓死伤更惨,战后,清理城内外尸体达十三万具,整个城里的财物被劫掠一空。清军饱掠后,出济南城,转攻山东其他城镇十六处。明督师、大学士刘宇亮和陈新甲率明军只尾随清军而行,不敢进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多尔衮和阿济格一路押送着规模浩大的战俘和劳力,满载着数目巨大的金银辎重,大摇大摆地一路北上出山东,渡运河,取道天津卫,最后轻轻松松,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地出了关,返回辽东,而军队数量是清军三倍的大明官兵们,所能做的就是远远地躲在不会受到袭击的地方对着满载而归的掠夺者们行注目礼。
  我听到这里时微微动容,说实话,对于大明这次所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的感受,我只能用“哀之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当权者的志大才疏,文武百官的尸餐素位,将领之间的互不相帮,内耗不止,军士的胆怯惧战,才导致了如此惨淡的结局,只苦了那些自发组织抵抗清军的百姓们,城破之后被血腥残忍地大肆屠戮,怎是一个“惨”字了得? 
  想到这里我不禁气恨起多尔衮来了,之前我曾经特地劝说过他,对待百姓,能不杀就不杀,无非就是图财而已,何必再沾鲜血呢?这次明摆着就是赤裸裸地入关抢劫,因为只要关外的宁远城一日还在明军手中,山海关就决然不能攻破,而这道固若金汤的铁闸在长城要塞严锁,大清就永远不能占有关内的一寸土地,哪怕曾经攻下多少城池,最终还是难以站稳脚跟,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饱掠一番再回辽东去,劫财就罢了,何必要将命也一道劫去?
  我愠怒不已,狠狠地骂了一句:“野蛮人就是野蛮人,跟他们讲道理纯粹是对牛弹琴……”猛然嗓子一阵痒麻,禁不住咳嗽起来,不得不中断了骂声,阿娣见我这次咳得厉害,急忙上前来帮我捶背,“小姐,小心身子,千万别动肝火,不然这病又拖下去了。”
  正念到一半的侍卫统领忽然听到我这句突兀的光火之语,一时也没能听出来我说得是什么意思,也难怪,他是满人,汉语水平本来就极其有限,当然不可能明白什么叫“对牛弹琴”了,看着他一头雾水的模样,我顿时有好气又好笑,也是,我这话对他说,不也是对牛弹琴吗?
  “没什么大不了的……咳,咳……只不过是嗓子干痒而已,有什么好在意的。”我坐直了身子,正好对上了那统领愣愣的眼神,是啊,我是睿亲王的福晋,听说自己的丈夫凯旋而归应该高兴才是,他怎么可能想象到我在为什么事情愠怒呢?我也觉得自己也有点冲动了,于是苦笑一声,微微地叹息道:“唉,我们家的王爷啊……倒也真该庆贺庆贺,你先下去领赏吧!随王爷一路征战,确实辛苦了。”
  我这一句是满语,他总算听懂了,于是他连忙收回疑惑不解的目光,单膝跪地对我行了个礼,谢过赏之后小心翼翼地退去了。
  “小姐其实不必这般动怒,毕竟王爷他这样做,也必然有他的计划或者是无奈,以奴婢看来,王爷是个仁和宽厚的人,和其他的那些个王爷们不一样,这肯定不是他的本意……”阿娣忍不住劝说道,尽量用着合适的用词,以免我再次不快。
  我伸手接过她送来的热茶,揭开盖子轻轻地荡了荡上面零星漂浮着的茶叶,然后喝下一大口,结果喉咙的干热没有得到丝毫解决,反而越发痒痛,不由得再次咳嗽起来,阿娣急忙帮我将茶杯放到一边,“小姐您先等着,奴婢这就去灶间取些冰糖雪梨水来给您润润嗓子,另外方才陈医士走之前还特地留下些柿梨膏和枇杷粉来,不如取来试试效果如何。”
  “不要忙活了,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起来的,这咳嗽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止住的,没什么要紧的,”我懒懒地摆了摆手,然后抬起头来:“你别把王爷想得太好了,表里不如一的人多得很,他就是这样的人,不要帮他说好话了,”
  说罢微微感叹着:“也许你也有一定的道理,他不是一个喜欢和嗜好杀戮的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一向是大清秉行的国策,若是对于敢于抵抗者仍然心慈手软的话,恐怕以后抵抗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人都有侥幸的心思,心想反正即使抵抗失败也不会受到惩罚,那么何不试一试,说不定还能保护住自己的身外之物呢!”
  “可惜,不但身外之物没能保住,连自己的性命都丢了,何苦呢?”阿娣最听不得血腥杀人之类的话题,她心有余悸地念叨着。
  “你不明白,这就是一个民族骨子里的血性,如果连这点血性都没有了,那么比任何亡国奴都更可悲,至于究竟值不值得,每个人心中各自有各自衡量的尺子,很难分清是非曲直的。”
  我说完之后沉默了,按照之前的估算,济南城内大约有四十几万百姓,排除死亡的明军人数,大概百姓直接或间接死于战火与屠杀的,就应该在八九万上下。这些人,估计就是登城协助明军守城,或者城破之后坚持与清军肉搏巷战的百姓,当然,凭着我对一些史料的了解,这大部分百姓是因为家中的妇女被拖出去玷污,或者家里的壮丁被蛮横的清军抓去带回关外做劳力,再一些就是不能忍受看着辛辛苦苦攒下的财物被洗劫一空,所以才奋起反抗的,结果丢了性命不说,最后还被算在了协助明军守城而战死的百姓死亡数目之中,的确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历朝历代都是这样,我能怎么样?还不是一个心思地期盼着战争尽快结束,天下人早点过上太平的日子?乱世人还不如太平犬,我开始痛恨我自己的渺小和无奈,什么王朝霸业,什么万里江山,和对生灵的怜悯比较起来,是多么的矛盾和不可调和,只不过有人已经麻木不仁了,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说白了就是个还存有一丝愧疚之心的一丘之貉罢了。我现在的一点自认为的良心,无非就和当年曹操一面屠城杀戮,一面长吟“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一样的虚伪和做作。
  这大半天我的心情都异常沉重,整个人都昏沉沉的,打不起一点精神,直到日头偏西,我终于眼皮一沉,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忽然身子一个痉挛,心悸不已,我睁开眼睛,眼见天色渐暗,奇怪的是,一股不祥的预感渐渐席卷了我的心头,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这个第六感究竟灵不灵?
  当我这样问着自己的时候,右眼皮突然一跳,难道真有什么预想不到的祸事会发生吗?想到这里我突然一个激灵,立即翻身下炕,连厚实一点的外衣都没有披,就直接跑到阿娣的房里,她正蹲在火炉前搓着双手,因为方才兰珠和她换班轮守了,所以我急匆匆出来时还把正在门口打呵欠的兰珠吓了一大跳,急忙返回屋内帮我找衣服。
  “小姐!您这是……”阿娣闻声一转头,看到了一脸阴晴不定的我,着实吓了一大跳,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王爷还没有回来吗?天都这么晚了。”我硬梆梆地问道。
  “哦,奴婢听说,本来下午的时候清宁的庆功宴会已经结束,但是好几个王爷都拉着我家王爷,非要他去自己府上畅饮一番,作为接风洗尘,王爷本不想去,但是盛情难却只得去了,恐怕要晚一些才能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