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鸦片战争 >

第115章

新鸦片战争-第115章

小说: 新鸦片战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英军担心中**队追击出来。  在退路上埋伏了孟加拉团和锡克团。  这两支队伍在离开营地后躲藏进了山路两旁的峡谷里。  这里树林茂密,虽然已是秋天。  一些常绿树种仍然将这里遮掩的密密实实。
    中**队果然如郭富担心的一样,在发现英军要撤退时,主动清除了山上地地雷,往山下压了过来。
    英军地营地在另一座山头,中**队在第三天的下午冲进了这座营地,里面已经空无一人。
    占领了英军营地,冯子材指挥队伍往前方运动。  下了山坡是一道峡谷,看到峡谷里林茂树密,冯子材下令就地停了下来。
    所有中**队在英军地埋伏点外停止运动,就地休息着。  这种情景显然是发现了英军的埋伏。
    两支藏在峡谷中的英**队不知道问题出在那里,可惜他们不能在林子外观察。  若是能够,他们可以从中**队停顿的位置,发现峡谷上房的飞鸟久久地盘旋,不愿意降落。  毫无疑问,正是这群飞鸟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挨到天渐黑时分,英军孟加拉团和锡克团再也忍不住,主动撤离了密林。
    一见到英军大规模地撤出密林,冯子材果断地下令司号手吹响了冲锋号,两镇中国士兵发起了猛烈地冲锋。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英军两个团落荒而逃,被打的丢枪弃旗,亡命逃窜。
    郭富率领主力押着辎重正在前行,发现狼狈逃回的孟加拉团和锡克团。  这让他心中大恐,他连忙下令就地扎下营地,以便稳定阵脚。
    不久中**队追击到来,他们发现英军扎稳阵脚后没有立刻发起进攻,此时天气也暗了下来,双方只是相互对峙着。
    数仗下来,郭富本人也开始失去了战胜中**队的信心。  于是,半夜里英军悄悄的放弃粮草辎重,轻装往印度方向退去。
    当4万人英军气喘喘地撤退到大吉岭,却正好进入了另一路中**队的埋伏圈。  早已经埋伏在这里的102、103镇在王大勇的亲自率领下向英军发起了猛攻。
    突然碰上了一支悍勇地中**队有准备地向英军发起猛攻,整个英军阵地顿时忙乱起来。
    当时是凌晨5点的时分,天色麻黑黑的,无数的中**队一边冲锋一边射击,不时扔出几颗掷弹。  这些人的战法完全抛弃了当时流行地排阵,完全以散兵线为主。  一个个远处射击,近声以大刀砍杀。  这样的战斗方式让成排堵截上去的英军成为了被屠杀的对象,好在英军数量上占据着优势。  战斗进行到天色时,英军以惨重地伤亡勘勘抵住了王大勇的进攻。
    然而也就在这时,冯子材的部队从后面追击了上来。  这一万人从后方加入了战团,在前后夹击之下,4万英军支撑不到两个小时便崩溃了。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阳光下漫山遍野都是溃退的英军,英军的执法队虽然严酷地杀戮着退却的士兵,可是退却的士兵实在太多。
    乱糟糟地英国士兵甚至趁乱射杀执法队的士兵,无数的英军士兵往四面八方的山林里逃去,混乱的战场不时响起十分憋脚的英语:“缴枪不杀!”“不许动!”“你们被包围了!”“你所说的一切将成为呈堂供证!”(^_^后面是乱说的,不算。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六英灵永存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六英灵永存
    自发为林则徐送葬的百姓排满了街道两旁,北京城里一片素缟,身披白麻孝衣的林汝舟捧着父亲地黑白相片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天空中降着雪,空气里流动着肃冷的气氛,一片白色渐渐笼罩了整个京城。
    刘寄的心情同这天气一般苍凉,站立在养心殿的台阶上,他的目光遥望着凌烟阁的方向。
    凌烟阁是朝廷拔出专款修建的一处庙宇,位于京城的西南方向,这里的神不是西方诸佛也不是文武圣君,而是为中华崛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伟杰,林则徐是继龚自珍和雷履泰之后第三个被供奉进里面的英雄。
    1850年林则徐走了,刘寄依然清除地记得林公走前的一翻良言苦口:“我中华自亘古以来,大凡朝代之初,君强臣强,励精图治。  到中期则君强臣弱。  至后来便是君弱臣强,诸侯并起,天下也就乱了,大乱之后则又是大治。  如此循环,周而复始,实乃中国之大害。  犹如脖子上的绳套将我中华越勒越紧,终不得跳出此怪圈。  今上圣明,臣有幸服侍一生。  常人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臣大限将至,吐肺腑之言为皇上国家尽忠。  当今世界,周围异邦突起,非我中华独大之局。  变革一途,宜早不宜迟,宜缓不宜急。  早乃早做准备,基础厚实。  缓乃动作平稳,若舵手操舟于险滩急流,已过。  乘者不察。  依臣观之,英吉利人有君主立宪制度,可供我中华借鉴。  皇室中人,不一定非担当治国大任,选一贤能为相,同样可治国安邦。  然军权不可与相权同掌一人之手,从军者决不可从政。  且三权分立相互监督。  皇上若有雅量可改军机处为议会。  老臣言尽于此,望皇上三思。  ”
    想到这些刘寄叹了口气朝外面走去。  小德子赶忙在后面给刘寄披上一件油亮的黑貂皮大衣,两名宫女替刘寄打着黄罗伞盖。
    今年是一个多事之年,从前方来地战报已经到了刘寄的手上。  英国人果然动手了,虽然中**队在甘托克打了个大胜仗,可南方的海战让刘寄有些担忧。  让刘寄烦心的事情不仅于此,从西北来的情报显示俄罗斯人在拿下哈萨克族以后,开始向浩罕汗国动手了。  如果浩罕汉国被俄罗斯吞并,那么西北地区就完全和俄罗斯接壤了,双方毫无回旋的余地。  显然俄罗斯人是看准了中国被英国拖住,方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向浩罕汗国动手。
    好事来一件得付出许多地努力,可是坏事一来却是一个接着一个,正应了一句俗话,屋漏偏遇连阴雨。  除了军事上的麻烦,今年中国地经济也出现了大的问题。  由于和西班牙、英国的战争。  中国的出国贸易在下半年严重受阻。
    经过朝廷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发展可圈可点,可是中国国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国内地消费市场并没有完全培育出来。  用时髦的话讲,叫做比基尼系数增大,内需不足。  在外贸受阻的导火线下。  内需不足导致了生产过剩,于是乎一方面工厂停工,商品积压,另一方面工人停工后无工资可发,国内购买力越发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广州、北京的股市都在下跌。
    没办法刘寄只好管一管市场那支看不见的手,他在心里将现代各国治理经济危机的办法捋了一遍,一边想着刘寄一边走出了宫门。
    午门外户部侍郎伊里布和中华银行行长王茂荫正等候在路旁,两人是被刘寄召来作陪往凌烟阁去的。  见到刘寄出来,两人都迎了上来。
    “臣王茂荫躬请圣安!”
    “奴才伊里布躬请圣安!”
    “都起来吧,朕不是讲过吗?奴才就不要叫了。  朕需要的是为国为民地人才。  而不是奴才。  还有礼部不是已经革新了礼仪,一些繁文缛节就不要太计较了。  多把精力放在政事上。  ”
    王茂荫听得连连点头,一边在身后说道:“皇上,今年的纸币发行量用洋法换算只可印一亿圆,可臣以为中华版图已经扩展到新加坡、兰芳岛、菲律宾一带,再者朝鲜、日本、琉球、越南、暹罗、缅甸、廓尔喀、不丹等国都在流通我中华纸币,若是少印,恐市面不敷使用。  ”
    刘寄对王茂荫这人颇为欣赏,这人没有出过国却主动奏请朝廷刊行《海国图志》,以该书为朝廷文武百官以及皇室宗亲必读之物;又奏请朝廷革新科举,希望改为五门发题,这五门题为:博通史鉴、精熟韬略、制器通算、洞知阴阳占候、熟谙舆地情形。  两次奏请之后刘寄大喜,把王茂荫报送到皇家政法学院深造。  在雷履泰过世后,刘寄将其用为中华银行行长。  这时中华银行已经成为朝廷的金融管理机构,王茂荫也就成为了第二任中华银行的行长。  听到王茂荫的报告刘寄说道:“发行纸币的事你把数目拟定上来,召集一些商人和专家进行讨论,合适了你自己拍板,金融地问题朕就交给你了,若是办好了朕和国家都会感谢你,若是办的不好朕便拿你试问。  ”说到这里,刘寄淡淡笑了笑,拍了拍王茂荫的肩头。  王茂荫赶紧低下头去躬身称是。
    刘寄又向伊里布吩咐道:“伊里布你记一下,明年朝廷将大量发行国债。  ”
    刘寄的话让伊里布奇怪的问道:“皇上,国库里不是有大量的积余吗?”
    “要想让经济好转起来,咱们就得花钱。  明年的花费大着呢,陆军要购置装备,海军要建造铁甲舰;菲律宾和兰芳岛要新建橡胶工厂;黄河也要花大力气整治;还要让专家论证一下修建铁路到四川、云南、贵州的可能性,如果行,明年就开始上马;”
    伊里布和王茂荫面面相觑,担心地说道:“皇上,这得花多少钱呀?恐怕国库承担不起。  ”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七英灵永存2
    第三章大国崛起二百三十七英灵永存2
    刘寄抿笑道:“朕不是说过发行国债吗?”
    伊里布大着胆子说道:“皇上,国债刚刚还清,又要发行呀?”
    “一定得发行,另外在全国进行工商业普查,让工商司把这件事情办妥。  普查后把档案和数据报到朕这里来,你们再根据普查结果定出各地的最低工资,最低工资要保障工人有钱吃饭和生活所需。  还有让工商司通告全国所有工商企业,凡国家规定的中华传统节日内,各地的企业应该酌情放假,若不能放假的必须发给加班工资,工资额度不能少于平常的三倍。  ”
    王茂荫在一旁进言道:“那些工会在一些不法份子的支持下经常捣蛋,若是颁布这些法令,不是让他们有了捣蛋的依据。  ”
    刘寄摆着手说道:“椿年此言差也,有了这些法令,正好让工会无法捣蛋。  ”
    见王茂荫不解其意,刘寄又道:“这些工人在城市里生活,其见多识广,过分的欺压他们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朝廷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福利,是引导他们和朝廷保持一致,争取一个新兴的阶层。  ”
    “那些资产富裕的人,会不满朝廷的法令,朝廷这样不是将他们推到了朝廷的对立面。  ”
    刘寄哈哈笑了起来,说道:“富人能够富裕靠的是朝廷的法令得体,靠得是朝廷替他们撑腰。  没有了朝廷,朕看他们的财富便是镜中月,水中花。  再者有钱地人担心的是自己的财富,不敢拼命。  而敢拼命的,往往是那些一穷二白的,这些人朝廷再不给他们说一说话,那他们造反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
    刘寄语重心长的向王茂荫说道:“椿年。  你要记住,为政者一定要照顾多数人地利益。  若是多数人反对朝廷,这日子恐怕就不好过喽。  ”
    王茂荫听的点头不已,心中对皇上越发尊崇起来。  虽然王茂荫一言未发,可他炯炯闪铄地目光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激动。  在当时的时代,能有遇上一位明君,大约要算中国人最大的福气了。
    刘寄又想起一事,他向两人问道:“最近民间的私人学校。  尤其是技校办的怎样?”
    王茂荫见伊里布回答不出,主动上前答道:“现在私塾受到了西式学校很大的影响,除了偏远地省份,教授四书五经的老师已经没有学生了。  一些下等人家的孩子喜欢选择进入技校,因为学生在学校里花不了几年的时间便可以学会上工的技巧,马上就能到工厂里挣钱。  技校的学生熟悉机器又了解机器的原理,到了厂子里后往往都是骨干。  一些工厂甚至请这些学校代为培养工人。  也有一些工厂,干脆自己办了技巧。  学生毕业后就到工厂里上班。  ”
    也许是接触社会的阴暗面太多了,刘寄不禁想起了现代社会地骗子学校,他不由担心的说道:“要防止一些以办学为名骗财祸害的人,这样的学校,让年轻人白混几年,什么也学不到。  ”
    “皇上不用担心。  礼部有人专门考核学校的资格,若是不够格,他们也在礼部拿不到证书。  ”
    刘寄有些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中国人行贿受贿是一种长期地习惯,拿不到证书的人为了聚财一定会想法买通礼部官员,这样一来一些骗子自然就钻了空子。
    刘寄的态度看起来对官员的**十分警惕,不过正是由于这种过分的警惕,存在于清朝上百年的许多**陋习,总算彻底扫除了。  对于**刘寄采用了一套独特的办法:他让各地的督察部门每季度清查各地官员的资产;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