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北宋中华 >

第54章

北宋中华-第54章

小说: 北宋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拉伯数字和字母,经过刘通的宣传和推广,在科学研究领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阿拉伯数字,则为大众所欢迎。于此同时,就是标点符号的推广和运用。刘通首先在长安军营试行,然后在军中和官署推广。标点符号非常简单,易学易用,原本就有一些古人在使用句号、逗号来断句的了,只不过尚未普及。而今刘通推广和使用标点符号,阻力并不会太大。
    北方地势开阔,适合骑兵作战。辽夏人口少于宋国,骑兵却远多余宋国。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以来,中原失去马场。西北战事连绵,无法顺利养殖马匹。而今二国停战,正当抓紧时机豢养。从辽夏、西域一带引入马种,聘请少数民族人士传授马经。此外,以粮食、丝绸、茶叶、铁器从辽夏、西域换回良马,组建骑兵。兵贵于精,而不贵多。裁撤淘汰的兵员开支,用于建设精兵,提升战力,两相适宜。裁汰的军兵,暂时参与屯田,将来可以就地转民,也可以回原籍去,悉由自愿。
    军事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支持,农牧工商诸项,试验试行新的举措。
    首先是制定政策,固定税赋。徽宗中后期,每每增加赋税,国库一空就提税,一提税就压抑经济发展,经济一压抑则更难收税,然后又提税,如此恶性循环。政和、宣和年间,光酒税和盐税,一年内就有提了几次的。这种朝令夕改,年中年尾异于年头的做法,大大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广大民众无所适从,对未来不敢抱有希望,谁知道一年的辛苦够不够交税呢?唯有固定税赋,才能激发民众的积极性,让人们有个盼头。朝廷若能获得赋税,充实府库,自然不会过于苛责。
    其次是鼓励工商,出台优惠措施。新的实业一年内收低税,二年后再收正常税。引导和鼓励民间集资发展新旧实业,资金不足的,还可向官府借贷,以其固定资产作抵押。此外,吸引外地商人前来投资,盘活市场。不管是宋商,还是外番商人,一视同仁,不搞歧视性政策。
    第三,重视农牧业的发展。一是寻找和引进人才,提高薪金,奖励改良和改进新品种。农技人员大有用武之地,一年之后,唐赓从京东来到西北,主持西北的农业工作。二是兴修水利工程。官府组织,民众出力,富余的军士正好一同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三是引进新的品种和作物。新疆和西域一带已有棉花种植,刘通派人到西域取回棉花种子,请来技术人员,在西北试种,成功以后予以推广,同时发展棉布纺织业。平原峡谷适宜稻谷作物的生产,山区养殖牛羊马匹、种植药材和其他经济作物,着力提高农牧业的产量和熟茬。
    第四,发展冶金业。西北矿产丰富,大有可为。一是由汪国机等人组成科研小组,改进生产机械,探索新技术,提高冶炼水平,进行专业化建设。二是筹措资金开发新的冶炼基地。三是培训和推广冶炼技术,将沈括的《梦溪笔谈》和白话《梦溪新书》等科技读物下发到冶炼场和手工作坊,组织民间工匠学习。
    军事转轨,经济起步,西北大地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百废待举,百业俱兴,各行各业逐渐呈现出新的面貌。
十 和为贵
    刘通等人在东郊勘测之后,选了一个地段,该地段跟后世的炮兵学院相去不远,准备在此筹建军事训练基地。因目前战事吃紧,钱粮大都用于前线的军务,地方财政并不宽裕。那丁点儿油盐柴米,对于征地拆迁和基础建设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了家才知道不容易。宋夏百年战争,给二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二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北宋国帑虚竭,西夏财用不给。西北之地,全民投入战争,哪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生产。当务之急,必须马上停止二国间的争斗,使二国人民休养生息,抓紧时间发展经济,蓄积力量,以对付未来金贼的入寇。一百年太短,只争朝夕。
    为此,势必要统一西部的军事行动,而熙河兰湟之地隶属秦凤路,不在刘通的管辖范围之内。要是河东路、永兴军路屯兵不前,驻足观望,而秦凤路却仍然在与西夏作战,岂不陷秦凤路于绝地。刘通来前没有考虑如此深入和细致,如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即拟写奏折,及时上报徽宗。
    徽宗接报,难以决断。刘通知道此事不易,一是耐心等候,二是借助各方力量,以坚徽宗之志。朝中大臣反对战争的原本占据多数,刘通的和平建议颇受大臣们青睐,支持者的影响力逐渐增大。太后怜惜民力,也替刘通说项。三个月后,徽宗下旨,加增刘通节制秦凤路事务。
    这三个月的时光,并没有荒废。一是放出风声,要与西夏和谈;二是协同秦凤路,放缓进攻节奏;三是鼓励民间加大与西域的联系,其中特别留意西夏的反应。
    西夏国小而地贫,组织战争的能力和续战能力都弱于宋国,夏军在与宋军的交战过程中,又是占便宜的时候少而吃亏的时候多,他们屡次提议和谈,都遭拒绝。如今宋人主动抛出橄榄枝,哪有不接的道理?见宋军攻势减弱,也慢慢收回兵力。
    西夏的崇宗李乾顺是继景宗李元昊之后最有作为的君主,他认为,不管宋人和平的意思是真是假,都需派人接触。宋国占据主动,刘通并没有先派人出访,而是在等西夏人的光临。
    不久,夏国使者来访。他们知道本次主和者乃是西北制置使刘通,要解决二国纠纷,首先得来西北磋商,然后才去汴京洽谈。
    来者系西夏王室嵬名荣光,也叫李荣光。李元昊称帝之后,弃李姓,改为嵬名氏。西夏本是北宋的一个藩镇,因不满宋朝削藩,至北宋中期,李元昊自立一国,参照汉字造出西夏文字,西夏人因此兼通藩汉二种文字。
    刘通接李荣光至大厅就座,说道:“欢迎王爷光临长安,在我印象中,宋夏之间好久没有这样交谈了吧?”
    李荣光:“是呀,我们等这一天等了很久哇。”
    刘通:“咱们好好谈谈。”
    李荣光:“正有此意。”
    刘通:“王爷此来,一路有何所见?”
    李荣光:“边境之地田园荒芜,交战之处尸骸遍野,黄河沿岸、河西走廊一片狼藉。”
    刘通:“我以为,止息干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贵方对此有何见解?”
    李荣光:“停战议和,本是我方一贯的主张,难得咱们想到了一块。”
    刘通:“有了这个共识,和谈的大门已经打开,事情等于解决了一半。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事务就好谈了。”
    李荣光:“恐怕有些事情还是比较棘手。”
    刘通:“咱们坦诚布公,毋需讳言。”
    李荣光:“一是边界问题,二是战争损失问题,三是交往问题,这三大问题,都不容易解决。”
    刘通:“三大问题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处理清楚,但咱们的目光要多向前看,少向后看。第一个问题是重心,第二个问题居于从属地位,第三个问题容易解决。往事已成追忆,还需着眼于未来。”
    李荣光:“近三十年来,宋国拿走了夏国大片的土地,这是我党项祖先辛苦创下的基业,不忍就此丢弃,还请贵方考量。”
    刘通:“西夏之地,本是我朝辖下的领土,王爷的先祖自立为王,在封地之外又夺走了其他地盘,这可说不通呵。”
    李荣光:“天下惟有德者居之,所在之处又哪有先打下烙印的呢?”
    刘通:“树有根,水有源,王爷的先祖拓拔氏由我大唐皇帝赐予国姓,得以封封,而今西夏习汉俗,识汉字,汉民与羌族人交相融合,王爷以为能脱得了这个烙印么?”
    李荣光:“我党项族人对中原朝廷素来敬仰,可赵家却要赶我嵬名氏,因此只有自谋出路。”
    刘通:“唐末以来,藩镇割据,诸侯混战,人民深受其苦,我朝要将权力收归中央,那也是因时之举,将来或许能找到比较妥善的一统之策。”
    李荣光:“若是真有那么一天,那将少去多少杀伐。”
    刘通:“这样的一天令人憧憬,还需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共同努力。”
    李荣光:“刘大人有所见乎?”
    刘通:“尚在思考,远未成熟。”
    李荣光:“若有所得,能赐告否?”
    刘通:“那是一定。”
    接下来,双方继续交换意见。初期的谈判自然无法达成一致,经过几轮交谈,双方都作出了一些让步,达成了初步的意向。大意如下:
    一、二国的边界以目前的实际控制线为准,双方纵深交错之处,互换辖地,以利于勘测划界和管理。宋军撤出部分交通不便、供给困难之处,但夏军也不得进入驻防;该地只设地方治安力量,以汉人为主进行管理,羌人多的地方,吸收一些羌人参与管理。
    二、双方互不赔偿,但在各自控制的区域内,对遭受战争灾害的民众予以抚恤,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三、恢复官方关系,西夏仍向宋国称臣纳贡,促进民间交流和贸易往来。
    以上动议对于宋国并无不利,对于西夏也算体面。原历史当中,宋夏二国大打出手,闹个两败俱伤。损失惨重之余,宋军才在甘陕宁一带站稳脚跟,而西夏被打痛打残之后还是认输求和,只不过这种虚假的和平极其短暂,也就区区几年而已。
    上述协议的意义在于,双方都留住了元气,把彼此的重心转向了发展生产,军事竞赛变成了经济竞赛,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胜利,是个双赢的结果。此外,对于将来可能采取的特殊形式的统一进行了摸索,对以后改进工作和完善制度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十四 人才战略
    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一靠制度,二靠人才。落后的制度压制人才,有了制度,还需人尽其才。如何使用和培养人才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难题。
    当今的朝政弊端重重,朝廷难以倚靠,组建班底,刻不容缓。吕将推荐的义士渐次到来,能入吕将火眼的绝非等闲之辈。一些原本就有职务的,较好安排,他们起点较高,又有任职资历,通过疏通朝中关系,转任西北州路要职,不太费劲。一些原本没有职务或是入仕不久的,较难任命。目前,人事的改制尚未开始,无法快速提拔新人,只能依据各人的表现和成绩,半年一年调整一次。如此作法,还是引来一些非议。
    此外,从京东二路调来人手,鲁达、武松、李逵、花荣、宋江、杨奇虎等人陆续调任西北军中任职。
    第三,在西北物色人手,同时培养少年班少年。过个三五年,学员们递次成长,经过一番磨炼,人才自会脱颖而出,可以独当一面。
    少年班中,有几个特殊人物,岳飞、罗彦、伊辰、谢舒、周挺,对兵法情有独钟,目光锐利,见解独特,几人趣味相投,常在一起探讨新学、钻研军事。
    刘通与孩子们相处,时刻不忘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其见闻,培养其广阔的胸襟。讲解地理知识,不仅讲述自然地理,还将人文地理结合起来。一次,五个孩子来到刘通书房,看到了桌上的地球仪,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这是刘通自制之物,视作机密。几个孩子来了,正好给他们讲解。
    孩子们大奇,问那个圆圆的花花绿绿的物事是什么东东。刘通让大家先猜,几个家伙七嘴八舌,有的说月亮,有的说神龙蛋,有的说怪物,有的说是新鲜玩艺。罗彦转动地球仪,见上面有字,大伙再细看,好像有地名国名,岳飞等人问道:“先生怎么把地图画在这个怪球上面?”
    刘通:“这个圆球叫做地球仪,咱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球状天体,叫作地球,把它缩小了就象这个样子。”
    伊辰:“不是天圆地方吗,大地怎么会是圆球呢?”
    谢舒:“先生怎么知道的?”
    刘通:“先生绝不会骗你们,此事千真万确。致于我怎么知道的,详细的就不说了。眼下,你们只要懂得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个地球就可以了。”
    周挺:“请先生给我们讲讲。”
    刘通:“咱们的祖先对大地、对宇宙就有了很多认识,汉代张衡先生曾言: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说的是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唐代僧人一行大师曾经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子午线就是环绕地球南北二极的经线,大家看,这是地球的二极,这就是经线。半圆形的经线一共是180度,一行大师率领唐朝天文学者测出每一度的子午线是351里80步(合现代公里),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以我所知,这个长度要比实际长度多了大约50里,古人算得如此精确,实在是了不起啊。因此,经线全长约为五万四千里,二条对合的经线长度约为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筋斗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