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阅兵 >

第1章

大阅兵-第1章

小说: 大阅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阅兵》
作者:郭胜伟01
第一部分 '分卷阅读'
1。引子——向前,向前,向前…
       〃向前,向前,向前……〃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开篇的第一句,唱得高亢、壮阔、恢宏,犹如永不停息的进军号角,展现着人民解放军无往不胜的豪迈,激发着人民解放军勇往直前的气魄,振奋着人民解放军披坚执锐的英勇。共和国的这支人民军队,从1927年创建以来,就是靠着〃向前,向前,向前〃的精神,才会有〃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凯旋,才会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气概,才会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采,才会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辉煌!——
    题记
    〃兵者,国之大事。〃在国家庆典上或重要历史时刻举行盛大阅兵,就是展现国防建设实力、彰显军队〃齐勇若一〃风貌、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国之大事〃。
    〃阅〃者,检阅。阅兵,就是按一定的程序和仪式对军队进行检阅。阅兵,是国家一项极其隆重的礼仪,也是一项重要的军事仪式。国之阅兵,规模宏大,声势磅礴,尽显实力,威扬天下。所以,阅兵历来被认为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还是反映军队建设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的有效途径。它是宣扬一个国家政治主张、国防政策、军事战略的特殊窗口,对于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有效遏制和制止多种威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文字记载。18世纪在西欧的一些国家,阅兵式盛行于军队。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面对着法西斯德国侵略军已经兵临城下的强劲攻势,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军事统帅斯大林发表了誓死保卫莫斯科的宣言,表明了同法西斯血战到底的坚定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国民奋起抗战的信心和勇气,为保卫莫斯科城的最后一战动员了最后的战略力量。整个阅兵的场面和声势震动了全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阅兵活动的国家之一。据《通典》记载:〃尧舜之时,五礼咸备。〃这说明仪仗礼仪早已见雏形。相传四千多年前,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两千多年前,我国便有阅兵活动的记载。《春秋·桓公六年》中有这样一则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解释《春秋》的《谷梁传·桓公六年》中阐释道:〃大阅者何?阅兵车也。〃不过这个时期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以后则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和战车。统治者这样定期阅兵,其用意除了检查兵员素质和战备状态外,主要还是要向百姓们炫耀威风。另外,还有战前或战斗间隙进行的不定期的阅兵,叫〃观兵〃或〃观师〃,由此就有了〃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魏文帝曹丕的《广陵观兵》所描写的阅兵场景极其宏大,蔚为壮观:〃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众所周知的长城嘉峪关,就是古战场里一个能容纳几十万兵马的阅兵场,至今完好无损,那里流传着古代阅兵的精彩故事。汉代,定期阅兵常与〃立秋〃一起进行,其中增加一些竞技的内容。以后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到了明朝,阅兵已步入正轨。每年一次考阅,三年一次大阅。明成祖朱棣曾5次远征漠北,每次出征前都要检阅军队,以壮军威。清朝规定,皇帝三年一〃大阅〃,整饬军纪,检验训练成果。除皇帝亲自阅兵外,清朝还形成了钦派检阅、本省检阅、本军检阅等三种阅兵方式。阅兵沿革到现在变成了奏国歌,升国旗,鸣礼炮,仪仗阅兵。可见,从春秋开始,到秦汉,再至明清,尽管不同时期阅兵的内容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这种军事仪式一直被历朝历代所重视,从而延续下来。
    概括已有的阅兵形式,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阅兵式,即阅兵者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二是分列式,即受阅部队列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阅兵者的检阅,同时也是向世人展现自己。
    阅兵式,人员和装备多以方阵列队,等待阅兵者的检阅。那全副武装、蓄势待发的队列,注入了斗志昂扬的激情、勇往直前的力量和征服一切的勇气,浓墨重彩地勾画出特有的军旅美。分列式,阵容严整,纵线、横线、斜线、夹角线、踢脚线、摆臂线、胸线、头线、刺刀线,线线笔直,展现出队列的整齐划一的美;那势如雷霆的足音,〃踢腿带风,落地砸坑〃的铿锵步伐,体现的是力量的美;那绝对标准的步幅,绝对均匀的步速,绝对正直的走向,绝对准确的读秒,绝对协调的配合,体现的是标准的美;每个受阅者,都是超凡的勇士,庄严的目光,专注的表情,威严的造型,标准的动作,他们犹如一尊尊完美的塑像,一个方队就是一个战阵的〃秦俑〃,体现出偶像的美。他们美在忠勇、美在伟岸、美在和谐、美在执着。受阅者个个胸怀壮烈,观阅者个个心潮澎湃。整个大阅兵,军威震撼,兵行壮阔,步履强劲,齐勇若一。这新美,让人目不暇接;这壮美,让人美不胜收;这大美,让人豪情激荡。正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以欣赏的视角看阅兵,阅兵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以历史的视角看阅兵,阅兵就是烙有时代印记的符号;以发展的视角看阅兵,阅兵就是一段时光变迁的见证;以国防的视角看阅兵,阅兵就是国家力量的综合展现!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历来对阅兵十分重视。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部队出征或重大战役前后,大都举行阅兵,以此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在井冈山时期,红军就利用作战间隙,进行队列教练,举行阅兵活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曾多次检阅部队,给广大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给人民群众以极大的安慰。其中较大的阅兵有三次。第一次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4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在江西瑞金县大埔桥红场举行了盛大的〃八一〃阅兵,中共中央和中央苏区及红军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刘伯承等,乘马检阅了受阅部队,朱德还亲自率领受阅部队宣誓,使中央红军士气大振。第二次是抗日战争时期的1944年,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北上开赴抗日前线时,在延安机场举行了出征前的隆重阅兵仪式,军旗猎猎,军号齐鸣,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一大批在延安的中央领导检阅了部队,顿使部队士气倍增。第三次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从河北西柏坡抵达北平时,北平人民对于党中央的到来反应极为热烈。在北平的党政军民各界代表及160多位民主人士,一起赶赴西郊机场欢迎。下午5时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领导同志进入西郊机场。一发照明弹升上天空之后,阅兵式正式开始。身材魁梧的毛泽东主席登上一辆淡绿色的吉普车,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同志等也依次登车,行进在长长的解放军队列前。人民战士向自己敬爱的伟大领袖和统帅敬礼,毛主席、朱总司令含笑还礼。当毛泽东的吉普车行进到〃塔山英雄团〃的大旗之前时,站在毛泽东身后的第四野战军刘亚楼参谋长向他报告了英雄团的光荣事迹。毛泽东听后十分感动,立即举手还礼,心情极为愉快。毛泽东在阅兵场上的庄严、亲切的统帅风采,使受阅部队倍受鼓舞,他们决心继续发扬英勇无畏、敢打敢拼、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新中国即将建立之际,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O月1日要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举行盛大的群众游行,举国隆重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是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十周年,新中国每年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前后共举行了11次。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典礼每年都搞阅兵的制度,实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1964年,国防部正式颁布了军队队列条令,首次将阅兵式列入其中。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过国庆阅兵。军队内部的阅兵也被当作一种〃形式主义〃取消了。直到1981年,时任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对军队阅兵给予了重新评价,他指出:不能说阅兵式、分列式是形式主义,它对部队作风培养有实际意义,可以密切军民关系,对加强军队训练也有作用。此后,便恢复了军队内部的阅兵。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也决定恢复国家庆典和重大活动阅兵制度,并于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国庆阅兵。这次阅兵式充分展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新发展、新成果。尤其是到了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时,天安门举行了盛大、隆重的世纪大阅兵,地上铁流滚滚,天上战鹰轰鸣,从纵横陆地到翱翔苍穹,从〃小米加步枪〃到〃两弹一星〃,阅兵尽显军威雄壮,国威高扬!
    斗转星移,皆成历史。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天安门广场已经举行过13次国庆阅兵。时代在不断发展,共和国在蒸蒸日上。因小庆大庆不同,阅兵规模也不同,其中开国大典、建国五周年、十周年、三十五周年和五十周年等5次国庆阅兵,反映了国防和军队建设里程碑式的成果,对国防建设和军队发展水平的展现最具代表意义,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交口称颂,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赞誉,把人民军队的光荣与梦想谱写在那雄伟宽阔的天安门广场。
    〃扬军威,振国力〃。阅兵,可以集中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反映一支军队的军事实力。从共和国每次阅兵装备的变化可以看见整体国力增长的〃速度、力度和精度〃。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开国大典阅兵,以步兵、骑兵为主,骑兵师有〃红马连〃、〃白马连〃、〃黑马连〃,骡马拖拽着75毫米野炮,还有那令人难忘的〃万国牌〃装备,海军只有两个排面,空军只有17架飞机。16400名受阅官兵中,技术兵只占3%,骡马炮兵通过了天安门广场。1954年国庆五周年阅兵,阅兵方队所展现的武器装备有了明显的改善,技术兵种与非技术兵种的比例成了1:1,但主要武器装备仍然是外国造。而到了1959年国庆十周年阅兵,参阅的武器装备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历史,〃祖国自己制造的〃成了当时的惯用语,技术兵种与非技术兵种的比例变成了3:1。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大阅兵,海军、空军以及装甲兵、炮兵的方队大大增加,表明人民军队的高技术军兵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发展,尤其是在此次阅兵中,压轴的导弹方队首次露面即现锋芒,〃撒手锏〃成为当时关注的中心,战略导弹部队震撼了世界。到了1999年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高技术军兵种已成为主战力量:陆军火力合成、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含量明显提高;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陆军航空兵、舟桥兵等特种兵在陆军所占比重已升至70%,参加阅兵式的90式坦克以及最新型的装甲步兵战斗车、多种新型武器装备更是抢眼;海军作战舰艇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加近30倍;空军航空兵已拥有歼击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空中加油机等多种机种;第二炮兵已形成远中近配套的打击能力和战略威慑力,最新式东风31型远程洲际导弹首次公开亮相,便威风八面。共和国五十周年的大阅兵,所映照出的不止是人民军队威武雄壮、势不可当的威猛,更反映出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在日益强大。
    〃铸军魂,慰民心〃,阅兵庄严、威武、雄壮,可以大大振奋民族自尊心。南宋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词中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魔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面对金人的残暴和凶狠,词人心情激愤,更对斩将夺旗的英雄形象生出无限的向往,特别是那个〃沙场秋点兵〃,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