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执棋天下 >

第50章

执棋天下-第50章

小说: 执棋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阳郡主仪态万方的走到萧长河面前,以手虚扶了一下,道:“我数次折柬相邀,奈何先生不肯赏光。今日有幸,得见先生,果然是谪仙一般的人物。”

萧长河朝后退了一步,道:“草民不敢当。”

平阳郡主用手掠了掠鬓发,又看了萧长河一眼,迈步出了宫门。

萧长河顿了一会儿,这才出了宫门。他刚一出宫门,就见平阳郡主已经上了马,正拉着缰绳在兜着圈子。原来平阳郡主素不喜坐车,平常出入皆是骑马。

平阳郡主见萧长河出来,勒住马缰,注目了萧长河好一会儿,才一甩马鞭,那马如离弦之箭般朝前驰去。

转眼间,平阳郡主的人已经走得干干净净。

萧长河上了马车,闭目沉思:这个平阳郡主多次派人请自己去她的府上,自己深知平阳郡主此次来京目的绝不简单,所以自己只是推托不见。如今楚晔虽然对自己信任有加,可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帝王的信任,所以自己还是远避嫌疑为是……

因昨夜下了场小雪,所以今早到处都是一片白。

潋滟呵了一口气,一团白雾飘散在空气中。只因自己偶然说起自己小时候每逢下雪就会在院中踩脚印玩儿,楚晔特意吩咐小太监们不必打扫乾德宫前的空地,因此此时的地面上印着一行行浅浅的脚印。

潋滟望着地面上的脚印,心绪颇有些复杂,楚晔竟将自己偶然的一句闲话放在心上,这一刹那,自己竟有些感动。

潋滟摇了摇头,仿佛要忘掉自己刚才的想法一般,脚步也加快了许多。

一双青呢厚底靴出现在潋滟的视线内,潋滟不由抬起头,就见萧长河正站在不远处,含笑看着自己。

潋滟忙福身行礼:“见过萧先生。”

萧长河穿了一件银鼠皮的雪褂子,意态闲雅,轻裘缓带。他似乎站了有一会儿了,脚下的雪印很深。

潋滟行过礼,走到萧长河面前,道:“陛下上早朝去了。”

萧长河含笑道:“我就是算到陛下此时正在上早朝,所以才过来的。”萧长河边说边举了举手里的提盒。

潋滟这才看到萧长河手里还拿了一个提盒,不由有些好奇,这提盒里装了些什么?

萧长河不再说话,只是迈步朝前走去。

潋滟怔怔的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出神。

萧长河走了几步,不见潋滟跟上来,回头看了她一眼。

潋滟犹豫了一会儿,这才跟在萧长河的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朝飞雪阁走去,地面上留下两行浅浅的脚印。潋滟心中却有些纳闷,萧长河带自己来这里究竟有什么用意?

――――――――

抱歉,连续两天断更。

小江出差前本来是准备了存稿的,但是没想到突降大雪,路被封了,没能及时赶回来。请大家多多原谅。

今天才通车,因为路不好,路上的时间有点长,太累了,所以今天更新的少一点。

章五 煮酒

感谢编辑推荐,今日双更,第二更稍晚送上。求红票,求收藏。

―――――――――

萧长河和潋滟默默地走着,踏在薄薄的雪上,悄然无声。

飞雪阁已经到了,满院的梨树都笼罩着一层雪白,遒劲的树枝上落满了雪。微风一吹,雪末随风漫天飞舞,在阳光的照耀下,亮晶晶的。

雪末拂在脸上,带来丝丝凉意。潋滟索性闭上眼睛,感受那丝丝沁凉。

萧长河已经踏上了飞雪阁前的台阶,却不见潋滟跟上来,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就见潋滟静静的站在雪中,仿佛融入了那片静谧之中。

萧长河素来平静无波的眸中起了些许了波澜,他轻轻推开屋门,进到阁中。

阁中的陈设依旧,萧长河走到一旁,在蒲团上坐下,默默的煽起了风炉。

潋滟一进屋,就看见了那袅袅炉烟后那风华绝代的男子。

萧长河抬头看了一眼潋滟,依旧垂下头,默默地煽着风炉。

潋滟走了过去,在萧长河对面的蒲团上坐下,欲拿过萧长河手中的蒲扇,却触到了萧长河的手指。他的手指很温暖,一如他给人的感觉,温暖和煦。

萧长河抬头微微一笑,轻轻的摇了摇头。

潋滟有片刻的愣怔,就听萧长河温润如水的声音传来:“酒煮好了。”

萧长河打开提盒的盒盖,从里面拿出一碟火腿,两个酒盅,清一色的细瓷官窑,又两双竹筷。

潋滟接过竹筷,默默地挟起了一片火腿。艳红的火腿,莹白的瓷盘,艳红莹白,令人食指大动。火腿带着淡淡的玫瑰露香气,别有一番风味。

萧长河拿起风炉上的银壶,将酒倒入了杯中。琥珀色的酒液倾入莹白的酒杯中,升腾起缕缕白雾。

潋滟拿起酒杯,浅浅的尝了一口。醇厚的酒香,丝丝的甘甜,淡淡的梅香,交织在一起,缠绕在唇舌间。

潋滟放下酒杯,有些疑惑地看着萧长河。

萧长河的眼中依旧带着和煦的笑,轻轻地说道:“昨晚我在龙鳞渠边看到了你。”

潋滟默然。

萧长河的语气似有些飘远:“无论你有什么样的心事,在皇宫里,只有坚强才能活下去。”

潋滟拿起酒杯,又喝了一口。温热的酒液沿着喉咙缓缓滑下,带来了一丝暖意。在这一瞬,连自己冰冷的心也温暖了起来。

门上传来轻轻的敲击声,萧长河和潋滟看向门口,就见平阳郡主正站在门旁,云髻高耸,明珠覆额,身上披了一件银红的斗篷。

潋滟忙起了身,福身行礼:“见过郡主。”

平阳郡主眼波一转,媚笑道:“免礼。”她边说边走了进来,迳自在潋滟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萧长河微微颔首而已。

平阳郡主含笑着拿起萧长河面前的竹筷,挟了一块火腿,放入口中尝了尝,道:“上好的金华火腿放入玫瑰露中煮制而成。”

她又拿起萧长河的酒杯,浅尝了一口:“陈年黄酒加姜丝、冰糖、青梅煮成。”说完,她缓缓站起身,“萧先生风雅不俗,令人钦佩。”

萧长河也不答话,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

平阳郡主说了一声“告辞”,人已朝外走去。走到门旁,她回头看着萧长河笑道:“我今日叨扰了萧先生,来日还席,还望萧先生赏光。”说完,留下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人已走了出去。

萧长河看着自己面前的杯箸,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站起身,道:“我还要去见陛下。”

潋滟含笑道:“先生请便。”

萧长河缓步出了屋子,朝上书房走去。

潋滟默默的收拾了杯箸,也朝上书房走去。

刚到上书房门口,潋滟就见来喜站在外面。

来喜一见潋滟,忙摇了摇手,轻声道:“陛下和萧先生在里面议事。”

潋滟只得和来喜等在外面,暗中侧耳留神细听,屋内却是一片寂然。

屋内,楚晔和萧长河相对而坐。楚晔的眉间微皱,道:“自前朝以来,朝中官员多数是由世家子弟出任。这些子弟大多庸碌无能,一出生便得高位,误国误民。且长此以往,世家权重,难以制衡。朕欲改革制度,择优取士。”

萧长河微笑道:“陛下当初建集英阁,太皇太后娘娘误以为陛下不过是年轻喜好嬉戏,所以并未留心。”

楚晔接口道:“不错,朕当初建集英阁就是为了招贤揽士,今日观之,集英阁可谓人才辈出。只是一个小小的集英阁,人才有限。朕欲招揽天下贤士,为国所用。”

萧长河沉吟了一会儿,道:“陛下有没有想过,陛下此举必然触动世家利益,他们岂肯轻易同意?”

楚晔冷笑道:“朕犹记得萧先生曾对朕说过,朝廷的两大弊端,一是外戚,一是世家。如今何家的势力已被铲除,所剩者只有世家。朕如今欲铲除世家利益,防患于未然。”

萧长河道:“陛下心中已有计议?”

楚晔道:“不错,朕欲先从取士着手,一来可以为朝廷延揽人才,二来可以遏制世家的势力。”

萧长河道:“陛下此计大善,只是陛下如果贸然下诏,朝臣不肯附议,陛下又该如何?”

楚晔微微一笑,递给萧长河一本奏折:“这是太常陶景文今日所上奏的奏折。”

萧长河拿过奏折,仔细从头细看,看完后,双手奉还给楚晔。

楚晔漫不经心的问道:“先生上次说要去荒斋看看,不知先生可曾去过?”

萧长河点头道;“草民前两日去过。”

楚晔挑眉看向萧长河。

萧长河答道:“这位荒斋主人可谓当世奇才,陛下如能收为己用,将是陛下的一大助力。”

楚晔沉默不语,半晌才道:“朕过几天也要拜会一下这位荒斋主人。”

萧长河起身拱手告辞:“草民告退。”

楚晔微微颔首而已。

来喜一见萧长河出来,忙侧身让到一旁。萧长河微微含笑致意,随即朝外面走去。

来喜对身旁的一个小太监使了一个眼色,那小太监会意,忙送了出去。

来喜轻咳了一声,迈步朝屋内走去。潋滟忙跟在他的身后。

楚晔听到两人的脚步声,抬头看了两人一眼。

潋滟因饮了一杯酒,脸上带了几分春色。

楚晔道:“外面冷,怎么不到外间屋子里候着?脸都冻得红了。”

潋滟垂下头,含糊答了一个“是”。

楚晔刚要说话,就听外面有小太监禀道:“陛下,景晖宫的小太监有事回禀。”

景晖宫是崔贵嫔的寝宫,楚晔听了,微微皱眉,随即道:“让他进来。”

过了一会儿,景晖宫的小太监走了进来,双膝跪下,道:“奴才给陛下请安。”

楚晔慢条斯理地问道:“贵嫔差你来有什么事?”

那小太监恭恭敬敬的答道:“陛下大喜,贵嫔娘娘有喜了。”

楚晔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惊异,可随即他就垂下眼,敛去了眸中的惊异。

潋滟站在一旁,早将楚晔的神色瞧在眼中,不由暗自疑惑。

楚晔站起身,道:“朕去瞧瞧贵嫔。”说完,他带着来喜朝外走去。

过了许久,潋滟才见楚晔带着来喜回来。

楚晔回来后,静静的坐在书案后,手指抚着一个小小的瓷瓶。

潋滟已认出那个瓷瓶,楚晔曾将瓷瓶中的药粉倒在赏赐给崔贵嫔的点心上。

潋滟的心中滑过无数疑惑:这瓷瓶中的药粉究竟是什么?还有为何听说崔贵嫔怀孕,楚晔的态度会如此的奇怪?

楚晔突然笑道:“这样也许更好。”

章六 复活

楚晔收起了瓷瓶,这才吩咐来喜道:“你去挑八件首饰,再拿八匹绸缎给崔贵嫔送去。”

来喜答了一个“是”,随即躬身退了出去。

楚晔突然叫住他,道:“你再去挑一块玉佩,连同前几日定州刺史进贡的白狐狸皮斗篷一起送去。”

来喜闻言,似要说些什么,可只是嘴唇微动了几下,就慢慢的退了出去。

潋滟记得定州刺史一共进贡了四件白狐狸皮斗篷,楚晔晋献给太皇太后和韦太后各一件,还有一件赏给了平阳郡主,只剩下了一件。如今楚晔却将这件斗篷给了崔贵嫔,楚晔的用意已经昭然若揭。

想到这里,潋滟不由抬头看了楚晔一眼,楚晔已经拿起书案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潋滟倒了一杯茶,轻轻的放到书案的一角。

楚晔依旧埋首看着奏折,连头也不抬一下。

屋内静悄悄的,只有楚晔翻动奏折的声音。突然楚晔抬头看向潋滟,用御笔指着一旁的一摞奏折,吩咐潋滟道:“这些好生收着,朕闲了看。”

潋滟忙答应了,抱起那摞奏折放到书架上。因为奏折摞得有些高,潋滟刚将奏折放好,那摞奏折略一倾斜,就掉落了几本在地上。

潋滟忙蹲下身子,将奏折一一捡起。潋滟扫到一本奏折上署名是“陶景文”,心中不由微微一动。潋滟依稀记得这个陶景文是自己父亲的得意门生,父亲甚至有将姐姐许配给陶景文的意思。

潋滟只觉得眼中有些发酸,可却极为干涩,一滴泪也流不出来。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那本奏折。那本奏折似乎极长,拿在手中厚厚的。

一阵脚步声传来,潋滟慌忙收拾好奏折,慢慢的站起身,见来喜已经走了进来。

楚晔似乎并不急着问话,朱笔在奏折上勾画着。半晌,楚晔才抬头看向来喜。

来喜道:“陛下,贵嫔娘娘命奴才叩谢皇恩。”

楚晔点了点头,道:“今晚朕去景晖宫用膳。”

来喜垂首答了一个“是”,自去吩咐小太监准备。

……

屋内一点点暗了下来,潋滟欲将书案上的烛台点亮。

楚晔放下御笔,摇了摇头,道:“不用了,朕这就要去景晖宫,你也回去吧。”说完,楚晔就站起身来。

潋滟忙躬身行礼,楚晔迈步走了出去。

潋滟看着楚晔的背影,不由陷入了沉思:楚晔一点儿也没有初为人父的喜悦,虽然对崔贵嫔宠爱有加,可却多了几分刻意。

潋滟出了一会儿神,检查了一番,看着小太监锁好了门,这才转身离开。

潋滟吃过了晚饭,因无事可做,也就回到了自己房中。

屋内一片漆黑。潋滟慢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