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牙痕记 >

第125章

牙痕记-第125章

小说: 牙痕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轻轻舞动。高高的蓝天,空气格外清新,一行行的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一条清清的小河,河水慢慢地流着。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里,金黄的稻子象秋姑娘撒下的金粉,如一个金色的海洋,秋风吹来,稻子摇来摇去,象海洋里翻腾的波浪,煞是喜人。稻田边有一个池塘,池塘旁边有一亩高粱地,高粱通红通红的。旁边地上种了一些玉米,金黄的玉米象金豆子一般。
远处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近处,萧瑟的秋风卷起枯黄的落叶,轻轻地吹拂着大地,落叶想一只只蝴蝶在空中尽情地飞舞。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少庄主看一眼晓涵说,“晓涵姑娘,不如咱们今晚接着在外边喝酒吧。就在这松树下,天穹是屋地是桌,让几个小子把家中好酒悉数搬来,咱们三个人喝他个一醉方休。”
“不行,少庄主,我已经醉了。”晓涵不想再喝了,她又觉得不好推辞少庄主的好意,“有这样的好景致,在战火纷飞的间歇,真是难得了。你和我相公喝吧,我只能小酌几杯了。”
“我有一好友,他也是性情中人,如果两位不见外的话,不如咱们去他那里喝吧。”少庄主见晓涵还是有兴致的,心想,不如把他引来一聚吧。
第六十五章
        少庄主想给文正和晓涵引荐的人是元好问,平日里和刘秉忠、张文谦、李德辉、刘肃、李简、张耕、马亨、王恂、王成志、王慎、刘崇禧、吴朝晖、赵后昌、刘宪印、杜文化、武子君、王少华、贺杰、金亮、潘云然、李亮、晋之华、徐公伟、马家常一些人常聚常吃喝,这些人后来被刘秉忠荐引给忽必烈,其中窦默、姚枢、杨惟中成为忽必烈金莲川幕府重臣,这一集团值得注意的人物是许衡,后来他成为元代的儒宗,一生徘徊于学术和政治之间,对元初政治与学术都发生了重大影响。忽必烈在出王漠南以前,已明了汉地世侯是安定中原的柱石,所以屡加征聘。出镇漠南以后,关系更趋密切。后推荐史天泽出任河南安抚使,不久藁城董氏昆仲也先后入侍潜藩,济南张柔、东平严忠济则随其从征伐宋。这些人在进入漠南后又收揽张德辉、杨果、郝经、杨奂、宋子贞、商挺、李昶、徐世隆、贾居贞、刘肃也都先后投奔忽必烈。探讨儒家学说和以儒治国。赵璧、王鄂到忽必烈身边后,开始向他宣传孔孟之道。在子聪和赵璧等人的影响下,忽必烈了解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的平生志向。要想平治天下,就离不开有真才实学的大儒,要想治理好中原,必须实行孔孟的圣人之道。从此,不仅忽必烈本人对儒学深信不疑,还选择了10名蒙古子弟跟随赵璧学习儒家经典,并亲自检查他们的功课。忽必烈继续网罗人才,北方的著名学者张文谦、张德辉、窦默相继来到忽必烈身边,深受忽必烈赏识,而张德辉又进一步澄清了当时流行的金以儒亡的观念,更使忽必烈树立了改用儒者治国的决心。在刘秉忠、姚枢等人的辅佐下,忽必烈在金莲川制定了广招天下英俊,讲论治道的用人方略及施政方针。在以后的几十年战火中,处境恶劣的儒生们如久旱逢甘雨一样奔走相告,忽必烈的爱民之誉,好贤之名迅速传遍天下,人们争先恐后地推荐自己了解的人才,一批有识之士迅速云集到忽必烈的王府。忽必烈经常与元好问等人探讨金朝由盛变衰的原因,以及历朝人才得失的情况。郝经对忽必烈说,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可以为中国之主。士于此时而不自用,则吾民将成为斧钺之质,土野之粪,将会无遗类矣。
少庄主带领文正和晓涵去看元好问的路上,远远地看到一个人正愣愣地望着天空发呆。
“那个人怎么了,呆头呆脑的,看什么呢。”晓涵觉得前面那个人挺好笑的,一个人仰望着天空发愣,不知在看什么。
“正是元好问。”少庄主喜形于色,“真是天缘奇遇了。”
“他就是元好问?”晓涵格格地笑到,“不象少庄主说的那样才华横溢风流倜傥。”
“怎么了?”少庄主笑灿灿地望着晓涵。
“呆若木鸡笨如水鸭的样子,哪里看得出什么文才?”晓涵幽幽地说,“天上有什么,不就是飞过一行大雁吗。”
“两位有所不知,他这个人就这样,平时总是有些清高独傲的样子,和他相处就会知道他人不错的,象一杯很绵的酒,得慢慢品来方知道其中滋味。”少庄主给他的朋友开脱到,“他他整个人有时候象是没有多少主见似的,朋友聚一起的时候,其实就算他不想喝酒,但有时候觉得顾着朋友的面子,还是会喝的。走,咱们邀着他一块好好再喝几杯吧。”
文正是知道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他想着元好问的名句,觉得此时正是这样的心境。秋天的风,带着安静的凉爽,吹拂在他的脸上,柔柔痒痒,仿佛有一只手在轻轻的抚摸,动情处让他心里不禁颤动如丝,那样的距离,触手可及,浸润到他的心里,似乎可以安慰自己饱含忧伤的灵魂,拂去了烦恼、落寞、失意,带来的是轻松、淡然和感动。眼前的晓涵长长的发丝在风中缠绕,象在诉说着三千的烦恼,而风儿就那么静静的聆听,脉脉的舞动,温暖了一根根的发梢,阳光透过云层暖暖的照耀在身上,舒适的感觉溢满心胸。晓涵的长裙飘动着一袭轻盈,释放着一丝妩媚,摇摆着一缕温柔,流淌着一份妖娆。文正感受秋天的风,感受着这是多么让人风情万种。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悠悠,飘走了一些往事,飘来了些许快乐,放眼望去,一片开阔,而文正此时的心情,也如这一片晴空一样,云卷云舒。风儿调皮的吹动着云朵慢慢的飘,轻轻的动,舒展随风,卷起随风,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即便渐行渐远,也拥有着那一份淡定从容。他想人生如云本无定式,抉择几多艰难,随风来去吧,别无他求。小路旁河边的绿柳,轻轻飘动,柔柔的柳枝摇摆着一份快乐,调皮的撩拨着他的肩,顽皮地抚摸着晓涵的脸,文正想,风儿柳儿也似乎看淡了一切,如此无忧无虑,这一抹淡然的韵味,久久在心徘徊,带来的是无法言喻的感动。微风吹过,河面泛起涟漪,倒映在水中垂柳的身影更显婀娜多姿,那一份随风舞柳的明媚,那一份风摆柳枝的快乐,那一抹浸透心灵的美丽依然撩拨着柔软的心,似乎也在发出丝丝缕缕的感叹。随缘如风,风来心动,风过留香,风走无痕。一个人的一生也不是如此吗?茫茫人海中,来来往往的许多人,繁繁杂杂的许多事,都沉甸甸的积压在心中,真是好累好累。文正叹息一声,就让这些人和这些事随风飘远吧,留在心中的只是那一祯永不褪色的记忆,不管是此时还是八百年以后,只因一个缘,聚也是缘,散也是缘。他看一眼晓涵,想对她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缘,不是每一次寻觅都会找到缘,就象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牵手,需要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来自心底的真诚和感动,需要心灵交汇后碰撞出的闪亮火花,需要从对方的眼神中就能读懂的信号,需要没有相约就已经知晓的默契,需要从内心深处漾起的万般柔情,需要泰然自若的淡然心绪,需要发自内心的真诚祝福,更需要来去如风的潇洒自如。风儿在他耳边低低的倾诉,他不禁感动在心,是风涂抹了一颗色彩斑斓的心灵,唤起了久违的柔情,是风拂去了微微的心尘,轻松了一份沉重的心情,是风驿动了一腔温暖,似水样的微微起着波澜。也许是有了风,这个秋天才变得更有滋味,如风一样随缘,这个秋天是不是会更灿烂。风儿点缀了他和晓涵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整个季节,给他带来了温暖的思念,他希望以后能有这样的景致,有风儿装点他的梦幻,给他带来旖旎的情缘,也祈祷着他和晓涵的缘分,如风般顺其自然。阵阵秋风风吹来,文正觉得很惬意,享受这一甜刻风给他的舒畅。他知道元好问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后又随北魏孝文帝由平城南迁洛阳,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北魏分裂之后,户籍落至汝州。五代时期以后,又由河南移家平定州,其高祖元谊在北来晚期徽宗宣和年间官忻州神武军使,曾祖元春任北宋隰州团练使,又从平定移家忻州,遂为忻州人,祖父元滋善在金朝海陵王正隆二年任柔服丞,父亲元德明多次科举不中,以教授乡学为业,平时诗酒自娱,其出生后七个月,即过继给他的任县令的二叔父元格。当下正是大战乱大动荡的社会环境,大家都在经历着国破家亡流离逃难的痛苦煎熬。他和继父元格转徙于山东、河北、山西、甘肃的县令任上,一方面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很早显露出文学才华。
“我还是知道他的,他8岁即因作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虽参加科举未能魁名高中,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学问大为长进,打下了做诗为文的深厚根基。”文正看一眼少庄主说,“太原王中立和翰林学土路铎还有名儒郝天挺对元好问有过指教师授的功劳。他嗜酒如命,可能是科场挫折和遭受战祸、家破人亡的原因吧。”
“文正兄,你说的很对的,他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时期备尝了人生的痛苦艰辛。”少庄主笑了笑说,“朝中名人权要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都和他结好,他人真的是很不错的。”
“你怎么会知道他许多?”晓涵有些不明白文正会说出元好问许多身世,“难道说以前你们相处过?”
“和你一样是刚见到斯人的。”文正走近晓涵说,“你想一下,我以前是对你说过的,我去了八百年以后的世界。”
“你是说过去了八百年以后的朝代,有时候,我也觉得你说的是真的。”晓涵看了看文正,“难道说八百年以后的人也认识这个元好问,那个朝代的人会记得我和你吗?”
“八百年以后不叫朝代,叫时代。”文正笑容可掬地说,“这个元好问后来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学问做的很大的。他作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真教人生死相许的诗,就是见一只大雁死了,另一只大雁也随其后撞石而死感概而作的。”
“怪不得他望着大雁出神呢。”晓涵格格的笑了起来,她觉得文正说的挺有意思的,也许文正真的是去过八百年以后吧。
文正望着正在望着天上大雁出神的元好问,他知道这个人在金帝完颜守绪时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那时他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辞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闲居,被荐举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又调金中央政府任尚书省令史,移家汴京,经历蒙古围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的饥饿忧愁、流血流泪、生离死别恶梦般的生活。在山东聊城羁管软禁,作为囚徒,他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结好,但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贼的误国,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他交游范围更广、作诗为文更多,对蒙古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变。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诗词歌曲赋小说和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书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他的作品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才雄学赡,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上,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他主张作诗为文要诚要情性,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当地方官时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劳抚流亡,边境宁谧,曾为其母亲罢官守孝3年,在他任南阳县令时为当地人民争得减3年赋税,他目睹亲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又从政多年,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时刻关注着金国的命运和金国史迹的保存。当金如败亡前夕,他就向当政者建议用女真文小字写一部金史,但未能如愿,他就私下编撰了一部《壬辰杂编》。金灭亡后,他抱着国亡史兴,己所当任的爱国信念,决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他拒不应聘作蒙古国的官,以表明自己的遗民身份和对故国的忠忱。但为了写金史又不得不与出仕蒙古国的中上层官员相周旋,以便取得他们的协助和必要的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