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855章

小寒资料集-第855章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秦军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这大概与长
期喝酒有直接关系。
再来看这些不戴头盔,护甲不多的秦军将士,似乎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种不顾性命
的行为,过于沉重的头盔和护甲妨碍了他们杀敌晋爵。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
: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这些陶土的战士向后人传递的
是秦人强烈的尚武精神。秦人有先进和强大的攻击武器,却不注重装甲,这是全军的规定呢
?还是士兵的自觉行为?或许是来自秦人好战本性的一种上下共识?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
人们还只能进行推测。
商鞅制定的军功爵位由低到高共有20级,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的军衔。使用军衔是人
类军队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军队严格的等级管理制度的形成。军衔也是军人
荣誉的标志。那么,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实行军衔制了吗?
军衔必须是可以识别的,仔细观察这支2000多年前的军队,他们的发式、帽子和装束都
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跟军衔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考古学家袁仲一和他的同行们在寻找
合理的解释。
军团最前面的三排弩兵,身穿便装,头发统一梳成一个上翘的椎髻。一些身着铠甲的步
兵却将头发梳成发辫,贴在脑后;大量的步兵则戴着这种麻布做的尖顶圆帽。从他们的位置
和排列来看,士兵装束和发式的不同,并不是生活习惯差异所致,而是爵位级别的标志。
专家推测,这些梳椎髻、穿便装的弩兵,很可能拥有一级爵位,他们是爵位最低的公士。
身穿铠甲、梳着发辫或戴着圆帽的步兵应该是二级爵,他们的名称是上造。在这个巨大的俑
坑中,公士和上造占了绝大多数,就是这些普通士兵构成了秦军的主体。秦军军官又是如何
划分级别的呢?
在这些纵队里,胳膊前伸、手握缰绳的是驾驶战车的驭手。他们无一例外都戴着这种版
状的帽子,铠甲也比普通战士的精致。驭手的身份很关键,直接决定一辆战车的安全,他们
会是军官吗?
从兵马俑坑发现以后,我就提出了一个想法,一个车的驾首,头儿,是谁呢?是驭手,
而不是像过去说的车左或车右。
参照史书记载,驭手的爵位至少在三级以上,这是秦军中最基层的军官,他们的权利是
主管一辆战车。仅仅一辆战车还无法构成一个作战单位,统领整个纵队的指挥官又是哪一个
呢?
这个军官双手按剑、气势威严,帽子的形状十分独特。他的铠甲是所有陶俑中最精致的
、甲片细小而规整。前胸和后背都有花结,这种花结的作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现代军官的肩
章。专家考证,这样的军官应该是都尉,爵位大致在七八级左右,他至少掌管一个纵队。
界于都尉和驭手之间的是这些军官,他们戴的也是板帽,但板帽的中间有一条棱。可能
是军侯一类的基层军官,负责纵队所属的一个分队。
关于秦军的内部编制,兵马俑揭开的谜团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细节至今仍然无从知晓。
在世界军事史上,秦军很可能最早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军衔体系。它的组织和管理已经很接近
今天的军队了。这种等级森严、井然有序的体制使秦军的作战效率要远高于其他诸侯国的军
队。
这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军团,士兵和军官各就各位、整装待发。按照道理,这儿应该有一
个最高指挥官,可考古人员发现:俑坑中级别最高的军官只是一个都尉,都尉大致相当于今
天的团长。象征着秦国军队的这个军团怎么会没有统帅呢?
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开始接掌秦国的大权。嬴政在13岁的时候继承了王位,
但由于年龄太小,国家大事一直控制在太后手里。在庄严的咸阳宫中,为他加冕的典礼正在
进行。这是一种权力交接的仪式,从此,秦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年轻人手里。
在皇宫外面,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却乘机开始了。一个叫的人带着自己的人马,冲进
咸阳宫。他想铤而走险,夺取权利。
阴谋并没有得逞,叛乱以失败而告终,被处以极刑。司马迁记载:这次武装反叛仅仅
斩首了几百人。图谋造反的没有取得军队的支持,参加叛乱的只是几千个亲信而已,他们
很快就被一网打尽。
的权势仅次于国君,位居二十级爵位的顶峰。司马迁的描述让我们知道,秦国大大小小的
事都由决定。但是,他始终也没有办法成功地调动军队,他甚至企图用国王和太后的印章
去策反军队,但印章根本不管用。在秦国,军队的调动大权归谁呢?
这个东西叫虎符。秦国法律规定:除了战争时期,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必须持有虎符。
虎符被分成两半,左边的归统兵之将,右边的由国君掌管,两半合拢才能征调一支军队。虎
符是军队指挥权的标志,它使所有的秦军都控制在国君一人手里。
可以想象,秦国国君必定有无数个虎符。得知叛乱的消息,秦始皇迅速调集了大批的御
林军,干净利落地镇压了反叛。由于无法窃取虎符,谋反的就根本得不到军队得支持,失
败的结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作为秦国军队的象征,兵马俑只能有一个最高统帅,那个人就是秦始皇。离兵马俑坑一
公里左右,伟大的秦始皇就安葬在这个巨大的土堆下。
强大的秦军仅听命于一个人的调遣,这是秦军的幸运,秦军奋六世之余烈,统一了中国。
或许,这又是秦军的不幸。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了出巡的路上,在他死后不到三年的
时间,这支伟大的军队就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秦统一中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但也是秦灭亡的起点。秦帝国仅仅维持了15年。
那支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就随着帝国大厦的倒塌而灰飞烟灭。在大厦将倾的时候,秦军战斗
过,但它的战斗力与15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秦军最后的日子起于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熟知的那段历史。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90
0名征集去戍边的壮丁,因为大雨耽误了行期,按照秦法,误期当斩,于是,他们揭竿而起,
各地民众立即响应,起义如干柴烈火蔓延到帝国的各个角落。
在起义者即将踏进咸阳的时候,奋起抵挡的并不是帝国的正规军,而是一支由囚犯拼凑
而成的部队。在秦始皇下葬以后,规模浩大的地下陵墓仍然没有完工,几十万囚犯一直在忙
碌善后。刻在这些陶片上的人名,就是他们曾经劳作的见证。
当起义军离秦始皇陵不到10里的时候,即位的秦二世赦免了这些囚犯,命令他们拿起武
器,镇压反叛。问题在于,秦军的主力部队在哪儿呢?
秦统一以后,军队有过两次最大的集结。这是广西桂林附近一个叫严关的要塞,50万秦
军曾从这里南下,与土著人作战。当起义突然爆发的时候,这部分秦军正在戍守刚刚平定的
南部疆土。在帝国存亡的关头,他们选择了沉默。司马迁记载,当地的最高长官下令,堵塞
南北之间所有的通道,军队严禁北上作战。南部秦军就这样彻底抛弃了自己亲手创建的大帝
国。
秦军的另一支主力在帝国的北疆。打败了匈奴骑兵以后,30万精锐并没有南撤,而是镇
守在长城沿线。当都城告急的时候,这支秦军开始南下。但是,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它的行
动为什么异常缓慢。
保卫都城的任务只能托付给那支由囚犯临时组成的秦军。出人意料的是,这支军队体现
出了异乎寻常的战斗力,他们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击溃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满目创痍的帝国
似乎看到了希望。然而,一个来自于楚地的贵族改变了一切,这个人叫项羽。
在今天河北省一个叫巨鹿的地方,最后的两支秦军终于会合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会
合就是他们的结局。秦军与项羽的军队在巨鹿决战,在楚人难以置信的勇气面前,几十万秦
军在战场上倒下,剩下的全部投降,秦军至此彻底覆灭。
历史学家推测,焚烧和毁坏这些兵马俑的人很有可能也是项羽。
一支伟大军队的结局竟然如此令人沮丧,历经500年没有衰竭过的战斗意志转瞬间土崩
瓦解,这样的事实仍旧令人难以置信。
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这
个深藏不露的力量同样决定了这支军队的沉浮。
在中国历史上,秦文化是独一无二的。秦人功利实用、满怀开拓和进取精神。他们崇拜
规则和秩序,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或许,这种文化传统在秦人发迹之前就决定了日
后的崛起,同时也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是秦始皇将这支军队带到了辉煌的顶峰。但是,这个帝王超越了时代的野心耗尽了帝国
的国力。无论如何,一支军队的命运是紧紧依附在它的国家之上的。在秦军最后的日子里,
帝国的秩序已经崩溃。当士兵们在前方拼杀时,他们的家已经无人来养活,覆灭的命运不可
逆转。
让我们再一次凝视这些两千多年前的军人,他们曾经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也造就了我们的历史。今天,我们使用着的文字来自于秦人,我们广袤的国土是秦帝国的延
续,我们统一的中华民族在秦帝国时期开始形成。2000多年前的那个大帝国,仍然和我们血
脉相连。
卓越的制造工艺
两乘铜车马由近7000个零部件组成,出土时虽然被砸得破烂不堪,但经过精心修复,已恢复原貌。这两乘车是按当时实用车的二分之一缩小制作的,如果把车马放大一倍,就如同真车真马一样。
铜马和铜俑的铸造采取空腔造型。内范是泥质的,其中含有小型砂粒、植物纤维和谷壳等物,之所以掺杂这些东西,一则为了热传导均匀,二则也可以防止范模膨胀爆裂。使用大型内范可以减轻马体重量,节省许多金属。
俑的外范采用的是多合范法,成功地把握了曲面多变的躯干、胳臂以及二者交叉形成的复杂的形体。俑头和手是单独铸造的预制件,最后焊接在俑的体腔和袖管内。俑头上戴的鹖冠比较复杂,采用先行铸出,再焊接铸在俑头上。
车舆是车体中最大的铸造部件,由舆底、两、车耳及其他附件组成,铸造面积达数平方米。尤其是2号车,不仅铸造面积大,且形体复杂,有些部分是笔直的平面,有些地方则是折曲的交角,更有许多弧曲。如此巨大复杂的铸件,不仅要求有高超准确的分型技术,而且要有相应的铸造工艺。匠人采用了多种手法和高超的铸造工艺,从而创造了古代铸造史上的奇迹。
2号车舆上的镂空窗非常精致逼真。窗板为镂空的菱花纹图案,模仿纱窗形状,厚度只有0.12厘米至0.2厘米。这种带有镂空的窗板用双合范铸成,在一片范的内侧雕出凸起的菱纹图案,再与另一片范相合。在只有0.12~0.2厘米距离的两范之间,其铸造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铸造的关键是铜液的温度和流速要控制得当。温度过高、流速过快都可能把模型冲毁;而温度过低又会造成铜液流动不畅,影响铸件成型质量。同样采用这种高难度制造工艺的还有铜车的车盖。2号车伞盖直径122厘米,厚0.2~0.4厘米。2号车伞盖长178厘米,宽129.5厘米,均呈拱形。经检测,发现其采用了铸锻结合的工艺。即先铸出一圆形铜片,拱曲部分采用加热锻打而成,这一新工艺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
对于如此大型的青铜器,铜、锡、铅的配比要求是严格的。经过用光谱和化学分析法测定,铜车马的主要金属成分为铜、锡、铅,另有铁、铝、硅、钛、钙、镁等十多种金属元素。2号车上四匹铜马与铜车所含金属元素种类相同,但所占比例有较大的区别。如四匹马中铜占90%,锡占6~9%,铅占0.7~1%;而车的比例则为铜82%~86%,锡8~13%,铅0.12~3.76%。经鉴定,证明铜车在铸造时已根据各个部位的不同性能采用了不同的合金比例。在铜锡合金中锡的含量相对增高,熔点就会降低,硬度就增强。而含锡量低,熔点就会升高,铸器相对变粗,韧性强。铜车的车、车辐需要强度大,因此含锡量在13%以上。车舆上的其他部位既需要一定的强度,又要求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其含锡量一般在10%左右。而缰、辔、、尾束等部位主要由短节组成,要求具有较好的韧性,其含锡量6%左右。铜车撑需要的硬度最大,因此它的含锡量最高,达20%。这反映出两千多年前人们在金属配比上的卓越成就。
关于青铜器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中有明确的记载:“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