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681章

小寒资料集-第681章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用:由于黑火药具有易被火焰、火花点燃,燃烧时又产生许多灼热的固体颗粒,而易于点燃其他火药的特点,在军事上广泛用作火药装药的点火药和传火药;在引信中用作延期药、扩焰药和时间药盘;还可用于照明弹、信号弹、燃烧弹和烟幕弹的抛射装药。在民用方面多用于爆竹、礼花,也可用于导火索、猎枪发射器以及某些矿山的爆破作业等。
缺点:黑火药做为唯一的火药和炸药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了1000多年。常见的黑火药为黑色药粉或颗粒,容易吸湿,撞击和摩擦感度大,用强起爆药起爆或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也会发生爆轰,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注意防潮和安全。由于其威力小,残渣多,烟雾大,自无烟火药出现以后,已不再用做一般枪炮弹丸的发射药了。
1771年由英国的P·;沃尔夫首先合成苦味酸。
苦味酸是一种黄色结晶体,最初是作为黄色染料使用,苦味酸是一种猛炸药,在19世纪末使用非常广泛。
1779年英国化学家e·;霍华德发明雷汞。
雷汞是一种起爆药,它用于配制火帽击发药和针刺药,也可用于装填爆破用的雷管。
1838年T·;J·;佩卢兹首先发现棉花浸于硝酸后可爆炸,发明硝化棉。
1845年德国化学家c·;F·;舍恩拜因将棉花浸于硝酸和硫酸混合液中,洗掉多余的酸液,发明出硝化纤维。
1846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勃莱洛发明硝化甘油(烈性炸药)。
硝化甘油,是将防水的甘油,渗透到浓缩硝酸和浓缩硫酸的冷混合体中制成,即把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两份浓硫酸混合液中而首次制得,分子式为c3H5O3(NO2)3。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液体炸药,轻微震动即会称列爆炸,危险性大,不宜生产。
1855年在圣彼得堡时,两名俄国科学家,即阿尔弗里德·;诺贝尔早先的化学教师尼古拉·;津宁教授和药物学教授尤里·;特拉普,都曾提醒伊曼纽尔·;诺贝尔和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去注意那种异常猛烈的炸药物质——硝化甘油,说它可能成为引爆雷的材料。
1859年后瑞典的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和他的父亲及弟弟共同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生产方法。
1860年普鲁士军队的少校e·;郐尔茨用硝化纤维制成枪、炮弹的发射药。
1862年伊曼纽尔·;诺贝尔通过将百分之十的硝化甘油加到黑色炸药里,造出一种“强化炸药”,使用点火装置,可以不时将它引爆。
1862年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发明“诺贝尔专利雷管”。
这种雷管的最初构造形式是:将流体的硝化甘油炸药,装在一个金属管或其它密封的筒状物里;其中放进一个装着普通火药的小木管;从小木管的盖子上,塞进一条导火线。硝化甘油炸药的点火,是由于小木管里火药的爆炸引起的。为了提高效能,发明者曾几次改动雷管的装置方法。一八六五年的最后改进办法是,他将原来的小木管换成一个装着起爆水银(Hg(cNO)2)的金属管。通过这种所谓爆炸管的发明,“原始点火原理”被应用到爆炸物技术方面,这是后来在这方面一切发展的基础,正是这个原理,使得有效利用硝化甘油,以及后来作为独立爆炸物的其它烈性炸药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个原理,为研究各种炸药的爆炸特性提供了方便。
1863年J·;威尔勃兰德发明梯恩梯(TNT)。
梯恩梯的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即使被子弹击穿一般也不会燃烧和起爆。它在20世纪初开始广泛用于装填各种弹药和进行爆炸,逐渐取代了苦味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梯恩梯一直是综合性能最好的炸药,被称为“炸药之王”。
1866年阿尔弗里德·;诺贝尔发明达纳炸药。
19世纪60年代,诺贝尔在法国继续进行炸药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亲受重伤。法国政府在陆地上进行试验。他只子租了一条驳船,在马拉伦湖上寻起了新的实验室。一次试验中,一只装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来减少震动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诺贝尔意外地发现,硝化甘油与硅土混合物不仅使炸药威力不减,而且生产、使用和搬运更加安全。后来,他用木桨代替了奎土,制成了新的烈性炸药──达纳炸药,“达纳”一词源于希腊文“威力”。
1866至1867年诺贝尔与其父研制成功了信号雷管和地雷。
1872年诺贝尔又在硝化甘油中加入硝化纤维,制得一种树胶样的胶质炸药──胶质达纳炸药,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双基炸药。
1875年诺贝尔发明了三硝基甘油和硅藻土混合的安全烈性炸药。
1884年法国化学家、工程师P·;维埃利最先发明无烟火药。
1845年由舍恩拜因发明的硝化纤维很不安定,曾多次发生火药库爆炸事故。维埃利将硝化纤维溶解在乙醚和乙醇里,加入适量安定剂,使之成为胶质,再压成片状,切条干燥硬化,便制成了第一种无烟火药。无烟火药燃烧后没有残渣,不发或只发少量烟雾,却可使发射弹丸的射程,弹道平直性和射击精度的诞生提供了弹药方面的条件。马克沁发明的重机枪,正是由于使用了无烟火药,才得以具备实用价值。
1885年法国用苦味酸填炮弹之后,苦味酸才在军事上得到应用。黄色炸药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1887年诺贝尔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制成了类似的无烟火药。他还将将硝酸铵加入达纳炸药,代替部分硝化甘油,制成更加安全而廉价的“特种达纳炸药”,又称“特强黄色火药”。
1899年德国人亨宁发明黑索今。在原子弹出现以前,它是威力最大的炸药,又被称为“旋风炸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取代了梯恩梯的“炸药之王”的宝座。
茶之道 (详介)
茶道,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现在所谓的日本茶道,公认为形成于15世纪下半叶,日本室町幕府后期。而日本人喝茶的历史,则可追溯到8世纪,时值平安时代,日本与唐帝国的交流正搞的火热,日本的饮茶活动与其当时全面仿效的‘唐风‘一样,完全是从大唐剽来的,815年,著名的空海和尚留下了日人饮茶的最早文字记录。
中国唐朝,出现了陆羽的《茶经》,这部茶文化的经典著作,极大的促进了日本从单纯的饮茶到茶文化的形成。810…824年,‘弘仁茶风‘是日本第一个茶文化高峰,此时的日本饮茶,从内容到形式完全照抄唐朝,而且只在宫廷和高级僧侣中流行。
12世纪,日本僧侣荣西从五台山带回了中国宋代‘末式冲茶法‘的诀窍,他献给当时镰仓幕府二代将军源实朝的《吃茶养生记》,带动了日本第二个茶文化高峰,该书极力鼓吹茶的药物作用,此后日本人视茶为包治百病的神药,而贫苦的百姓无钱买药治病,寺院僧侣就以茶为药进行救助,寺院茶的出现,奠定了茶向民间普及的基础。
14世纪,足利尊氏建立了新的武家政权——室町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时候,平灭国内政敌,达到极盛。足利义满,就是《聪明的一休》里那个小心眼、爱耍小聪明的将军,在历史上却是文治武功一流的名政治家。从文化上讲,他的治世,被称为‘北山文化‘,在这个时期,日本茶文化也与当时奢侈、华丽、虚荣的武士阶级生活相适应,由寺院茶演变成极度追求娱乐性的豪华的斗茶,这种以斗茶游戏为中心,辅之以大玩大闹大吃大喝的疯狂party,是武士们消耗热情,展示财富,另兼扩大交际的重要活动。令人苦笑不得的是,这种暴发户式的靡奢的日式斗茶的前身,却是极为恬淡高雅闲适的宋代文人斗茶。(斗茶,产生于宋代的一种猜茶名的游戏)
喧嚣终于要归于沉寂。室町后期,八代将军足利义政治下,伴随着武家文化进入沉淀提炼的成熟期,茶事活动的内容也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
说起义政这个人,在军政上可以算是无能,由于他在继承人问题上的犹豫不定,直接引发了将日本分裂为东西两大势力的大动乱——‘应仁、文明之乱‘(1467…1477),战乱持续了10年,瓦解了室町政权的统治力,熟悉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开端。
然而,与中国历史上的某些帝王相似,义政虽然是平庸的统治者,却是高水平的文化人,这一点上,他倒可以与祖宗义满比一比。他在京都的东山建立了庞大的建筑群,以其中的著名建筑银阁寺为中心,展开了日本中世文化之代表的‘东山文化‘。茶事,在东山文化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反斗茶的娱乐性质,东山时期的茶文化是宗教式的书院茶,这是一种封闭(在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封闭房间里进行,而斗茶会则在室外)、肃重(相对于斗茶会的喧闹)、简洁(相对于斗茶会的杂乱)的茶文化。可以说,茶道的雏形和主要要素此时已经完全具备了。
到书院茶为止,日本的茶文化历经700年的变迁,虽然形式和内容几经剧变,但始终仍然只是皇室、公卿、上层武士和僧侣中流行的一种高级文化活动,在这样狭窄的基础上,是不能产生真正有生命力的‘道‘的,这是重视阶级观念的日本民族性的局限所在。
粉碎一切秩序、阶层、世俗观念的战国乱世,为茶的民间化、民族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非常幸运的是,茶文化抓住了这个契机,从而迎来了其关键性的飞跃……
茶道的形成
室町末期,相对于上面各种由皇室、贵族、武士、僧侣、富人垄断的主流的茶活动,由平民百姓组织的饮茶会‘云脚茶会‘也开始出现,在这些初期的平民茶会中,奈良的‘淋汗茶会‘是非常著名的,它采取的草庐式建筑后来成为茶道建筑的典范。
奈良流的代表人物,村田珠光(1423…1502),被后世称为茶道的‘开山之祖‘。生于奈良,幼年在净土宗寺院出家,因为违反寺规被轰了出来,此时,日本禅宗的重要人物,大名鼎鼎的‘聪明的一休‘——‘疯僧‘一休宗纯,正在京都的大德寺挂单,珠光闻名前去拜师参禅,这是茶道形成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珠光经过修行,得到禅之教外别传,一休给他的印可证书是件国宝级的文物——圆悟克勤的墨迹,啥,圆悟是谁?乃是中土大宋年间一位了不起的禅僧,他的名著《碧岩录》是禅宗的重要典籍。他的手迹是怎么流失到日本人那里的,真该追究当时文物管理部门和海关的责任。而一休哥居然拿这个送人,也真够不同凡响。
珠光身为柰良茶会的名人,从一休那里吸取了禅宗的精华后,立刻开始用禅来改造自己的茶事活动,他将圆悟克勤的墨迹必恭必敬的挂在茶室壁龛中,那是茶室最为显著的位置,每个来参加茶事的客人都要先向圆悟的手迹行礼。从此这副墨迹不仅是禅门重宝,而且也成为茶道至高的圣物。它是珠光将禅宗与茶道相结合的见证。茶与禅的结合,是茶道形成的一大关键,从此,茶事活动有了深邃的思想内涵。珠光以后的历代茶人,几乎都参禅,而茶道也被认为是‘在家禅‘的一种,有‘茶禅一味‘(或‘茶禅一如‘)之说。
珠光开创的‘草庵茶‘乃是后世茶道的出发点。在他的晚年,经将军义政的文化侍从能阿弥的介绍,成为将军义政的茶道师范,在充分了解了东山‘书院茶‘并有机会接触到义政搜集的大量艺术文物珍品(‘东山御物‘)后,他的茶道思想有了进一步的飞跃,平民奈良流‘草庵茶‘与贵族‘书院茶‘的结合,完成了由茶文化到茶道升华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茶的民间化、茶与禅的结合、贵族茶与民间茶的结合,是茶道形成的三大关键性工作,通过村田珠光的一生实践,机缘巧合的得以完成,这不能不说是茶道的幸运。
茶人列传
名对手——利休与秀吉
这两个人,前者是日本第一的大艺术家,后者是日本第一的传奇领袖,也是日本茶道发展中起过至关重要作用的两个人,同时,又是有着悲剧宿命的名对手……
战国‘下克上‘的乱世,统治秩序瓦解,带来了市民文化的极大繁荣。界、博多这些大的商业町空前发达,两地商人垄断‘南蛮贸易‘(与中国明朝的贸易),聚集了巨大的财富。茶道自珠光以后,成为了市民阶层的时尚,南蛮货物的涌入,又为茶道具、茶饮食的丰富提供了新的源泉。另一方面,终日征战,不知有没有明日的武士们,也希望在融合了禅宗无常观的茶道中寻求精神寄托,在宁静的茶室里获得暂时的平静,抛开生死的烦恼,茶道从而成为武士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茶道已经成为了全民化的文化活动,诞生划时代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