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110章

小寒资料集-第110章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追ㄕ撸纭镀鸱缰洹贰镀鹪浦洹贰镀鹩曛洹贰镀鹄字洹返取>推溆镅阅谌荻裕邢蛱焐窕虼笊衿砬笳撸蠖辔率鲂脑浮⑺萄锿轮剩挥邢蛞话闵窳榻泻粽僖矍舱撸蠖辔钪铮挥邢蚬眚饨凶缰洹⒑窃鹫撸蠖辔庠穑胖省F溆镅孕问剑蠖辔浴⑺难浴⑽逖浴⑵哐宰槌傻脑嫌铮ㄒ运难晕疃啵偈ざ滩黄氲奈拊嫌铮褂幸恍┘杏需笪囊胍艋虼课笪囊胍舻闹溆铮纭皢o吽啰吒”等。咒语的文末,一般都以“急急如律令”作结。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说:“急急如律令,汉之公移常语,犹今云符到奉行。张天师,汉人,故承用之,而道家遂得祖述”。⑵兹举道书所载数例,以见一斑:LeRd2。6的1XUtaQY
《天蓬敕咒》:天蓬天蓬,万神之宗。威严大道,游行太空。坐南斗内,立北斗中。紫微大帅,天皇赐功。……金阙玉房,大有神功。怒动天地,日月失光。气吞五岳,倾摧四方。顺吾咒者,速来伏降。违吾咒者,倾死灭亡。急急如律令。⑶《净身神咒》:灵宝天尊,安慰身形。弟子魂魄,五藏玄冥。青龙白虎,队仗纷纭。朱雀玄武,侍卫我真。⑷《致雨咒》:五帝五龙,降光行风。广布润泽,辅佐雷公。nRR4korWS4HPebfLn
五湖四海,水最朝宗。神符命汝,常川听从。敢有违者,雷斧不容。急急如律令。⑸道士念咒,有出声的念,有不出声的默念(称心咒、密咒)。念咒时,常配合掐诀。所谓掐诀,即将手指的指根、指节、指头、指甲背等处,分别与天干、地支、五行、七政、八卦、二十八宿相配,按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或模仿某种形象,作出伸、屈、拉、勾、交等各种手势,即成各种诀。《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二十六云:“诀有七百余目”,“凡掐诀者,所以通真制邪,役将治事。”⑹意谓以此手诀,上通神真,役使神将,治伏群邪。p7miGjL4itLLXBNoF
咒语的思想基础,与符箓一样是鬼神论。但也有人认为气功师如运用这一形式与存思,行气相配合,或许有助于集中精力,诱导意念,使其容易进入气功能状态。不过,这也有待实践的检验。_LPsVf31e'Ner3F9
注释W。mDs4DeQkfRDDPB0
⑴《十三经注疏》第222页,中华书局,1980年的Y7tctQPeQ,bQNKm
⑵《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108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jVXs6qmTkm^lmGcj‘
⑶⑷⑸⑹《道藏》第2册第67页,第1册499页,第2册55页,第4册104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概述
道教的仪式和方术是道教徒在宗教教义思想支配下的宗教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道教界人士的目光看来,道教仪式就如同一场“演出”,道士们穿着金丝银线的绣花道袍,吟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集体演出一场场科仪,犹如一出出折子戏。方术中如念咒、掐诀、画符、禹步等,也穿插在坛场上演出的“折子戏”中。然而,对于道教徒来说,仪式和方术都是神圣的。在仪式中,道教徒寄托自己的信仰,倾诉自己的感情,满足自己的信仰要求。在方术中,道教徒沟通人神关系和人鬼关系,寄托自己控制命运、消灾辟邪、长生成仙的愿望。在这些宗教行为中,道教徒们相聚一起,他们的社交愿望得到了补偿,他们的奉献也成为道教宫观、道教团体和道士们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G6qqKJcrGmDOGTje9
科仪的传统分类道教仪式即科仪,它的传统分类是以科仪的功能和举行仪式所需的时间、规模作为标准的。据《洞玄灵宝玄门大义》称,科仪有二种:“一者极道,二者济度。极道者,《洞神经》云心斋坐忘极道矣。济度者,依经总有三箓七品。三箓者,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二者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三者黄箓斋,下拔地狱九幽之苦。七品者,一者三皇斋,求仙保国,二者自然斋,修真斋道;三者上清斋,升虚入妙;四者指教斋,禳灾救疾,五者涂炭斋,悔过请命;六者明真斋,拔幽夜之魂,七者三元斋,谢三官之罪。此等诸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仪轨。”⑴另据《金箓大斋启盟仪》称:“斋法之说,有内有外,……内斋者,恬淡寂寞,与道翱翔。昔孔子以心斋之法告颜渊,盖此类也。外斋者,登坛步虚,烧香忏谢,即古人祷祀之余意也。”⑵这里的内斋就是极道,外斋就是三箓七品的济度。l**8tf_sUf3HS
道教科仪如此繁复多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南宋金允中在《上清灵宝大法》中称:的U2kRJs1LQlnpWaOI
“斋法起于中古,晋宋之间简寂先生始分三洞之目,别四辅之源,疏列科条,校迁斋法。又,唐时张清都经理之余,尚未大备。至广成先生荐加编集,于是黄箓之科仪典格灿然详密矣。”⑶这是说由简至繁的过程。明太祖御制《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其《序》激烈批评“今之教僧、教道非理妄为,广设科仪,于理且不通,人情不近。其愚民无知者妄从科仪,是有三五七日夜讽诵经文”。⑷《大明立成玄教斋醮仪》改黄箓斋名为“度亡醮”,规定了“三日节次目录”、“一书夜节次目录”、“一日节次目录”等,这又将其繁改简。道教科仪的内容和名目的发展一直处在由简入繁和由繁入简的变化过程中。e‘_j3O4Z的BRfcV,_
据考证,早期道教多称其崇拜仪式为“斋”,以“斋醮”一词指称道教科仪的,是唐以后才渐趋普遍。而现代则多称“醮”,如建醮、打醮、火醮、祈安醮、灵宝禳灾保境清醮,等等。但是,道教界仍以“斋醮”指称科仪,保持着它特有的传统。如图所示。'QhibgGQ的HT9JIcdc
这一传统分类方法除了表明各种斋法的规模和作用,也表明了它们适用于不同等级、层次的教徒。大约成书于南宋的《灵宝玉鉴》称,上元金箓“皆天子事,非有朝旨不可为也”,中元玉箓“诸王公侯为之,可以固本宁邦”,“大臣将相为之,可以敛福锡民”,“非庶人所可为也”;下元黄箓“自天子至于庶人皆可建也”。⑸张宇初《道门十规》称“大小各依分数,不可僭乱定规”。⑹这是神权屈从于王权在道教仪式规格上的表现。_O8^KHtceih3a2r
斋醮内斋(极道)r6ff'DIce2IoLm6n
心斋坐忘存思,等等外斋(济度)DnZnXBbnbfUhY0S
三箓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七品上清斋自然斋三皇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科仪的要素和结构道教科仪包含着大量的象征因素。例如:步罡踏斗时铺设的罡单上布满了星宿图像以象征浩翰的天庭,法师在进表时焚烧疏文象征通达神灵。但是,所有这些象征都是通过科仪活动“实现”的,因此,仪式不仅是象征的集聚,而且是一种宗教行为系统。oceKqoRgNmKll4V。m
道教以科仪内容和形式的结合来体现它的教义思想和教徒的信仰行为。广义地说,这一系列的信仰行为,包括一般教徒的烧香叩头,跟随转坛等;狭义地说,就是专指道士进行的斋醮仪式。这些仪式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两种要素。静态的要素有:10b‘XLY4Bde'ZVb
坛场设置。《玄坛刊误论》称“凡修斋上至三清上境,次乃十极诸真,下及五帝三官神仙灵官之属。三日三夜,香灯旛花,列位供养”。⑺所谓:“香灯旛花,列位供养”,指的就是仪式坛场布置。它们随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仪式有所变化。至于坛场设置的香、花、灯、水、果等供献也各有规定,在仪式中必须献祭如法。TmF^PP9Pjrd4T7Tro
法服冠饰。法服指道家祀天之服。《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轩辕黄帝见天人冠金芙蓉,冠有俯仰于上,衣金星斗云霞之法服,执玉圭而前曰:帝劳心天下,为生民主,可谓德矣。帝始体其像,以制法服。”法服之尺寸各有规定和意义。如“上清法服”的内帔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道士无法服“不得妄动”,无女真衣(法服之一种)“不得咏于上清宝经”,“通天服乃帝王得道飞升冲举之冠服也,及奉天祀神用之,非常人所宜也”。⑻经典文检。道教科仪使用的文字,包括科仪经典和文检两部分。经典是固定的,是道士进行仪式的文字脚本,大致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散文体或骈文体的经文;韵文体的赞颂或吟偈以及提示道士礼拜仪节的规定。散文和骈文体的经文,大多用于启请、召请天神,申奏举斋目的,或者代神宣教民众。韵文体的经文,大多系五言、七言诗体,多用于步虚、绕坛时的诵唱,它们多作为仪式程序间的过渡。至于一些礼拜仪节的规定大多是简单的散体文字。经过历代仪式实践的反覆磨练,道教科仪经文既表达教义思想,又在文体安排上错落有致。这就使仪式的组织安排富于变化,也使欣赏仪式的信徒不感到单调乏味。文检是按时按地按信徒的要求书写的文书总称,始见于敦煌文书《本际经》卷三。其主要形式是章、奏、表、申、牒札、关,等等。这些文检的体裁和格式都源于社会文书。据《灵宝玉鉴、奏申关牒文字论》称:Yoc1ceFS1acc6T3e
“斋法之设,必有奏申关牒,悉如阳世之官府者,以事人之道事天地神祇也。……故阐事之先,必请命于上天之主宰,与夫三界分治之真灵,曰府、曰司、曰宫、曰院。凡有关世人死生罪福之所,必一一誊诚以闻,或奏、或申、或关、或牒,又当随其尊卑等第为之。”⑼动态的要素又有个人和集体的两种。个人的动态行为,概括起来,同一名中国戏曲演员的基本功是相同的,即:唱、念、做,讲究声韵、手足动作和身段。ZTb,X363。_‘X,Kl‘Q
唱。南宋吕太古的《道门通教必用集》述及学道顺序时就谈到童蒙入道必须经过“发愿持戒”、“点授”等阶段,“童子长成,教习音韵,单声诵念,赞助行持”,只有“歌雍诗,颂清庙,使声成文谓之音”,才“可以通于神明,祷于上下,唱步虚,咏洞章”。⑽念。道士的念,除了无音乐伴奏的吟唱以外,主要指诵经。南宋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述及“诵经之法”时称:m'2pp的q_'m3Zif_O
“有心祝、微祝、密祝。故心祝则心中神存意而祝也,微祝则自己可闻其声也,密祝口言而已,使外人莫晓其声也。又有神诵、心诵、气诵,所谓上中下三田也。此外有意诵,各随事之轻重,分所诵之内外,耳诵则下声而诵之。”⑾做的要素就是手印、步罡等等。VVFQ6UaHraFbbqeqp
手印。道士行法诵咒时,以手所结之印诀。清娄近垣作序的乾隆版《祭炼科仪》,就有狮子诀、泰山诀、莲花诀、青灵诀、巡逻诀、水火诀、金桥诀、剑诀、五黑诀等。其中剑诀的指法为“右手大指掐酉纹,名指屈于大指之下,食指中指俱伸直”。⑿点弹。点即点指,弹指弹指,都是手的动作。弹指又常作“剔”。《道法会元》卷一百六十九“斗罡四圣法”,有“天帝伏魔上坛飞斗建罡咒”,注称“右咒,双手掐太清诀至上清印上,一剔便过,玉清诀上掐定”;另有称“剔出,用北气吹之,能捉飞天走地、播土扬尘之祟”;“剔向北方,一气吹之”。⒀点弹和诀咒相连,点弹的方向都同施法内容有关。'kZaJt'acN'8k'Z6n
步罡踏斗。即步罡蹑纪。罡,指魁罡。斗,指北斗。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作为九重之天。法师在罡单之上,脚穿云鞋,随着道曲,沉思九天之象,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以步图之。道教称可神飞九天,奏达表章。法师的踏步为禹步。7‘3m6^e4J72GgtYn4
绝大多数道教科仪都是集体进行的。参与仪式的道士们有较严格职务规定,如:高功、都讲、监斋等法师,侍经、侍香、侍灯等执事,以及一般的道士等。在集体的“动态”行为要素中,较有代表性的有步虚、旋绕、散花,等等。^lsiXO,27Bmc'qho
步虑。步虚原是指道教音乐的一种曲调,传说其旋律宛如众仙飘缈步行虚空,故名“步虚声”。现在道教科仪中的步虚辞乐大多舒缓悠扬,平稳优美,一般均同道士们的缓步绕坛、交叉穿行结合在一起,在云步中诵唱。2nNdoV3ZW。ilQl6f
旋绕。道教科仪中,常有道士们在坛中旋绕的,据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卷三十一《威仪章》称“今之斋法,登坛朝奏,步虚旋绕,盖取于玄都玉京也”,“太上三尊居玄都玉京之山,七宝玄坛,紫微上宫,十方世界,上圣高尊,一日于寅、午、戌三时旋行朝谒,执符把箓,建节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