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绝色寡妇 >

第3章

绝色寡妇-第3章

小说: 绝色寡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书是我的职业,但是,女秘书这个职业经过黄宏和侯跃文在春节晚会上的渲染,多多少少地带上了贬意的色彩。
    贾主任正色地说:“简单,咱们说点别的。”
    “正经了?”
    “这不是闹着玩的!”
    “真生气了?”
    “你可不能乱开玩笑哇!”
    简单收拢了笑容,与我们谈起了工作。
    办完了公事,我们又去吃了饭,喝了酒。
    在回来的路上,贾主任问我:”你认识歪歪吗?”
    “听说过,她离婚了吧?”
    “对。我看哪,她和吴经理的关系有点儿那个……”
    “不能吧?”
    “不能啥呀!那事儿还看不出来?她从他的兜里拿钱,他拍她一下子,嘻嘻哈哈的,一般关系能那样吗?”
    “真有这事儿?”
    “要叫我说,吴经理没必要那样。红杏出墙,人不有的是呀!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非得在一个单位上搞?这种事儿,没有不透风的墙,早晚得捅漏了!咋收拾呀?工作还咋干?影响多不好!……”
    贾主任的爱人小苗正骑着摩托车从对面驶来,她问:“干啥去?”
    “我把伊依送回去,太晚了,她一个人不敢走。你干啥去?”
    “二舅送来的几只鸡咱吃不了,我给妈拿过去一只。”
    “你去吧。”
    小苗骑着摩托车走了。
    “我听说小苗挺能干的。”我对他说。
    “嗯,家里啥也不用我管。”
    “你摊上个好媳妇。”
    “嘎吱——”尖厉的刺耳声在我的身边响起,小苗的摩托车停在了我们的身后,那只活鸡还在扑楞楞地嘶鸣着,“老贾,跟我回家!”她说。
    “我得把她送回去呀!”
    小苗指向我:“你自己不能走吗?!”
    “我能走。贾主任,你们回去吧。”
    “有啥不敢走的,路上净是灯!”小苗的鼻子里呼出的气像随时引爆的炸药。
    “她一个人回去,出点啥事儿咋整?”贾主任对小苗说。
    “你就不怕我出事儿?!”小苗寸步不让。
    我说:“我敢走!我敢走!你们回去吧。这道上挺亮的。”
    贾主任上了摩托车,对我说:“你自己小心点儿。”
    “你有完没完?!”小苗向贾主任说。
    贾主任也用手指着小苗:“你等着回家的!”
    “你还想揍我呀?!”小苗一踹摩托车,驮着他,一阵风地走了。
    我,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了!
    我和男人之间,我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微妙了。一些男人在敏感的词汇上,表现出了绝禁的态度,与我划清了界限;一些已婚的女人们谨慎地与我交往着,不与我走得太远,也不与我走得过近,在她们的眼里,我和她们的丈夫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警界线,她们在小心地看护着……
    我是一个人哭着回来的。
    我不能让家里的人看出我的迥异来。我揉了揉胀乎乎的眼睛,裂了裂嘴,虚假地笑着。
    “当当——”
    “伊依吗?”
    “嗯哪。”
    爸爸打开了门,我一低头,钻了进去。
    电视开着,爸爸在等着我。
    “喝酒了?”爸爸问。
    “啊,单位搞联欢,演老多节目了,可有意思了……”我故作夸张地说。
    “哭了?”没等我说完,爸爸又问了一句。
    “……嗯。”我瞒不了爸爸。
    “给,喝点儿水,睡吧。”
    睡至天明,爸爸见我醒了,背对着我说:“在外边尽量少喝酒,最好是别喝。特别是像你,让人笑话。还有些事儿,我得跟你说说。以后,谁家结婚哪,有啥喜事儿呀,你别往前凑合了,过年过节的,也别上人家窜门,有的人家讲这些,即使人家不说,咱也得自点儿觉。”
    爸爸怎么了?怎么又说出不尽人情的话来了?他还是那个疼我、爱我、宠我、惯我的爸爸吗?我有什么过错吗?我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吗?难道大家真的对我避之不及吗?
    “姐,咋哭了?”伊妹是我最小的妹妹,她望着我,关切地问。
    “咱爸烦我了!”
    “净瞎说!”
    “瞎说?他以前咋不那样对我呢?现在咋那样对我呢?看我啥都不顺眼!”
    “哪样对你呀?”
    “他让我别参加人家的婚礼,谁有啥喜事儿也不让我靠前儿。”
    “姐,咱爸是为你好。”
    “为我好?没见着这么为我好的爸!”
    “说啥呢在那儿?!你别怪咱爸,我给你讲个事儿。逯凝怀孕的时候,大概有五个月了吧,显怀了,能看出来。她的一个朋友结婚,告诉她了,让她去。她没想别的,就去了。到了那儿,都挺乐的。她见一个老太太对她指指点点的,还和别人说些啥。那老太太一溜儿烟儿地跑到男方家管事儿的那儿,又向他们说,他们一愣,都往逯凝这儿瞅。逯凝也觉着怪,咋老点划她说呢?那老太太过来了,对她说:‘你回去吧。’‘都回去吗?’‘不的,就你回去。’‘我来了,回去干啥?’‘你肚子里有孩子,参加婚礼不好。’‘有啥不好的?’‘对新郎新娘不好,有这个说道。’‘你们早干啥了?!当初别让我来呀!’逯凝气的扔下钱,就走了。”
    “真有这种事儿?”
    “我还骗你?”
    “你那意思是我永远也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了呗?”
    “也不是……咋说呢?你惹那闲气干啥?犯得着吗?你看看逯凝,回来就跟我哭。她还是怀孕呢,人家都那样对她。我姐夫不在了,别人对你不更得……”
    “咱爸说的还对了?”
    “咱爸那么大岁数了,啥事儿没见过!他是怕你将来下不来台,才跟你说这些的。你万一遇着点儿啥事儿,多窝囊啊!”
    看来,爸爸对我的箴言告诫并不是空穴来风。
    在我为自己“今生今世不能参加别人的婚礼”而耿耿于怀时,我又有了意外的收获,那就是:我可以省下一部分随礼的钱了。以前哪,谁的孙子过百天,谁的儿子升大学,谁的老人过大寿……再加上必不可少的人情往来,都要有个答兑的,一年下来,不是个小数目,我们这些干部们曾形象地形容自己是“瘦驴拉硬屎”。
    大家的喜事儿都不找我,那,我可要烧高香喽!

    然而,想象的和实际发生的总会有些差距。
    “伊依,我可找着你了!别骑了,下来!快下来!我有事儿找你。”在上班的路上,郝英截住了我。她的两个茶色眼镜片像酒瓶子的底座儿,大且厚。我至今搞不懂,她为什么要配上这种快把鼻子压塌的眼镜呢?
    “我想来想去,这事儿不能不告诉你!俺家老周的姑舅表姐家的孩子上个礼拜结婚了!”
    “啊,恭喜恭喜!”
    “是呀,办了一百多桌呢!该告诉的,我都告诉了,到了你这儿,我可犯难了,告不告诉你呢?和你说吧,你来了,还不好;不和你说吧,咱俩处的挺不错的,你该挑我理了。还是俺家老周有办法,他说等着办完了再告诉你。你明白我的意思不?”
    我的语文老师曾对我的评价是:课文学的好,领会中心思想比较透彻。郝英的这点儿小测验难不倒我。她绕了一个大圈儿,最重要的两点她没说出来,但表达出来了:一是让我掏钱,二是不让我参加婚礼。
    “明白,我完全明白你的意思。我还没啥准备呢,下班的吧,我上你那儿去。”
    我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她迂回曲折的话,她的额头渗出了欣慰的汗。
    我从银行里取出暂新的伟人票子,送了过去。
    我再也没听到她四处找我的消息了。
    妈妈对我的衣着也提出了要求,她说:“三年之内,你不能穿红色的衣服,别穿好看的衣服,少和男人说话,别笑,别美。”
    妈妈把我的那些衣服翻了出来,红色的及其它鲜艳颜色的、款式稍好的衣服,总之,就是凡是能把我打扮得稍漂亮些的,都被她挑选了出来,问我说:“这些衣服你还穿不穿了?不穿,我就寄给你姥姥家了?”
    姥姥家有几个舅舅在农村。
    妈妈不用征求我的意见,她在心里早做出了决定。
    我说:“你随便吧。”
    我的空间在缩小,我的权利也在缩小,我就像当年的澳门,今天被占一点,明天被占一块,直到被霸占,直到被侵吞,直到失去自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一件事而引起的,那就是我没有了丈夫,我不能和一个最普通的人一样了。
    这样的环境,我不想呆!
    我想透透气。
    熟人太多,到哪儿都会碰到熟悉的面孔,他们知道我的历史,我不愿意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另类。
    我要走,我要离开这里,去一个远远的地方,去一个谁都不知悉我的经历的地方!我可以回到从前,我可以像从前,与人进行正常的往来。
    二妹伊水和弟弟伊江都在北京,他们也要我去,我没做任何犹豫,辞了工作,把孩子托付给了妈妈。
    北京真好!走在大街上,谁也不认识我!我的生生息息无人关注。
    这,很好!
    刚出门的这一天,我就迷路了。
    找到那排小白房子,我就能找到家了。
    太阳都快落山了,我还是没找到。我又扭头往回走,可它们像失踪了一样,我的腿都快走断了。
    北京的速度咋这么快?才一个下午,它们就搬走了?
    天黑了下去,我也走不动了,我想起了能记住的伊江的电话号,给他打了去。他说:“你站那儿别动,我去接你!”
    不到五分钟,他来了。
    路很近,我却走得很远。我若能留意路上的一个小胡同,就能看到我要找的目标。在我们老家,我哪儿迷过路哇,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家!我妈说:“咱这小镇,一泡尿就刺到头了!”这城里可不一样,再出门,得多留点神,出去的路记着,回来的路也得记着。
    我对北京不熟,伊水的意见就成了我的最重要的参考意见。她说让我去学电脑,说有了技术,才好找工作。
    伊水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学电脑的费用是她先给我交的,我在她家吃住,只管把这门技术学好便是。
    我去的这家电脑学校是个人开的,老板是个女的,两名教师也是女的。伊水带我去报名时,她们的态度好得简直没得说,都快给我摘月亮去了。可交上了钱,学上了之后,她们才原形毕露。我们若有不会的,问她们几句,难听的话张嘴就来:“你不会想啊?!”“教你几遍了?!”“笨不笨哪?!”“榆木脑袋!”如果你再问,她们就直骂一句:“猪!”一个比一个凶,就像这帮学员欠了她们八百吊钱似的,那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更是凶神恶煞!
    大多数的学员忍气吞声,学员之间暗地里交流,新学员问老学员,老学员也不保留,而且态度要比老师好得多。
    学了一个多月,我总算把wps和华光排版学会了。到了后期,老师教的更是浮皮潦草,搞“闪电战”:“这个,你们回家看看吧;那个,回家看看去吧;还有那个……”
    我终于提前被她们打发出门。
    下一步,就是找工作。
    伊水说:“你的年龄太大,得往小了改。”
    “多大就是多大呗,改它干啥!”
    “人家招打字员都爱招十八九、二十来岁的小姑娘,谁招你这三十来岁的呀!你别改太小了,太小也不像,改到二十四吧。你现在是二十四,哪年生的,自己算好,别说两叉去。你再编份简历,按二十四的编,别填你已经结婚了。”
    “我是结婚了。”
    “你不这样填,就不好找工作。你想想,光是北京的大学就有一百多所,每年,每个大学的毕业生中都有留在北京的,想找工作的人有的是,凭你现在这条件,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你按我说的做吧。你的发型也要改改,太老气,扎个马尾,吊起来吧。衣服也不行,我有几件,拿过来你试试,一定要往年轻了打扮。”
    应聘打字员,公司的要求是每分钟八十字以上,有的要求一百字,我仅仅是刚刚会打字,家里又没有电脑,也没有机会练,速度很慢。应聘了几家,他们只问了问情况,除了年龄和婚姻,其它的,我都做了如实的回答,他们也没有让我上机操作,便以“回去听信”为由,婉拒了。
    当我准备再次应聘时,传来个不好的消息,说是上边刚下的文,某些工种要聘用有北京市户口的,包括打字员。也就是说,有外地户口的人,不能应聘这类工种。我是外地的,毫无疑问,在北京,我不能从事这个工种了。
    伊水又出了另外的主意,“你去学导游吧,拿到导游证,就可以带团了。碰到好的团,还能多赚。”
    伊水又给我交了第二笔学费,我去学导游,为期为一年。
    伊水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