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三国之战神刘封 >

第21章

三国之战神刘封-第21章

小说: 三国之战神刘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庶一天前还憔悴的面孔,现下却隐约浮现着兴奋,仿佛今天的这场会面,给他打了一支兴奋剂一般。
    “徐先生,听阿封说,周瑜打算溯江西上,去赤壁跟曹军决战?”刘琦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忍不住又问。
    徐庶也清楚刘琦在担心什么,便将周瑜的作战计划又解释了一遍。连徐庶这样的足智多谋之士都赞同,刘琦终于是百分之一百的放下了心。
    “人言周瑜是江东第一智将,今日看来,果然是名不虚传。唉,可惜父亲身边的那些蒯越之类的谋士,都是徒有虚名,看不出陆口的重要性,若早知此地这般重要,这些年和江东交手就不会处处被动了。”
    从这一句“第一智将”的评语,看得出来,刘琦对周瑜的敌意又削减了不少。
    徐庶却冷笑一声:“蒯越之徒,只是精于权谋,若论用兵,他们根本不值一提。不过嘛,这位周都督之所以把决战的地点选在赤壁,原因却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拱卫陆口这么简单。”
    徐庶那副神态和言词,隐约有着某种的暗示,刘封意识到他定然还有话要说,便顺势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周瑜此举,除了拱卫陆口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徐庶将目光转向了刘琦:“子德公子,你自幼生于荆州,对于荆州地形,一定了然于心,乌林这个地方,你应该知道的吧?”
    ‘乌林!难道他……’刘封的心头猛然一震。
    刘琦不知徐庶为何忽有此问,摸着下巴喃喃道:“乌林这个地方,前几年我去江陵时曾路过几次,好像有一条旱路可以穿过云梦泽通往江陵,不过那个地方又泥又冷,我先前也未曾上岸去看过。”
    说着说着,刘琦眼睛蓦的一亮:“对了,乌林对面的南岸,正好是赤壁呀!”
    徐庶哈哈一笑,不再卖弄关子:“周瑜抢占了赤壁,曹操就不得不在北岸乌林安营下寨,在这么个犯了兵家之忌的地方安营,首先就落了下风,这才是周瑜抢占赤壁的第二层用意。”
    徐庶所说,跟那个神秘人在笔记上的预测如出一则,但令刘封不解的却是,当初跟周瑜会面时,徐庶却为何没有说那第二层原因呢?
    “元直先生,跟周瑜会面时我也在,你为什么却只说了一条原因?”刘封狐疑的问道。
    嘴角微微斜扬,棱角分明的脸上涌上一抹诡异,徐庶嘿嘿的干笑了一声:“我故意不言明,自然是不想夺了那位周大都督的风头,此番抗击曹军,主要还是要依靠周瑜和他的吴军,这面子嘛,当然要给足人家了。”
    刘封恍然大悟,原来徐庶并非看不出来,而是故意不说。想到先前自己看过那份笔记时,还曾感慨过徐庶的谋略逊于周瑜,如今得知真相,刘封不得不暗中自嘲。
    刘琦没有参与早些时候的那场会谈,对于那场智者与智者的较量一无所知,当然,这也不是他所感兴趣的事。
    “既然吴人打算跟曹操硬拼,那我们也乐得坐山观虎斗,不知叔父什么时候会回夏口,我和他也好共同抗击北路曹军的大计。”
    徐庶摇了摇头:“主公他暂时不会回夏口,他已经决定同周瑜一块前往赤壁,亲身参与赤壁决战。”
    ‘嗯,他很聪明,若不亲自参与到赤壁大战里,又有什么资格在战后瓜后胜利果实呢。’
    刘封心中有底,刘琦却吃了一惊:“西路曹军势大,就算周瑜抢占了险要,也未必有十足的胜算,叔父又何必亲身涉险呢。”
    “赤壁始终是主战场,若是此战得胜,主公却不参与其中,那这抗曹成功的巨大功绩,岂不全给吴人抢了去,那战后咱们在重夺荆州的问题上,就要输掉更多的发言权。主公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呀。”
    徐庶的解释,正符合刘封所猜测,而刘琦却显然没有想到这么深远,他一听这话就急了:“元直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初咱们不是密定好了么,联吴抗曹,只是‘一石二鸟’之计,一旦曹军失败,咱们就从后给吴人狠狠捅一刀,把这一狼一虎一并从荆州扫地出门,怎么现在叔父突然像是改变了计划?”
    这所谓的‘一石二鸟’之计,只不过是刘封当初不想刘备对刘琦翻脸下黑手,临机一动想出来的忽悠借口,没想到这么多天来,刘琦还没有想明白其中的漏洞。
    刘封轻咳了一声,拿起杯来低头喝茶,把这圆谎的难题踢给了徐庶。
    徐庶却无奈的一笑:“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你们可曾记得,昨天我们得到孙公祐带回的情报,说是吴侯委任程普为右都督之事吗?”
    刘封放下了茶杯,目露奇色:“当然记得,不过,先生分析吴侯这么做,是想利用程普钳制周瑜的,这两件事间又有什么关联吗?”
    “当然有关系了。吴军的此次进兵,以周瑜率两万人作为主力,抢占赤壁。而程普的一万人,则作为第二军团,驻扎在陆口的下游,名义则是为周瑜军保卫粮道。依我之见,程普军这般部署,监视钳制周瑜只是其中一层用意,这另一层用意,多半……”
    “是想防备我们!”未等徐庶说完,一时恍悟的刘封脱口而出。
    徐庶嘿嘿的冷笑了一声:“正是此意。程普的水军居于陆口下游,不但可以监视夏口方面我军动向,同时可配合周瑜军,将陆口环卫其中。只要陆口在他们手里,前线的吴军粮道就可以通过陆水,绕过夏口同柴桑保持连通。子德公子,你看我们到时候还有机会反戈一击吗?”
    徐庶的一席话把刘琦听得哑口无言,他的表情再度焦虑起来“若是如此,那这最后的结果,岂不正与我先前所担心的一样,还是演变成了前门拒虎,后门引狼入室吗。”
    徐庶眉毛微微抖动,看他那副表情,似乎正在酝酿着什么新的理由来忽悠刘琦。
    刘封却看不下去了,凭心而论,刘琦对他们算是诚心相待了,迫于生存的压力,一次次明里暗里的欺骗他,占他的便宜也就罢了,如今刘琦的手里边只剩下两三千的兵马,江夏郡的诸般要害职务,也尽被他们的人所替换。都到了这个份上,还再跟耍小丑似的忽悠他,在刘封看来,实在是有点过分。
    于是,刘封抢在徐庶之前,面色坦然的宽慰道:“世事难测,凡事又岂能尽在我们掌握之中。兄长,看开些吧,到了这个时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刘琦陷入了沉默之中,沉寂了许久,摇头一声长叹。
第四十一章 报恩
    刘琦的那一声长叹,代表他不情愿的接受了眼前的事实。。
    刘封暗吐了口气,目光移向徐庶:“元直先生,父亲既决定随吴军去赤壁,那他对我们可有什么安排。”
    冷淡的气氛被打破,徐庶忽然想起什么,忙道:“其他的依旧按原样,不过我向主公建议,由大公子率领一支步军,由夏口西行,进驻江北的鲁山一带。”
    “让我带兵去鲁山?”刘封对徐庶的这个建议有些意外。
    徐庶站起身来,指着屏风上所悬的地图道:“鲁山跟乌林同在长江北岸,距乌林约有百余里,此地的山势虽然不怎么险恶,但由于濒临云梦泽,所以从乌林至鲁山的沿江道路大多泥泞难行,曹军基本不会从这个方向进兵。”
    先前刘封还以为,徐庶是想让他带兵去跟曹操的主力对抗,这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不过听他这一分析,似乎这一次的用兵根本就没什么实际意义,他这才松了口气。
    徐庶见他有点不以为然,便笑道:“这份差事虽然容易,不过意义却十分重大,大公子也不可以小视呀。”
    刘封一怔,观望着地图,再细细一思,果然看出了些名堂:“先生,这一路的进兵,莫非是跟赤壁之战有关?”
    “呵呵,差不多吧。主公虽然跟着周瑜去了赤壁,但身边却并未带多少兵马,这样就想事后分功,未免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才要在鲁山安插一路兵马,名义上可以说是与吴军并肩作战,水陆夹击乌林的曹军,这样就算没有交战,到时也可以说是我们从陆上牵制了曹军,然后再来分功的话,主公也更理直气壮一些。”
    原来如此,刘备这戏演得还真是足,看来是铁了心的打算让吴人做冤大头了。
    ‘这样看来,这份差事还算是一份美差,既不用参加血战以身犯险,又可以坐捞参加赤壁之战的功劳,这白送上的门的美差,徐庶为什么要送给我呢?’
    刘封移目望去,徐庶正嘴角微扬,向他示以暗笑。刘封猛然一下就明白了,徐庶这是感念着自己对其的救母之恩,想趁这个机会让他建功立业,以作为报答。
    徐庶的这份苦心,着实让刘封心里感动了一把,不过心中却又在苦笑:知恩图报,徐庶你果然有侠义之风,可惜你不理解我的苦衷呀。
    心中的难言之隐无法跟徐庶明言,刘封只得慷慨道:“既然父亲有吩咐,那我自当全力以赴。不过我手下部无多少部曲,父亲会另给我增拨人马吗?”
    提及这里,徐庶又面露为难之色:“我军兵马本来就少,现在又要对抗北路曹军,又要守夏口,很难再抽调出多余的兵马。主公倒是想到子德公子的几千兵马,一直都用来监视吴人的话,似乎有点浪费,所以主公想能不能……”
    一听这话刘封就明白了,想他那父亲,对刘琦这个好侄儿还真是够意思,先前通过徐庶一计,陆陆续续的把刘琦的兵马剥得只剩下两三千,现在竟然还嫌不够,趁着这个机会,又要向刘琦下手。
    “那就把我中军的五百精兵转给阿封便是了,反正在大战结束之前,我看也用不着过多的担心吴人会背盟,我这兵马一直闲着确实也有点浪费。”
    更令刘封吃惊的是,刘琦的反应竟然是未待徐庶张口,就痛痛快快的一口允诺,而且还大方的将自己的中军亲军拱手让出。
    徐庶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得意,刘封心下却颇有点不自在:“兄长,你能让给我兵马就可以了,又何必把亲军也给我。”
    刘琦拍着他的肩,笑道:“这一次去鲁山,虽说只是佯动,不过到底还是要提防着点,我那五百精兵虽然不及叔父训练出来的兵马精锐,但也都是精壮之士,有他们护着阿封你,我好歹也放心些。”
    丝毫不知内情的刘琦,到了这个时候,竟然还这般为他设想,此时的刘封,心中一股浓浓的暖意是油然而生。
    徐庶的眼眸之中也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是惊奇,是惋惜,或者也有几分不安。
    不过,心中那激起的那点涟漪,刹那间便隐没,徐庶点着头道:“子德公子这般识大局,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份心意大公子就不要再推拒了。”
    徐庶偏在刘琦之后,暗向他挤眉弄眼,刘封只得道:“那好吧,就多谢兄长了。”
    “这五百兵马虽少,不过大公子立营之后,可多树旗帜,虚张声势,让曹军不敢轻视,同样也是演以吴人看,让他们以为我们下了血本。”
    “我明白,不知何时出发。”这点常识,刘封还是了然于胸的。
    “我估计着最迟后日,吴军就会在赤壁跟曹军交上手,大公子可以稍迟一些出发,不过也尽量在三五天之内开拔。”
    一场江中之会后,孙刘联合作战计划就此敲定。当天,刘备过夏口而不入,午后过了就随着吴军舰队继续溯江西进。夏口方面,徐庶当即将刘备的最新命令传往汉水上游的关羽,以及江夏诸文武,并即刻展开了战前的动员工作。
    夏口城,太守府衙。
    大堂之中,人员川流不息,那红色的朱案前,糜竺正伏案批示着一道道的公文。
    十天之前,在徐庶的建议下,糜竺被刘琦委任为江夏郡功曹,如今刘备在外,孔明尚在柴桑,徐庶则忙于北部的军事,这一郡的诸般政事基本就靠糜竺一人操持。
    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为江夏的两万兵马的提供粮草军需这等后勤保障,这些工作糜竺都很擅长,大商人出身的他,掌管和打理钱粮本来就是他的强项,自从在徐州跟随刘备以来,他就一直为刘备打理着这项工作。
    刚刚批好一道公文,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响起,门外走进一人。糜竺的还以为又是呈报公文的官吏,待到抬头看时,神色忽然凝重起来。
    进来的人是他的弟弟糜芳,怀里还抱着一个陶罐。
    “你们先下去吧,没我的传唤休要来打扰。”糜竺将左右从僚都打发出去,他起身将大堂的门窗关上,盯着一脸风尘的弟弟,低声问道:“小妹的遗体找到了吗?”
    砰!
    一声沉闷的撞击,神色黯然的糜芳将怀中的陶罐放在了朱案上,干瘪的嘴唇微微蠕动,默默的吐出了三字:“在这里。”
第四十二章 生疑
    糜竺的神情先是一怔,接着,深陷的眼眶瞬间湿润,难管他极力的克制着内心的感伤,但没撑得片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