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重华归 >

第36章

重华归-第36章

小说: 重华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多费心指点岚萱公主了。桂枝这丫头到底也是没怎么见过人的,许多事还是要二位姐姐打点。”

岚萱能离开芙兰馆,多少与我都有些关系,她若是行差踏错落人口实,我一定会受牵连,如今,我也只能努力为她打点,保住了她,才能保住我自己。

“尹小姐说的这是哪里话,奴婢真真受不起。尹小姐是何等的身份,奴婢怎敢妄作小姐的姐姐。”画兰闻言立刻向我行礼:“尹小姐大可放心,奴婢和画菊一定会竭心尽力服侍照顾岚萱公主的。德妃娘娘和尹小姐所托,奴婢断然不敢马虎大意。”

“如此,尹月便谢过姐姐了。天色已晚,我们还是快些去栀园吧。”画兰点点头,继续引路在前。

“月儿……”我侧过头,见岚萱轻扯我的袖子,附在我耳边小声道:“不过是个奴才,月儿你对她们太好了,若是她们蹬鼻子上脸,可就使唤不动了,到时候得不偿失啊。对奴才还是要狠一点,只有知道害怕她们才会用心干活。”

我头皮一阵发麻,唉,朽木不可雕啊朽木不可雕。尹月啊尹月,你是哪根筋不对,帮了这样的一块朽木啊,日后恐怕更有你受的了。

“公主,如今形势未定,你还要仰仗的妃娘娘照顾,皇上也没有太多时间看顾你,所以你行止间一定要多多留心,对人对事都要留下后路,切不可把事做绝,无回寰之地。”我拉过岚萱,小声嘱咐到。

岚萱嘿嘿一笑:“月儿真聪明,有你在肯定没问题的,以后我什么都不用怕了。”别啊岚萱公主,我还巴望着赶紧把你打发走,你怎的还缠上我了,我自己都还泥菩萨过江呢,哪里顾得了你,何况你还这样不受教。

顿时,一阵乌云盖顶之感压得我眼前一阵发晕。

“这里便是栀园了。”走到一处园子外,画兰停下步子道。

我抬起头,院子门顶的牌匾上刻着笔锋娟秀的栀园二字。随着岚萱进得园子门,左右张望了一下,夜色笼罩着的栀园别有一番静谧安详的美感。薄薄的月光柔柔地洒在睡着的花间,洒在光滑的石板上,洒在圆润的石桌上。鼻端隐隐氤氲着淡淡的栀子香,既让人心醉,又让人清醒。

园里的房子已上了灯,远远望着窗中投出的光,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之感。

“公主,尹月便送到这里了,公主若是有什么需要便让画兰去菡园找我,若是觉得闲来无事,也可以去菡园找我聊天或者绣花样。凡事记得多忍让些,得过且过,切不可心急。”我一字一顿地嘱咐岚萱。

“还有桂枝,你要尽心服侍你家公主,有什么不懂得就问画兰和画菊两位姐姐,平日里机警些,莫不要说错话,做错事,时刻记着,你说的话做的事,全都影响着你家主子的脸面,一点都马虎不得。”桂枝一直很怕我,一边听着我说话,一边不住点头。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

“公主,奴婢便是画菊,奴婢已准备好了热水,您趁热沐浴一番吧,也好解解乏。”见我们回来,画菊走过来道。

“画兰姐,画菊姐,公主就托付给二位了,还望二位能多费心照顾于她,公主,您早些沐浴休息吧,尹月先行告退了。”说完,我福了福,转身欲走。

“月儿,明日我去菡圆找你,你可别出去了啊。”岚萱拉着我的袖子道。“公主明日让画兰姐带着你去菡园找我便可,我应当是不会出门的。公主快去沐浴休息吧,等会儿水凉了还要再烧,平白浪费功夫。那尹月先行回去了。”

我不着痕迹的从岚萱的手中挣脱,转身离开了栀园。

红妆初试弄东风 第六十七章 宫妃

夜风轻拂腮边的发丝,独自出了栀园的门,抬头望着漆黑如墨的天空,我突然有种不知今夕何夕的茫然。天上没有一颗星子,夜空如同最浓稠的墨汁,明明是静止的,却隐隐有流动之感,势不可挡地吞噬着夜幕笼罩的宫闱。深宫里一片死寂,但这样沉重的死寂却像最哀伤的啼哭一样,声声刺入人心中最脆弱的地方,留下的只有漫无边际的绝望。

这便是世人向往的皇宫,残忍而又繁华的地方。

我已经在这里踏出了第一步,便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

来到德妃卧房外时,画梅正等着我:“尹小姐,您的琴奴婢已经送回菡园了,娘娘吩咐过,您来了直接进屋便可,奴婢在门外候着。”点点头,轻叩了房门,我推门而入,然后小心地将门掩上。

绕过屏风,德妃没有像往日那般端庄华美地站在窗前等我,而是如同洗尽铅华一般,不着粉黛地半躺在床上,双眼不知望着何处,早已失了神。

鼻端隐隐有阵阵暖香涌动,我对香料没什么研究,所以也嗅不出这究竟是哪种香,只觉得这香让人欲罢不能,明明是自鼻尖嗅入,却似乎连舌尖都能品尝到那丝丝的香甜。

“娘娘……”我轻声唤道。“娘娘……”德妃终于回过神,眨了眨眼看向我:“噢,月丫头来了,来,过来坐。”德妃声音略带沙哑地说着,坐起身,示意我坐在床前的小凳上。我径直走到桌边倒了杯茶,递给德妃,然后缓缓坐下。

“你这丫头,还是那么贴心。”德妃笑了起来,轻啜了一口水。这样的德妃实在有些陌生,似乎是那样脆弱,那样的简单,完全不同于往日那个无懈可击,气势绝然德妃妃娘娘。

“将岚萱送回栀园了?”德妃缓缓开口,声音是那样的温柔。“嗯”,我点点头,想多说几句,却不知从何说起。

“月丫头觉得栀园如何啊?”德妃盯着手中的杯子,状似无意的问。“今日过去,天已黑了,栀园的构造也看不大清楚,不过满园浮动的栀子香却是让人印象深刻。”我想了想,答到。

“这丫头,永远分得清什么时候该实话实说。是啊,大晚上的,能看出个什么啊。”德妃像是在对我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这样的德妃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未免冷场,我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对了娘娘,今儿屋子里点了什么香啊,味儿真不错,尹月以前似是未曾闻过。”

德妃回过神,轻轻一笑:“是沉水,画梅这些日子迷上了制香,三天两头的换香,好在她还算有些天赋,制出来的香味道都不错,你若是喜欢,等会儿知会她一声,让她给你也做一份。”

“那倒是要麻烦画梅了。对了娘娘,今日那两个伶人的表现实在是异常,不但唱词奇怪,最后还打到了台下,尹月悬着颗心丝毫不敢放下,好在最终没有发生什么事。”

“那两名伶人今日的表现确有些失仪,许是头次御前表演,想给皇上留下个特别的印象。好在最终没生出什么事端,不然你我二人便难辞其咎了。”德妃语气平淡,似乎对此事不甚在意。难道是我想得太多了?

“你来不光是为了这件事吧。”德妃幽幽开口。是啊,还有更重要的事,必须弄清楚。

“娘娘,婉妃娘娘和绫贵人,是不是……”我欲言又止。“你还有不敢说的时候,真是难得啊。没错,她二人入宫比我晚,家世一般,心气却高,一直眼巴巴盯着我的位置,没事就喜欢冷嘲热讽。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您的位置?”后。宫中的事尹老头知道得不算特别详细,我辗转于皇宫和琼鸾峰之间,他也没有机会跟我详细说明,德妃的位置,我只知是妃,其他的却不知晓了。

“是我糊涂,这么久了也没细细跟你说过后。宫的势力划分。月丫头,你可知我这“德妃”的封号有何说法?”德妃……德……贤、淑、德……我明白了!

“娘娘,我朝可是沿袭前朝制度,皇后之下,设德、贤、淑三妃为正一品,再往下是四妃从一品,然后是正二品的九嫔,正三品贵人,再往后便没有定数了……”

“没错,月丫头倒是看过写书。当年太后旨意封了韩玉璃为正宫皇后,皇上虽不满却也只能随太后的意。同期进宫的有我,现在的觅妃,还有已故的华贵人,岚萱的亲母妍妃,具王的亲母柔妃。我们几人入宫时,大公主容成安若的母亲惠妃、二公主容成兮寰的母亲丽妃都已封为妃子,也就是你说的从一品四妃。

入宫没多久,我们几人便都已封了贵人,那是最受宠的便是华贵人,也便是贤王的亲母。皇上曾一度想封她为正一品妃子,但碍于华贵人出身低微,加上太后阻拦,直至她死于难产,也只是个贵人的身份。

而在这期间,因为诞下皇子,我和柔妃,也就是具王的亲母,当时的柔贵人,先后被封为了宸妃和柔妃,成了从一品四妃。”

听到这儿,我问了一句:“当年睿王的生母兰幽若不是也诞下龙子了吗,而且据说当时她也是备受荣宠的,为何她一直都没有封号呢?”

德妃无关痛痒地道:“不过是个进贡来的舞姬,生下龙子又能如何,再怎么备受荣宠又能如何,就因为长得像已故的华贵人,皇上才会对她多留心几眼。可说到底,她也只是个出身低微的舞姬而已,况且她还是……”

德妃突然顿住:“兰幽若的事皇上很忌讳,以后不要提起了。”我点点头,心中却更加好奇。

似乎皇帝对于兰幽若、睿王母子的态度的确有些奇怪,坊间关于兰幽若的传闻稀奇古怪,说什么的都有,而从上次皇帝宁可派皇后的亲子祀王去岐川也不派睿王过去,可以看得出皇帝对睿王十分的不信任。再加上德妃的欲言又止……兰幽若母子究竟有什么秘密不足为外人道呢?

红妆初试弄东风 第六十八章 旧案(二更)

“我和柔妃升为从一品之后,从一品四妃的位置便满了,余下的贵人们开始想尽办法,希望将我们四人从从一品的位置上拉下来,而我们四人,则都看着那空悬着的正一品德、贤、淑三妃的位置,暗暗较劲。”绕过关于兰幽若的话题,德妃继续讲到。

“很快,惠妃的女儿,大公主容成安若及笄了,惠妃心高气傲,本想给她找个好的婆家,哪料朔莫的阙武帝却借着我朝边境饥荒,民心动荡的机会向我朝发兵。上次我曾同你提起过吧,就是那个时候,皇上为了国家免受战乱之苦,将大公主容成安若嫁给了阙武帝,还同朔莫议定了岁银。

那时我大炎内忧外患,不得已之下,才只能将刚及笄的公主远嫁他国,还不得不向他国进贡岁银,如今皇上虽然嘴上不说起此事,但心里恐怕仍是十分恼火,若是有机会,皇上定会对朔莫还以颜色的。”

这么多年了,大炎似乎一直履行承诺,每年向朔莫进贡岁银,而百姓对此却是渐渐淡忘了,如今皇帝轻徭薄赋,百姓过得虽不富裕却还算闲适,这样的陈年旧辱,恐怕早就被人们遗忘了。对此,真正受到伤害最大的,也只有惠妃和远嫁的安若公主母女了。

“当时惠妃百般求皇上不要将安若公主嫁给那比皇上还要年老的阙武帝,可皇上肩负的是整个大炎的命运,如何能为一家的不舍而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和平,所以,皇上开始还是安慰,到最后,便只能用强了。安若公主出嫁不久,惠妃心灰意冷,向皇上请求撤去了她的品位,独自去皇家的渡化庵,青灯古佛为伴,再也不理世事了。”

听德妃这样讲,我初有些不能理解惠妃的心灰意冷,但细细想来,却也能明白一些了。朔莫和大炎毗邻而居,一直以来就边境的问题总有些大小的摩擦,而在疆土和人口的问题上也一直争执不断,虽然这些年表面上两国相安无事,实际上却是暗涛汹涌。

矛盾这样日积月累,可以说,两国之战可以在任何一个没有预兆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而爆发,而战争一旦打响,远嫁的安若公主将被推上何等尴尬的位置,一面是自己挚爱的父母亲人,另一面是自己的夫君,进退维谷。想到挚爱的女儿终将面对这样的窘境,作为母亲的惠妃,如何能不绝望和心碎。

可怜那安若公主,生在帝王家,却注定这样悲剧的命运。我不禁为她叹息。

“惠妃离宫没多久,皇上便将岚萱的母亲,当时的妍贵人封为了从一品妍妃,不过,正如你所知的,因为她父亲滥用权力贪了巨额银两,妍妃在从一品妃子的位置上没坐多久便郁郁而终了。随后觅妃便补了这个位置。”

这从一品四妃的位置倒真是繁忙得很,兜兜转转的竟有这么多妃子曾坐过这个位置,却都坐不长。我暗暗叹。

“后来二公主兮寰到了嫁人的年纪,她母亲丽妃给她寻了门不错的亲事,当时朝中有位名动一时的状元郎,名叫……唉,叫什么来着,日子久了,我也有些不大记得了,好象是叫纳兰……纳兰……我想起来了,是叫纳兰书砚!我还记得当时因为他的名字特别书卷,皇上还曾同我说起过呢。”

名动一时的状元郎?为何尹老头未曾同我提起他?

“说是丽妃寻的亲事,其实也是兮寰那丫头自己的缘分,那次皇上一时兴起在宫里办了次赏灯会,恐怕就是那时,兮寰同那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