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妻悍家福 >

第154章

妻悍家福-第154章

小说: 妻悍家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惜歌一愣,转瞬也就明白了,笑对吴妈妈说声我知道了,便唤着花黄与防风随着她一同往大夫人的小院儿走去。

    大夫人章氏一共陪嫁过来四个丫头两个妈妈,四个丫头是两个一等两个二等。一等的这两个,一个便是阿四家的说过的那个路上捡来的、大夫人打小儿当妹子般养在身边的桂萍,另一个也是十来岁便进屋服侍她的。若说惹怒了大夫人,这两个倒不大可能,极有可能是章家姨娘在她出门子前给安排这两个小的。

    等到了大夫人屋里,却全然不是来时路上想的那回事儿。跪在明间地上的那个,正是大夫人养大的小乞丐桂萍。大夫人本来还在抹眼泪,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过来迎,又是一脸羞愧道:“叫惜儿看笑话了。”

    “瞧您说的,这有什么可笑话的,刁奴欺主的事儿媳妇看多了。您也莫哭了,本来就整日爱做些针线活儿,再哭伤了眼睛,我们禹哥儿琛哥儿还找谁做那么好看的小褂儿去。”皇甫惜歌笑着挽了大夫人进了东次间又拉上隔扇门,只叫大夫人院子里的妈妈们看好了外头地上跪着的那个。

    之前皇甫惜歌也劝过大夫人,说莫整天做些活计拴人又累眼,大夫人却说她做惯了闲不住。否则皇甫惜歌怎敢与她说这番话,倒好像儿媳妇拿着继婆母当苦工一般。

    低声问过大夫人到底发生了何事,皇甫惜歌怒从心头起。先不说这桂萍是如何在大夫人与三郎六郎之间挑拨离间的,单说大夫人的年纪,不过才二十二岁而已,怎么就被她一个奴才一口断定不能生、还要她帮着怀上一半个?

    可皇甫惜歌到底记着吴妈妈头来前嘱咐的话,还是问问大夫人想如何处置为好。哪怕大夫人太心软,也得听完了她的意思再说不迟。

    “我这人再良善,到底容不下最亲近的人昧着良心这么欺负我。若本就是对头,祸害我也就罢了……”大夫人摇摇头,话音才落,又是两行清泪。皇甫惜歌忙安慰着拍了怕她的背,说声既是如此媳妇知道了,您在屋里坐着,也不要出去了。

    出了东次间坐在明间的太师椅上,皇甫惜歌不出声的打量那秋桂,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一直打量了有一炷香的工夫。不要说这秋桂,就连旁边站着的妈妈丫头们也有些胆寒。在章家时便听说过萧家这位三奶奶不好惹,却没想到行事竟是这般叫人捉摸不透,既不发怒也不冷笑,却平白的叫人心惊胆战。

    “听说你要给大老爷自荐枕席?” 皇甫惜歌终于开了口:“你可知道你的身份?还懂不懂得一点规矩?”

    秋桂被羞辱得满脸通红抬了头。自荐枕席,这叫什么话?她又不是个婊。子,“不是陪嫁丫头都是给姑爷做通房的么,我又有什么错儿?”

    防风走过去一掌砍在秋桂脖子上,“给我将头低下,我们主子也能叫你这么抬眼看的?说话也没个分寸,什么你啊我的。”

    “谁告诉你陪嫁丫头都是给姑爷做通房的?亏你想得出。就算萧家真有这么个规矩,也得等你家夫人开口允了才是,容得你一个奴才主动开口指手画脚的?”

    皇甫惜歌笑着唤回防风:“莫和她一般见识了。我本来还想听她表表心迹,说她是如何替大夫人着想的,不想她还蛮有理,这样的奴才留不得了。瞿妈妈,你这就去找邓嫂子,就说我说的,叫她给大夫人挑两个伶俐的大丫头来。”

    又嘱咐防风,“你去吩咐个快腿儿小厮,叫个人牙子来,将这丫头赶紧领了去,莫留在这儿叫大夫人堵心。一条好命是谁给的竟都忘记了,卖了也算便宜她。”

    秋桂听得这些话,不由得爬起来就想往东次间里冲。好在皇甫惜歌进来时便唤了两个院子里的粗使婆子来,那两个婆子手疾眼快又将她按了回来,饶是如此,那秋桂还杀猪般喊:“小姐,你不识好人心,早晚有你后悔那天。两个人生孩子总比一个人快些,比那长大成人的继子贴心得多啊小姐。”

    “塞了她的嘴先拖出去扔进柴房吧。”皇甫惜歌对那两个粗使婆子摆手,又指着秋桂道:“你若还不老实,我就叫人牙子也莫来了,直接拖到乱坟岗子活埋去。”

    周围的丫头妈妈们齐齐打了个冷战。也有人想,哪怕这秋桂说的是真话,以后谁也莫再提,烂在肚子里总比没了命好得多。

    嘱咐罢这些话儿,皇甫惜歌又回了东次间:“大夫人若是不忙的话,我给您讲个元隐寺解八字的故事。若是听完了还觉得心里不爽快,那秋桂是留下收房还是作甚,随您心意吧。”

    才讲了一小半,大夫人章氏早已明白,这故事里的女子就是她啊。章氏的眼泪几乎流成河,紧紧攥住皇甫惜歌的手:“惜儿,我求求你,你别说了。秋桂的话,我从始至终都不曾信,否则也不会唤你过来,你是当家主母,我哪里好私自发卖丫头……”

    万事全都说开、心照不宣就好,皇甫惜歌笑着点头。若真怕你生下一男半女,谁还费劲去给你解什么八字。而你若真是一点都不曾信那丫头说过的话——找我来到底是做什么?我又不是人牙子

    ……*……

第一卷 菡萏 第二百零八章 九生九世后的大团圆(全文终)

    第二百零八章 九生九世后的大团圆(全文终)

    就在萧大老爷娶了章氏这一年的秋天,皇帝再一次因风寒卧床不起。虽说二十几天后又在太医们的攘治之下好转起来,却依然坚定了皇帝马上立储的决心。

    消息传到殷州萧家时,皇帝立储诏书已下。以后再见淳亲王不能再称呼淳亲王、皇甫惜歌也不能再唤他十一哥,得称呼太子了。

    皇甫惜歌当时便松了口气。立储这么迅速,并没起什么大风浪就定了,对萧家来说是个好事。并不是说淳亲王做了太子、萧家便能沾上多少光,而是萧家又能消停几十年,至少这几十年里不再有树欲静风不止的隐忧。

    至于皇帝再活上多少岁,惹得太子不甘做太子了甚至去逼宫请皇帝禅位,或是太子被谁陷害了再换个太子吧,那就不归萧家左右了。萧家既不在朝堂,也不掌兵权,不用应对这些变数……

    提起太子,便不由得想到墨儿快到产期了。作为墨儿的娘家嫂嫂,总该去送催生礼的吧,皇甫惜歌又实在不愿去。太子已携妻妾儿女住进东宫,以她的身份进宫倒是容易,可麻烦事儿也就更多了。要不请两位姑姑替她回去看看?她又不舍得姑姑们太劳累。

    正琢磨着这催生礼到底该送不该送,前院小厮来报,说是有快马从京城来送信。吴妈妈问过那小厮,小厮说送信人已走,吴妈妈忙接了信快步送进正房。看了信的皇甫惜歌终于踏实了:“倒省得我跑趟京城去送催生礼,墨儿昨日生了个姑娘,母女平安。”

    生个姑娘好啊。太子妃嫡出的哥儿才多大,两兄弟踩着肩膀儿可不好。这孩子既是个姑娘又选了个好时候降生,必会深得太子疼爱。皇甫惜歌一边低声与吴妈妈聊着,一边叫花黄服侍她换了衣裳,这么大的喜讯,总得报与老夫人知晓才是。

    吴妈妈又出去打发人去前院与大老爷和三爷报个喜,再折回到正房来,皇甫惜歌便请她带些供品与香烛去一趟后面家祠:“替太子侧妃去给白芍姨娘念叨一声。”

    林氏与大老爷和离之后,白芍也算沉冤彻底得雪,再也不用背着那个携了萧家骨肉逃走的刁奴黑锅了。萧家的家规里,只要生了子女的姨娘,死后都有牌位摆在家祠一个小偏间儿里受香火供奉的,只因以往并没有哪个姨娘离世,白芍还是家祠里的头一份,这也算了了墨儿一桩心愿。

    到了鹤年居给老夫人道过喜,老夫人也抚掌称快:“咱们家这五姑奶奶还真是个会生的。只可惜前几日已经随太子搬入了东宫,要不然祖母真想与惜儿你去瞧瞧这娘儿两个。”

    “祖母您忘了,太后娘娘千秋不是还有快一个月就到了?太后娘娘今年是整寿,还专门捎信来嘱咐惜儿携您一同回京城去呢。介时咱们既给太后娘娘祝寿,这娘儿俩也都快满月了,说不得咱们还得留在京城过罢满月宴才回得来。”皇甫惜歌劝慰道。虽说老夫人说是不能去瞧那娘儿俩,谁知这几日会不会心头惦记?

    “可不是,瞧我这脑子,你前几日还专门和我念叨过。”老夫人笑着拍了拍脑门儿,“整寿七十岁啊,也不知祖母能不能有这命儿也活到七十去,只怕祖母不如你皇祖母福泽绵长啊。”

    “瞧您说的,倒令惜儿无比愧疚了,难不成您是嫌弃儿孙与媳妇们不够孝顺?”皇甫惜歌对老夫人娇嗔道:“惜儿都不怕说句大不敬的,您比太后娘娘福气大。咱们不是早就说过,活一天笑一天才痛快”

    老夫人细细一想果不其然。单不说在这子女上福薄,就说当年十四五就进了宫,在那宫中一呆就是一辈子,虽说最终杀出一条血路做了皇后、之后又封了太后,到底不如她这个下嫁到萧家的过得快活踏实不是?更不用提说就算太后年轻时也要与众多女子分薄先皇宠爱……

    老太爷若是没与那何氏生下樊氏这孽种,老夫人的一生几乎便是完。美无缺。可人的一辈子哪有尽善尽美的?若真有的话,恐怕神仙都会妒忌,死了都没谁愿意来渡。

    顾采镯已于今年五月二十嫁了人,婆家是涿州乡下的一个地主,家有良田千亩,又有鱼塘七八处。那老两口只有一个十七岁的独养儿子,又一心想给儿子娶个识文断字的姑娘。可真正称得上识文断字的姑娘全都出自书香门第,又有哪个愿做乡下土老财的媳妇?

    也亏了萧府里一个管事妈妈告了假,去涿州乡下探望已经离开萧府回家养老的公婆,正巧听说了这一桩,也就正合了机缘。老夫人本就给顾采镯备好了三十二抬嫁妆,这财主家送来的聘礼又颇为厚实,老夫人都给换成银钱做了压箱,又全都叫顾采镯抬回了婆家去。

    等顾采镯回门那天,午后才离了萧府回涿州去,樊氏也开始打点行装细软——女儿出嫁如同了了一桩大心事,她很主动的与老夫人提起,要住到当初说好的那个庄子上去。

    老夫人当时还挺纳闷儿,倒是孙妈妈事后提了醒儿,说咱们三奶奶将那客院的三十个仆妇训练得如同牢头儿,谁还愿在那儿住着啊。

    听了孙妈**话,老夫人扑哧一笑,之后又黯然道,“如此我到了地底下见了老太爷,也能挺直腰杆儿说我对得起他了,只是不知他会不会反而塌了腰?”

    见孙妈妈听了她的话有些担忧,便笑道:“不说了不说了,我听惜儿的,活一天儿就得笑一天儿,死了再说死了的,现在说起来有些早。”

    之后的日子里,也确实是日日笑语欢声。于是时光如流水,岁月如飞梭,转眼又是一年春。还没过三周岁生辰的禹哥儿,如今已经每隔两日便随着父亲识字开蒙了。

    大老爷的继室夫人章氏,于四月二十三头午生了一个女婴,在萧家这一辈儿姑娘里排行老八,大老爷为其取名为菁,大名萧婉菁。

    今儿正是八姑娘萧婉菁洗三的日子,皇甫惜歌一早儿便去了大夫人院儿里帮忙招呼大夫人的娘家母亲和嫂嫂。而午后小眠才起身不久的萧孟朗,正在西书房教禹哥儿认字,琛哥儿磕磕绊绊的跑了进来,乳娘还在后头追。

    萧孟朗起身迎过去抱了小儿子,笑令乳娘退下,说待哥儿饿了再唤她进来接。琛哥儿如今也快一岁半了,上个月底才戒了奶。这个可与他娘和哥哥的性子全然不同,戒奶的十来天里天天哭得是昏天暗地,后来终于不哭了,乳娘和丫头们全都几乎瘦得脱了相,琛哥儿自己原本的双下巴也有了他娘的模样儿。

    禹哥儿见弟弟来了,也就坐不住了,顺着他爹专门给他做的那大高椅子便往地上出溜。萧孟朗一手抱着琛哥儿,一手拿起方才教他的两个字块问他,说若是都记住了便带着他与弟弟去院中玩耍,禹哥儿一边指着字块一边大声念道:“兄,弟”

    萧孟朗大笑,扔下字块携了禹哥儿的手便往外走。谁知禹哥儿又挣脱了他,跑回书案前爬上椅子、将‘兄弟’两个字块拾起叠到其它字块之上,这才蹦下来跑过执了萧孟朗的手:“咱们走啊,爹爹。”

    萧孟朗猛然有些惭愧。最近这两年,还真是被惜儿染得越来越不羁了。如今竟被一个三岁小儿给他上了一课。抱着琛哥儿蹲下后,腾出又一条手臂抱了禹哥儿,高呼一声:“起”

    哥儿俩被父亲的大力气惊呆了瞬间,不约而同拍起手来。萧孟朗乐不颠儿的抱了小哥儿俩出了房门去晒太阳。才一到了院子里,禹哥儿便道:“爹爹放禹儿下来吧,只抱着弟弟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