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朝野 >

第10章

朝野-第10章

小说: 朝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要在市政府大门前静座,要上街游行。”工作组的人插话。
张面带难色地说:“现在煮成夹生饭罗!说实在的,我对代部长那种工作作风,简直莫名其妙,匪夷所思,不得要令。”朝旭发现张副局长说话的排比句子多,一串一串的,用得也还不赖,笑笑地看着他点点头。
“不知道他是要把事办好,还是希望搞得更糟?”
“他呀!唯恐天下不乱!”又是妇联那一俏皮女士喊起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光荣吗?”张副局长不解地对着妇联的这女士说。
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道:“不是这里出了毛病,就要查他祖宗十八代。”
大家都笑了。
张副局长见朝旭不言语,似若有所思,摸不透他到底想什么。于是把话题拉了回来:“我们还是按朝部长说的,其他事情暂时放过一边,顾全大局,研究下一步怎么搞。”
朝旭知道,他们有意见,不让他们说说,憋在心里也影响工作,现在以张副局长为代表,把要讲的话也基本讲出来了,该打住了。
他说:“行!张局长刚才谈的这些意见很中肯,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向领导反映的,时间紧迫,现在,大家再谈谈,看看下一步怎么搞?”
“目前重要的是,一定要阻止静坐,游行,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如何阻止游行,尽快劝返,谈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朝旭刚准备发言,招待所服务员上楼进到会议室对他说:“朝部长,您的电话。”
朝旭示意大家继续讨论,他跟随服务员下楼接电话去了。
朝旭回到会议室,会场立即静下来。
“刚才接到江枫副秘书长电话,现在有一部份人已经上街贴标语了,还有三三两两往市中心集结。江秘书长要求我们敢快采取措施,市长坐在办公室等情况。”
朝旭说完拿出笔记本,用手压了压说:“同志们,事情紧急,为了节省时间,我先谈点看法。不过,现在请张局长带两位同志,先去把这几个上访单位的领导请来这里,我先和他们谈谈;另外,公安和交警现在去两名工作同志赶快到现场,把情况搞清楚,及时告诉我。”主管局和公安、交警走后,朝旭开始谈他的看法,他说:“我讲四点:一、现有人员不得再变动,我不要求什么级别,规格,我要真正能办事的,就是你们。从今天开始,一个也不准调换 ,我记下了诸位的尊容,明天谁不来,我就找你们的领导要人,希望大家支持我。”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感到亲切温暖,显得很开心。
“二,从今天起,全部在这里就餐。请财办的同志落实一下中、晚餐两顿,搞好点。同时,开14个标准房间,中午在这里休息,晚上看情况定,女士们家里事情多可以回去,男士愿住的住,不愿在这里住的悉听尊便,但上午8点前必须到达这里。我24小时在这里,找不到我你们自动散伙。以上开支,由群工部结帐,我签字。三、明确一下分工,再不能打乱仗了、、、、、、。”
朝旭将这二十几人分别组成:现场、治安、后勤和秘书四个组。并明确了负责人,提出了具体任务和要求。同时,提出一旦遣返工作开始,牵涉到一些具体工作,怎么样预先作好准备,以免措手不及,也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意见。并要求工作组成员想问题,及时提出好建议,自己工作中如有什么问题,也要求大家毫不客气的批评。
劝返工作组全体成员,对朝旭敢于快刀斩乱麻的魄力,排难解纷,驾驭全局的组织才能,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很是佩服。一扫开始那种消极对立,抱怨情绪,也不去考虑家里过年如何安排,都表示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劝返工作上,大家说说笑笑离开了会议室。
朝旭送走了大家,回到原来的座位上,深深地嘘了一口气。一面等候请愿单位领导的到来,一面回想这一个多小时工作组谈到的一些情况,“啊!原来是这样,我应该想到。”沉思片刻,摇摇头,也不再往深想,便取出纸笔,列出对来访单位领导做工作的谈话提纲。
朝旭是一位转业军人,二十五岁那年从部队回到地方,后考入北京一高等学院,一直读完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三十二岁他又回到地方,调入市政府机关工作。他,中等身材,眉清目秀。两只会说话的眼睛好象能将世界的一切摄尽,那眼睛,和善良的人们相对,觉得亲切友好;与不良者相撞,可令其毛骨悚然。马伯清就曾说过:“朝部长,您的眼光要是久久地看着我,我就会觉得身子麻悚悚,脖子后面凉嗖嗖的。”他衣着整齐,不论穿什么样款式的衣服,都显得很精神,在西装不普遍而中山装时兴的年代,他那风结扣总是扣得紧紧的,白色衬衣领齐齐的留一线在外面,一头乌亮的黑发任何时候都整齐不变型,给人以稳定可信的感觉。他步履坚定有力,从你身边走过时,总觉有股劲风扇来。看他走路,就象是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官,每步总定在72厘米的间距上,这与他受过长期而严格的军事训练不无关系。
朝旭那制式的工作作风,讲究节奏与品位的生活方式,和极富领导风度的魅力,给人一种敬畏、信赖感,一种炽烈的亲和力。办公厅好些人都说,与朝旭交谈是一种享受,与他相交是一种荣幸。
朝旭为人谦和但很讲原则,办事干练却很少外露;处事热情而不虚伪,稳重而不世故。尊重他人,热闹中他能静观默记;才情飘逸,冷场时他会掀起不意涟漪。只要和他在一起,就总想听他多说几句话,总想多看他几眼。一旦离开他,就会令你长时间难以忘怀,甚至想念,男女都这样。党校学习,他被一致推举为临时支部书记,三个月学习生活结束,学员们对他依依不舍,多少年以后人们还时常以他为中心,搞党校同学聚会。
朝旭勤奋好学,记忆力强,口才好,且语音清脆流利,辩驳能力超凡脱俗。他曾应邀在五岳之尊的泰山一次全国性会议上,仅用了两张四寸见方的小纸作发言题纲,作了两个小时的报告。赢得了两百多名与会代表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一次又一次的喝彩。新华社一位资深的老记者听了他的报告后说:“这是一次特别过瘾的享受,我见的世面也算不少,但从来没听过象这样时间长,又十分精彩的演说。”
早在部队那时,才二十几岁的他,不仅军事技术好,擒拿格斗很少有人与之匹敌,承担了教导队的武术教官,而且对军事理论也颇有造诣。他曾与沈阳军区一位副司令员交谈近三个小时,令在座的师长、政委和团、营干部目瞪口呆。
“作为苏军主帅的朱克夫,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战场上游刃自如,首先,他对战略大局,有着深邃的洞察力和周密的分析能力,他从不以简单的力量对比来进行战略决策,而是在综合主客观及各方面的现实情况,战争发展各阶段可能出现的波折,对自身近、长远利益的影响等,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再行决策。朱克夫认为,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行为结果是第一位的,他下达的每一个指令,都须是必胜的把握。第二、也是我们今天研究的重点,朱克夫对战术的运用极为重视、、、、、、。”总共两个多小时的坐谈,军区首长让朝旭几乎讲了一个半钟头。他引经据典,从《十一家注孙子》,到“赤壁之战”;从刘伯温访江南,到罗斯福开避欧州第二战场;以及苏军的作战思想概要,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等等,用了大量古今中外经典战例,进行立体交叉分析比较,阐述现代战争战略、战术规律和特点,侃侃道来,深深地吸引着三十余名大小官员。末了,那位副司令员对大家说:“朝旭的军事知识、分析和表述能力,在我军区是顶尖的、第一流的,老朽自叹弗如哇!”自那以后,他被列为老、中、青三结合的对象。但后来,也是他情重于官,在个人婚姻问题上,为一家庭出身不好的女子连累,经组织调查未允,在那极左的年代,当然为部队所不容,使得与其即将实现的辉煌前程擦肩而过,也使他十几年来对军事理论、军事科学以及对军事指挥学的研究,由于他的执拗而报废。当军区那位首长将他推荐到某军校任教时,他早已打道回府了。
群工部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全市纠纷和集体上访。纷繁复杂,棘手难缠。作为群工部的副部长的朝旭,责无旁贷地承担过多次此类事情的处理,无论多么复杂,难度多大的事,每当他到场,即可处理得顺顺当当。朝旭常给同事们开玩笑说:组织部是最有权的,财政部是最有钱的,而我们群工部的工作对象是最可怜的,是观音老母的化身,“慈航普度”,难得啊!我认为“慈悲为怀”应该是我们群工部工作的宗旨。
一名素不相识的刘姓老司机,因旷工被开除,从数百里外提着两斤谷酒,几个咸蛋来找朝旭。朝旭见了笑呵呵地把他让进接待室。看完他的申诉,问他,事实是否与写的材料有出入?刘说材料完全属实。朝旭对他说:“你先回去,过几天我要到你们那儿办几个案子,到时我会找你。”老司机千恩万谢,并一定要将酒和咸蛋送给朝旭,朝旭实在推不脱,便说:“这样吧,今天中午我请您吃饭。谷酒喝一瓶,剩一瓶带回去,咸蛋嘛!吃几个算几个,您看怎么样?”老人也不好推辞,结果,朝旭花的钱远远超过了老人礼品的价值。临走,他还给了老人路费和途中的生活费。
几天后,朝旭与部里两名干部,去到那老司机的单位,先是找主管部门的领导做工作,然而,由于主管部门只听下级单位的汇报,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工作没有做通。主管部门将公司的上报材料拿出来向朝旭汇报,朝旭听完后问:
“这份材料给当事人见过面吗?你们到单位核实了吗?听说他已经上访近百次了呀!”
这位汇报的领导反驳说:“我们应该相信下面的干部—;—;!上百次,上万次又怎么样?旷工就是旷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事事都事必躬亲,那还要下面的干部干什么?”
朝旭严肃地说:“如果下面的干部办事都如你说的得力、可靠,你这个中间环节岂非多余?群众上访百次,难道我们一次也不愿回访?什么叫联系群众?怎样代表群众利益?”这位领导被问得哑口无言。朝旭决定,主管部门派人和他一道,直接到上访人的工作单位—;—;车队,现场办公。
他们来到车队,将情况了解清楚后,先是耐心做书记、经理的工作,可是,两位领导非常固执,坚决不同意改变“开除”的决定,并说是职代会一致通过了的。朝旭严肃地说:“职代会固然重要,但职代会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的,难道共产党的领导在你这里失控了?有错必纠是我们党一惯作风,别说职代会,就是党中央哪件事搞错了,也必须纠正。”话说到这种程度,那书记就是不同意。无奈,朝旭说:“好吧,既然你们说是职代会通过的,那么,今晚就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我们也参加。”
职工大会上,书记经理先讲了一下开会的内容,那口气,仿佛不容置疑。经理的话简直就是一张封条,数十名职工坐在那里噤若寒蝉,一双双眼睛直往朝旭这边看。朝旭见到这个阵势,心里已明白了。他知道,眼下靠这两个领导来纠正他们定的案子,是绝对不可能的,避开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不说,单从面子上讲,上面来人说他们搞错了事,就这一点也不会主动改变的,这是相当一部份领导干部的普遍心里,个人的面子重于群众的生死。朝旭想到这里,也不动气,他从容不迫地把自己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详细地向职工作了介绍:重点是三个方面—;—;
一、刘某并非无故旷工,而是母亲病重无人照顾,他家只有姐弟俩,姐姐远嫁他乡,且家庭负担很重,唯一的依靠就只有他这个做弟弟的了,他不回去,难道让生他养他的母亲独自病死在家中不成?刘并不是不辞而别,他事先给领导写了请假条,而领导不批,为了身边无一人照顾母亲,便‘擅自’回到家中,直至老人病逝;二、刘母病危期间,他又向单位领导发了电报,要求续假,而领导仍然不批,刘某为了尽做儿子的孝道,他超了假是事实;三、刘某今年已五十三岁了,工作三十多年,如今却因为尽一点人子之孝,你们要把他这年老体弱之人一脚踢开,试问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做的事吗?再者,职工家中有如此重大的事情,我们的领导不但不给予关怀照顾,而且连假都不给,请问:我们的良心何在?责任何在?谁不是父母所生?谁家没个生老病死?象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的党组织竟不闻不问,到了,连生活出路都给人家堵死、、、、、、。
朝旭声情并茂的发言,向职工群众说明了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