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463章

明帝-第463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清虽然阅历不浅,但毕竟是小百姓,心思还是非常单纯的,多尔稍稍演了一下戏就骗过去了,当然这也诸葛清对多尔衮的好感有 关,不然也不会这样相信他了。

    “如果有可能,等仗打的差不多了,我再回去,这样或许能保住一条性命。”多尔说的也差不多是事实,只不过简单化了。

    诸葛清不疑有他,于是点头相信了多尔衮的说辞,反正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干什么坏事,就算有什么企图,自己老两口不过普通百姓,也没什么让他贪图的。

    事不宜迟,两人回到家中,诸葛清集市药铺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决定跟妻子一说,在这个夫为妻纲的社会里,丈夫的决定,妻子是不会反对的,匆匆收拾了一些,也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就这样两老一少踏上了落叶归根的路程。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三章:新土地法(四)

    葛清家中值钱的也就是那些草药,除去今天卖出去的 斤的库存,都是些没有晾干或者是比较罕有的草药,舍不得便宜卖给那吃人不吐骨头的杜掌柜,还有的就是十来斤肉干,这是他们这一路上的干粮,也是诸葛清山上打猎一下子吃不了腌制并晒干的。

    三人计划先走出贺兰山区,向南翻过长城,先进入大明境内,然后东渡黄河,返回中原。

    这条路也差不多是当年诸葛清夫妇出关避难所走过的路线,因此相对来说走这条路更有把握,但是二十年都过去了,中原已经物是人非 了。

    贺兰山脉自古以来就是横档在游牧民族和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一道天然屏障,游牧民族想冲破贺兰山脉的阻拦,进入中原花花世界,而汉人王朝无时无刻不想着踏破贺兰山阙,将游牧民族征服,这样一道天然屏障下不知道埋着多少两族士兵尸骨,因此贺兰山虽然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击毁坏,但它始终是绿的,伟大的。

    一夜之间,诸葛清老夫妇俩居然人去楼空,值钱的,吃的和穿的几乎都被带走了,杜掌柜感觉到头皮有些发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惹下一个大麻烦了,多年的相人之术告诉他,在诸葛清身边的那个年轻人不是普通人,很有可能就是将来要自己命的人,现在人家已经远遁,希望他永远都不要回来。

    当然,这是杜掌柜一厢情愿的想法,起码现在他还是安全的,这块地方,他还是天!

    道路的崎岖难走出乎多尔衮的想象,当他们三人相互护持的来到波涛汹涌。奔流不息地黄河边上的时候,已经是十天之后的事情了,随身携带的肉干、馒头干粮之类的东西已经差不多吃完了。

    当然,如果没有熟悉山情道路的诸葛清,他们三人就是再花双倍的时间也未必能走出这贺兰山脉。

    “伯父,我到前面去看一看有没有渡船,你们二老先在这儿休息一下。”为了隐瞒多尔蒙古人的身份,到了大明境内,多尔衮便以诸葛清子侄的身份相称,一路上也不会惹人怀疑。

    “也好。朵尔,你小心一些,千万不可与人争执。”诸葛清不放心的嘱咐道。

    “伯父放心好了,吃一堑长一智,这么大教训,朵尔岂能再犯糊 涂。”多尔忙应道。

    也是多尔衮三人地运气,正好一艘渔船破浪而来,离多尔衮所立的岸边也就十几米的距离。

    “船家,船家……”多尔衮大喜之下,脱下自己身上的褂子兴奋的挥舞着。

    浪涛拍案。尽管多尔的叫喊声非常之大,但还是让其掩盖掉七八分,幸好的是船上的人听见了他的呼喊,一个胡须灰白的渔农钻出舱 门。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这里?”

    多尔衮马上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市集马头,定是个罕有人迹地地方,忙道:“我是从贺兰山那边过来的。同行的还有两位老人,他们是我的亲人,我们被当地地恶霸逼的无处安身。逃了出来。希望能回到故土安身。这里荒无人烟,还请船家能行个方便?”

    船上的人大概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老百姓就是淳朴善于助人,马上多尔衮耳际就传来断断续续地声音,意思是他们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是多尔衮所立之处水流速度太快,不好停船,让他们到前面三路出的一处水滩,那里水流速度不快,船也容易靠岸。

    多尔衮大喜之下,连忙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诸葛清夫妇,在多尔衮地搀扶下,诸葛清老夫妇两向前走了三里路,终于到了船上老渔农说地那个地方,而人家地船已经靠岸等候他们一段时间了。

    渔船很小,三个人上去已经很勉强了,还不说船上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刚才对多尔衮喊话的老渔农,另一个则是老渔农地儿子。

    老渔农一家很是热情好客,不但拿出了船上的好酒,还取出了他们下酒的菜肴,邀请三人一起吃。

    多尔衮生在帝王之家,如何了解这民间的疾苦,要说这碗里的劣酒他以前可是一滴都喝不下,现在却是甘之如饴,还有那腌制的鱼干,味道比山珍海味差远了,现在却让他嚼的津津有味。

    三碗水酒下肚,诸葛清就跟那老渔农称兄道弟起来,那亲热劲就跟多年未见面的亲兄弟没什么两样,多尔衮心道,也许他们都是汉人,自然能一下子聊到一块去,想起自己的身份,多尔衮不仅有些黯然,这段时间,他远离权力,远离的战争,却发现自己的心前所未有的轻松惬 意,有时候他真想,做个普通人真好,简单的心情,简单的生活,只可惜自己未必能放下权力和仇恨。

    从老渔农的嘴里了解道这里是大明的宁夏卫和宁夏中卫的驻防处,西面是西宁卫和凉州卫,南面是庆阳府,东面是延安府,不过这些所谓的卫所已经被朝廷裁撤,这里到西边嘉关现在都是大明西北军区的地盘,前面一阵子裁军改革可是乱了好一阵子,杀了好些个不听王命,造反的军官,现在才算平静下来了。

    说起那杀人砍头的情形老渔夫的儿子可兴奋不已,在他的眼里这些人早就该杀了,这些当官的根本就不能算是官了,他们比土匪还可恶,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行刑那天可是人山人海,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诸葛清远离故国二十多年了,迫切的需要了解大明的现状,因此聊的十分投机,而多尔衮也抱着多了解大明的目的,听的也是津津有味,不时的还

    考一下。

    老渔农也差不多了解了诸葛清夫妇的过去,除了表示同情之外,还告诉了诸葛清夫妇一个震惊的消息,那就是如果他们回去的话,有可能会拿回原本属于他们的东西,祖宅和药园。

    “这是真的吗?“诸葛清激动地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本来只是逼的没有办法才回来,而且对失去的东西已经没了念头了,他们这次回来就像找给地方,平平静静的等死的那天,却想不到上天居然给了他希望。

    “朝廷颁布了新土地法,只要是无主的土地,只要有人提出开垦,那先在衙门报备,拿到一张准地契,有了这张地契。就可以向朝廷申请种粮以及向银行申请贷款,每年衙门都会派人核实开垦情况以及粮食产量,在三年内除了口粮,所有粮食都必须上缴国库以偿还贷款,三年之后,那这种准地契去衙门换取新的地契,在偿还了所有贷款之后,这块地就永远属于你了,每年只需要缴纳朝廷规定的税金就可以了,但是前提是这块地在三十年内不得准让或者买卖。否则朝廷立刻回收回土地,而老哥你的情况呢,如果当初强行霸占你药园的那个人还在,那么你可以去衙门直接告他。你放心好了,不要担心他会报复你,现在地朝廷正在清查吏治,如果你们的县官不理。你还可以越级上告,只要你说的都是真的,朝廷有法律。越级上告。若情况属实并不加罪。并且越级上告所有费用将都有朝廷支出,如果那个人已经死了或者被官府严打了。那么你只要有证据证明药园是他强取豪夺的,那么朝廷在确认事实之 后,药园便会发还给老哥,还会有一笔不小的补偿。”老渔农喝的满脸通红道。

    “变天了,难道真的是变天了,老天开眼了!”诸葛清激动的老泪,虽然他还不明白“银行”、“贷款”还有“严打”究竟是什么含义,但从老渔农激动胀红的脸上看出,这是好事,绝对是好事。

    多尔衮听了之后是震动不已,虽然那个什么新土地法他只听道了一点点内容,但这一点点内容将会给大明带来多大地影响,实在是无法估量,如果以他对大明的了解,这无疑是给大明国内百姓一个巨大的定心丸,土地才是百姓的根本,百姓有了土地,就有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多尔衮现在迫切地想要知道这个新土地法的全部内容,大明所施行的也是大金所需要的。

    《新土地法》地颁布是基于大明人口普查和土地清查丈量的完成这个基础,虽然朱影龙知道土地都掌握在少部分人的手中,但具体是多少他并不知道,还有全国人口,他也只能从所知地历史中大概地了解道一个数字,这个数字都还是后人推测地,究竟是多少他还是需要的,当然不可能精确地到个人,但起码不要去臆测,经过四年的努力,清量全国土地也有了个数字,全国耕地在七百五十三万顷左右,人口七千九百四十四万,据朱影龙所知,这个时候世界人口约四亿,大明人口占了五分之一,大明平均每人占地约是10亩,这样的比例比起后世来 了,就算产量与后世比起来是十比一,这么多土地出产也能养活所有大大明百姓了,当然了这都是理想话的状态,事实上每年大明都有几十万人因为饥饿而死,而明朝末期土地兼并相当严重,虽然这之前朱影龙也想过一些办法让一些人拿出土地来,还给百姓,但这都是治标不治本,而《新土地法》的出台才是治本的手段,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第一,开垦出更多的土地,让农民耕种,第二,打击并且抑制土地兼并,建立健全土地买卖制度,第三,对外扩张,获得更多的土地来缓解国内的压 力,这三条在现阶段是可行的,但第一条最大的压力就是来之财政,第二条阻力来之各大王侯贵族以及土地主,他们这些人对对土地的看重有着近乎变态的执着,当然,也不能说他们不对,但是必须要把他们非法掠夺的土地给吐出来,这也是朱影龙的设置的底线,第三条,现阶段只能小打小闹,还不到时候。

    《新土地法》规定,只要属于大明境内的,凡是无主的土地包括山川、河流都属于朝廷,属于皇帝,在今后没有朝廷的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开垦,触犯者可处二十年以下监禁的处罚。

    《新土地法》首次将土地进行了划分,规定土地了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成立国土资源司,挂靠在农业部下,掌管全国土地的使用以及管 理,全面采用新的地契,土地买卖征收高额的契约税,大力遏制土地兼并,打击私下买卖土地,今后如果土地买卖都必须得到国土资源司或者其下属国土资源衙门的批准,并加盖国土资源司的印章,否则一切土地买卖都是无效的,朝廷将不承认买卖双方的利益,私自买卖土地还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四章:摊丁入亩(一)

    随着《新土地法》的实施,朝廷在原先的张居正改革 鞭法的基础上推行摊丁入亩以及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将丁税纳入地税以及取消了士绅不当差,不纳粮这条上千年来的特权这可是一项巨大的改革,张居正当政之时尚不敢如此做法,因为这样将会把那些豪强权贵阶层都得罪光了,这些人还力量太大,不管在朝廷还是民间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和能量,他这样的铁腕宰相也不敢这么做。 //

    朱影龙也很担心地方上会群起反对,毕竟这可是改变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规章制度,这里面的阻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张居正辛苦了二十几年,他的“一条鞭法”还不是没能彻底的施行,死后很快就被权贵豪强们一举推翻,改革也因此中断,还被鞭尸夺爵。

    朱影龙也正因为有这个担心,关于土地以及税法改革才一直拖到了现在,他跟张居正不同,张居正虽然有皇帝支持,但朝中还有反对他的大臣,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