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帝 >

第138章

明帝-第138章

小说: 明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皇上,臣等几位阁臣商议过了,洪承畴在陕西剿抚流民搞的是天怒人怨,实在是又负皇恩,但念其忠心耿耿,做事太过于操切。建议将其贬为扬州知府,他的职位由按察使李应期接任,至于陕西按察使的空缺,臣等一致建议连续三年叙优地大名知府卢象升破格提举接 任。”黄尊素跪禀道。

    “好,就照你们地意思拟旨吧。”朱影龙点头满意道,“另外,再给洪承畴一道旨意,让他接到圣旨之后先进京一趟。然后再去扬州赴 任。朕要见他。”

    “微臣,遵旨,皇上。朝鲜国王派出秘密特使已经到京,要见皇 上,臣请旨要不要见!”黄尊素道。

    “朝鲜特使?”朱影龙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估计是跟辽东和谈来地,后金在谈判条件上把朝鲜列为他的藩国,这个时候朝鲜秘密派出特使前来估计是来寻求支持的,希望借助明廷的力量摆脱后金对他的控 制,问道,“你们怎么看?”

    “微臣觉得皇上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见的好。”黄尊素低头道。

    “这是你的意见,还是你们几位阁老一起商量地意见?”

    “这是微臣一个人的意见。”

    “说说你的理由,朕在这儿时候为什么见这个朝鲜特使不好?”

    “微臣认为朝鲜使臣前来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求朝廷给后金施加压力,撤回在朝

    等地的驻军和减免对后金的岁贡,二嘛,后金在宁远 国内反对后金力量必然抬头,他是来寻求朝廷对他们的援助,在这个时候,皇上如果接近了朝鲜特使,必然会惹怒皇太极,认为皇上支持朝鲜与他作对,眼前地和谈就有可能再次陷入困境,必然会阻扰皇上地南下平叛大计。”黄尊素道出自己的理由道。

    “你能看出朕有意南下平叛?”朱影龙一点都不惊讶,如果黄尊素这点智慧都没有,他也没有资格站在自己面前了。

    “皇上如果不是急着南下平叛,为何在对后金谈判条款一让再让 呢?”黄尊素道。

    “不错,黄爱卿你说的很对,这一点皇太极可能也看出来了,不然他不会提出这么苛刻地条件,以魏忠贤的现在的力量,他在南京屁股还没坐热,这个时候与朕对上,根本就是一个愚蠢的做法,因为朕是在跟外族蛮夷对打,他如果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恐怕要失尽所有人心,包括一心一意跟随他的人,所以他才故布疑阵,迷惑朕的视线,他在等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朕与皇太极谈判达成之时,他就有可能会出兵北 上,这个时候是朕和南京那个所谓的先帝爷留下的皇子的皇位之争,同时也显示他没有在外族蛮夷入侵的时候趁火打劫,赢得那么一点点的名声,而这个时候朕的兵马大部分在北方,来不及南下,等到朕集聚到力量的时候,就可能已经丢失了大量土地,如果这个时候后金再背信弃 义,从后面捅朕一刀的话,到时候这个紫禁城的主人就不是朕的了。”朱影龙给黄宗羲细细的剖析道。

    “皇上恕罪,微臣愚昧,目光短浅。”黄尊素跪下请罪道。

    “黄爱卿,你快平身,这些也不过是朕的一些猜测,究竟魏忠贤心里怎么想的,朕并不清楚。”朱影龙忙扶起黄尊素道。

    “皇上想以朝鲜拖住皇太极?”黄尊素现在明白朱影龙的意图了。

    “朕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苦于没有一个好机会。”朱影龙道,“不过现在人家自动送上门来了,岂能不利用一下!”

    “那臣就安排朝鲜秘密使臣来见皇上。”黄尊素躬身道。

    “朕不能见这个朝鲜使臣,你也不能去见,让鸿胪寺派个人去接触一下,先把他的意图摸清楚,然后咱们再做决定。”朱影龙制止了黄尊素道。

    “微臣明白,微臣告退。”黄尊素神情一秉,退出了养心殿。

    谈判进行的异常艰苦,双方都是寸步不让,直到皇太极得知朝鲜秘密派使臣去了北京,虽然没有见到紫禁城里面的那位,但是人很快就会朝鲜了,接下来朝鲜不甘心被后金欺压的大臣联名给国王上书,要求反抗,把后金的军队从朝鲜的国土上赶出去,这时候他有些慌神了,他现在最精锐的军队都在塔山这边跟明军对峙,如果不抽调军队过去镇住朝鲜人,恐怕既得的利益都保不住,当即命令阿敏在谈判桌上让步,不过还没能达到朱影龙的底线要求。

    谈判陷入了僵持阶段,两方在赔偿和百姓归属和俘虏归还等几条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虽然皇太极做出了较大让步,赔偿也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但这样的条件还是很难让人接受,宁远前线顿时紧张起来,只要双方一旦条件谈不拢,一场大战就又要开始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五章:屠夫洪承畴(一)

    这样讨价还价的和谈一天两天就能达成协议是绝对不 等磨破了嘴皮子,嚼烂了舌头,能为一点点小事都能争上半天,双方还死活都不肯让一步,皇太极不想打,朱影龙也不想打,双方都极其有耐心的谈下去。//

    四十九天一过,天启帝正式下葬德陵,百官们也都除去孝服,民间嫁娶之类喜事的禁令也随之取消了。

    天启七年的乡试,各地将乡试结果呈报朝廷,朱影龙稍微浏览了一下举子的名单,倒是找到了几个不错的人才,他甚为高兴,一个是湖广乡试第一的谭元春,还有就是朱影龙一直遗漏的一个人,就是李信,他就是后来的李岩,他父亲李精白曾任山东巡抚,替魏忠贤建过生祠,因其与阉党交结不深。将他从轻议罪。判为徒刑三年。“输赎为民”了事,他还有一个同年之谊的人物,他就是牛金星,不过他们再也成了不了李自成的左膀右臂了,因为他想用这两个人,于是暗令暗影密切注意这两个人,周淮安摸不着头脑,不就两个举子吗,有必要那么兴师动众的吗?还有什么李自成、张献忠、李定国等等,这些都什么人呀,周淮安听都没听过,对此朱影龙也不少解释什么?干脆什么也就什么也不解释,就他们察访这些人就是了。

    不知道大玉儿是基于什么想法,她最后还是决定了要给朱影龙当秘书,成为第二位进入秘书处的女子。原来中书舍人是正五品地官职,现在的秘书处保持不便,因此大玉儿一下子就成了明朝正五品的女官,本来女子进中书科,大臣们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这等于是女子参政,这是士大夫们极不愿意看到的破坏礼法的事情,但因朱影龙改中书科为秘书处。并且缩小了他的权力。把它变成一个帮皇帝做杂务和整理文案的机构。大臣也不少多说什么,说白了,秘书处就是在皇上处理政务地时候伺候班子,原来中书科地职能基本上完全丧失,只不过共同地一点 是,这些人靠近权力中枢最近,容易弄权。但现在似乎不太可能,大臣们也就默认了这一改革,但还是有一些御史言官们上言反对,都被朱影龙给驳回去了。

    在一定程度上,秘书处就跟司礼监在职能上有些重叠了,不过现在的司礼监就是空壳子,有职位,却没人。朱影龙的印信、新的玉玺之内的重要东西都是嫣红和徐应元共管的。新加入进来的大玉儿只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皇上到那儿,她就得跟到哪儿。端茶、递水、磨墨、甚至捏肩捶背这些都是她地工作。

    一天下来,大玉儿才知道伺候人是一件多么难干的事情,晚上还要陪着朱影龙看奏章,他没睡,她也不能谁,还要随叫随到,她要等把他服侍上床睡下之后,才能去睡觉,第一天晚上她就累的趴在龙榻边睡着了,她实在没有力气走回自己的寝室了。

    “起来了,大玉儿,快给朕把龙袍拿来,朕要上朝了!”朱影龙知道这个丫头答应做自己的秘书是有目的的,自然用不着对她客气了,怜香惜玉那是对自己的女人,对待一个怀有异心地女人心肠如果不硬起 来,将来吃亏地是自己。

    “啊!”大玉儿蓦然被朱影龙的一声大喝惊醒,紧张的她急急忙忙地想站起来,可跪着趴在龙榻边上睡了一宿,下身早就血液循环不通,急冲冲的想站起来,还不一下子腿麻扑通一声双膝落在了坚硬的木板之上,疼的她当时眼泪不自主的夺眶而出。

    “真是没用,朕自给来,哼!”朱影龙站起来,拿了衣物龙袍自己穿戴起来。

    “皇上,您洗脸。”嫣红在这个时候端进来一盘热水,方下,对朱影龙道。

    “好,朕自己来,你去看看那跪在哪儿的!”朱影龙接过毛巾,努嘴朝嫣红道。

    嫣红点头走过去将还跪在那里留着泪的大玉儿搀扶起来,细声劝慰道:“玉儿妹妹,你别放在心上,这段时间他心情一直很糟糕,人都瘦了一圈了,娘娘们都心疼的不得了,在这样下去,他非倒下不可!”

    “我知道,可他为什么偏偏对我这样,嫣红姐姐?”大玉儿哭诉的问道。

    “你也知道的,你是皇太极的女人。”嫣红叹息一口气道。

    大玉儿不解道:“可他不是说在这座宫里,所有女人除了先皇的皇妃之外,都是他的女人吗?”

    “玉儿妹妹你还年轻,你不懂的,在他的心里,你是皇太极的女 人,不是他的女人,因为你的心里始终装的是皇太极,而不是他,你明白吗?”嫣红低声道。

    大玉儿似乎有些懂了,止住泪水点了点头。

    “朕要早朝了,嫣红,你给朕准备一碗米粥,朕下朝回来就吃!”朱影龙正了正头上的金冠,回过头来朝嫣红道。

    “奴婢知道了。”嫣红微笑回应道。

    朱影龙走出几步,突然停了下来,丢下一句道:“以后你们两个轮流伺候朕吧,一个人伺候朕一天实在是太累了。”

    “奴婢知道了。”嫣红拉着大玉儿对着朱影龙拜了下去。

    “今天早朝,咱们君臣不议辽东和谈,也不议这陕西的流贼,朕今天想要议的是迁王恭厂,列位臣工看看朕的这个提议如何?”朱影龙一坐上龙椅就对着站在下面的群臣道。

    “启禀皇上,目下宁远每日耗银近两万两,还有陕西的剿抚流贼,购买粮食,朝廷日常的开销十分的巨大,国库虽然现在还不至于吃紧,但也禁不起如此花销,老臣恳请皇上暂且打消此念头。”孙慎行出列恳请道。

    “是呀,皇上,皇上一旦启动修筑黄河大坝和运河清淤,这又将是一大笔开销,微臣恳请皇上暂时不要迁厂,等国力允许的情况下,再迁也不迟!”刑部尚书杨鹤出列道,得到了不少官员的赞同。

    “李爱卿,你怎么看?”朱影龙心中不快,转向问工部尚书李之藻道。

    “微臣也认为暂时还是不要迁王恭厂为好。”李之藻躬身回答道。

    “好吧,那就暂时不迁吧。”朱影龙也看是有些实际困难,他原想把王恭厂迁出来,建立一个集产研发为以一体的大型兵工厂,配合新的炼钢方法,明军的火器必将有新的进步,朱影龙做梦都想拥有一支全火器的军队,这是在这个时代将会是无敌的,他的心也太操切了,想想这个时候能省的开销一定要省。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卷:蓄力南征之第五章:屠夫洪承畴二)

    那个洪承畴到京了吗?”朱影龙忽然想起来,让洪承 意已经下去快半个月了,人差不多该到了吧?

    “启禀皇上,他正在殿外侯着,皇上是不是传召他觐见?”吏部尚书黄尊素禀告道。

    “见还是要见的,不过这大殿之上就免了,还是待会儿朕单独见 吧。”朱影龙想了想,道。

    “皇上,今年山西,山西,山东等地又是大面积的旱灾,臣请朝廷筹措粮食和棉衣和被褥保证灾民能平安的度过这个严冬!”左都御史陈杨美奏禀道。

    “宋应星!”朱影龙喝道。

    “微臣在!”宋应星忙出列道。

    “朕让你搞的试验玉米和番薯你搞的怎么样了?”朱影龙突然想起这两种耐干旱的粮食作物起来,早在两年前他就让宋应星去找种子试种了,到了今日应该已经有些成效了吧。

    “回禀皇上,正如皇上所料,这玉米和番薯俱能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生长,而且一亩产量也不比小麦和水稻来的差,如果大面积推广耕种的话,微臣认为明年就算是在干旱一年,百姓们至少能勉强糊口度过冬天。”宋应星回答道。

    “太好了,宋爱卿,你可是立了一大功了!”对于宋应星所说,朱影龙并不怀疑,喜悦道,“朕即刻下旨在干旱地区推广,首先就山东和辽西地区吧,列位臣工,你们看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