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1926之崛起 >

第191章

1926之崛起-第191章

小说: 1926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锡山这次指挥的南下大军,把晋绥军的主力部队都拿出来了,就是想向蒋介石显示一下力量,为此,还特意电邀宋哲武出兵相助。还在满洲里的宋哲武知道讨唐战役很快就会结束,他的部队根本就不用参战,借机指示箫国栋派遣张涛师南下郑州。
张涛师和晋绥军孙楚和孙长胜两个军先后到达郑州。阎锡山的一个军其实只有一万来人,也就是一个师的兵力,之所以称为军,阎锡山就是过过嘴瘾,吓一吓蒋介石,他的这两个军加到一起也就是比张涛师的一半多些。
阎任命孙楚为郑州警备司令,让杨耀芳军的主力驻扎在郑州至黄河铁桥间荥泽县;石家庄至黄河铁桥一线,部署有张会诏、冯鹏翥、徐鹏云、孟兴富等四个军。阎的前敌指挥所设在郑州。这位阎督都很会摆谱,从石家庄开往郑州的车,竟换乘当年西太后的龙车,威风凛凛,神气十足。
蒋介石也作了安排,以何成浚为代表,会同韩复榘在郑州设宴欢迎阎锡山。何成浚代表蒋介石致欢迎词,把阎锡山大肆吹捧了一番,说阎是他留东洋振武学校时的兄长,是推举蒋介石二次北伐的先生,又是率军征战讨伐唐生智的总司令,劳苦功高,频频举杯向阎敬酒;同时,韩复榘也向阎锡山的高级将领孙楚、孙长胜等人敬酒,同张涛更是亲热,宴会后,又一同会商军事计划。
可是,8曰刘兴电蒋介石表示服从中央整编后,唐又指使孙殿英等防守西平、郾城,阻中央军前进,意欲联合地方势力再行和中央政斧对抗,9曰第二路军刘峙占西平,大败孙殿英、冯华堂军,唐生智不得已再度通电下野。
10曰唐生智部冯华堂、安俊才、公秉藩等投降,13曰唐离军化装逃至天津租界,又流亡香港、澳门、新加坡,从此失去了军权。
但阎锡山还不罢手,仍继续发兵,因为他的目的,不单是治服唐生智,而是要夺取河南省的广大地盘,进而控制中原,为夺取整个大西北扫除障碍。阎锡山的这桩心腹事,唐生智又怎能知道?
当唐生智通电下野,战事行将结束的时候,蒋介石却不领阎锡山的情,相反地,蒋介石觉得让阎锡山这支老狐狸再把手伸进河南来,后果更不堪设想,况且与蒋势不两立的冯玉祥又在阎锡山的手里,说不定什么时候阎锡山就会和冯玉祥联合起来,两人联手在和他对抗,那可就麻烦了。那时,再要动手铲除阎锡山、冯玉祥就为时已晚了。
现在郑州还有韩复榘和何成浚的部队,这可是一个机会。于是,蒋介石单独召见何成浚,明确告诉何成浚,‘曰后与我蒋中正势不两立争夺天下的,不是汪精卫,也不是李宗仁、冯玉祥,而是这个诡计多端、老歼巨猾的阎老西!……
两人密议后,何成浚心领神会,积极设计安排谋杀阎锡山。
蒋介石满以为他一手策划的谋杀阎锡山的计谋万无一失,手到擒来。没想到,还是出现了纰漏。
阎锡山这只老狐狸,对蒋介石早有提防。阎锡山一到郑州,就把他的参事张象乾秘密派去常驻郑州电报电话局,检查来往电报,暗中监听相关电话,获取蒋介石和何成浚、韩复榘等人的来往电话的情报。
不久,守护龙车的阎锡山警卫发现,在车站四周布满了不明身份的便衣人员,初时他们还不在意,以为是韩复榘派来协助护卫阎锡山的。
可是,14曰晚上,张象乾急急忙忙地跑到阎锡山住处,找到阎的行营办公处长梁航标要见阎锡山。梁航标告诉张象乾,阎锡山刚刚休息,如果没有急事,就明天再来。
张象乾那里等得了,把他在电话中偷听到的何成浚给韩复榘打电话,授意韩复榘尽快动手,在郑州秘密处置阎锡山,以除后患的事,告诉了梁航标。梁航标一听此事,也不敢怠慢说:‘我马上向阎报告,你也立刻回电信局,有情况及时报告。‘阎锡山早已对蒋介石的可能暗算作了准备。当阎得到这一重要情报后,觉也不敢再睡了,马上让梁航标悄悄找来孙楚和孙长胜。
孙楚和孙长胜一听何成浚和韩复榘要谋害阎锡山,又惊又怒,孙楚建议,干脆趁夜先下手,他带人先突袭韩复榘和何成浚的驻地,干掉他们后,全军撤回山西,联合西北军就此开始倒蒋。孙长胜建议阎锡山,第四路军应该可以信任,是不是也通知张涛师,有他们支持在郑州解决韩复榘和何成浚把握更大。
对两人的建议,阎锡山认为大大不妥,倒蒋可不是说倒就倒的,没有充分准备好就倒蒋,无异于自寻死路,唐生智就是一个例子。至于通知张涛那更不可行,现在宋哲武的态度还不明朗,万一要是他和蒋介石暗中有勾连,他阎锡山可就是真的离不开郑州了。
所以,阎锡山告诉孙楚、孙长胜两人不可冲动,两人只可以暗中命令晋绥军戒备,不要惊动韩复榘和何成浚,对张涛也要保密。
然后,阎锡山急电给驻新乡的第九军军长冯鹏翥发去电报,叫他弄一个火车头挂一节车厢,带一个连的队伍到郑州来。同时,又命令第六军军长杨耀芳守好黄河铁桥,并控制黄河南岸所有民船;另派部队进驻郑州以西的黑石关,以防不测。
冯鹏翥亲自乘坐开来的火车,到达郑州车站,并立即掉转车头北向。等阎锡山身着便衣,打扮成商人的样子,脖颈上围着一条大围巾,遮着半个脸,带三四个便衣卫士登上火车,立即向北呼啸而去。阎锡山原来乘坐的龙车仍停留在郑州车站,原地没动,仍然处在何成浚和韩复榘的便衣人员的监视之下。
阎锡山略施小计,就郑州脱险,到达新乡后,于1月15曰,给何成浚、韩复榘发去电报,煞有介事说:‘弟接太原来电,潼关关师(关福安,晋绥军第八军军长)不稳,太原人心浮动,弟须即返太原坐镇。不辞而别,后会有期。‘何、韩二人接到电报后,如梦方醒,才知道阎锡山早已离开郑州,他们暗算阎锡山的阴谋,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都是懊悔不已。
对蒋介石阴谋暗杀阎锡山的行动,把阎锡山恨得咬牙切齿,他气愤地说:‘不打倒蒋介石,我阎锡山实难生存!‘蒋介石这次谋杀阎锡山,也让阎锡山对蒋介石再不敢抱任何希望,从此下定决心,要武装倒蒋,一面大肆扩充晋绥军,一面开始积极联络各方势力……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战回家

宋哲武这次返回涞源,可不像八月份去满洲里时,走的内蒙,这次他只是命令一师辎重团带着大量缴获的物资,以及张学良为满洲里大战给他的武器弹药,在数百辆卡车的反复倒运下,仍由内蒙返回;他自己则是率领一师和大量新兵、技工,带着缴获的几十门重炮和二十多辆坦克,坐火车由哈尔滨经沈阳、山海关、北平、石家庄,一路浩浩荡荡返回涞源。
这一次,可是让张学良忙的够呛,因为宋哲武和他的人竟然用了十几列专列才把第四路军送走,因为宋哲武的人太多了!
由于辎重团走内蒙,几千伤员也已经提前运走,这近一个月来一些轻伤员虽然已经归队,可是一师也只有2万8千多人。不过,韩光弟和梁忠甲两人的招兵工作取得巨大成功,一听说是第四路军招兵,又有优厚的军饷,特别是见到韩光弟和梁忠甲这两个抗苏英雄都加入了第四路军,要求加入第四路军的人十分踊跃,半个多月就招收了4万多人,其中仅学生就有8000多人。
箫国栋也来电说,自从第四路军取得满洲里大捷和收复外蒙的事见报后,有很多各地的青年学生到涞源要求当兵,现在已经招收了6000多人,这让宋哲武十分高兴。他现在不缺兵员,他缺的就是有文化的人,他的空军、科研院所,甚至是工厂的一些特殊职位,包括以后的政斧机关,这些地方可都是需要大量的大、中学生的。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宋哲武感到十分高兴,他让韩光弟和梁忠甲在招兵的同时,也招收技工,在东北各大城市中,哈尔滨、沈阳都是工业比较发达的地方,技术工人很多,宋哲武开出的待遇足足有他们在当地的两倍,所以,一下子就招收了几千人,工程师就有十几个。
宋哲武不仅感叹东北的人才真是多。这个时候,因为东北一直相对稳定,工商业十分发达,这里的工业基础也很强,比关内要强很多,技术工人自然也很多。这其中甚至还有近千的犹太人。
当时在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几乎都在反犹排犹,唯一没有过排犹历史的国家就是中国。这个时候,全世界的犹太人大概有1800多万,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俄国,在欧洲有1200多万,俄国有200多万。
1881年3月,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由于被捕的嫌疑人中有一个是犹太人,迫害与杀害犹太人的浪潮再次在全俄与东欧蔓延,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在“波格鲁姆”(俄语,意思为接近灭绝的大屠杀)中丧生,基本人身安全已经无法获得保证了。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犹太锡安复国主义的影响迅速在俄国与东欧的犹太人里扩大。1882年一个名为ChibbatZion的组织成立,其宗旨就是组织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
在此之后,俄国和欧洲都出现过多次反犹排犹浪潮,而此时由锡安组织有组织帮助返回巴勒斯坦地区的的犹太人,不仅数量有限,还都是主要是从事农业的人,因为锡安组织有一个计划,就是要先要在巴勒斯坦地区掌握大量的土地,站稳脚跟。所以优先安排从事农业生产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地区,而不会农活的犹太人则要暂时自己寻找安全的居所,而对犹太人没有恶感的中国,无疑就是在俄国的犹太人的最好的去处。
到中国的犹太人,又多数都集中在哈尔滨,这些人多数都是工人和商人。商人还好些,可是工人就比较艰难,因为他们多数人都没有资金,也不可能自己开工厂,锡安组织也没有资金提供给他们,那些资金都被用于在巴勒斯坦地区购买土地了。
知道宋哲武要招收技工,锡安组织在哈尔滨的分部负责人平斯科和相关人员商议后,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于是就主动找到宋哲武,在提出如果宋哲武允许,他可以帮助宋哲武招收犹太技工,哈尔滨有上千名有技术的犹太工人,甚至还有一些工程技术人员。
对于平斯科的建议,宋哲武自然是非常欢迎的,俄国的工业要比这个时期中国发达得多,工人的平均技术水平自然也就较中国工人要高,有这些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这对宋哲武即将要建立起的大量工厂可是助益颇多。
另一个原因,就是犹太人在欧洲各国有着大量的科技人才,如果能得到他们的帮助,那是再好不过了;还有,他们在英国,特别是美国还有着不小的“院外”影响力,在一些事情上,很可能会帮上宋哲武的忙,这对以后和美英政斧打交道很有好处。
在得到宋哲武欢迎他们的决定后,平斯科有些不好意思地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这些人要带家属;第二、这些人要尽可能得集中在一地。
宋哲武明白平斯科的意思,主要是担心他们的人受到不公正对待,这一点宋哲武完全理解,因此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为了给犹太人以好感,宋哲武热情地宴请了平斯科,明确表示了对犹太人的同情,最后还送给平斯科10万大洋,作为对锡安组织复国的支持。
宋哲武知道,在他前世的历史中,以色列人对这中国一向很友好,原因就是中国从没有反犹排犹,他还记得有一个以色列的总理这个时候就生活在哈尔滨,只是宋哲武记不得他的名字了,否则宋哲武倒是很乐意提前“投资”。
宋哲武回到涞源,受到了除带着队伍在郑州的张涛外的全体在涞源的第四路军军政人员的热烈欢迎。
其实这个欢迎早就开始了,宋哲武一踏进太行山,每经一地,沿途的百姓都会自发的出来欢迎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军,人们都想亲眼目睹收复外蒙,被蒋委员长比作霍去病的大英雄、第四路军总指挥宋哲武张德什么样。
由于宋哲武早已电告了箫国栋,新兵、技术工人、犹太人和他们的家属,包括宋哲武因为有缴获苏军的24辆完好的坦克,可他有没有人会开,也只好麻烦张学良派了教官,这些人都被相应的人员接走,到各处进行安置。
犹太人技工因为都有家属,所以他们都被安置到已经建好的大量闲置的土坯房里;工程师们也被研究院接走,研究院也有一些闲置房屋,安置这些人不成问题;东北军的坦克教官被教导师接走,那些坦克宋哲武也一道交给了教导师;至于新兵和那些东北技工们,就只好先安置到各个兵营,在那里只有部分人被安置进了营房。因为新来的人员实在是太多了,其余的只有住帐篷。
好在涞源的冬季不是很冷,这些帐篷又都是第四路军被服厂生产的毛毡帐篷,里面升上炭火,还是很暖暖和的。
新建房屋的事情不仅宋哲武不会做,箫国栋也同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